上訴人(原審原告):王先多,男,1938年3月14日出生,漢族,住址沈陽市皇姑區昆山路218-3號512.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孫秀云,女,1953年2月16日出生,漢族,住址沈陽市皇姑區昆山路218-3號512.
上訴人王先多因與被上訴人孫秀云同居關系財產分割糾紛一案,不服沈陽市皇姑區人民法院(2005)沈皇民二房初字第185號民事判決,于 2005年9月18日向本院提出上訴。本院于2005年11月25日受理后,由審判員董菁擔任審判長并主審,審判員馬巖、代理審判員李方晨共同組成合議庭并進行了評議。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法院審理查明,原告王先多、被告孫秀云于2001年相識后,沒有辦理結婚登記便開始同居生活,后被告孫秀云于2002年12月12 日取得座落于沈陽市皇姑區向工街218-3號 512房屋的所有權,原告王先多出資62,000元,被告孫秀云出資4,100元,雙方簽訂了一份協議約定:原告王先多買房支付陸萬貳仟元,被告孫秀云買房支付肆仟壹佰元,雙方生活在一起要互相信任、互相關照,如一方不存在了或提出分手,其余全部財產(即雙方出資所購房屋)歸對方所有。該協議由原告王先多于2002年12月18日起草簽字后,被告孫秀云于2002年12月19日簽字,證明人陳軍與孫秀君亦于當日在協議上簽字。現原告王先多以雙方感情不和,不能共同生活下去為由起訴至法院。
原審法院認為,自然人之間合法、有效的協議依法受法律保護。本案原、被告同居生活的行為,雖然不為我國法律所提倡,但亦不為我國法律所禁止,原、被告雙方在同居期間為購房出資所簽訂的協議,系雙方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不違反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我國《合同法》第七條規定:“當事人訂立、履行合同,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擾亂社會經濟秩序,損害社會公共利益”,此條規定即為通常所說的公序良俗原則,原、被告雙方簽定的協議,沒由違反社會公德,沒有擾亂社會經濟秩序,沒有損害社會公共利益,亦即沒有違反社會公序良俗,因此該協議是合法有效的,雙方當事人均應依法履行協議。雙方出資所購房屋雖然登記為被告孫秀云所有,但根據雙方所簽協議約定,雙方出資所購房歸一方所有的條件是另一方不存在了,本案系原告王先多以雙方感情不和,不能共同生活下去為由訴至法院,亦即由原告王先多提出分手,依協議約定,該房屋理應全部歸被告孫秀云所有,故原告王先多的訴訟請求于法無據,不予支持。原審法院判決如下:駁回原告王先多的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2,500元,由原告王先多承擔。
宣判后,王先多不服,向本院提出上訴稱:爭議的房屋應為當事人雙方按份共有。請求二審法院撤銷一審判決,要求依法改判由被上訴人孫秀云返還其出資購房款62,000元,并由孫秀云按比例支付房屋價格上漲等因素帶來的收益。
被上訴人孫秀云辯稱:同意一審判決,請求二審法院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經本院查明的事實與原審法院查明的事實基本一致,并無差異。
上述事實,有雙方當事人陳述、協議書、房屋產權證等,經庭審質證、認證,本院予以確認,在卷證明。
本院認為,上訴人與被上訴人為同居生活而購買了爭議房屋,同時雙方簽訂協議書一份,在協議中明確了購買房屋時雙方的出資情況及約束雙方的權利與義務,即“一方不存在或提出分手,其余全部財產(主要指爭議的房屋)歸對方所有”,現上訴人王先多提出與被上訴人感情不合,不能共同生活下去,要求法院依法判令孫秀云返還購房款和利息等訴訟請求,上訴人王先多沒有充分的證據表明該協議違背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構成《合同法》第五十二條所規定的致使合同無效的五種情形,也無充分證據證明該協議構成顯失公平、重大誤解等內容而被有關部門予以撤銷或變更,因此該協議的內容對雙方當事人均具有約束力,即應認真恪守、履行,故上訴人王先多的上訴主張,因無事實及法律依據,本院無法支持。綜上,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一)項、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一條第二款之規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2,500元,由上訴人王先多承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董 菁
審 判 員 馬 巖
代理審判員 李 方 晨
二OO五年十二月十二日
書 記 員 韓 鵬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選民資格案件起訴狀
2020-10-14認可和解協議裁定書
2020-10-14民事答辯狀(樣式二)
2020-10-14刑事附帶民事裁定書(二審維持原判決用)
2020-10-14回避申請書(刑事)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一審公訴案件適用普通程序用)
2020-10-14×××人民法院駁回申訴通知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復核死刑發回重審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按二審程序再審改判用,樣式二)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按一審程序再審維持原判用,樣式二)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核準或者不予核準有特殊情況的假釋用)
2020-10-14×××人民法院拘留決定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布告(公布執行罪犯死刑用)
2020-10-14宣判筆錄(刑事案件用)
2020-10-14逮捕決定書回執
2020-10-14糾正不當假釋裁定意見書
2020-10-14刑事確認復查決定書
2020-10-14詢問證人筆錄
2020-10-14解除取保候審申請書
2020-10-14×××公安局移送案件通知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