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東民終字第22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李建青,男,1966年10月20日出生,漢族,東營市辛店辦事處紅衛居委會農民,現住該村。
委托代理人杜渤海,山東齊征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東營市魯泰化工有限責任公司,駐墾利縣勝坨鎮鎮政府所在地。
法定代表人巴天喜,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孫瑞璽,山東達洋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巴恩祥,男,1955年11月16日出生,漢族,東營市魯泰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副經理。
上訴人李建青因民間借貸糾紛一案,不服墾利縣人民法院(2001)墾民初字第965號民事判決,提起上訴。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李建青及其委托代理人杜渤海,被上訴人東營市魯泰化工有限責任公司的委托代理人孫瑞璽、巴恩祥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判決認定,1996年6月4日和9月2 日,巴義文分別出具了“今借到現金15000元,經手人巴義文”和“今借現金30000萬元,經手人巴義文”的借條2張,借條上均記明借款用途用于發放工人工資。1996年元月至1997年6月,巴義文擔任原勝坨鎮第二建筑安裝公司副經理,并承包了該公司的土建隊;原勝坨鎮第二建筑安裝公司于1998年5 月改制為東營市魯泰化工有限責任公司。李建青與巴義文有親戚(連襟)關系。另查明,巴義文承包土建隊時的會計邱清華于1996年6月4日和9月2日分別出具了“今收到巴義文現金12200元”和“收到現金15000元”的收條2份。邱清華出具96――97年6月巴義文借入現金支出明細表,其上載明1996 年借入金額76560.46元。
上述事實有巴義文書寫的借條、內部承包合同、邱清華書寫的收條、明細表及當事人陳述在案為據。
原審法院認為,民事訴訟實行“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當事人對自己的訴訟主張和請求有責任提供證據加以證明,舉證不能或舉證不充分應當承擔不利的訴訟后果。原告李建青主張被告東營市魯泰化工有限責任公司欠款,但其提供的兩張欠條中都沒有被告單位公章,只有巴義文以個人名義的簽字,因此該兩份證據不能直接證明原告與被告之間存在借款關系;原告提供原勝坨第二建筑安裝公司與巴義文簽訂的承包合同中約定:“承包人可以自籌資金”,但不能理解為承包人在自籌資金時不受被告的任何監督和管理,巴義文在承包期間對外借款,而承包單位根本不清楚,不符合雙方簽訂承包合同的本意。即使原告的這一主張成立,按合同規定也應由巴義文“自負盈虧”,而不應由被告償還;原告提供邱清華收款條只能證明在96年6月4日從巴義文手中收到12200元,在96年9月2日從巴義文手中收到15000元,與巴義文的兩筆借款相對照,只能說明兩者時間相符,但邱清華的收條不能必然證明其從巴義文手中收到的錢是從原告處借來的,況且收款數額與借款數額相差甚大;原告提供的有邱清華簽字的 “96-97年6月巴義文借入現金支出明細”中只記載在96年巴義文曾對外借款76560.46元,但其既不能證明借款的來源,也不能證明 76560.46元必然包括所借原告的45000元;巴義文的調查筆錄雖然能證實其從原告處借款是全部用于公司發工資,但因其與原告有親屬關系,其證言又對原告明顯有利,又沒有其他證據相印證,故其調查筆錄不能單獨作為本案定案的依據。綜上所述,原告李建青所舉證據不能充分證明巴義文向其借款45000 元、應由被告償還這一主張,因此原告要求被告償還借款45000元事實不清,證據不足,不予支持。據此判決:駁回原告李建青的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 1810元、實際支出費775元,由原告李建青負擔。
上訴人李建青上訴認為,原審判決認定主要事實不清,適用法律錯誤。其一,原審判決根據被上訴人與巴義文簽訂的合同約定“承包人可以自酬資金”認為巴義文在籌集資金時應當受到監督和制約,巴義文向外借款而單位不清楚,不符合承包合同的本意,按照合同約定,巴義文自負盈虧,即使有借款,也不應當由被上訴人償還是錯誤的。證人邱清華是被上訴人派來的會計,對巴義文實施監督,巴義文向外借款全部由邱清華掌握,因此,無論巴義文和被上訴人的內部合同如何約定,只要借款事實成立,被上訴人就應當承擔清償責任。其次,原審判決認為邱清華出具的收條時間和巴義文出具借條的時間雖然相符,但不能必然證明邱清華收到的錢就是巴義文從上訴人處借來的,是毫無道理的。邱清華已經證明巴義文借的款部分直接發了工資,并如實記賬,不能簡單地理解為時間上的巧合。第三、原審判決對邱清華簽字的明細賬上巴義文對外借款 76560.46元中不必然包括所借上訴人的45000元的理由不能成立。當時的賬目被封存,現被被上訴人擅自拆封,應當責令被上訴人提供該帳目。否則應當認定。第四、原審判決認為上訴人與巴義文有親戚關系而不采信巴義文的證言,明顯存在偏差,應當結合本案所有證據綜合認定。綜上認為,上訴人提交的證據可以相互印證,形成了完整的證據鏈條,足以證明上訴人主張的借款事實。請求二審法院撤銷原審判決,改判被上訴人支付上訴人欠款45000元,并承擔全部訴訟費用。
被上訴人東營市魯泰化工有限責任公司認為,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巴義文出具的借條上沒有被上訴人的公章,也沒有經過被上訴人的追認,上訴人提供的證據不能證明與被上訴人之間存在民間借貸關系。邱清華出具的收條上的金額與巴義文借款數額不符,與被上訴人沒有關聯性。邱清華簽字的明細表載明巴義文借現金76560.46元,不能、證明上訴人主張的 45000元包括在該明細表中,且該明細表既無單位財務章,也沒有經過單位追認,不具有真實性。上訴人與巴義文有親屬關系,上訴人持巴義文的借條向被上訴人主張權利,其證據不具有真實性。上訴人稱巴義文多次借款,并約定1996年12月31日前歸還,直至2001年9月才起訴,已經超過的訴訟時效。原審判決適用法律適當,判決結果正確,請求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經審理查明,巴義文借款的時間和借款金額、邱清華收取巴義文現金時間和金額以及巴義文的身份和巴義文與上訴人的親屬關系,與一審查明的事實一致。
在二審審理過程中,上訴人提供原被上訴人單位財務科長陳守軍的書證一份,證明巴義文土建隊的賬目被東營市魯泰化工有限責任公司擅自拆封,并證明邱清華是被上訴人指派到巴義文土建隊的會計。被上訴人要求陳守軍出庭作證,上訴人稱陳守軍表示不愿意出庭。上訴人要求法院調取證據。
本院認為,上訴人持巴義文書寫的2份欠條和巴義文在書寫欠條時承包被上訴人土建隊的身份向被上訴人主張權利,僅以邱清華書寫的2份數額不符的收條和記錄不明確的明細表,證據明顯不足。上訴人認為巴義文的借款行為后果應當由被上訴人承擔,應當提供更充分的證據。證人陳守軍出具的書證,既無身份證明,也不能出庭作證,且出具的證言內容僅能說明被上訴人拆封巴義文土建隊的賬目和邱清華的身份,不能直接證明巴義文借上訴人45000元款項的準確用途,故對陳守軍的證言不予采信,并駁回上訴人提出的向陳守軍調取證據的請求。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上訴人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應予駁回。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一百五十八條之規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1810元,由上訴人李建青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李貫英
代理審判員 王海蓉
代理審判員 紀紅廣
二○○二年一月二十四日
書 記 員 周愛輝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民財產保全申請書
2020-10-14刑事裁定書(本院決定提起再審用)
2020-10-14人民法院立案登記表(自訴案件用)
2020-10-14公訴意見書
2020-10-14查詢犯罪嫌疑人存款、匯款通知書
2020-10-14提請許可采取強制措施報告書
2020-10-14提請批準延長偵查羈押期限報告書
2020-10-14解除凍結犯罪嫌疑人存款、匯款通知書
2020-10-14延長偵查羈押期限決定書
2020-10-14指定管轄決定書(送達被指定管轄的人民檢察院)
2020-10-14×××公安局移送案件通知書
2020-10-14取保候審保證書
2020-10-14×××公安局隨案移交物品、文件清單
2020-10-14×××公安局發還物品、文件清單
2020-10-14×××公安局關于撤銷______號通緝令的通知
2020-10-14刑事偵查卷宗
2020-10-14人民檢察院不予批準逮捕案件補充偵查提綱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提供法庭審判所需證據材料意見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法定代理人到場通知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拘傳證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