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玩弄校花双胞胎,日本人真人姓交大视频,成 人 免费 黄 色 视频,欧美熟妇无码成a人片

上訴人HOYA株式會社與豪雅(廣州)光學有限公司因商標侵權、不正當競爭糾紛一案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0-10-14 · 414人看過

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

民事判決書

  (2003)滬高民三(知)終字第41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HOYA株式會社(ホ一ヤ株式會社),住所地:日本國東京都新宿區中落合二丁目7番5號。

  法定代表人鈴木洋,該公司董事長。

  上訴人(原審原告)豪雅(廣州)光學有限公司,住所地: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志誠大道東誠一街1號。

  法定代表人風早昭正,該公司董事長。

  上述兩上訴人共同委托代理人李三新、李華元,廣東正大聯合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上海豪雅光學眼鏡有限公司,住所地:中華人民共和國上海市松江區佘山鎮西干路15號。

  法定代表人曾少華,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吳鎖林、陸中相,江蘇鎮江金正平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上海明月光學眼鏡有限公司,住所地:中華人民共和國上海市松江區佘山鎮西干路15號。

  法定代表人謝公晚,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耿振琴,江蘇鎮江金正平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HOYA株式會社與豪雅(廣州)光學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豪雅(廣州)公司〕因商標侵權不正當競爭糾紛一案,不服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2002)滬一中民五(知)初字第158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上訴人HOYA株式會社與豪雅(廣州)公司的共同委托代理人李三新、李華元,被上訴人上海豪雅光學眼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豪雅公司)的委托代理人吳鎖林、陸中相,被上訴人上海明月光學眼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明月公司)的委托代理人耿振琴,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法院經審理查明:HOYA株式會社,又名保谷株式會社,系日本國公司。HOYA株式會社于1990年9月10日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標局核準注冊了“HOYA”英文字母商標,商標注冊證第528594號,該商標后經核準續展注冊,有效期限自2000年9月10日至2010年9月9日。 HOYA株式會社還于1997年5月21日、6月7日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標局核準注冊了“HILUX”、“豪雅”英文字母與中文文字商標,商標注冊證分別為第1012015號、第1023911號,有效期限分別自1997年5月21日至2007年5月20日、1997年6月7日至 2007年6月6日。上述三個注冊商標核定服務項目均為第9類眼鏡、鏡片、眼鏡盒等。豪雅(廣州)公司于1995年11月23日經廣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準注冊成立,其經營范圍為:設計、生產各種光學產品,包括眼鏡片、鏡架等。1997年3月26日、7月28日,豪雅(廣州)公司經登記注冊分別成立了上海分公司和北京分公司,其經營范圍均為銷售總公司生產的各種光學產品,包括眼鏡片、鏡架等。

  上海豪雅公司于2001年8月28日經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準注冊成立,其經營范圍為:光學眼鏡批發零售。其生產的“1.56加硬加膜樹脂鏡片”的包裝袋正面中間印有較大字體的“Haydn海頓?”字樣,在此字樣的左下方印有較小字體的“HI-LUX”和“SUPER HARD”字樣,在包裝袋正面的右上方、左下方以及包裝袋背面的中間以及下方以不同的字體印有“上海?豪雅光學”字樣。此外,在包裝袋背面的最下方還印有 “上海豪雅光學眼鏡有限公司出品”的字樣。上海明月公司于1997年2月1日經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準注冊成立,其經營范圍為:眼鏡配件加工、鐘表等。上海明月公司于2001年6月28日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標局核準注冊了“Haydn海頓”英文字母與中文文字組合商標,商標注冊證為第 1594408號,有效期限自2001年6月28日至2011年6月27日。上述注冊商標核定服務項目為第9類眼鏡、夾鼻眼鏡等。

  上海明月公司在2001年8月30日許可上海豪雅公司使用“Haydn海頓”商標。另外,在上海明月公司的宣傳資料上印有上海豪雅公司生產的“1.56加硬加膜樹脂鏡片”的包裝袋正面,以及“2002年,上海明月成功控股上海豪雅光學眼鏡有限公司”、“以明月眼鏡強大的樹脂片生產基地為依托”、“以完善的銷售渠道為后盾”等字樣。

  原審法院另查明,豪雅(廣州)公司委托律師于2001年9月27日向上海豪雅公司發函,要求其停止侵權。一審庭審中,HOYA株式會社稱雖未與豪雅(廣州)公司簽訂“HOYA”商標、“豪雅”商標、“HILUX”商標許可使用的合同,但確認豪雅(廣州)公司系上述三個注冊商標的唯一被許可使用人,并對其作為商標使用權人提起訴訟予以認可。

  原審法院認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五條第(三)項的規定,擅自使用他人的企業名稱或者姓名,引人誤認為是他人的商品是不正當競爭的行為。從本案看,首先,HOYA株式會社的企業名稱中“HOYA”是字號,“株式會社”是組織形式,上述兩部分構成了企業名稱的整體。其次,HOYA株式會社訴稱其企業名稱中文譯名為豪雅集團公司,但根據其所提供的證據材料,其在日本國注冊登記時所使用的企業名稱為ホ一ヤ株式會社。庭審中,HOYA株式會社也沒有向法庭提供其在中國使用中文企業名稱“豪雅集團公司”的相關證據。第三,上海豪雅公司的企業名稱中行政區劃是上海,字號為豪雅,經營特點是光學眼鏡,組織形式是有限公司;上海明月公司的企業名稱中行政區劃是上海,字號為明月,經營特點是光學眼鏡,組織形式是有限公司。因此,上海豪雅公司與上海明月公司企業名稱的整體組成部分與ホ一ヤ株式會社或者HOYA株式會社企業名稱的整體組成部分并不相同,故HOYA株式會社認為上海豪雅公司與上海明月公司擅自使用其企業名稱中的字號,以及使用字號即等同于擅自使用企業名稱的理由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對此主張不能支持。

  由于上海豪雅公司在其產品的包裝袋正面與背面四處地方以不同的字體印有“上海?豪雅光學”字樣,而“豪雅”文字系HOYA株式會社的注冊商標,且上海豪雅公司成立于HOYA株式會社取得該注冊商標之后,盡管上海豪雅公司的企業字號為“豪雅”,但上海豪雅公司在與豪雅(廣州)公司生產的類似商品上多次使用 “上海?豪雅光學”字樣,這種使用既屬不規范使用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核準登記的企業名稱,又包含了HOYA株式會社的“豪雅”文字注冊商標,故容易引起相關公眾對該商標注冊人HOYA株式會社及其使用人豪雅(廣州)公司與上海豪雅公司之間的關系產生聯想或者誤認。在處理商標與企業名稱混淆時,應當適用維護公平競爭和保護在先合法權利人利益的原則,因此,上海豪雅公司在其商品上使用“上海?豪雅光學”字樣的行為構成對HOYA株式會社與豪雅(廣州)公司分別所享有的“豪雅”注冊商標專用權與使用權的侵害。

  上海豪雅公司在使用“HI-LUX”字樣時,其所使用的字體明顯小于其所使用的商標字體,并非為突出使用。另外, “HI-LUX”意為“高透光率”,其作用在于表達產品的特性,屬正當使用。因此,上海豪雅公司使用“HI-LUX”字樣不構成對HOYA株式會社的注冊商標“HILUX”的侵害。由于未提供充足的證據,HOYA株式會社與豪雅(廣州)公司訴稱其分別所享有的“HOYA”注冊商標專用權與使用權被侵犯的主張,不予支持。

  對于上海明月公司是否與上海豪雅公司構成共同侵權的問題,本案不能認定上海明月公司與上海豪雅公司有實施共同侵權行為的故意。但是,上海明月公司在其產品宣傳資料上印有上海豪雅公司侵權包裝袋的正面,此行為是對上海豪雅公司侵權行為的延伸,其應當對此行為承擔責任,故上海明月公司應當停止在產品宣傳資料上印制上海豪雅公司的侵權包裝袋。鑒于在本案中,HOYA株式會社與豪雅(廣州)公司主張的是要求上海明月公司對上海豪雅公司的賠償責任承擔連帶責任,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條的規定,二人以上共同侵權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連帶責任。因此,要求上海明月公司對上海豪雅公司的賠償責任承擔連帶責任的訴請不能支持。

  綜上所述,上海豪雅公司侵犯了“豪雅”注冊商標的商標專用權與使用權。HOYA株式會社與豪雅(廣州)公司對侵犯商標權要求賠償人民幣50萬元,但未提供相關證據,法院酌情確定賠償數額。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一次修正)第三十八條第(四)項、《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二次修正)第五十二條第(五)項、第五十六條第二款、《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實施條例》(2002年9月15日起施行)第四十九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五條第(三)項的規定,判決:一、上海豪雅公司于判決生效之日起停止侵犯HOYA株式會社、豪雅(廣州)公司對“豪雅”注冊商標分別所享有的商標專用權與使用權;二、上海豪雅公司賠償HOYA株式會社、豪雅(廣州)公司人民幣10萬元,于判決生效之日起10日內履行完畢;三、HOYA株式會社、豪雅(廣州)公司的其他訴訟請求不予支持。一審案件受理費人民幣32,510元,由HOYA株式會社、豪雅(廣州)公司負擔人民幣26,504元,由上海豪雅公司負擔人民幣 6,006元。

  HOYA株式會社與豪雅(廣州)公司不服一審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上訴請求是:第一,維持原審判決書第一項內容,并增加判決第一被上訴人立即變更企業名稱,刪除“豪雅”二字。第二,撤銷原審判決書第二項,改判第一被上訴人賠償兩上訴人經濟和商譽損失人民幣450萬元。第三,判令第二被上訴人對第一被上訴人的賠償承擔連帶責任。上訴的理由主要是:第一,一審法院沒有審查和認定被上訴人上海豪雅公司用“豪雅”字樣作為企業字號的行為是否構成對“豪雅”商標專用權的侵害和是否構成不正當競爭行為。被上訴人上海豪雅公司將注冊商標“豪雅”作為企業名稱中字號的行為,既侵犯了“豪雅”商標的專用權,同時又構成不正當競爭行為。第二,一審法院認定上海豪雅公司對上訴人HOYA株式會社不構成名稱侵權錯誤。根據《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第八條的規定,在每一締約國,廠商名稱必須受到保護,無需申請或者注冊。本案“HOYA”與“豪雅”只是英文與中文的體現,其意義與讀音均完全一致,何況“豪雅”還是上訴人HOYA株式會社的注冊商標文字。被上訴人上海豪雅公司用“豪雅”作為其商號,很容易使消費者認為其屬上訴人HOYA株式會社投資的企業,因此,被上訴人上海豪雅公司的這一行為,已明顯構成對上訴人HOYA株式會社名稱權的侵害。第三,一審判決認定上海明月公司在其產品宣傳資料上印有上海豪雅公司侵權包裝袋的正面,此行為是對上海豪雅公司侵權行為的延伸。同時,這也是一種共同侵權行為的體現,是侵權行為的進一步擴大,況且被上訴人上海明月公司還聲明已成功控股了上海豪雅公司。因此,上海明月公司應對上海豪雅公司的賠償責任承擔連帶責任。第四,一審法院只判決上海豪雅公司賠償兩上訴人人民幣10萬元,明顯過低。

  被上訴人上海豪雅公司辯稱:第一,上訴人上訴主體錯誤,第二上訴人豪雅(廣州)公司依法無權在本案中提起獨立的“企業名稱侵權”的上訴請求。第二,一審法院認定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判決合法有據,依法應予維持。第三,對于被上訴人上海豪雅公司企業字號與上訴人HOYA株式會社“豪雅”商標權沖突的問題,兩上訴人在一審訴狀和一審庭審中都未提出,在二審中提出屬于新增加的訴訟請求,不是二審的審理范圍,請求二審法院對新增加的訴訟請求予以駁回。

  被上訴人上海明月公司辯稱,一審法院的判決是公正的判決,根本不存在漏判。兩上訴人無證據證明被上訴人有侵權行為。

  二審中,兩上訴人HOYA株式會社與豪雅(廣州)公司提供了兩份證據材料。第一,兩上訴人為維護權利所花的費用憑證,包括《民事(經濟)糾紛委托代理合同》、《委托代理合同補充協議》、律師費發票、機票及住宿發票,共19頁。兩上訴人認為由于在一審舉證期限結束后,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釋才明確律師費用可以計入賠償額,故提供的證據屬于本案二審新的證據。第二,從兩份日文刊物上復印的文章及經公證后的相應文章翻譯稿,共9頁,該份證據材料要證明上訴人 HOYA株式會社的生產規模是世界1000強中的第702位,其股票升值潛力排名世界1000強第35位。

  對于兩上訴人提供的第一份證據材料,經質證,第一被上訴人與第二被上訴人均認為,對相關發票的真實性無異議。但委托代理合同和補充協議各有兩份,究竟是一審的還是二審的,不清楚,并認為同樣的證據材料在另案(2002)滬一中民五(知)初字第221號案中也提供過。另外,這些證據材料在本案一審中未提出,二審中提出,不屬二審新的證據。本院認為,2002年10月12日公布、10月16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商標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中明確規定律師費用可以計入侵權損害賠償額,在本案一審舉證期限屆滿之前,兩上訴人在一審中并不明確清楚律師費用可以計算在侵權損害賠償額中,故該份證據材料應確認為本案二審新的證據。該份新證據的真實性予以確認,但由于該份新證據中的相關發票上并未注明專為本案所花費用,且兩上訴人對兩被上訴人稱該份證據材料在另案中提供過未表示異議,故對該份新證據與本案的關聯性不予確認。對于兩上訴人提供的第二份證據材料,經質證,第一被上訴人與第二被上訴人均認為,因無日文刊物原件,且翻譯是否正確無法確認,該份證據在形式與實質要件上都不合格。本院認為,由于該份證據材料無日文刊物原件,且兩被上訴人對其真實性有異議,故對其真實性不予確認。

  二審中,被上訴人上海豪雅公司提供的證據材料是(2002)滬一中民五(知)初字第158號民事裁定書、(2002)滬一中民五(知)初字第221號案件的起訴狀和(2002)滬一中民五(知)初字第221號民事判決書,該些證據材料旨在證明有關企業名稱權糾紛已另案處理。經質證,第二被上訴人上海明月公司對該些證據材料無異議。經質證,兩上訴人均認為,對該些證據材料的真實性無異議,但認為其與本案無關。本院認為,被上訴人上海豪雅公司提供的該些證據材料的真實性應予以確認,但由于(2002)滬一中民五(知)初字第158號民事裁定書和(2002)滬一中民五(知)初字第221號民事判決書涉及的是豪雅(廣州)公司與上海豪雅公司之間因企業名稱引起的不正當競爭糾紛,與本案沒有關聯性,故對該些證據材料與本案的關聯性不予確認。

  本院經審理查明,HOYA株式會社在日本國的公司登記簿上登記的廠商名稱為“ホ一ヤ株式會社”,該廠商名稱的日文漢字為“保谷株式會社”。HOYA株式會社在日本國的公司登記簿上記載的資本金為62億6,420萬1,967日元。豪雅(廣州)公司在《企業法人營業執照》上登記的注冊資本為1,000萬美元(實繳1,000萬美元),上海豪雅公司在《企業法人營業執照》上登記的注冊資本為人民幣50萬元。原審判決認定的其他事實基本屬實。

  本院認為:上訴人上訴主體并未錯誤。本案中,第一上訴人HOYA株式會社是基于其廠商名稱權和商標權提起上訴,第二上訴人豪雅(廣州)公司是基于其作為商標獨占被許可的利害關系人提起上訴,第二上訴人在本案中并沒有提起獨立的“企業名稱侵權”的上訴請求。兩上訴人要求確認被上訴人上海豪雅公司用“豪雅”字樣作為企業字號的行為是否構成對“豪雅”商標專用權的侵害和是否構成不正當競爭,不是在二審中提出的新訴訟請求,而是在論證其請求應當得到支持的法律適用理由。這一法律適用理由在一審中未得到一審法院的支持。

  本案中,第一上訴人HOYA株式會社的“豪雅”商標于1997年6月7日核準注冊,作為“豪雅”商標的獨占被許可人的第二上訴人豪雅(廣州)公司成立于 1995年11月23日,并于1997年3月26日在上海設立分公司,被上訴人上海豪雅公司于2001年8月28日在上海成立。鑒于“豪雅”作為眼鏡、鏡片類商品商標的注冊、使用時間長短及其顯著與知名的程度,鑒于“豪雅”商標注冊人HOYA株式會社及“豪雅”商標獨占被許可人豪雅(廣州)公司的經營規模,鑒于上訴人豪雅(廣州)公司在2001年9月27日已發函要求被上訴人上海豪雅公司停止侵權行為,經營光學眼鏡的被上訴人上海豪雅公司將“豪雅”作為企業名稱中的字號,其主觀意圖明顯是不正當地利用“豪雅”商標的商業信譽推銷自己的商品。被上訴人上海豪雅公司的行為容易使相關消費者誤認為“豪雅”商標的注冊人HOYA株式會社及獨占被許可人豪雅(廣州)公司與其存在特定的聯系,容易使相關消費者混淆相關商品的不同來源。在商標權因企業名稱中的字號而與企業名稱權相沖突時,應當保護合法在先取得的權利。民事活動的當事人應當誠實信用,誠實信用原則是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的基本原則,市場中的競爭主體必須遵守誠實信用原則,必須遵守公認的商業道德標準,不得不正當地利用他人的商業信譽為自己的商品爭取消費者。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關于解決商標與企業名稱中若干問題的意見》中規定:將與他人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文字登記為企業名稱中的字號,引起相關公眾對商標注冊人與企業名稱所有人的誤認或者誤解,使他人對市場主體及其商品或者服務的來源產生混淆,從而構成不正當競爭的,應當依法予以制止。根據誠實信用原則,參照《關于解決商標與企業名稱中若干問題的意見》的規定,被上訴人上海豪雅公司將“豪雅”字樣作為企業名稱中字號的行為構成不正當競爭,應當予以禁止。被上訴人上海豪雅公司的上述行為無論是否構成對“豪雅”商標專用權的侵害, 其在企業名稱中均不得再使用“豪雅”字樣。

  根據《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日本國HOYA株式會社的廠商名稱在我國應當得到法律保護。HOYA株式會社在日本國登記的廠商名稱為“ホ一ヤ株式會社”,該廠商名稱的日文漢字為“保谷株式會社”,由于上訴人HOYA株式會社沒有提供證據證明HOYA株式會社以諸如“豪雅株式會社”、“豪雅集團公司” 等將“ホ一ヤ”翻譯為“豪雅”的相應廠商名稱在我國實際地從事生產銷售活動,相關消費者中不存在混淆作為市場主體的上訴人HOYA株式會社與被上訴人上海豪雅公司的可能性,故主張HOYA株式會社的廠商名稱受到侵害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

  被上訴人上海豪雅公司在其商品包裝袋上標注“上海?豪雅光學”字樣構成對“豪雅”注冊商標專用權的侵害。被上訴人上海豪雅公司將“豪雅”注冊商標作為企業名稱中的字號在商品包裝袋上標注構成不正當競爭。被上訴人上海明月公司在其公司的宣傳資料上聲稱2002年上海明月成功控股上海豪雅光學眼鏡有限公司,并在宣傳資料上印有上海豪雅公司生產的“1.56加硬加膜樹脂鏡片”的包裝袋正面等行為,與被上訴人上海豪雅公司的商標侵權行為和不正當競爭行為無關,被上訴人上海明月公司的行為既不構成共同商標侵權,也不構成共同不正當競爭,故主張被上訴人上海明月公司應對被上訴人上海豪雅公司的賠償責任承擔連帶責任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

  被上訴人上海豪雅公司在其商品包裝袋上標注“上海?豪雅光學”字樣,同時又標注將注冊商標“豪雅”作為字號的企業名稱,分別構成商標侵權行為和不正當競爭行為。被上訴人上海豪雅公司侵害“豪雅”注冊商標專用權所造成的損失或者獲得的利潤與其不正當競爭行為所造成的損失或者獲得的利潤是同一的,在計算商標侵權的損害賠償與不正當競爭行為的損害賠償時不能重復計算。結合被上訴人上海豪雅公司的經營規模、可能侵權時間的長短、“豪雅”商標的聲譽以及包括律師費在內的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一審法院酌情確定賠償人民幣10萬元并無不當,兩上訴人HOYA株式會社與豪雅(廣州)公司認為一審法院判決被上訴人上海豪雅公司賠償兩上訴人人民幣10萬元明顯過低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

  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條第一款、《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八條之規定,判決如下:

  一、維持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2002)滬一中民五(知)初字第158號民事判決主文第一項、第二項;

  二、上海豪雅光學眼鏡有限公司停止在企業名稱中使用“豪雅”字樣;

  三、HOYA株式會社、豪雅(廣州)光學有限公司的其他訴訟請求不予支持。

  案件受理費人民幣32,510元,由HOYA株式會社、豪雅(廣州)光學有限公司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朱 丹

  代理審判員 ?張曉都

  代理審判員 ?鞠曉紅

  二○○三年五月九日

  書 記 員 ?范雯霞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相關文章

專業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布咨詢
李彥霞

李彥霞

執業證號:

16201201411235701

甘肅正天合律師事務所

簡介:

李律師,甘肅正天合律師事務所訴訟仲裁部專職律師,勞動法業務小組成員,從業期間辦理大量民商事訴訟案件,涉及民間借貸,婚姻家事,勞動人事爭議和交通事故賠償等領域,尤其在勞動人事爭議領域深入研究,從業經驗豐富,受到客戶的認可與好評。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李彥霞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法律文書 友情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吉林省| 肃宁县| 嵊州市| 胶州市| 定远县| 河津市| 苗栗县| 米林县| 鲜城| 桐乡市| 康定县| 金秀| 霞浦县| 迁安市| 瑞金市| 田东县| 林口县| 青阳县| 治县。| 县级市| 高尔夫| 台中市| 阿鲁科尔沁旗| 玉田县| 鄂温| 左云县| 凌源市| 长宁区| 浦城县| 宣城市| 定州市| 庄浪县| 镇安县| 若尔盖县| 景泰县| 弥渡县| 涪陵区| 内黄县| 上杭县| 沧源| 洛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