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知識產權判決書
(2004)滬一中民五(知)終第字12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上海松明永康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滬太路9088號。
法定代表人蔣建明,該公司總經理。
委托代理人袁鋒,該公司職員。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上海同濟斯瑪特識別技術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浦東新區郭守敬路498號浦東軟件園B-009室,實際經營地上海市中山北二路1121號16樓。
法定代表人徐大為,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潘伯衛,上海市華益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上海松明永康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因技術合作開發合同糾紛一案,不服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2004)浦民三(知)初字第33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04年12月2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的委托代理人袁鋒到庭參加了訴訟,被上訴人經本院傳票傳喚未到庭參加訴訟,本院依法對本案進行缺席審理。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法院經審理查明,原被告雙方于2000年5月25日簽署了有效期為三年的合作開發合同。合同約定雙方合作開發指紋識別寄包柜,被告承擔的主要義務是針對原告的要求設計開發出內含軟件程序的控制單板機即主板,并協助原告試制樣機。合同還約定了主要技術要求及相應驗收條款。合同簽署后,原告即向被告支付了 3萬元開發費用。原告認為被告未按合同約定提交符合技術要求的主板,導致合同目的不能實現,故涉訟。
原審法院認為,本案訴爭的合作開發合同系雙方真實意思表示,符合法律規定,應屬有效,雙方均應按合同約定積極履行合同項下己方的義務,促成合同目的實現。從本案訴爭合同約定的內容來看,被告承擔的合同主要義務是提交符合要求的主板。原告認為被告未按合同約定提交符合技術要求的主板,被告辯稱原告在被告發出的詢證函上蓋章確認足以表明被告已經完全履行了上述合同義務。對雙方訴辯稱的爭議即被告是否按合同約定提交了符合技術要求的主板,在本案中根據原被告的舉證尚不足以得到確定,還需要經過原審法院組織的項目驗收才能作出判斷。本案審理中,原告當庭陳述在被告交付主板后,由于主板不符合要求,原告遂將主板退還被告并要求修改。被告確認其向原告交付主板之事實,但表示原告并未將主板退回。根據民事訴訟舉證責任一般原則,原告對其所稱退回主板這一事實負有舉證責任。因原告在本案中不能提交證據表明其向被告退回主板,故原告對本項目驗收不能進行應當承擔責任。由于原告對其主張的事實不能通過驗收得到確認負有責任,故原告對其訴訟請求沒有事實支持應當承擔相應后果。原審法院據此判決對原告上海松明永康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
判決后,原告不服,向本院提起上訴,請求撤銷原判,發回重審。上訴的主要理由是:一、系爭合同實質上系技術委托開發合同,而非原審法院認定的技術合作開發合同,原審法院的這一認定錯誤導致判決未能正確適用合同法的具體規定;二、系爭合同約定被告的義務有十多項,原審認定被告根據合同“承擔的主要義務是針對原告的要求設計開發出內含軟件程序的控制單板機即主板”,并進而認為“被告承擔的合同主要義務是提交符合要求的主板”沒有依據,屬以偏概全;三、原審法院認為,被告是否如約提供了符合技術要求的主板雙方均未舉證證明,“還需要經過本院(原審法院)組織的項目驗收才能作出判斷。”但原審過程中當事人雙方和法院從未提及項目的驗收,上訴人對此難以理解;四、被上訴人從未按合同約定向上訴人提供過技術圖紙、線路圖、源程序代碼等等,其行為顯屬違約;五、原審判決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二條認定上訴人承擔舉證不能的后果是錯誤的,應當適用該規定第五條第二款的規定,被上訴人作為負有履行義務的當事人負責證明其履行合同的行為。
被上訴人辯稱,系爭合同雖然帶有技術委托開發合同的特征,但一審對合同雙方的主要權利義務的認定是正確的,被上訴人已經履行了全部的合同義務,因此原審的處理是正確的。被上訴人請求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上訴人和被上訴人在二審中均未提供新的證據。
經審理查明,原審認定的事實基本屬實。
本院認為,上訴人與被上訴人簽訂的《合作開發技術協議書》合法有效,雙方均應本著誠實信用的原則各自履行合同約定的義務。
上訴人提出,系爭合同是技術委托開發合同,而非原審判決所認定的技術合作開發合同,故原審對相關事實的認定及法律適用有誤。本院認為,系爭合同約定雙方合作開發的標的是指紋寄包柜,合同雖然約定開發工作以被上訴人為主,但同時也約定被上訴人承擔的主要義務是設計開發“控制單板機和軟件”,而樣品的試制等工作是以上訴人為主、被上訴人協助完成的。可見,合同雙方對相關的研發工作有較為明確的分工,研發標的亦需要雙方的相互協助配合才能完成。此外,合同雖然約定由上訴人承擔開發費用,但同時還約定上訴人生產指紋寄包柜應當向被上訴人購買指紋采集儀和指紋轉化識別模塊,每銷售一格指紋寄包柜還要向被上訴人支付 10元人民幣等。可見,被上訴人并非僅僅接受委托進行研發,其還以技術出資、與上訴人共同研究開發指紋寄包柜產品。故系爭合同的性質從總體上來說是技術合作開發合同,原審對此作出的認定并無不妥。
上訴人又提出,系爭合同對被上訴人義務的約定不僅僅是設計開發或提交符合要求的主板,而是還包括其他十多項合同義務,且被上訴人并無證據證明其已經履行了全部的合同義務。本院認為,系爭合同在第二條“合作方式”中對雙方的基本義務作出約定,其中明確由被上訴人承擔的義務是“設計開發相關的控制單板機和軟件”。盡管合同關于設計、研發進度和產品驗收等方面對被上訴人還有一些具體的要求,如提交指紋采集識別系統的性能指標、主控制板技術圖紙、線路圖、流程圖、源程序代碼等等,但由于雙方在原審庭審中均確認主板是內含軟件程序的控制單板機,故主板的設計完成標志著被上訴人在合同中所承擔開發的內容的完成,因此原審認定被上訴人的主要合同義務是設計開發并提交符合要求的主板并無不當,其他對被上訴人的具體要求只是系爭合同的次要義務。原審庭審中,上訴人曾多次陳述稱其于2000年下半年收到了被上訴人交付的主板,雙方也進行過操作調試,故可以認定被上訴人已經設計完成并且提交了其認為符合合同約定要求的主板。上訴人如果認為該主板不符合合同要求,有責任提供證據予以證明。但在訴訟中,上訴人并未舉證證明其所主張的因主板不符合要求而退還給被上訴人這一節事實,亦未能證明其曾經以其他方式向被上訴人提出過修改、重做等要求。而且,合同關于研發進度的約定是2000年8月30日產品改進完善后進入市場,但上訴人直到2003年3月才就“繼續開發指紋寄包柜”事宜與被上訴人聯系,故上訴人關于被上訴人提交的主板不符合設計要求的主張缺乏證據支持,不能成立。
上訴人還提出,原審法院認為被上訴人提供的主板是否符合技術要求需要經過該院組織的項目驗收才能作出判斷,這一說法沒有依據。本院認為,由于雙方當事人對被上訴人交付的主板是否符合合同要求存在分歧,由法院根據合同約定的技術要求組織驗收不失為一個確認被上訴人是否適當履行合同義務的作法。但由于種種原因,該驗收工作最終未能組織實施,而原審轉而通過舉證責任的合理分配及轉移來確認上訴人承擔舉證不能的后果,推定被上訴人交付的主板符合技術要求,并無不當。
綜上所述,被上訴人已經履行了合同的主要義務,而上訴人未能證明該履行行為不符合合同約定的要求,故上訴人在原審中以被上訴人未能履約為由而提出的相關訴訟請求均缺乏事實依據,原審判決并無不當,本院予以維持。
據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條、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一百五十七條、第一百五十八條之規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人民幣1,210元,由上訴人上海松明永康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承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律建議書(樣式一)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假釋用)
2020-10-14人民法院監視居住決定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卷內目錄(刑事案件用)
2020-10-14提請收集、調取證據申請書(律師刑事訴訟格式文書)
2020-10-14拘留人大代表報告書
2020-10-14不予批準逮捕案件補充偵查提綱
2020-10-14刑事申訴復查通知書
2020-10-14換押證
2020-10-14×××公安局通緝令
2020-10-14×××看守所假釋證明書
2020-10-14提請減刑/假釋建議書
2020-10-14死亡通知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提請批準延長偵查羈押期限報告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延長偵查羈押期限通知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委托辯護人告知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委托訴訟代理人告知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案件證人名單
2020-10-14人民檢察院不起訴決定書(樣式二)
2020-10-14罪犯暫予監外執行期間不計入執行刑期決定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