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審判長、審判員:
八桂律師事務所受被告人徐炳松及其親屬的委托,指派我擔任被告人徐炳松涉嫌受賄一案的二審辯護人。
接受委托之后,本辯護人本著對事實和法律高度負責的精神,認真閱讀了案卷材料,并多次會見了被告人徐炳松。現就被告人徐炳松不服南寧市中級人民法院(1999)南市初字第12號刑事判決所提出的上訴理由,簡要地闡述本辯護人的辯護意見。
如無不妥,請依法采納。
(一)初審判決認定徐炳松于1995年12日收受周衛東的30萬元證據不足
初審判決認定徐收受周衛東30萬元的主要證據是:徐炳松于1998年5月18日的親筆供述; 周衛東的口供;梁英等人的證言。然而,上述證據存在以下疑點:
1、被指控的30萬元沒有來源。原審起訴書提供的證據顯然已被一審庭審質證,以及初審判決后辯護人所提供的新證據所動搖和推翻。
證據顯示:1995年從梁英處提取的較大款項只有兩筆:一筆是12月2日的30萬元;另一筆是12月3日的40萬元。然而,辯方有較為充分的證據顯示:第一筆30萬元已由港商黎思人收取;第二筆40萬元已借給梁全勇。
這樣,公訴人指控的言之鑿鑿的30萬元賄賂款便成了無水之源。
2、被告人徐炳松于1998年5月18日所做的書面供述,據徐炳松在多種場合所作的反映:是被有關辦案人員誘供、逼供所成,因而導致徐的供述與周衛東的口供在細節上基本一致。本辯護人認為:被告人徐炳松所講,其可能性未能完全排除。理由:
(1)判決書雖然認為徐的供述在先,周的供述在后,但無可否認,這僅僅是表面化的證據才如此。實際上,如果沒有一定的證據線索,中紀委不可能對徐采取隔離審查措施的。因此,說徐的口供在先,周的口供在后,顯然違背常理。
(2)況且,徐作了第一次書面供述之后,立即以種種方式翻供,并且早在律師介入之前就已作了翻供。這就完全排除了被告人規避法律懲罰的可能。
(3)被指控的30萬元的來源不具備,且作為旁證的證人證言前后不一致。
(4)書面供述后面寫有“重寫”二字,說明被告人在中紀委“雙規”期間寫的書面供述不止一份,而且不少于一份的供述肯定不完全相同(否則就沒有必要重寫了)。應當將被告人所有的書面供述都在庭上出示、質證,以辨別不同的供述熟真熟假。
(5)本案實際上主要憑被告人的口供來認定這30萬元,這是法律所不允許的。只要重口供不重證據的現象存在,就很難排除誘供、逼供的可能性,從而就不能排除冤、假、錯案的可能性。
3、本辯護人接受委托后,先后五次會見了被告人,苦口婆心地勸說被告人在二審期間改變態度,爭取從輕處罰,均受到徐的斷言拒絕,并且雙淚長流,很自然地流露出委屈狀。
憑本人的正常判斷:被告人徐炳松本人認罪態度是老實的,其他犯罪事實他都始終承認,唯獨這30萬元不承認。因此,一審判決在這30萬元的認定上存在錯誤的可能性不能完全排除。
刑事訴訟法要求對被告人定罪量刑,證據必須充分、確鑿。所謂充分、確鑿,簡而言之,就是要求證據必須要有絕對的排他性。本案一審判決認定徐收受周衛東30萬元,缺乏絕對的排他性。
本案是中紀委先行查辦,由最高人民檢察院偵查終結,并由其指令廣西區檢察院,再由廣西區檢察院指令南寧市檢察院提起公訴的。無可否認,本案實際上是中紀委督辦的案件。 鑒于本案的特殊性,從歷史經驗來看,最有可能出現錯案。
因此,對于徐炳松受賄案中的30萬元,本辯護人認為不應當認定。
(二)初審判決以被告人“退贓,且認罪態度不好”為由,處以重刑欠妥
本辯護人認為,對于徐炳松的認罪態度,應當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對于一審判決所認定的55萬元受賄賂款項,除了周衛東的30萬元徐作了較多的辯解外,對其他指控,徐炳松始終是承認的,而且,他在司法機關采取強制措施以前(即在雙規期間)已經承認了。
至于徐本人對30萬元的否認和辯解,從其行為的性質來看,應當認為是被告人徐炳松在依法行使辯護權,而不是認罪態度不老實。
辯護權是我國憲法和法律賦予被告人的法定權利。
無論對法律方面的辯護和事實方面的辯解,都是依法行使辯護權所包含的應有之義。
不管法院最后如何認定,都不應當影響被告人辯護權的行使。
被告人不僅有權委托辯護人為自己辯護,而且有權自己為自己辯護。
只要法院不采納被告人自己的辯護意見,就認定被告人“認罪態度不老實”,這樣的做法實際上是在搞“有罪推定”,實際上是剝奪和限制被告人行使辯護權。這種作法不利于案件的公正審判。
關于初審判決認定被告人“未退贓”,本辯護人認為:首先應當有充分、確鑿的證據證實被告人實際受賄的具體數額,才好確定應當退贓的具體數額。
從本案材料不難看出,被告人徐炳松本人是愿意退贓的,而且已有實際行動。在此不詳細論述。
在認定其是否愿意退贓方面,考慮到被告人被羈押狀態,應當主要看其意思表示,以其意思表示為準。
總而言之,一審判決認定被告人徐炳松“未退贓,且認罪態度不好”,是不能成立的。
(三)退一萬步講,即使事實可以完全認定,一審判決對徐的量刑過重
被告人徐炳松有如下酌定從輕的情節,在初審判決中沒有予以充分考慮:
1、被告人是于1998年5月23日被北京市公安局刑事拘留,同年6月3日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決定逮捕的。而被告人對所有犯罪事實的交待都在此前完成,也就是說,被告人是在被司法機關采取強制措施以前交待基本犯罪事實的(法律沒有規定“雙規”為強制措施;紀委也不屬于司法機關),符合刑法第六十七條第二款之規定,屬于“準自首”行為,應以自首看待,從輕處罰。
至少應當有部分是完全可以認定為自首的。
2、被告人從來沒有主動去索賄,而是非常被動地接受賄賂。從案卷材料不難看出:徐每一次收受錢財,都是行賄人經過精心偽裝,以避免被告人拒賄。當行賄人走了之后,打開偽裝,才知道里面有錢。被告人實際上是被人拉下水的。
本辯護人認為:從主觀惡性來說,不僅被動受賄與主動索賄應有所區別,而且,對明知是贓款仍然收取,與開始并不知是贓款,過后知道后沒有上交,在量刑時也應當有所區別。這樣才能體現出罪刑相一致的原則。
3、被告人從來沒有收受別人錢財之后,違犯法律和原則去為他人辦事。徐炳松在任期間,始終都是依法辦事,依法行使職權,沒有其他違法亂紀現象。
4、被告人在擔任領導干部時,對玉林及廣西是有貢獻的。雖然功不能抵過,但功可以減過。
加之被告人本人已年過半百,年事已高。
刑罰的目的不是為了報復。刑罰的目的是為了“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相信判決有期徒刑已經足以使世人警醒,令其本人深思。
綜上所述,本辯護人認為,初審判決認定被告人徐炳松收受周衛東30萬元證據不足,在定罪及量刑時均應當慎重以待;認定被告人不退贓,且認罪態度不好沒有相應根據;同時,初審判決在量刑時考慮從輕的情節較少,對可以酌情從輕的情節重視不夠。
懇請二審法院念其在位時對廣西人民的貢獻,加之被告人徐炳松如今年事已高,適當減輕對被告人的刑事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王 堅 律師,中華律師協會會員,嘉興職業技術學院聘用講師,執業于浙江合德律師事務所。早年畢業于云南大學,以優異的專業成績獲得法學、金融學雙學位,王堅律師經過全面系統法律理論和律師職業培訓,理論功底扎實。實踐中,具備全面系統的法律專業知識,熟悉訴訟、仲裁等法律程序,執業五年以來,先后辦理四百多件各類民商事、刑事案件,積累了豐富的實踐辦案經驗。擅長領域:保險、銀行、證券、物流、建筑工程、商品房糾紛,以及刑事辯護、交通事故等人身損害糾紛、各類經濟合同糾紛,曾辦理過多項涉及公司的非訴案件,擔任多家企業常年法律顧問。勤勉盡責,誠實守信,為您提供優質高效的專業法律服務。
民事裁定書(分配船舶價款用)
2020-10-14上海市___人民法院案件執行情況告知書(樣式)
2020-10-14律師事務所辦理刑事案件業務操作規程
2020-10-14刑事卷宗(封面)
2020-10-14會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筆錄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最高人民法院復核死刑改判用)
2020-10-14查封(扣押、凍結)財產筆錄(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執行通知書(無期徒刑用)
2020-10-14重新鑒定、勘驗申請書(律師刑事訴訟格式文書)
2020-10-14移送扣押、凍結物品、文件清單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撤銷抗訴決定書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證據材料收據
2020-10-14決定釋放通知書
2020-10-14未受刑事處分公證書
2020-10-14勘驗/檢查筆錄
2020-10-14×××公安局立案決定書
2020-10-14×××公安局安排律師會見非涉密案件在押犯罪嫌疑人通知書
2020-10-14×××看守所羈押期限屆滿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變更強制措施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提請批準延長偵查羈押期限意見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