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已于2001年12月6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討論通過,并自2002年4月1日起實施,在該《規定》的第四條第八款規定“因醫療行為引起的侵權訴訟,由醫療機構就醫療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及不存在醫療過錯承擔舉證責任。這一法律規定,明確了醫療事故損害賠償案件要適用舉證責任倒置。2002年2月20日國務院第55次常務會議又通過了《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自2002年9月1日起施行。上述兩個相關法律的頒布,對法院今后正確處理醫療事故損害賠償案件,提供了新的法律依據,對于保護醫患雙方的合法權益維護醫療秩序,保障醫療安全,以及促進醫學科學的發展,都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
根據國務院《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二條的規定,所稱的醫療事故,是指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在醫療活動中,違反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過失造成患者人身損害的事故。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四條規定,醫療事故分成四級。法院在處理一般的人身損害賠償案件中,依據舉證責任分配的一般原則,即“誰主張,誰舉證”,由原告方負主要舉證責任。證明被告的行為有過錯,且這種過錯是造成原告權利損害后果的原因。在醫療事故賠償案件中,由于醫療行為是一種專門性很強,具有一定損害性、危險性的特殊行為,絕大多數病員或其家屬基于認識水平不可能知悉醫療行為是否有過失,何者是合理損害與風險,何者是不合理損害與風險。不當醫療損害的后果的確診往往需要一段時間,這是疾病發生發展的規律所決定的,且病員的機體功能存在一定病理改變,故損害后果常為多因一果。醫療過程中,相關信息資料的采集,記錄保管均由醫護人員和醫療單位負責,病員及其家屬不可能保持相關證據,不可能證明醫療過錯存在與否,及損害性后果是否為不當醫療損害,其與不當醫療行為有無因果關系。因此,依據一般舉證分配原則,患者往往因舉證不能而無法獲得相應的賠償,為平衡當事人利益更好地實現實體法保護受害人的立法宗旨,《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對于醫療行為引起的侵犯訴訟確定了舉證倒置的分配原則。在這類訴訟中,患者應當就所在醫療單位就醫所發生的醫療行為以及損害后果負舉證責任,只要患者證明了這些事實,便可能推定醫療機構構成了符合醫療事故民事責任。而醫療機構應當就醫療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并不存在因果關系以及不存在醫療過錯承擔舉證責任。舉證倒置的分配原則,對醫患雙方都是公平的。由于醫療行為本身具有損害性,高危險性,同時又是人類健康所必需,醫療科學的發展是在不間斷的臨床實驗,探索中取得,因此法律允許一定風險存在,并不是只要發生損害后果,醫療單位就要承擔賠償責任,這樣對醫療單位也不公平,不利于醫療科學的發展,不利于整個人類的健康利益。醫療單位只要舉證證明其行為無過錯或與損害后果無因果關系就能免責。另外,在處理醫療事故損害賠償案件中,醫療單位能證明屬于下面幾種情況,也可以免責l、醫療意外;2、難以避免的并發癥;3、必需的搶救行為;4、病員及家屬不配合治療;5、不可抗力。
民事訴訟中舉證責任分配的問題非常復雜,在審判實踐中的一些特殊情況下存在著不屬于法律和司法解釋規定的舉證責任倒置,依照舉證責任分配的一般原則,又無法確定舉證責任負擔的情形,這種情形在審理醫療事故損害賠償案件中難免也會遇到。為此,《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七條規定,在這種情況下由人民法院根據公平原則和誠實信用原則,綜合當事人舉證能力等因素確定舉證責任的承擔。這是法律賦予法官一定幅度自由裁量權的體現,其實現誠信原則的目的在于實現法律上的公平、正義。
總之,舉證責任倒置與舉證責任的合理分配,其目的都是為了員及其家屬不可能保持相關證據,不可能證明醫療過錯存在與否,及損害性后果是否為不當醫療損害,其與不當醫療行為有無因果關系。因此,依據一般舉證分配原則,患者往往因舉證不能而無法獲得相應的賠償,為平衡當事人利益更好地實現實體法保護受害人的立法宗旨,《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對于醫療行為引起的侵犯訴訟確定了舉證倒置的分配原則。在這類訴訟中,患者應當就所在醫療單位就醫所發生的醫療行為以及損害后果負舉證責任,只要患者證明了這些事實,便可能推定醫療機構構成了符合醫療事故民事責任。而醫療機構應當就醫療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并不存在因果關系以及不存在醫療過錯承擔舉證責任。舉證倒置的分配原則,對醫患雙方都是公平的。由于醫療行為本身具有損害性,高危險性,同時又是人類健康所必需,醫療科學的發展是在不間斷的臨床實驗,探索中取得,因此法律允許一定風險存在,并不是只要發生損害后果,醫療單位就要承擔賠償責任,這樣對醫療單位也不公平,不利于醫療科學的發展,不利于整個人類的健康利益。醫療單位只要舉證證明其行為無過錯或與損害后果無因果關系就能免責。另外,在處理醫療事故損害賠償案件中,醫療單位能證明屬于下面幾種情況,也可以免責l、醫療意外;2、難以避免的并發癥;3、必需的搶救行為;4、病員及家屬不配合治療;5、不可抗力。
民事訴訟中舉證責任分配的問題非常復雜,在審判實踐中的一些特殊情況下存在著不屬于法律和司法解釋規定的舉證責任倒置,依照舉證責任分配的一般原則,又無法確定舉證責任負擔的情形,這種情形在審理醫療事故損害賠償案件中難免也會遇到。為此,《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七條規定,在這種情況下由人民法院根據公平原則和誠實信用原則,綜合當事人舉證能力等因素確定舉證責任的承擔。這是法律賦予法官一定幅度自由裁量權的體現,其實現誠信原則的目的在于實現法律上的公平、正義。
總之,舉證責任倒置與舉證責任的合理分配,其目的都是為了正確處理醫療事故,發生醫療事故是誰都不愿意遇到的事情,但是我們不能不面對現實。要進行正確處理,既要求對發生醫療事故本身情況有全面、正確的了解,也要求對發生事故的原因及責任有一個正確的判斷,既要求正確、妥善地解決醫患雙方的糾紛,對患者作出合理賠償,也要求對發后醫療事故的醫院作出的處理符合法律規定,保護醫患雙方的合法權益。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仲裁不執行的后果是什么
2020-02-19職務犯罪的種類及立案標準
2020-02-24消費維權不再難,這份維權指南教你分分鐘解決!
2020-03-18兒子可以干涉自己母親再婚嗎
2020-03-26經濟補償金免稅嗎
2020-04-10訴訟離婚的辦理程序
2020-04-13侮辱罪與其他罪的界限
2020-04-13何為夫妻共同債務?
2020-04-14企業退休人員的養老金如何計算?
2020-04-18疫情期間被公司無故離職,我該怎么辦
2020-04-26工程款被惡意拖欠如何處理
2020-04-28夫妻個人債務包括哪些債務?
2020-04-29法院起訴離婚程序怎么走?
2020-04-29法院判決孩子撫養權歸屬的依據是什么?
2020-04-29離婚中子女撫養權變更的條件?
2020-04-29離婚再登記結婚手續怎么辦理
2020-04-30抗訴是否可以申請筆跡鑒定
2020-04-30關于子女撫養權的變更規定有哪些?
2020-04-30離婚以后怎么樣辦理戶口遷移手續?
2020-05-01撞成重傷是否可以要求精神損害賠償
2020-05-01法院起訴離婚程序審理階段有哪些?
2020-05-01變更撫養關系案件的依據是什么?
2020-05-02離婚以后可以要求增加子女撫養費嗎?
2020-05-02單方面擅自變更子女撫養關系有什么后果?
2020-05-02離婚訴訟過錯損害賠償都有哪些法律規定?
2020-05-03婚姻法子女撫養權什么情況下優先女方
2020-05-03離婚以后如何向法院申請追加子女撫養費?
2020-05-04民事訴訟反訴可以什么時候提起
2020-05-04離婚協議書中子女撫養費標準一般是多少?
2020-05-04對方婚外情證據應該如何收集?
2020-05-05誤診到底是誰的錯?
2020-05-05單位不給解除勞動關系怎么解決
2020-05-06領取養老保險條件有哪些
2020-05-06養老保險跨省轉移手續怎么辦理
2020-05-06不簽勞動合同要求雙倍工資訴訟時效是多久?
2020-05-07用人單位哪些情況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2020-05-07夫妻離婚爭奪子女撫養權上訴狀應該怎么寫?
2020-05-08出口產品必須買出口產品質量保險嗎
2020-05-08生完了孩子就離婚會不會構成婚姻詐騙罪?
2020-05-08提起訴訟一方財產怎么分和夫妻財產分割原則是什么?
2020-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