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受賄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
為依法懲治受賄犯罪活動,根據(jù)刑法有關規(guī)定,現(xiàn)就辦理受賄刑事案件具體適用法律若干問題,提出以下意見:
一、關于以交易形式收受賄賂問題
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請托人謀取利益,以下列交易形式收受請托人財物的,以受賄論處:
(1)以明顯低于市場的價格向請托人購買房屋、汽車等物品的;
(2)以明顯高于市場的價格向請托人出售房屋、汽車等物品的;
(3)以其他交易形式非法收受請托人財物的。
受賄數(shù)額按照交易時當?shù)厥袌鰞r格與實際支付價格的差額計算。
前款所列市場價格包括商品經營者事先設定的不針對特定人的最低優(yōu)惠價格。根據(jù)商品經營者事先設定的各種優(yōu)惠交易條件,以優(yōu)惠價格購買商品的,不屬于受賄。
二、關于收受干股問題
干股是指未出資而獲得的股份。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請托人謀取利益,收受請托人提供的干股的,以受賄論處。進行了股權轉讓登記,或者相關證據(jù)證明股份發(fā)生了實際轉讓的,受賄數(shù)額按轉讓行為時股份價值計算,所分紅利按受賄孳息處理。股份未實際轉讓,以股份分紅名義獲取利益的,實際獲利數(shù)額應當認定為受賄數(shù)額。
三、關于以開辦公司等合作投資名義收受賄賂問題
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請托人謀取利益,由請托人出資,“合作”開辦公司或者進行其他“合作”投資的,以受賄論處。受賄數(shù)額為請托人給國家工作人員的出資額。
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請托人謀取利益,以合作開辦公司或者其他合作投資的名義獲取“利潤”,沒有實際出資和參與管理、經營的,以受賄論處。
四、關于以委托請托人投資證券、期貨或者其他委托理財的名義收受賄賂問題
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請托人謀取利益,以委托請托人投資證券、期貨或者其他委托理財?shù)拿x,未實際出資而獲取“收益”,或者雖然實際出資,但獲取“收益”明顯高于出資應得收益的,以受賄論處。受賄數(shù)額,前一情形,以“收益”額計算;后一情形,以“收益”額與出資應得收益額的差額計算。
五、關于以賭博形式收受賄賂的認定問題
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賭博刑事案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疫情防控期間在家工作的,這個工資該怎么算?
2020-02-10刑事拘留會留案底嗎?
2020-02-23孩子歸誰撫養(yǎng)通常怎么判,撫養(yǎng)費該支付多少?
2020-03-09怎樣辦理商業(yè)匯票的貼現(xiàn)
2020-03-26如何在合同中設置有效仲裁條款
2020-04-03持有仿真槍會違法嗎?
2020-04-09公司辭退員工賠償標準是怎么樣的?
2020-04-11辦理律師房產遺囑見證的程序
2020-04-15減刑的相關條件和程序
2020-04-15他出軌了,我要起訴離婚!
2020-04-26交通事故私了反悔怎么辦
2020-04-26分居兩年離婚程序怎么走?
2020-04-27關于征地補償?shù)姆梢?guī)定有哪些?
2020-04-27家庭唯一住房證明應該怎么開
2020-04-28怎么要求對方增加子女撫養(yǎng)費?
2020-04-29再婚老人離婚糾紛怎么解決?
2020-04-30聚眾斗毆罪的認定標準和界限
2020-04-30商場失竊,商家是否有權搜身
2020-04-30離婚不給子女撫養(yǎng)費如何追討?
2020-04-30婚前財產公證有沒有必要?
2020-04-30最新婚姻法離婚夫妻財產怎么分割?
2020-04-30食品安全設施設備登記表如何填
2020-05-01私生子有沒有權利享受繼承權?
2020-05-02夫妻離婚損害賠償什么時候提出?
2020-05-02女性離婚以后戶口怎么辦?遷移程序怎么走?
2020-05-03子女撫養(yǎng)費是什么意思?如何計算?
2020-05-03離婚以后哪些情況可以變更子女撫養(yǎng)權?
2020-05-04子女成年以后父母離異怎么判決?
2020-05-04盜墓是犯罪行為
2020-05-05女方凈身出戶離婚協(xié)議書應該怎么寫?
2020-05-08中學生暑假打工屬于童工嗎?
2020-05-08普通債權人如何提起行政訴訟
2020-05-08知識產權法著作權發(fā)生糾紛怎么辦
2020-05-08醫(yī)療訴訟中患者是否需要舉證
2020-05-08彩禮返還的比例是多少?彩禮返還的原則和標準是什么?
2020-05-09股份發(fā)行的原則是哪些
2020-05-10人去世以后花唄欠錢要償還嗎?
2020-05-10法院訴訟離婚當事人舉證技巧要注意些什么?
2020-05-11妻子死亡夫妻共同財產應該怎么分配?
2020-05-11財產損失鑒定費用誰承擔
202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