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 隨著測謊儀在刑事案件中運用范圍的不斷擴大,如何認定測謊結論的效力在學術界有非常大的爭議。本文試圖通過對測謊儀的分析,判斷測謊結論在刑事訴訟中的證據價值。
[關鍵詞] 測謊儀 測謊結論 爭議 刑事訴訟 證據
一、測謊儀的發展及應用
測謊儀(Lie Detector),普通人稱之為測謊器,全稱為“多參量心理測試儀”,是一種集心理學、生理學、醫學、電子技術等多項應用科學于一身的產品。其工作原理是:人在說謊時的生理變化或者是人所經歷過的特殊事件在記憶中再現時所產生的心理活動,必然引起一系列生理(如血壓、脈膊、呼吸、腦電波、聲音、瞳孔、皮膚電阻及肌肉活動等)變化。這些生理指標的變化,一般只受植物神經系統的制約,而不受大腦意識控制。通過傳感器測試并記錄下這些生理參數的變化,可以分析被測人員的心理變化,從而判斷真偽。
美國是較早使用測謊技術的國家。1904年,美國門斯特堡首先提出有限度地使用記錄脈膊、血壓、呼吸和心電反應的工具來識別謊言。1915年,馬斯頓進一步研制出脈膊壓力計測量定期的心臟收縮及血壓變化,據此辯別“真實”或“謊言”。1921年,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伯克警局首次把測謊技術用于審訊中。1945年,里德設計出能檢測血壓脈膊、呼吸和皮膚電阻變化的多參量心理測試儀,成為現代測謊儀的基礎。現在測謊儀已是外國警察機關的常用設備,美、加、日、俄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已將測謊技術應用于國家安全、犯罪調查、機要人員審查、招募雇員等領域,并取得了明顯成效。
20世紀60年代,我國曾計劃對測謊技術進行研究,因人們對這項技術普遍持有否定和非排斥的態度,把它當作唯心主義的偽科學,一度被打入“冷宮”。
1980年,公安部刑事偵查技術考察團赴日本考察時,發現這項技術早已在國外被廣泛應用,并且具有一定的科學道理。才于1981年引進了一臺美制MARK-Ⅱ型測謊儀,并委托北京市公安局試用。經過十年的研究和開發,1992年,這項技術才被逐步運用于公安部門的刑事偵查工作。據不完全統計,近十年以來,各地公安部門已經利用測謊技術破獲了2000多起刑事疑難案件,準確率在90%以上。與此同時,
昆明、沈陽、北京、南京等地方高級人民法院也都在一些案件的審判實踐中嘗試使用了心理測試技術。
二、運用測謊技術的爭議
測謊技術在我國訴訟實踐中應用已成為不可避免的事實,并有進一步擴展的趨勢,但究竟如何評價測謊結論卻是一個眾說紛醞的問題,既使是在測謊技術最發達的美國,圍繞測謊證據的爭議迄今為止也從未停止過。縱觀國內各家學說,對測謊結論的評價主要有三種觀點:
(一)肯定學說 持該類觀點的學者認為:應當將測謊結論作為鑒定結論使用。
1、測謊儀是一種高科技的設備,經過近一個世紀的應用和發展,使得測謊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其準確率遠遠高于法院所承認的其他科學證據,培訓合格的測驗人的測試結果錯誤率可以達到小于1%的水平。
2、隨著犯罪數量的不斷攀升,犯罪手法的不斷翻新變化及高智商犯罪的增多,測謊儀能夠準確地鑒別有罪和無罪,排除無辜,找出真正的嫌疑人,還能幫助糾正其他認定方法的疏漏之處。在訴訟中使用測謊結論已成為必然的形勢需要。
3、依照《國家安全法》和《警察法》關于技術偵查措施的規定以及《刑事訴訟法》關于證據收集的方法和種類的規定,測謊結果作為測試人員運用其知識和技能分析通過儀器記錄的被測試的人的生理反應所作出的判斷結論,具有較高證明能力。在證據種類中應屬鑒定結論。
(二)限制學說 該觀點認為測謊結論雖然不完全可靠,但在一定范圍內可以使用,也可以供法官判案時予以參考。
1、測謊儀是一種科學儀器,其測謊結果有一定的客觀性,特別是在辦案初期的偵查階段,測謊技術能夠認定和排除犯罪嫌疑,縮小偵查范圍;用于輔助訊問,有利突破犯罪嫌疑人心理;可用于分析、鑒別供詞或證詞的真偽,解決口供與證據,口供與口供之間的矛盾。
2、在起訴審判階段,測謊結論可用于支持、加固原有的證據體系,參照測謊結論可以排除檢察官審斷證據的疑慮,使法官對現在證據的確實性堅信不疑,在判斷和裁定案件時能夠判決果斷,有利于提高審判工作效率。
(三)否定學說 該觀點認為測謊結論不能成為訴訟證據。
1、《刑事訴訟法》規定的七種證據都是對案件事實的直接反映,具有客觀性和相關性,而測謊結論不具備訴訟證據的特點。
2、測謊結論與鑒定結論的對象不同,采用的方法不同,不能在訴訟中直接使用。
3、測謊技術還沒有得到生理學家和心理學家的普遍認可,其結論作為刑事訴訟證據是不可靠的。
以上的三種論點,在理論上各有利弊,在實踐中也不乏有案例支持。由于國家在立法上沒有明確的觀點,測謊結論的證據價值如何,學術界也一直爭論不休。
三、測謊結論不應成為刑事訴訟證據
筆者認為,目前我國不宜采納測謊結論作為刑事訴訟證據,其理由有以下幾點:
(一)我國的司法實踐中已經出現因相信測謊結果而造成冤案的例子,警示人們要慎重對待測謊結論。
據《南方周末》報道,云南省發生一起民警被殺害案件,杜培武是最大的犯罪嫌疑人。鑒于杜不承認自己殺過人,偵查人員遂將杜帶到昆明市中級人民法院做心理測謊,經兩次測試,杜培武的供述被認為是謊言的可能性在90%以上,在有了測謊結論以及其他“客觀證據”后,偵查人員加強了對杜的審訊,杜培武被迫承認了“罪行”,并在一審中被判處死刑,后改判為死緩。兩年之后,真兇在另一案件中供述了殺害民警的罪行,杜培武的冤情才得到了昭雪。
筆者在執業經歷中也曾遇到測謊結果所造成冤案的案例。2002年7月山東省德州市某縣王某某涉嫌故意傷害一案,由于王拒不承認實施傷害行為,公安機關遂將王帶到禹城市公安局進行測謊,結論認為王某某的無罪辯解是謊言,王就是故意傷害的犯罪嫌疑人。依據該結論并結合其他證據,王被批準逮捕并被提起公訴,筆者作為其辯護人介入訴訟后,發現公訴機關指控王有罪的關鍵證據一一證人證言是假證,最后公訴機關不得不將已被關押了半年之多的王某某“取保候審”放回。
通過以上實例可以證實,測謊結果不應當做為定案的訴訟證據,否則,極有可能造成冤假錯案。
(二)測謊技術還沒有得到生理學家和心理學家的普遍認可。
測謊技術的基本前提是“說謊與清晰的情緒反應之間有直接而牢固的聯系,情緒反應與生理反應之間有一定的關聯作用。”這些基本前提是沒有得到學者們的普遍承認的。實踐證明測謊結果的準確性,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人的主觀因素,測試人員的專業水平和實踐經驗,解讀測試圖表的水平,被測試人的心理素質、智力程度、身體狀況,都對測謊結果有重大的影響。
(三)測謊結論作為訴訟證據沒有充分法律依據,與我國的立法原則存在沖突。
《刑事訴訟法》第42條規定“證明案件真實情況的一切事實,都是證據。證據有下列七種: (一)物證、書證(二)證人證言。 (三)被害人陳述。 (四)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辯解。(五)鑒定結論。 (六)勘驗檢查筆錄。 (七)視聽材料”。有學者認為測謊結論應列入鑒定結論一類證據中,我認為該觀點是不正確的。1、因為鑒定和測謊有本質的不同。首先,兩者對象不同。鑒定的對象是案件中的某種專門性的問題;而測謊的對象是案件的訴訟參與人。其次,兩者的目的不同。鑒定的目的是對案件有直接關聯的專門性的問題,做出結論;而測謊是對訴訟參與人的陳述的真實性做出判斷。再次,兩者的參與主體不同,參與鑒定的人員必須具備相應的專業知識并具有鑒定人資格,而測謊人員卻沒有明確的規定。2、在刑事訴訟中如將測謊結果作為獨立證據使用,必然加大當事人陳述或供述這些包涵主觀因素的證據在定案中的作用,也必然會影響法官對這些受害人陳述或被告人供述等證據的判斷。這從根本上與我國刑事立法
中的疑罪從無原則是相違背的。3、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布的《關于CPS多道心理測試鑒定結論能否作為訴訟證據使用問題的批復》明確規定測謊結果不能作為訴訟證據使用,從而在立法上也對鑒定結論與測謊結論的區別作了一個較好的闡述。
(四)在審判階段如使用測謊結論,其后果不堪設想
因為沒有任何一個測謊結果是單獨作為訴訟證據使用的,測謊結果總是與被測謊人的陳述結合在一起的。如果將被測謊人在測謊過程中的陳述作為證據,并將測謊結果作為判斷這一陳述是否真實的依據,將對法官的判斷產生較大的不良影響。這樣,最終依然是測謊結論在證據的認定和事實的判定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那么,既使測謊結論的準確率高達98%,但對那不準確的不到2%的被告人來說,
其后果也往往是災難性的。所以,在審判階段使用測謊結論,難以避免錯案的發生。
(五)目前普遍使用測謊技術的條件尚不成熟
在國外一些較早使用心理測試技術的國家,測謊作為一種刑事案件偵查過程中普遍采用的技術手段,其使用都是在嚴格的法律制約下進行的。而在我國測謊技術雖然已經有了十多年的研究開發和使用歷程,但是迄今為止,測謊技術還沒有堅實的理論基礎;對測謊儀器的生產銷售,儀器的技術要求,也沒有統一的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缺乏準確率、穩定性和安全性;而且對于測試主體和被測人的限制、適用范圍,測試人員的資格認定與培訓,使用過程中的法律程序等方面的問題,也還沒有任何法律上的規定,從而造成了測謊技術的應用在我國出現了不應有的混亂局面。
四、穩妥對待測謊結論
如前文所述,測謊結論不應作為訴訟證據使用,但對測謊技術積極作用的一面也不能全面否定。從長遠來看,隨著犯罪手段的不斷翻新,犯罪率的持續攀升,出于同犯罪作斗爭,保障社會的穩定和公民的安全,測謊儀將會成為一項重要的技術偵查手段加以大量運用。筆者認為應采取以下穩妥辦法:
(1)明確立法不允許將測謊結果作為訴訟證據使用。
(2)明確規定測謊技術只應當適用于偵查階段。
目前,測謊儀的使用在我國才剛剛起步,無論在技術條件方面,還是理論經驗方面,均存在不足。在偵查階段,可以對犯罪嫌疑人進行測謊,但測謊結果只能用來排除犯罪嫌疑人有罪,而不能用來認定其有罪,即允許以測謊結果對犯罪嫌疑人有利而采信他的辯解,不允許以測謊結果對犯罪嫌疑人不利而拒絕采信他的辯解。限制測謊儀的應用范圍,有利于遏制我國執法機關濫用測謊結論的趨勢,減少冤假錯案的發生。
(3)明確規定在審判階段不允許以任何形式使用測謊儀或測謊結論。
在審判階段,法官不應當使用測謊儀作為檢驗證據的手段,也不允許在決定是否采信某一證據時將測謊結果作為參考的因素。之所以應當作出這樣嚴格的限制,是因為法官作為裁判者既使不采納測謊結論作為證據,該結果也會對法官判斷證據產生影響,造成預斷和錯認,失去審判過程中的中立立場。相反,如果允許使用測謊儀或測謊結論,假如測謊結論不準確或者不可靠,就會造成錯誤采信證據或錯誤認定案件事實。基于上述理由,也不能允許公訴機關起訴時或者審判過程中提及被告人在庭審前曾被測謊的情況和結果,以避免對法官產生不良影響,從而做出不利于被告人的判斷或支持公訴人的意見。
(4)明確規定使用測謊儀的程序、要求。
任何證據的收集、審查、判斷都有一定的程序性要求,如果違犯程序或不符合要求,便是非法,便應當排除使用。筆者認為,在以下方面應當有明確的規定:使用測謊儀的程序;測謊儀器的技術標準要求;測試人員的學歷和專業技術水平;什么情況下使用測謊儀等等。
五、結論
測謊技術在我國廣泛應用已成為必然趨勢,但目前尚在起步階段,測謊結論不應當在刑事訴訟中作為證據使用,只應在偵查階段做為審查證據的輔助手段,應當慎用測謊結論。
參考書目:
①葉奕乾、祝蓓里:《心理學》193-196頁。
②《四川警官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2年第2期。
③程榮斌主編《中國刑事訴訟法教程》222-227頁。
④《測謊儀“說謊”,被告人冤枉》羊城晚報,日。
⑤蘇惠漁主編《刑法學》246-247頁。
孫 培 奉
作者單位:山東舜天律師事務所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臨時工受傷了,誰該擔責?
2020-02-20婚姻自主權,不可侵犯
2020-03-04社會養老保險政策
2020-03-06哪些情形不構成醫療事故
2020-03-10公司類型變更登記提交的材料有哪些
2020-03-16酒駕肇事:執法必嚴
2020-04-13外籍人繼承國內房產辦理手續方法
2020-04-15房產過戶稅新規看過來!
2020-04-17二手房房產證辦理相關
2020-04-22不要再被詐騙了,來看看詐騙罪立案標準!
2020-04-24醫療事故重新鑒定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0-04-27宅基地申請書怎么寫?
2020-04-27醫院誤診行為賠償標準是多少
2020-04-28離婚孩子撫養費通常包括哪些?
2020-04-28法定監護人有沒有年齡限制?
2020-04-28離婚中如何處理夫妻共同債務?
2020-04-29夫妻個人債務的承擔需要遵循什么原則?
2020-04-29離婚后如何搶奪孩子撫養權?
2020-04-29子女撫養費需要考慮的因素有哪些?
2020-04-29離婚損害賠償的構成要件有哪些?
2020-04-30非法取得的證據材料有效嗎
2020-04-30聚眾擾亂交通,會有什么樣的后果
2020-04-30夫妻共同財產分割需要遵守什么原則?你知道嗎?
2020-04-30夫妻離婚損害賠償的主體要求是什么?
2020-05-01家庭暴力需要承擔刑事責任嗎?
2020-05-01子女撫養權如何爭取?能否變更?
2020-05-01離婚爭奪撫養權要不要請律師?
2020-05-02訴訟離婚爭奪子撫養權怎么收集證據?
2020-05-02軍人離婚子女撫養權通常歸誰?
2020-05-022020農村老人贍養費標準是多少?
2020-05-03子女撫養權爭奪原則是什么?有哪些變更規定?
2020-05-05老公婚外情離婚怎么辦?如何追討賠償?
2020-05-05離婚后對方不履行離婚協議怎么提起訴訟?
2020-05-06孤兒其他監護人不同意送養可不可以送養?
2020-05-08不要撫養權是否一定要跟撫養費?撫養費給付期限是多久?
2020-05-10女方先提出離婚男方能否爭奪子女撫養權?
2020-05-11酒駕追尾司機換人頂替處理方式是什么
2020-05-28要約是否代表合同成立
2020-05-11同居關系子女撫養糾紛判決書是怎么樣的?
2020-05-14辦理衛生許可證需要什么材料
20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