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
2007年9月8日14時35左右,被告人王某在未取得機動車駕駛證照的情況下,駕駛一輛奧迪小客車行駛至某市二環路交叉路口時,在向左轉彎的過程中,與騎自行車橫過斑馬線的被害人劉某發生碰撞,致劉某當場死亡,后王某向公安機關自首。該起交通事故經公安交警部門認定,王某負事故的主要責任,劉某負事故的次要責任。劉某的近親屬張某等人以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的身份要求被告人王某賠償其喪葬費、住宿費、交通費、被撫養人生活費以及精神損害撫慰金等各項損失共計450000余元。
一審法院經審理后認為,被告人王某未取得機動車駕駛證照而駕駛機動車,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規,致劉某死亡,且負事故的主要責任,其行為構成交通肇事罪,依法應予懲處。被告人王某的犯罪行為給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造成的經濟損失依法應予以合理賠償,被害人對損害結果的發生存有一定過錯,應自行承擔相應的責任。法院判決被告人王某犯交通肇事罪,判處有期徒刑9個月,緩刑1年。被告人王某賠償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張某等經濟損失人民幣280000余元;駁回張某等人要求被告人賠償其精神損害撫慰金的訴訟請求。
宣判后,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不服一審判決,認為法院應當支持其要求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的訴訟請求。
二審法院經審理認為,一審法院認定事實準確及適用法律適當,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評析:
本案的處理涉及司法實踐中附帶民事訴訟與民事訴訟的法律沖突問題。附帶民事訴訟賠償的設立使得國家公權介入到民事訴訟中,運用國家強大的追訴武器和懲罰犯罪機制,給被害人有力的公力救濟,維護被害人的訴訟權利,降低了訴訟的成本,提高了訴訟效率。同時避免由于分別適用刑事訴訟、民事訴訟而作出不同判決。但一切制度的設計并非完美無缺,刑事恰民事訴訟也是一把“雙刃劍”,國家公權力的色彩過于濃厚,制度設計過于傾斜國家利益的保護,制止和打擊犯罪占據了主要地位,被害人的利益某種程度上將被忽略。而刑事責任與民事責任是兩種不同性質的責任,不能相互取代,民事責任更趨于受損一方民事利益的維護,更能救濟被害人的利益。目前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的附帶民事訴訟中,民事訴訟完全受制于刑事訴訟,成為其附屬品,不具有獨立的品格和精神。
本案中,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進行救濟在實體權利上喪失了精神損害撫慰金這項權利,這是由于下列原因造成:《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1998]23號)第100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附帶民事訴訟案件,除適用刑法、刑事訴訟法外,還應當適用民法通則、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但《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范圍的規定》(法釋[2004]47號)第1條第2款卻規定“對于被害人因犯罪行為遭受精神損害而提起的附帶民事訴訟,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再如,法釋[1998]23號第89條規定“附帶民事訴訟應當在刑事案件立案以后,第一審判決宣告以前提起。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人在第一審判決宣告以前沒有提起的,不得再提起附帶民事訴訟,但可以在刑事判決生效后另行提起民事訴訟”。可是,《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是否受理刑事案件被害人提起精神損害民事訴訟問題的批復》(法釋[2002]17號)卻規定“對于刑事案件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為遭受精神損害提起的附帶民事訴訟或者在該刑事案件審結后,被害人另行提起精神損害賠償的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因為對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追究刑事責任,已經體現了對被害人在精神上的撫慰。司法解釋的上述規定,一方面肯定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應適用民法通則、民事訴訟法,但又不受理被害人依民事法律所享有的人格權等遭受侵害而提起的精神損害賠償請求;一方面肯定被害人可以在刑事判決后另行提起民事訴訟,另一方面卻又規定即使在刑事案件審結后,被害人另行提起精神損害賠償的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也不受理。在最高人民法院出臺《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之前,死亡賠償金就是精神撫慰金的性質,故在王某交通肇事一案中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要求賠償的精神損害撫慰金的訴訟請求法院沒有支持。
筆者以為,結合實踐的要求,或者對于在實際生活中和司法實踐中大家都比較認可的做法就應該是正確的。也就是說針對具體案件,一定要具體案件具體分析,當理論上爭論不休時(比如說“同命不同價”問題),實踐往往可以反作用于理論,法院無論怎么判定,只要能夠自圓其說,多數人能夠認可,就可以了。民事賠償要建立在認定事實的基礎之上,劃分雙方當事人的責任,區別對待混合過錯和無意思聯絡的數人侵權,分清民事責任,準確確認賠償義務人的賠償責任。在本案中,法院充分考慮上述因素,在附帶民事賠償中區分責任,正確適用了當時的相關法律規定,所作出的判決結果是正確的。
來源:中國法院網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駁回商標復審申請的條件有哪些
2020-03-12個人如何繳納社保
2020-03-25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期限要多長?
2020-03-27購買到非新車,能否解除合同?
2020-04-09領結婚證需要帶什么材料?
2020-04-11網絡著作權侵權的認定
2020-04-15簽定租賃合同時容易出現的一些法律問題
2020-04-17對非國家工作人員行賄罪的構成條件
2020-04-20妨害信用卡管理罪是什么
2020-04-20偽造、變造金融票證罪量刑
2020-04-20不履行贍養義務是否意味著喪失法定繼承權
2020-04-24沒有遺囑,父親的股權怎么繼承?
2020-04-27個人能買社會醫療保險嗎?
2020-04-27家中失竊,物業公司是否該擔責?
2020-04-28非婚生子女撫養權如何爭奪?
2020-04-28孩子丟了怎么辦?
2020-04-29民警如何解決租房糾紛?
2020-04-29婚姻需謹慎,謹防出現重婚
2020-05-06報假警會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0-04-30離婚以后想要變更孩子撫養權怎么處理?
2020-04-30妻子懷孕期間丈夫出軌能離婚嗎?
2020-05-012020辦理離婚程序怎么走?
2020-05-02對方不履行離婚損害賠償怎么處理?
2020-05-03離婚以后不給子女撫養費要不要坐牢?
2020-05-03子女探望權協議應該怎么寫?
2020-05-03私生子是否有繼承權繼承財產
2020-05-04夫妻離婚都不要子女撫養權怎么處理?
2020-05-04離婚后要求增減子女撫養費的條件都有哪些?
2020-05-04非法行醫的處罰何時承擔
2020-05-05婚外情離婚財產如何分割?如何收集婚外遇證據?
2020-05-05離婚損害賠償有哪些條件?如何舉證?
2020-05-05不簽勞動合同要求雙倍工資訴訟時效是多久?
2020-05-07女方凈身出戶離婚協議書應該怎么寫?
2020-05-08彩禮返還需要哪些條件?有什么法律規定?
2020-05-13銷售商品房計價方式是什么
2020-05-09信用卡逾期會坐牢嗎
2020-05-092020夫妻離婚損害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0-05-10人去世以后花唄欠錢要償還嗎?
2020-05-10轉移夫妻共同財產和偽造夫妻共同債務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0-05-10協議離婚能不能放棄子女撫養權和撫養權認定原則是什么?
20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