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老舊小區出現室內防水破損老化、公共管線老化、供暖主管道老化、阻塞等問題,導致房屋漏水,由此引發的糾紛也逐年增多。房子漏水確實鬧心,但是只要記住處理步驟,保留證據,查明漏水原因,找責任人賠償,見招拆招,事情一定能解決的。那么,房子漏水后,要怎么解決,該找誰賠償,我們的維權方式有哪些?本次,律霸小編就和大家聊聊這個話題。
?
一、找樓上鄰居漏水原因
?
1.?樓上住戶裝修房屋、改造管道、不當用水等行為,破壞了地面的防水設施;
?
2.樓上住戶地板、水管等防水材料使用年限過長導致自然老化,超過質量保質期,在正常情況下的用水造成的房屋漏水;
?
二、找開發商漏水原因
?
房屋漏水是因為房屋質量問題,如房屋在防水保修期內或房屋本身設計不合理造成的漏水。
?
(法律規定商品房是有5年的保質期的, 房屋的質保期是從房子竣工驗收之日起算的。)
?
三、找物業公司漏水原因
?
1.?因房屋主體結構、公共部位以及公共設施設備損壞而漏水需要大中修及公共改造工程才能修復的,可向物業申請房屋維修基金予以修復。
?
2. 因《物業管理委托合同》有約定物業公司對房屋有某些修繕義務。
?
解決方法,如下:
?
第一步,保留證據?房屋漏水,首先應拍照保留證據。
?
第二步,確定漏水責任人?房屋漏水與房屋結構、防水處理、排水系統等有關,術業有專攻,所以我們應找專業人員對漏水進行檢查,判斷漏水原因,確定漏水責任人。確定責任人后,我們就可以要求物業、開發商或者鄰居賠償了。
?
第三步,協商維權?拿著證據找責任人進行協商,可以要求對方恢復原狀,也可以要求對方進行維修費的賠償。
?
第四步,訴訟維權?雖然我們拿著證據去找責任人協商,但是可能對方推諉責任或者對賠償數額有異議,房屋漏水的糾紛仍然不能解決。
?
協商不成的,我們還可以通過訴訟來解決。這里注意,訴訟不是目的,只是一種手段而已,現實案例中,很多這樣的糾紛都是在訴訟過程中協商完成的。
?
ps:訴訟維權較專業,所以最好能聘請專業律師。
?
知道了房屋漏水的具體步驟后,下面我就一起來看看,如果漏水責任人是樓上鄰居、開發商或者物業的時候,各自的漏水原因和具體解決方法吧。
?
以上就是律霸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房屋漏水,應該找誰承擔責任?”的相關法律規定。如果現實生活中您或您的家人朋友們遇到類似的問題,可以直接找所在地人民法院或公安機關,或者在第一時間找律霸網律師在線圖文咨詢或電話咨詢。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也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離婚后孩子的贍養義務是怎么規定的
2020-02-28不予執行仲裁裁決裁定書如何救濟?
2020-03-18關于雙重勞動關系的那些話題
2020-03-26貸款債權保全和清償的規定?
2020-03-27剛拿到駕照能上高速嗎?
2020-04-03商號是怎么形成的
2020-04-10提前解雇員工的金額賠償
2020-04-136歲小孩可以做民事訴訟原告嗎?
2020-04-15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簽訂條件有哪些
2020-04-21農村土地轉讓協議書怎么寫?
2020-04-22你知道什么是“虐待罪”嗎?
2020-04-26提供虛假證明文件罪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2020-04-27分居離婚需要走什么程序?
2020-04-27夫妻離婚共同債務怎么處理?
2020-04-27非婚生子女撫養費的標準是什么?
2020-04-28個人債務糾紛訴訟時效多久?
2020-04-29廉租房哪些情形下會被收回
2020-04-29離婚子女撫養權一般歸誰?
2020-04-29離婚子女撫養費通常包括哪些費用?
2020-04-29誣告陷害罪的認定和界限是什么
2020-04-30解除勞動合同要依法
2020-04-30因汽車質量而造成事故,由誰負責
2020-05-06未成年子女撫養費標準是什么?
2020-04-30夫妻共同財產的范圍是什么?
2020-04-30夫妻分居多久法院會判離婚?
2020-05-01非婚生子女應該怎么樣上戶口?
2020-05-01小孩變更撫養權要經過父母雙方同意嗎
2020-05-01離婚夫妻共同財產的認定標準是什么?
2020-05-01離婚以后對方不肯支付子女撫養費怎么辦?
2020-05-02爭奪子女撫養權需要考慮哪些因素?
2020-05-03照片可以當做證據嗎?
2020-05-04夫妻私下寫的離婚協議是否有效
2020-05-04夫妻離婚傷害賠償條件有哪些?
2020-05-05辦理復婚需要什么手續?如何辦理?
2020-05-05遺囑里把遺產分配給第三者合法嗎?
2020-05-05物業管理費收取有哪些相關規定
2020-05-06鄰里糾紛要冷靜,莫讓法律找上門
2020-05-07用人單位終止員工勞動合同怎么賠償?
2020-05-07離婚時工傷賠償金算不算夫妻共同財產
2020-05-09夫妻第二次法院起訴離婚需要經過哪些法定程序?
20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