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
民事判決書
(1999)高知終字第64號
上訴人(原審被告)何建明,男,42歲,中國作家雜志社總編室主任,住北京市西城區西四大拐棒胡同1號1門501室。
委托代理人 帥天龍,北京市競天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 陳煥新,北京市新達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原審被告)中國作家雜志社,住所地北京市東城區沙灘北街2號。
法定代表人 馮牧,主編。
委托代理人 高明,北京市競天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 吳雷,北京市競天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王文喜,男,25歲,原中國農業大學95級學生。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劉慶江,男,50歲,原中國農業大學學生處教師,現已退休,住北京市海淀區圓明園西路2號院1樓405號。
委托代理人 陳際紅,北京市高朋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 倪曉紅,北京市高朋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何建明、中國作家雜志社(簡稱作家雜志社)因侵犯著作權糾紛一案,不服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1998)二中知初字第120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上訴人何建明及其委托代理人帥天龍、陳煥新,作家雜志社的委托代理人高明、吳雷與劉慶江及其委托代理人陳際紅、倪曉紅到庭參加訴訟。王文喜因面臨工作分配,且經濟上比較困難,向法院明確表示不能出庭,但提供了書面答辯意見。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判決認定,《我的成長之路》一文由王文喜執筆并署名,鑒于王文喜、劉慶江一致主張該文經過劉慶江的修改、加工、完善,是由二人共同創作完成,何建明雖主張王文喜為該文的唯一著作權人,但未能提供充分證據,故應確認二人均享有著作權。未經二人許可,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使用該作品,中國農業大學校領導無權處分該作品的發表、使用等相關權利。何建明主張《我的成長之路》一文屬于中國農業大學擁有的資料,其使用該資料經過了校領導的認可,系合法使用,缺乏法律依據,法院不予支持。何建明主張其使用《我的成長之路》一文,曾得到王文喜、劉慶江的承認一節,由于其未能提供充分的證據,法院不予采信。故應認定何建明未經王文喜、劉慶江的許可,將二人未曾發表的合作作品用于其《落淚是金》報告文學作品中,構成了對二人作品的抄襲、剽竊,也構成了對二人作品發表權的侵犯。對此,何建明應承擔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的法律責任。作家雜志社刊登何建明的報告文學《落淚是金》,亦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王文喜、劉慶江要求賠償精神損失費用,理由不充分且沒有法律依據,法院不予支持。二人要求賠償的經濟損失數額過高,法院將依據實際情況酌定。王文喜、劉慶江主張何建明及作家出版社侵犯其作品的署名、復制、出版等項權利,于法無據,法院亦不予支持。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四十五條第(一)項、第四十六條第(一)項之規定,判決:一、何建明未刪除《落淚是金》一文中與《我的成長之路》相同內容的文字前,何建明與作家雜志社均不得再版或重印《落淚是金》一文;二、何建明、作家雜志社在《中國作家》雜志上刊登致歉聲明(內容需經法院審核);三、何建明賠償王文喜、劉慶江經濟損失4000元,作家雜志社賠償王文喜、劉慶江經濟損失2000元;四、駁回王文喜、劉慶江的其他訴訟請求。
何建明、作家雜志社不服一審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
何建明的上訴理由是:1、一審判決認定何建明“略有改動地使用了《我的成長之路》一文,約5000字”是錯誤的。將報告文學《落淚是金》與《我的成長過程》(并不存在一審判決認定的所謂《我的成長之路》)一文相對照即可得出如下結論:在同樣敘述王文喜的生活情節時,何建明與被上訴人的文字表述有90%以上不相同。該案涉嫌侵權的4000余字,何建明也是通過采訪,大部分是從劉慶江等人的口頭介紹中獲得的,少部分是從其提供的復印材料中獲得的。著作權法所保護的不是文章所取自的素材,而是其文學表現形式。就文學表現形式來講,何建明的文章與被上訴人的文章無任何相同之處。2、一審判決認定何建明的文章構成對被上訴人文章的抄襲、剽竊是錯誤的。何建明接受共青團中央的委托到中國農業大學采訪,在學校領導的安排下,劉慶江接受了采訪,并提供了書面材料,怎么能說是竊取。3、一審判決認定何建明的文章取材于被上訴人的文章,且未經被上訴人許可是錯誤的。我國目前尚沒有新聞法,作家與記者的采訪活動均依習慣,同意接受采訪就意味著同意被采訪的材料用于發表。劉慶江向何建明介紹王文喜的情況,并親手將有關王文喜的材料交給何建明,劉慶江沒有證據證明其作出了不讓發表的意思表示。4、被上訴人的材料不是作品,也不屬于個人,一審判決認定被上訴人的材料屬于個人作品是錯誤的。5、一審判決認定何建明侵害了被上訴人的作品發表權是錯誤的。《我的成長過程》一文僅僅是題材不是作品,必須經過創作后才能發表。何建明的報告文學采用了這個題材,絲毫不影響他人用這個題材創作小說,劉慶江稱影響其寫小說是荒謬的。請求二審法院撤銷一審判決,依法改判。一、二審訴訟費由被上訴人承擔。
作家雜志社的上訴理由是:一審判決沒有認定作家雜志社的具體過錯,也沒有認定該社侵犯了被上訴人的何種權利,而徑行判決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這種判決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作家雜志社對于其所刊登的文章是否侵犯他人著作權沒有義務進行實質審查,也沒有可能進行實質審查。因此,其刊登《落淚是金》一文沒有任何主觀過錯,也沒有法定過錯,故不應承擔法律責任。請求二審法院撤銷一審判決中由作家雜志社承擔責任的內容。
劉慶江、王文喜服從原審判決。
本院經審理查明:中國農業大學的學生大多來自農村及老、少、邊、窮地區,學生中貧困生、特困生相對較多,王文喜是該校95級貧困生。中國農業大學領導為使這部分學生不因經濟困難而輟學,曾多次要求他們寫一些個人經歷的詳細材料,準備編印成冊或出書。其目的一方面為了更好地激勵本人與困難作斗爭,頑強學習;另一方面要讓更多的人了解貧困生的情況,奉獻愛心,為貧困生提供勤工助學崗位和經濟資助。為此王文喜寫了《我的成長過程》一文交給校方,該文由王文喜執筆并署名,講述了本人家境的貧困和艱難的求學過程。
作家何建明受共青團中央的委托,為寫一篇反映高校貧困生的報告文學,接受中國農業大學的邀請,于1998年4月29日到該校進行實地采訪。該校領導將貧困生所寫的材料提供給何建明看,并安排具體做貧困生工作的老師劉慶江負責接待。學校領導向劉慶江介紹了何建明的作家身份,并說明了作家采訪的意圖。隨后劉慶江接受了何建明的采訪,其在向何建明詳細介紹該校貧困生的情況時,重點介紹了王文喜的情況,并提供了相關材料。何建明邊聽、邊記、邊摘抄,后因時間關系,學校領導將《我的成長過程》一文的后半部分第9-16頁復印后,連同其他幾位貧困生寫的文字材料一并交給何建明帶走。
1998年11月10日,《中國作家》雜志1998年第6期刊登了何建明撰寫反映高校貧困生不畏艱難困苦,自強不息奮斗經歷的報告文學《落淚是金》,全文共計20余萬字。其中第一章第15頁至17頁涉及到《我的成長過程》一文,何建明采取與王文喜對話的方式,以第一人稱“我”(即王文喜),向讀者講述了一個出生于中國貧困農民家庭的孩子所走過的漫長而凄愴的求學道路,即有改動地使用了《我的成長過程》一文的文字內容約5000字。一審庭審中,王文喜、劉慶江一致認為《我的成長過程》一文雖由王文喜執筆,但經過劉慶江的修改、加工、完善,系二人的合作作品,二人共同享有該文的著作權。何建明堅持其取得并使用《我的成長過程》一文是經過中國農業大學校領導的認可及王文喜、劉慶江同意的,但王文喜、劉慶江否認曾同意何建明在其報告文學中使用《我的成長過程》一文。
上述事實有《我的成長過程》一文、報告文學《落淚是金》、何建明的采訪筆錄、證人證言、雙方當事人陳述、開庭筆錄等證據在案佐證。
本院認為,著作權法所稱作品,指文學、藝術和科學領域內,具有獨創性并能以某種有形形式復制的智力創作成果。作品的獨創性并不要求作品具備較高的文學、藝術或科學價值,其與創作水平沒有關系。公民的作品不論是否發表,作者均依法享有著作權。《我的成長過程》一文符合作品的構成要件,受著作權法保護。該文由王文喜執筆并署名,鑒于王文喜、劉慶江一致主張該文經過劉慶江的修改、加工和完善,系二人共同創作完成,故一審認定二人對該作品共同享有著作權并無不當。
著作權法所稱的改編是指在原有作品的基礎上,通過改變作品的表現形式或者用途,創作出具有獨創性的新作品。何建明的報告文學《落淚是金》其中第一章第15頁至17頁是在《我的成長過程》一文的基礎上進行的再創作,其改變了原作的表現形式,系具有獨創性的新作品,即改編作品。
《我的成長過程》一文雖由中國農業大學校領導提供給何建明,但何建明使用該文應經過兩位合作作者王文喜、劉慶江的許可。劉慶江作為《我的成長過程》一文的合作作者,對于何建明到該校采訪是為了寫一篇反映高校貧困生的報告文學并予以發表的采訪目的非常清楚,其既然接受了采訪,向何建明介紹王文喜的情況,并提供了相關材料,就意味著同意何建明將被采訪的材料用于發表。現劉慶江否認曾同意何建明在其報告文學中使用《我的成長過程》一文,因其未能提供證據支持其主張,故應認定何建明使用《我的成長過程》一文得到了劉慶江的許可,但應向其支付作品使用費。現有證據不能證明何建明使用《我的成長過程》一文得到了王文喜的許可,故應認定何建明在未經王文喜許可的情況下,有改動地使用《我的成長過程》一文作為其報告文學的一部分予以發表,且未向王文喜支付稿酬,已構成對王文喜作品發表權、改編權的侵犯,應依法承擔侵權賠償責任。但原審判決酌定的賠償數額明顯過高,本院將依法改判。
著作權法所稱的抄襲、剽竊是指將他人的作品或者作品的一部分據為己有,抄襲、剽竊包含著對作者署名權等人身權利的侵害。在報告文學《落淚是金》中,何建明是以王文喜自述的方式有改動地使用《我的成長過程》一文的,讀者從中可以清楚地辨別出這部分內容是王文喜本人在講自己的故事,并非何建明將他人作品當作自己的作品發表。因此,何建明使用《我的成長過程》一文不構成對王文喜、劉慶江合作作品的抄襲、剽竊。一審判決對此認定有誤,本院應予糾正。
作家雜志社未經嚴格審查即將報告文學《落淚是金》予以發表,客觀上造成了對他人權利的損害后果,是造成本案侵權的直接原因,其行為亦屬于未經著作權人許可,擅自發表、改編其作品,構成對王文喜所享有的作品發表權、改編權的侵害。故應與何建明共同承擔侵權賠償的連帶責任。
鑒于何建明與作家雜志社的侵權情節輕微,且何建明的報告文學《落淚是金》發表后,使數以萬計原來生活和學習困難的貧困大學生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懷,并獲得了多方資助。故對于王文喜要求公開賠禮道歉的請求,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本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四十五條第(一)、(五)項,《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二)、(三)項之規定,判決如下:
一、撤銷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1998)二中知初字第120號民事判決;
二、何建明在未刪除報告文學《落淚是金》中與《我的成長過程》一文相同內容的文字之前,與中國作家雜志社均不得再版或重印《落淚是金》一文;
三、何建明、中國作家雜志社共同賠償王文喜經濟損失450元(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10日內付清);
四、何建明、中國作家雜志社向劉慶江支付作品使用費150元(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10日內付清);
五、駁回王文喜、劉慶江的其他訴訟請求。
一審案件受理費1610元,由何建明、中國作家雜志社負擔24.15元(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7日內繳納),由王文喜、劉慶江負擔1585.85元(已繳納);二審案件受理費1610元,由何建明、中國作家雜志社負擔24.15元(已繳納),由王文喜、劉慶江負擔1585.85元(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7日內繳納)。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魏湘玲
代理審判員 馬永紅
代理審判員 劉 薇
二 О О О 年 三 月 十三 日
書 記 員 周 翔
來源:中國法院網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發燒主動就醫,確診可獎勵10000元 !
2020-03-01“限制高消費”和“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有何區別?
2020-03-04新勞動法產假條列是怎么規定?
2020-03-06買到三無產品,該如何維權?
2020-03-11離婚后子女的教育基金由誰負責
2020-04-09六級工傷可以怎么賠償?
2020-04-11十級工傷鑒定標準看這里!
2020-04-11一般勞動者可以享有哪些福利待遇
2020-04-13交通事故可以用醫保么?
2020-04-14土地使用權轉讓需要的手續?
2020-04-15過度醫療如何舉證
2020-04-15發生醫療事故時,處理流程是什么
2020-04-21買二手房被拒貸怎么辦
2020-04-23應該怎么寫離婚協議書?
2020-04-24拐賣婦女罪二審辯護詞如何寫
2020-04-27房產稅優惠政策看過來!
2020-04-29變更孩子撫養費應該如何操作?
2020-05-06不交物業費被起訴會有哪些后果
2020-04-29經雙方同意可以私自收養孩子嗎?
2020-04-29如何辦理夫妻婚前財產公證?
2020-04-30非法搜查罪罪的客觀構成事實要件
2020-04-30子女撫養費應該如何支付?
2020-04-30法院孩子撫養權如何判決?
2020-04-30微信轉賬記錄在民間借貸中作為合法有效證據的認定
2020-04-30離婚子女撫養權應該如何考慮?
2020-05-012020訴訟離婚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2020-05-01非婚生子女是否有繼承權?如何上戶口?
2020-05-01分居期間所得財產是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0-05-01公司舉辦籃球比賽中受傷算工傷嗎
2020-05-03拍賣時二手房買賣注意事項
2020-05-04最新婚姻法結婚條件區別有哪些
2020-05-04違章建筑的所有者有什么權利?
2020-05-04監獄服刑父母要不要支付子女撫養費?
2020-05-04夫妻訴訟離婚一般都需要哪些材料?
2020-05-05短信能否作為離婚證據?應該如何收集?
2020-05-05行政賠償可以調解嗎
2020-05-28空白勞動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2020-05-08彩禮返還的比例是多少?彩禮返還的原則和標準是什么?
2020-05-09提起訴訟一方財產怎么分和夫妻財產分割原則是什么?
2020-05-09簽訂購房合同需注意什么內容
2020-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