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制權是著作權中最重要的一項權利,它直接關乎權利人與公眾之間利益的均衡,正因如此,對復制權的內涵、外延一直爭論不休。其中,爭論最為激烈的當屬“從平面到立體”是否視為著作權法意義上的復制。
對復制的定義,2001年修改后的著作權法表述為:“復制權,即以印刷、復印、拓印、錄音、錄像、翻錄、翻拍等方式將作品制作一份或多份的權利。”刪去了原第五十二條的第二款:“按照工程設計、產品設計圖紙及其說明進行施工、生產工業品的不屬于本法所稱的復制。”從上述條文的表面文義看,復制是否擴展到“平面到立體”,并不十分明確,因為列舉式規定只是指向“平面到平面”這一復制形式,對于其他形式則避而未談,只是以“等”字加以模糊概括。我國大部分的學者認為,著作權法意義上的復制不包括“平面到立體”。如曾參與著作權立法的沈仁干先生所言:“復制的含義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復制概念,包括復制平面作品和將平面作品制成立體作品,將立體作品制成平面作品。本法規定的復制是狹義的。”持此觀點的還有許超、鄭成思等學者。他們認為,雖然國際上通常將“平面到立體”也視為復制,而我國沒有引進這種概念,是基于國情所致,如目前給予太高水平的保護,將會導致許多工業領域的生產寸步難行。
法律是經驗的,理論上的謹慎論證,并未阻卻司法實踐對復制含義的適度拓展。在曾產生較大影響的范英海等訴北京市京滬不銹鋼制品廠一案中,被告因將照片作品復制成立體雕塑作品而被判定侵權成立;同樣,在復旦開圓文化公司訴冠福現代股份公司一案中,被告在未經合法授權的情形下,將平面的生肖卡通形象轉換成立體的儲蓄罐,亦被法院認定為侵犯了原告的復制權。無疑,司法實踐打破了“平面到立體”一概不能認定為復制的禁忌。
但是,司法除具有現實關懷之開創精神外,其更是秉持審慎的保守特質。由此決定了在對“復制”含義延展時,不能是“闊步而行”式的急行軍,只能是小心翼翼的“摸石頭過河”。在迪比特訴摩托羅拉著作權糾紛一案中,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認為,線路板設計圖雖可受到著作權法的保護,但是,摩托羅拉公司按照印刷線路板設計圖生產印刷線路板的行為,是生產工業產品的行為,不屬于著作權法意義上的復制行為。可見,該案的判決結論與前述的范英海案、復旦開圓案明顯不同。這一分歧的原因何在?是否法律適用的混亂所致?答案是否定的。
從形式上分析,上述司法實踐的分歧,主要是因為所涉客體不同,所給予的保護程度亦相應不同,即對于普通的工業化價值不高的作品,如雕塑照片、平面卡通形象等,給予禁止“平面到立體”的復制權保護;而對于工業化價值較高的工程設計、線路板設計圖等,則給予相對較弱的保護,即并不承認其“平面到立體”為著作權法意義上的復制。
單純從分歧的形式上分析,尚不能得出確切、信服的理論依據。其實,這背后有著更深一層的價值考量,以及法律體系思維的慣性。對于復制的外延,立法者、理論界均持審慎態度。修改著作權法時,立法者并未正面明確“平面到立體”的法律性質,刪去了對設計圖等用作工業生產的非復制定性,但并沒有就此斷言這一復制行為的性質,只是留待日后的司法實踐、立法對其再次明確。換句話說,出于對我國國情的考慮,如給予太高保護,可能限制我國工業技術的提高;如給予太低保護,則不符合國際公約的規定,如《保護文學藝術作品伯爾尼公約》規定,作者享有授權他人以任何方式或形式復制其作品的專有權。并且隨著我國技術進步,一直給予較低水平的保護,未必是明智之舉。在司法實踐中,也正是遵循了這一思路。對于普通的作品,因其對工業技術不會形成阻礙,而給予較高程度保護,禁止“平面到立體”的復制;而對于工程設計、產品設計圖紙等,則著眼于其工業化的價值之高,在當前國情之下,只給予基本的復制權保護。
對于上述司法實踐分歧的原因,亦可從法律思維的慣性中尋找答案。修改前的著作權法規定了按照工程設計、產品設計圖紙等進行施工、生產工業品的不屬于著作權法意義上的復制;而修改后的著作權法如前所述,又未對產品設計圖紙等是否享有禁止“平面到立體”之復制權作明確規定。在制度缺失的情形下,保守、穩健的司法總是趨循原有的思維路徑,以確保判決的謹慎。
出于以上幾方面的原因,對于“平面到立體”是否屬于著作權法意義上的復制問題,不能一概而論。至少在現階段,我國知識產權自主水平相對不高,因而要視具體的著作權客體而定,即按照工程設計、產品設計圖紙及其說明進行施工、生產工業品的不屬于著作權法意義上的復制范疇;而其他的客體,如將平面作品轉換成立體作品,則屬于著作權法意義上的復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離婚怎么分財產和小孩
2020-01-17口罩價格亂漲,是否構成犯罪?
2020-02-10老師收學生手機不還,合法嗎?
2020-03-03婚姻無效糾紛之管轄規定
2020-03-17如何定義強奸罪
2020-03-23買二手房的注意事項
2020-03-30非全日制用工與全日制用工有何區別
2020-03-31簽訂三方協議能被辭退嗎?
2020-04-09公證房產贈與被贈的問題
2020-04-15扶養關系的變更
2020-04-17勞動者有過錯用人單位可隨時解除
2020-04-17出現品牌代理糾紛,解決途徑有哪些
2020-04-21二手房東是否有優先續租權
2020-04-22租房要求房東安空調還要自己加錢嗎
2020-04-23對高空墜物的受害者如何進行賠償
2020-04-24微信遭到別人的恐嚇,對方會被判刑嗎
2020-04-28變更孩子撫養費應該如何操作?
2020-05-06綁架罪的認定標準是什么
2020-04-29關于孩子撫養權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0-04-29老師教書使用網上文章會構成侵權嗎
2020-04-29賠償房屋補差價從哪一天算
2020-04-29如何收集證據更有利爭奪子女撫養權?
2020-04-29離婚后夫妻債務如何處理?
2020-04-30哪些地方可以辦理離婚登記手續
2020-04-30放火罪和失火罪的區別
2020-05-06離婚后女方戶口遷移如何辦理?
2020-05-01女性懷孕期間離婚損害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0-05-01最新離婚損害賠償的標準是什么?
2020-05-03夫妻離婚是否一定要簽訂離婚協議書?
2020-05-03離婚子女撫養費能夠要求逐年加嗎?
2020-05-03四級醫療事故屬于傷殘嗎
2020-05-04股東拒不參加股東會如何處理
2020-05-04侵權糾紛中地域管轄權如何進行確定
2020-05-04拒不執行法院判決有什么后果
2020-05-06有哪些特殊情況允許不支付子女撫養費?
2020-05-08什么條件下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2020-05-08分公司有法人嗎
2020-05-09破產清算和解散清算的區別
2020-05-10房貸提前還款是否劃算
2020-05-10人身損害賠償和工傷損害區別在哪
202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