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年末至今,股市利好消息不斷,好多投資人斬獲甚豐。在牛市的刺激下,有些人變賣、抵押家中財物,甚至通過高息借貸的方式籌款入市。由于欠缺法律知識,又忽略風險防范,容易陷入投資理財誤區。
誤區一
理財收益可“保底”
案例 2005年9月份,胡某因理財虧損將某證券公司訴至法院,要求證券公司按照委托合同中的保底條款支付43.35萬元和利息。法院經審理,認定該條款違反禁止性規定,為無效條款。胡某敗訴,還承擔了訴訟費,損失較大。
相對來說,規模大、正規的基金公司和證券公司運營比較規范,但委托理財合同的條款擬訂不好,也同樣存在法律風險。部分理財公司為吸納更多客戶,在委托理財合同中設立“保底條款”,即保證客戶的最低收益,但實際上,這樣的條款是無效條款。我國證券法第143條規定,證券公司不得以任何方式對客戶證券買賣的收益或賠償證券買賣的損失作出承諾。
該規定屬于禁止性規定,一旦產生爭議,法律將很難維護客戶的利益,有的理財公司也會借機逃脫責任。
誤區二
投資設擔保 收益有保障
案例 劉某欲委托一咨詢公司理財,但該咨詢公司要求劉某將資金劃轉到理財公司指定賬戶,為讓劉某放心,咨詢公司又讓一擔保公司擔保,三方簽訂合同后,劉某放心地將款打入咨詢公司指定賬戶。但后來股市大跌,投入股市的資金大幅縮水,劉某要求咨詢公司和擔保公司兌現合同約定的收益和退回剩余資金,但該咨詢公司一直以種種理由拖延,擔保公司也拒絕擔保,最后咨詢公司“人間蒸發”。
劉某咨詢后才知道:需經法院判決咨詢公司無力承擔賠償才能要求擔保公司承擔擔保責任,因為擔保公司承擔的是一般擔保責任,而不是連帶擔保責任。三方在合同中約定:如果產生損失,咨詢公司不能賠償情況下,擔保公司才給予賠償。這樣,劉某可能要經歷兩起訴訟(分別訴咨詢公司和擔保公司)才能獲得擔保公司的賠償。另外,咨詢公司的失蹤給訴訟和維權帶來重重障礙,劉某感到金額不大、工作又忙,訴訟得不償失,無奈只好放棄。
表面上,委托理財雖然有擔保公司擔保,但受托公司利用客戶對法律知識的欠缺,在委托合同中設立了不少“坎”來保護自身和合作方擔保公司,一旦出現損失,這些合同條款有利于幫助其擺脫或減輕法律責任,加重了客戶追討的難度,最終讓客戶實際上承擔了損失。
誤區三
預收保證金 損失可彌補
案例 林女士通過朋友認識了一投資公司王經理,王經理自稱有內部消息,保證林女士一年內可在股市獲利20%以上,承諾如虧損由投資公司承擔,并且可以先向林女士股市賬號打入部分錢款作為保證金。林女士感覺沒有任何風險,就簽訂了委托理財協議。但后來買入的股票賠了,林女士提出終止合同,收取保證金來彌補損失。但對方不同意終止合同,說保證金是保證繼續購買股票獲取收益的,不是賠償金,林女士不能收取。林女士這才恍然大悟,但損失已無法彌補。
這是一起典型的理財公司利用客戶的信任和預先設計好的委托合同侵害投資人的利益的案例,如果產生利潤,理財公司分得利潤,如果虧損,則利用合同規避法律責任,不承擔損失。
誤區四
多買基金 分散投資風險
案例 王小姐平時工作非常忙碌,她希望投資股票市場,但苦于沒有時間,于是她接受了別人的建議:購買開放式基金。2006年,她陸續購買了銀行發行的所有開放式基金,每只基金購買5000元,累計購買了10個基金共5萬元。
王小姐的投資理念是,每個基金都不多買,每個基金也不錯過,不同類型的基金可以分散不同程度的風險。結果一年下來,她的平均收益率為10%。10%對于投資者來說,也算是比較不錯的成績了,但是考慮到去年開放式基金的整體成績,王小姐的投資仍不算成功。
王小姐的失誤在于對基金品種不加篩選。不同的基金品種適合不同的人,像王小姐這樣不愿承擔較高風險,應以平衡型基金為主,適當匹配偏股型基金,基金品種不應超過4個。此外,為規避單一投資帶來的風險,投資開放式基金可以采用定期定額購買基金的投資方式,也就是每個月以固定的金額購買基金,這樣不管基金凈值如何波動,投資者都在購入,從而將基金的風險進行了分攤。
誤區五
短線投資 希圖一夜暴富
案例 趙先生和妻子都有穩定的工作,經濟情況相當不錯。這兩年,趙先生看到一個朋友在股市賺了不少錢,心頭直癢癢,兩口子一合計,決定拿出幾萬元錢投資股市。入市后,趙先生夫婦聽人風傳某只股票有異動就投進去,不見動靜又快速撤出,這樣反反復復多次,但一直沒有賺到錢。
其實有不少趙先生這樣的投資者,樂于短線頻繁操作,以此獲取投機差價。這種類型的投資人希望“一夜暴富”,但多數血本無歸。
投資人要正確評價自己的性格特征和風險偏好,在此基礎上決定自己的投資取向及理財方式。例如,王先生在銀行工作,每天都可以接觸到最新的金融信息,就可以發揮自己信息靈通的優勢,選擇激進型投資方式,從事股票、外匯買賣等。李先生年過55歲,從事教師工作,對經濟了解不多,性格又比較穩重,則應避開激進型投資方式,選擇風險較小的國債、投資基金。像趙先生和妻子都有穩定的工作,可以作一些長期的規劃,選擇一些投資收益穩健的產品。根據年齡、收入狀況和風險承受能力合理分流存款,使之以不同形式組成個人或家庭資產,才是理財的最佳方式。
說明:轉載文章的觀點并不一定代表本站的觀點。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限制高消費”和“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有何區別?
2020-03-04職務侵占罪量刑標準
2020-03-31著作財產權的種類
2020-03-31商標國際注冊要具備什么條件
2020-04-03保密協議是否有期限限制
2020-04-09保密協議是否侵犯我們的權利
2020-04-10過勞死離“認定工亡”還有多遠?
2020-04-14女子沉迷網絡賭博,半年竟挪用公款3200萬!
2020-04-20無限期合同如何解除
2020-04-21怎么劃分夫妻連帶債務答辯狀更加公平
2020-04-24你還在為駕駛證的丟失而苦惱嗎?
2020-04-262020交通肇事罪如何認定?
2020-04-27無民事行為能力人若簽訂合同是否有效
2020-04-28傷殘等級司法鑒定程序是什么
2020-04-28夫妻共同債務離婚怎么辦?
2020-04-28工程款訴訟時效怎么中斷
2020-04-28夫妻離婚訴訟中孩子通常判給誰?
2020-04-28哪些夫妻個人債務可以轉為共同債務?
2020-04-29非婚生子女撫養費糾紛起訴狀咋寫?
2020-04-29兒媳婦能否居住公婆的房子
2020-04-29交通肇事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0-04-30離婚損害賠償證據如何收集?
2020-04-30申請財產保全的條件是什么?程序怎么走?
2020-04-30單方面訴訟離婚需要經歷什么流程?
2020-05-02夫妻離婚分割財產時怎么收集證據
2020-05-04異地可以離婚嗎?如何辦理訴訟離婚?
2020-05-05起訴離婚爭奪撫養權最快多久?認定標準是什么?
2020-05-05婚外情犯法嗎?婚外情的法律有哪些規定?
2020-05-05夫妻分居后債務如何認定?要不要共同承擔?
2020-05-06婚姻法照顧女性體現在哪些方面?
2020-05-08婚姻法有哪些關于子女撫養費的法律規定?
2020-05-08懷孕期間如何辦理離婚
2020-05-08再婚還可不可以探視孩子和探視權有什么特點?
2020-05-10離婚后,婚前債務該如何劃分
2020-05-10離婚訴訟中過錯方少分財產有哪些法律依據?
2020-05-10訴訟離婚申請離婚損害賠償需要哪些證據?
2020-05-10夫妻首先提出離婚一方會不會失去子女撫養權?
2020-05-11單位犯罪的判定
2020-05-12子女撫養費給付多少?對方不肯給付怎么辦?
2020-05-12自首的認定
20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