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與達能的合作中,曾經風光無限的“樂百仕”品牌已經淡出了人們的記憶,最近又暴出“娃哈哈”也將被外資控制,我們需要外資的資金和技術,我們熱情地張開雙臂,歡迎外資和我們進行合作,我們以市場去換取外資的技術和資金。但是外資為我們預設了知識產權陷阱,讓我們不得不就范,就象宗慶后這么精明的企業家也不得不承認自己的失誤。在此,我們將專門講述如何管理在合資以及并購中的知識產權。
一、并購看中的就是知識產權
通過并購獲得最新的專利技術,減少研發風險。思科公司在最近20年里收購了大大小小100多家企業,微軟和英特爾公司亦是通過頻繁的收購,將許許多多的公司納入自己的旗下。如果說這些企業并購的目的在于擴大自身的市場份額,拓展企業經營領域和范圍,更重要是看中被收購方的各種知識產權。旨在獲取知識產權的企業并購,不僅能夠獲得相應的知識產權,還可以能夠同時獲得將這些知識產權迅速市場化的環境和條件。通過并購進行技術集成和市場整合,有選擇地從外部取得所需的可用技術和戰略方向技術,減少自主研發投入風險和提前占領市場優勢。思科公司約30%的發展來源于通過并購獲得技術并進行技術集成和進入新市場,提高效率與反應速度。思科公司本身并沒有投入很多的研發人力與資源設備,但在新技術開發與新產品上市的速度和新技術發展方向上,遠遠領先主要競爭對手。
通過并購獲得最新的專利技術,以搶占市場先機。德州儀器公司發現,由于人們對因特網的通訊速度提出了更高要求,使得數字用戶線路技術成為新一代調制解調器的領先技術標準。某小公司擁有DSL原創技術專利,德州儀器公司以3.9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這家小公司。對銷售額只能勉強達到1,200萬美元,而虧損卻高達3,000萬美元的公司來說,德州儀器的出價猶如天價。而買下該公司的專利給德州儀器公司帶來的則不僅僅是對DSL技術的獨家所有權。
通過并購獲取專利技術,以解侵權之困。當佳騰公司的新產品Multi-Link支架于1997年10月獲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的批準之后,強生公司極不愿意多出一個對手來瓜分這個13億美元的市場,于是提出了專利侵權訴訟。佳騰公司做出了一個出人意料的舉動:它并沒有進行專利侵權反訴,而是買下了EndoVascular公司。佳騰公司此舉的真正意圖是為了獲得EndoVascular公司一項閑置的支架專利,而該專利很可能就會成為一枚法律意義上的炸彈——此項專利先于強生公司的專利兩年獲批。佳騰公司在涉足支架業務的頭6個月里,公司就已售出了總值3.5億美元的器械。
通過并購獲取專利技術,為公司帶來滾滾財源。聯合技術公司旗下的芯片制造商莫斯特卡公司所擁有的專利頗具創收潛力,湯姆遜公司旋即以7,100萬美元的價格收購了莫斯特卡公司,并在7年時間里通過專利許可交易成功地賺取了4.5億多美元。
收購商標其實等于收購市場,所以還有很多并購是沖著商標而來的。作為全球著名的品牌管理企業,雷恰蒙特公司在這方面極具發言權。雷恰蒙特是歐洲市場頂級產品的供應商,擁有“江詩丹頓”、“伯爵”、“卡地亞”、“萬寶龍”、“登喜路”等幾十件歷史悠久的世界一流商標。但這些商標都不是雷恰蒙特原創的,而是通過收購獲得的。該公司總經理薩南曾說:“商標是一種競爭工具,收購商標就是收購市場。”
我國的企業在并購中也開始注重知識產權,轟動一時的聯想收購IBM筆記本,聯想支付了百億多的價款,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為4000多個專利買單。可以預見的是我國企業在今后的并購中,專門為知識產權而發生的企業并購必將多起來。
二、合資中警惕外資知識產權陷阱
在外資的知識產權策略面前,我們沒有得到想要的資金和技術,卻反而失去了唯一的資產——品牌,外資在商標方面主要預設了以下陷阱:
1.不平等條約策略
利用中方急于求成的心理,在并購協議中不平等地約定合資企業必須使用外方商標,完全排擠中方商標的使用。將中方的知名商標以高價折股,合資后對中方商標然后棄之不用。如在1994年1月18日震動中國飲料業的百事可樂與天府可樂在重慶“聯姻”,曾一度被作為國宴飲品,被民眾視為民族飲料象征的天府可樂從此在市場上銷聲匿跡。為此香港的一家雜志還發表評論稱百事在中國攻克了一塊最難攻克的堡壘,中國軟飲料業的半壁河山已被洋人占去。
2.股權控制策略
外方表面同意,合資企業在經營期限內對雙方商標都可使用。但在實際經營中,外方卻利用控股地位將中方商標閑置,使用自己的商標,并利用合資企業的資金為自己的商標大作宣傳。合營期限一旦屆滿,原中方著名商標由于不使用而在市場上為人所淡忘,而中方對外方商標無權繼續使用,外方在此時便會提出可繼續使用其商標,但須支付高額許可使用費的要求。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外資總是想法設法達到控股地位。
3.自然淘汰策略
在并購協議約定雙方的商標都可使用,但同時限定主產品、新產品用外方的商標,老產品用中方原有的商標,然后外方通過產品的升級換代逐步將原中方的名牌淘汰出市場,達到在商標權上完全控制中國的國內市場的目的。如在洗衣粉行業,上海的白貓、廣東的高富力合資后,外方利用我國名牌廠家的生產能力和銷售渠道,推銷他們高價的碧浪、汰漬,而把我們的產品打入冷宮。又如廣州肥皂廠的潔花牌香皂與美方合資后,很快被海飛絲、潘婷取而代之。
4.冷凍策略
在1994年上海牙膏廠與聯合利華合資之前,“美加凈”牙膏在中國已經是家喻戶曉,年銷量達到了6000萬支,產品的出口量全國第一,但當它被折價1200萬元投入合資企業后,立刻被打入冷宮,代之而起的是露美莊臣,到1997年,聯合利華停止在各種媒體上投放美加凈的廣告,但在同時又在潔諾的廣告上不遺余力的大量投入。
5.全面收購策略
外資通過全面收購國內被國人所熟悉的并有良好市場效應的品牌企業,達到迅速搶灘中國市場的目的。2004年2月德高漢高公司與上海輕工控股集團達成協議,全資收購“熊貓”品牌,成為熊貓品牌的新所有人,而原所有人上海輕工控股集團全資子公司上海海文集團將不得使用熊貓品牌標志,漢高收購在中國擁有較高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的熊貓牌粘膠最終目的也即是能夠更快地搶占中國市場。
還有很多專利技術方面的陷阱,我們無法一一去羅列,對于這些陷阱我們要高度引起重視,一定要聘請高水平的知識產權專業律師進行籌劃。
三、并購、合資前的知識產權評估
多年前,筆者參與了幾宗國內上市公司的收購案,被收購企業的知識產權被簡單評估后,與有形資產合在一起打包賣掉了,無論是收購方還是被收購方都沒有將知識產權資產認真看待。如果說現在國內大型企業在引進外資時,不重視對自主知識產權的評估,有點求全責備了。但是國內的企業在與外資合作時,在知識產權方面還是屢屢中招,我們需要重新看待知識產權的評估。
關于知識產權的評估方式1989由四部委共同頒布的《關于企業兼并的暫行辦法》確定了三種評估方式,1991國務院出臺《國有資產評估管理辦法》增加了一種評估方式,并且還預留了其他評估方法。我國知識產權的評估其實是符合國際慣例的,即采用國際通行的評估方法:成本法、市場法和收益法。知識產權的評估技術含量高、程序要求嚴格,知識產權的分類、評估對象和評估目的不同時,評估方法也不相同。我們不考慮評估受到人為的控制等現實存在的各種問題,假設這些評估過程是合法的、結果是確切的,但是這些評估方法對知識產權的評估顯然是有缺陷的。
目前的評估方式僅僅是對知識產權進行財務上的評估,沒有考慮法律上的各種因素,得到的價值是對以前的判斷,而購買知識產權是為了未來長期的使用,當然不能僅僅依據過去某個靜態的評估價值去購買。知識產權的價值是動態的,波動的幅度非常之大,而且在法律上具有非常大的不確定性,對于商標而言,其價值很可能在頃刻之間從數億跌落到零,甚至是負數,我國已經有這樣的實際案例,比如南京的“冠生園”因為使用了陳年的月餅餡,“冠生園”牌月餅讓人們避之惟恐不及,那么其商標價值因為該事件幾乎是瞬間跌為負數,還有眾多的國際頂級品牌因為嚴重的質量問題被暴光,這些國際大品牌在國內的價值也因為暴光而大打折扣。而專利不確定性的因素更多,評估起來更是困難。
目前的評估主要由會計師事務所來完成,而對專利的評估需要很深的技術背景和專利方面的專業知識,會計師們僅僅依據會計準則評估出來的結果無法反映專利的真實價值。影響專利價值的因素非常之多,不具備專業技術以及專利專業知識是不可能理解的。比如某項專利的技術含量很高,具有非常廣闊的市場前景,其價值當然會被評估很高,如果進行檢索發現了更先進的替代技術那么該專利的價值立刻貶值到很低。是不是很快就有更先進的替代技術,這需要對專利文獻進行非常專業的檢索和分析。還有的專利從各方面看起來都非常不錯,可以評估很高的價值,但是其專利文件卻寫得很糟糕,幾乎使這個專利的關鍵技術點完全不受保護(這種情況在我國比比皆是),那么這個專利的實際價值是零,這個判斷需要相當的專利代理知識。還有的專利技術很容易被繞過,有的專利本身包含其他專利技術,權利關系極為復雜等等都將影響專利的價值,而且不同行業的專利還需要不同的技術背景,這些技術背景是會計師事務所不可能具備的。
我們可以組合各專業的人才對知識產權進行全面的評估,得出最接近真實的價值,但是知識產權只有使用才能實現其價值,而且知識產權的價值巨大波動還和使用者具有很大的關系,價值再大的商標如果不注意維護,一次假冒偽劣可能就是致命的打擊,甚至更為嚴重的后果,上面提到的南京“冠生園”陳年月餅餡事件直接導致了該公司的破產。專利沒有使用好也可能被他人饒過,或者被人扎籬笆圍困等等都將影響專利價值波動。這又是另一個專業問題——知識產權管理,筆者在其他文章中有過講述,這里不贅述。
以上的分析,在合資之前對知識產權的評估不能僅僅依據會計師事務所的評估,還需要專業知識產權律師參與,這樣才能反映真正的知識產權價值,為自己在合資中贏得主動,使知識產權的價值得到維護和最大的發揮。
四、企業并購中如何對待知識產權
在知識經濟時代,企業之間的競爭是知識產權的競爭,因此知識產權貿易在企業并購的運作中處于相當關鍵的地位。在并購中,知識產權作為無形資產主要通過兩種方式處置,一是作為投資,投資方,用商標、專利或專有技術作投資去兼并、購買目標企業或對該企業實行控股。二是轉讓買賣,即作為目標企業的中方企業被購買兼并時將自己所擁有的商標、專利、專有技術隨同其他財產一并轉讓給兼并方。
在并購中,作為被購并方應當重視自己的知識產權,十分珍惜自己在長期經營過程中形成的知識產權,發揮無形資產的優勢,實現知識產權在并購后的保值增值,保證己方的長遠利益。但是國內企業在利用外資時,為了擴大生產規模,將技術投入作為引資的條件,但對該技術既未申請專利保護,在并購過程中也未在合同中以及實際的操作中將其作為專有技術加以強有力的保護,從而使這一部分無形資產白白流失。鑒于此,作為被購并方應當科學評估自己的知識產權,計算知識產權的回報,并合理地把它們體現在企業的財務狀況上,這是使知識產權有序進入市場進行交易的基礎。要盡量爭取保留知識產權的所有權,比如在并購中只出讓商標的使用權,這樣即使并購后在外方控制下的企業不用中方的商標,中方自己仍可繼續使用原有商標,而不致造成商標因長期得不到使用而淡出市場的后果。要爭取新知識產權的權利,并購后所產生的新的技術、新的商標是在原有知識產權基礎上不斷產生的新的知識產權。國內企業應盡量爭取對這些知識產權的權利。
作為購并方,在并購意向確定后,應當委托專業的中介機構對目標企業進行調查,對知識產權盡職調查首先要看目標企業擁有哪些知識產權,但不僅僅看看將企業的專利、商標、著作權等知識產權列出明細表,對照各種權利證書,查看會計師事務所的價值評估報告。以發明專利為例,盡職調查時不僅要看是否擁有發明專利,還要看企業是否按時繳納專利年費,有時還會研究發明專利的保護范圍。對于重要的專利,還要對其被宣告無效的可能性作出評估。僅僅由于專利的權利要求書寫得不完備,而令收購企業放棄的事例也并不少見。權利要求書不完備會使專利保護范圍過窄,令競爭者容易繞過該項專利。在歐美國家,許多企業每年或者不定期會聘請第三方機構對自身進行知識產權審計,即將擁有的知識產權進行一次盤點和檢查。被收購的企業在接受知識產權盡職調查前,如果能進行知識產權審計,企業可以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并采取必要措施解決,避免因知識產權存在問題而使企業價值被低估,或者使并購項目夭折。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了解什么是債務承擔
2020-03-02借名購房人的民事權益不足以排除執行
2020-03-23法律對于商業秘密的保護
2020-04-10在超市買到了過期的牛奶,請問怎么索賠?
2020-04-13辦理律師房產遺囑見證的程序
2020-04-15如何認定醫療過錯
2020-04-16懷孕期間被解除勞動合同如何處理
2020-04-20入職協議還是勞動合同,別再傻傻分不清
2020-04-21法定節假日加班,加班費發放標準是什么
2020-04-21逃匯罪的主客體要件
2020-04-23怎么劃分夫妻連帶債務答辯狀更加公平
2020-04-24貸款買車的手續應該怎么辦理?
2020-04-27發生醫療糾紛病人及家屬如何維權
2020-04-28婚后怎么在房產證上加女方名字
2020-04-28發生醫療糾紛該怎么解決
2020-04-28非法轉包拖欠工人工資找誰負責
2020-04-28關于孩子撫養費有哪些法律規定?
2020-04-28車被追尾對方全責如何進行處理
2020-04-29交通事故調解不成該怎么進行起訴
2020-04-29交通事故打官司要準備的材料有哪些
2020-04-30離婚子女撫養權判決的原則是什么?
2020-04-292020孩子撫養費的標準多少錢?
2020-04-30離婚補償協議有沒有法律效力?
2020-05-01子女撫養費可不可以要求免除?
2020-05-02女方如何爭奪子女撫養權希望更大?
2020-05-02單方法院起訴離婚需要什么步驟?
2020-05-02夫妻離婚在什么情況下不需要請律師?
2020-05-02訴訟離婚程序一般怎么走?
2020-05-03離婚協議具有法律效力嗎?
2020-05-03違章建筑是怎么認定的?
2020-05-04離婚協議要公證嗎?公證流程怎么走?
2020-05-05撫養費給付方式有哪些?離婚以后能降低嗎?
2020-05-05勞務合同解除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0-05-06公布第三者的信息算侵犯隱私權嗎?
2020-05-09非婚生子落男方戶口女方需要提供證明嗎
2020-05-09什么時間可以做交通事故傷殘鑒定
2020-05-09分公司能有監事嗎
2020-05-09夫妻家庭暴力離婚法院通常怎么判決?
2020-05-10監護人的職責有哪些和監護人可不可以轉讓?
2020-05-12構成虐待罪的要件
20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