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為什么有人稱行政訴訟法是“民告官”的法律?
行政訴訟法是就如何糾正行政機關侵權行為和追究行政機關責任的法律。行政訴訟是人民法院在當事人雙方和其他訴訟參與人參加下,審理和解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行政案件的活動。即行政訴訟必須有一方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與另一方行政機關的行政糾紛的存在為前提,但是,僅有這一糾紛并不一定有訴訟,必須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向人民法院告了行政機關。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訴訟,符合行政訴訟法關于受案范圍、起訴條件等規定,人民法院受理和立案,這就是行政案件,在人民法院主持下,在雙方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參加下,審理和解決這一案件的整個活動就是行政訴訟。因此,有人說行政訴訟法是“民告官”的法律。
二、提起行政訴訟是起訴行政機關還是起訴行政機關的工作人員?
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有權依照行政訴訟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但被告是行政機關,而不是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因為行政機關工作人員行使職權的行為是以行政機關的名義作出的,所以應由行政機關承擔責任。
行政機關是指各級人民政府和所屬工作部門。城市居民委員會和農村村民委員會是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不是行政機關。行政機關工作人員是行政機關中行使行政職權的人員。
三、什么是具體行政行為?
具體行政行為是指行政機關行使行政權力,對特定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作出的有關其權利義務的單方行為。具體行政行為有四個要素:
1.是行政機關實施的行為,這是主體要素。不是行政機關實施的行為,一般不是行政行為。但是,由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或者行政機關委托的組織實施的行為,也可能是行政行為。
2.是行使行政權力所為的單方行為,這是成立要素。即該行為無需對方同意,僅行政機關單方即可決定,且決定后即發生法律效力,對方負有服從的義務,如果不服從,該行為可以強制執行或者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如稅務機關決定某企業應納所得稅稅額,納稅人應當執行,如果不執行,稅務機關有權從其銀行賬戶中劃撥。如果納稅人不服,也必須首先按決定納稅,然后申訴或起訴。
3.是對特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作出的,這是對象要素。“特定”是指某公民或某組織。如甲打乙造成輕微傷害,行政機關為保護乙的權利而拘留了甲,該行為是對甲、乙作出的,甲、乙即為特定的公民。
4.是作出有關特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權利義務的行為,這是內容要素。如專利局將某項發明的專利證書授予了甲企業,該企業即獲得了該項發明的專利權。
具體行政行為可以分為:
1.設定權利或者義務的行為。包括賦予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的行為,如頒發營業執照可以使一個新的民事主體誕生;設定某一權利或義務的行為,如對甲公民發放房屋產權證書。
2.剝奪、限制權利或撤銷義務的行為,對公民、組織已有的能力或權利,行政機關可以剝奪,如吊銷某企業的營業執照;也可以限制,如海關扣留某走私嫌疑人是限制其人身權利,扣留他的進出境物品,是限制其行使財產權利;衛生局責令某企業停產整頓,是限制其經營權利。對公民、組織應承擔的義務,行政機關可以撤銷,如稅務機關因某國有企業確有困難,根據其申請決定免除其應繳納的所得稅。
3.變更權利或義務的行為。對公民、組織已有的權利或已經承擔的義務,行政機關可以變更,如在發放了土地所有權證后,考慮到有不合理因素,又決定將其中一部分土地劃給鄰村所有,再如,稅務機關根據某企業的申請減少了其應繳納的稅款。
4.不行為,或稱不作為。行政機關對于自己應當履行的職權不履行,稱不行為或不作為。不作為不是否定行為,否定行為是已經作為了,比如公民甲申請營業執照,某工商局決定駁回,不予批準,這是否定行為。如果該工商局不予答復,不作決定,這是不作為。行政機關不行為也是一種具體行政行為。
四、提起行政訴訟需要什么條件?
提起行政訴訟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1.提起行政訴訟的只能是作為具體行政行為相對方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2.有明確的被告。被告應是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
3.符合行政訴訟法規定的受案范圍;
4.符合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5.原告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根據,所謂“事實根據”是提出認為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侵害其合法權益的事實和理由。
五、除向人民法院起訴,還有別的辦法解決行政糾紛嗎?
行政訴訟是解決行政糾紛的重要途徑之一,除此之外,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受到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具體行政行為侵害時,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供的另一條救濟的手段就是行政復議。行政復議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按照法定的程序和條件向作出該具體行政行為的上一級行政機關或者法律、法規規定的行政機關提出申請,受理申請的行政機關對該具體行政行為進行復查,并作出復議決定的活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對行政復議的范圍、行政復議機構和管轄、行政復議參加人、行政復議程序等問題作了規定,該法于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
除了行政復議之外,依據憲法第四十一條的規定,公民對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違法失職行為,有向有關國家機關提出申訴、控告或者檢舉的權利。因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或者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具體行政行為違法或者失職,還可以向行政監察機關、審計機關、黨的紀律檢查部門、人民檢察院等機關提出控告或檢舉。
六、在行政訴訟中,提起訴訟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與被訴的行政機關地位平等嗎?
行政訴訟法規定,當事人在行政訴訟中的法律地位平等。行政主體的雙方當事人在行政法律關系中的地位是不平等的,是管理與被管理的關系。但他們在行政訴訟中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都要接受人民法院的裁判。行政訴訟當事人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作為被告的行政機關不因自己在行政管理中所處的管理地位而在行政訴訟中享有特權。
行政訴訟當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與民事訴訟當事人法律地位平等不完全相同,表現為行政訴訟的雙方當事人的行政訴訟權利與義務不完全對等。主要有:
1.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只能當被告,不能提起行政訴訟而充當原告;
2.原告享有起訴權,被告沒有反訴權;
3.被告負有舉證責任;
4.在行政訴訟過程中,被告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證人收集證據。
因此,雙方當事人在行政訴訟中的法律地位平等不等于他們的行政訴訟權利義務對等。
來源:中國人大網 2000年12月17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跟別人的老婆同居是什么罪?
2020-03-18車輛年審流程是怎么樣的?
2020-04-01部隊漲工資的最新消息,快來了解一下!
2020-04-11快遞公司把快遞弄丟了,請問有什么賠償標準嗎?
2020-04-13醫療賠償的法律規定?
2020-04-15關于醫療糾紛的訴訟時效
2020-04-15上海房產稅如何計算?
2020-04-18如何認定偽造、變造金融票證罪
2020-04-20農村土地征用的程序看過來!
2020-04-22金融憑證詐騙罪的構成條件
2020-04-23包二奶是否觸犯重婚罪?
2020-04-27夫妻共同債務可以協議分擔嗎?
2020-04-27夫妻共同債務離婚怎么辦?
2020-04-28債權人可以扣押債務人的財產嗎
2020-04-28實踐中夫妻個人債務和共同債務咋區分?
2020-04-28農村離婚子女撫養有哪些難題?
2020-04-28個人債務糾紛應該怎么解決?
2020-04-29借款合同的有效訴訟期是多長時間
2020-04-29雇用童工從事危重勞動罪的概要
2020-04-30爭奪子女撫養權需要收集哪些證據?
2020-04-30身份被盜用,注冊了公司怎么辦?
2020-05-01離婚以后子女撫養費需要支付到什么時候?
2020-05-022020子女撫養費標準數額的具體衡量因素有哪些?
2020-05-022020夫妻離婚子女撫養費如何確定?
2020-05-03夫妻離婚子女撫養權應該怎么確定?
2020-05-03起訴子女探視權訴狀應該怎么寫?
2020-05-03新農村建設補償標準是多少
2020-05-03辦理離婚手續需要注意些什么?
2020-05-05結婚登記是否需要做婚檢
2020-05-05打贏官司后如何申請執行?
2020-05-06哪些情形下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2020-05-06離婚時夫妻共同財產分割需要注意些什么事項?
2020-05-08單方面擅自抵押夫妻共同財產怎么處理?
2020-05-09起訴不還錢客戶怎么操作
2020-05-09離婚被告拒不分割財產需要承擔哪些民事和刑事責任?
2020-05-10夫妻虛假離婚怎么進行共同財產分割?
2020-05-10起訴離婚有哪些債務要共同承擔?如何承擔?
2020-05-11法院訴訟離婚當事人舉證技巧要注意些什么?
2020-05-11哪些借貸行為不受法律保護
2020-05-11未登記夫妻彼此是否享有繼承權?
202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