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玩弄校花双胞胎,日本人真人姓交大视频,成 人 免费 黄 色 视频,欧美熟妇无码成a人片

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釋義(下)

來源: 律霸網整理?寧司 · 2020-07-14 · 377人看過

第三節 權利的保護期

第二十條 作者的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的保護期不受限制。
【釋義】 本條是對作者的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的保護期的規定。
著作權的保護期是指著作權人對作品享有專有權的有效期間,也即由法律規定的對著作權人的著作權予以保護的期限。在著作權保護期限內,作者或者其他依法享有著作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等著作權人對作品享有著作權,其他人使用作品,需依法征得著作權人許可并需支付相應的報酬。著作權的保護期屆滿,著作權人便喪失其著作權,作品進入公有領域,人們對作品的使用可以不再經過著作權人的許可,并且可以無償地使用作品。由此可見,著作權的保護期的含義是,在法律規定的一定期限內,著作權依法受到保護;超過這一法定期限,法律對著作權便不再保護。它是對著作權人所享有的著作權進行一定限制的方式之一。
署名權是作者表明其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權利,它是作者最基本的人身權利;修改權是作者在其作品發表之前或者發表以后修改或者授權他人修改作品的權利;保護作品完整權是作者保護其作品不受歪曲和篡改的權利,它是作者人身權利中的重要權利。著作權法規定作者的這幾項權利的保護期不受限制,表明了作者的署名權、修改權和保護作品完整權永遠受法律保護。在作者(公民)生前或者(法人、其他組織)存續期間,如果出現非作者強行在作品上署名,刪除作者名署以非作者名,剽竊作品,不經作者同意擅自對作品進行修改、刪節,以及對作品進行有悖于作者創作原意、破壞作品真實含義、有損作者聲譽的歪曲和篡改的情況,作者可以依法要求侵權人承擔停止侵害、消除影響、公開賠禮道歉等相應的法律責任。作為作者的公民死亡后,作者的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則由其繼承人或者受遺贈人負責保護;作為作者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或者變更后,這幾項權利由承受其權利義務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負責保護。如果作者沒有繼承人、受遺贈人或者沒有承受其權利義務的法人、其他組織的,將由國家來保護其署名權、修改權和保護作品完整權不受侵害。
作者的署名權、修改權和保護作品完整權屬于著作權中的人身權。由于著作權中的這幾項作者的人身權利原則上只能由作者本人享有(即使當作為作者的公民死亡后,其人身權仍舊可以通過其作品的存在而得以體現),并且可以獨立于財產權而單獨存在;也由于這幾項權利與作者本人的品德、才智、聲譽、榮譽直接相關,并且涉及到作品的歸屬,以及作品是否真實地反映了作者的創作原意等方面,因此,對作者的這幾項權利的保護,不僅僅是作者生前的問題,也是一個永久性問題。不能設想,雖然古典名著《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早已謝世,這部作品從財產意義上說早已進入公有領域,我們就可以更換原作者的署名或者把作品中涉及的特定的歷史環境改頭換面。倘若如此,我們就無從保障作品,特別是優秀作品在世代相傳中得到更好的傳播和利用。此外,如果對作者的署名權、修改權和保護作品完整權不給予法律上的永久性保護,那么,當保護期屆滿后,假如有人更動了作者的署名或者作品的內容,雖然可以被輿論所譴責,但由于這種行為已不屬于侵犯著作權的范疇,因而也就無法通過法律途徑將這類行為作為侵犯著作權的行為而予以更有效的制止和制裁。
著作權法的這條規定告訴我們,當作者的財產權等權利的保護期結束后,人們雖然可以自由地以復制、發行、出租、展覽、表演、放映、廣播、攝制以及改編、翻譯、匯編等方式使用其作品,但無權更動作者的署名和作品的內容,否則也要以侵犯著作權而追究其法律責任,這就能夠有效地保障作品的原樣傳播而不被侵害。

第二十一條 公民的作品,其發表權、本法第十條第一款第(五)項至第(十七)項規定的權利的保護期為作者終生及其死亡后五十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如果是合作作品,截止于最后死亡的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
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作品、著作權(署名權除外)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享有的職務作品,其發表權、本法第十條第一款第(五)項至第(十七)項規定的權利的保護期為五十年,截止于作品首次發表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創作完成后五十年內未發表的,本法不再保護。
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攝影作品,其發表權、本法第十條第一款第(五)項至第(十七)項規定的權利的保護期為五十年,截止于作品首次發表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創作完成后五十年內未發表的,本法不再保護。
【釋義】 本條是對作者的發表權、財產權的保護期的規定。
著作權的保護與限制,是由充分、恰當地保護著作權人的合法權益,鼓勵創作,以及有利于作品的傳播,促進文化、科學事業的發展與繁榮這兩個方面的因素來決定的。一方面,著作權要得到保護,使著作權人尤其是作者享有人身權利,并因其作品得到傳播和使用而獲得經濟上的利益。當作者的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受到法律的保護,他們的創作積極性就會得到充分的鼓勵并得到充分的發揮,就會創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為社會所使用。在作為作者的公民去世之后,其著作權中的財產權還可以由其繼承人依法繼承,或者以遺贈的方式轉移,作者的繼承人或者受遺贈人可以同作者一樣享有對作品的財產權。但另一方面,社會的發展與進步,社會公眾的文化需求,又需要作品這一精神產品更加廣泛的傳播,更加及時地為社會所利用,作者及其他著作權人的財產權利也就不能永無休止地存續下去。因此,有必要對著作權人的著作權進行一定的限制。如果對著作權的保護沒有限制,行使著作權在時間上沒有任何約束,那么,對著作權的保護就將與社會公眾利益產生矛盾,發生沖突,就會成為妨礙文化、科技、教育等事業發展的障礙。
為了保證作品,特別是優秀作品的正常使用,并使之得到廣泛、及時的傳播與交流,在對著作權人實行權利保護的同時,對其權利的行使需要作出必要、適當的限制。在這一問題上,我國著作權法規定了在特定條件下使用某一作品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不向其支付報酬的“合理使用”制度;以及在法定條件下使用某一作品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只需在使用后向著作權人支付報酬的“法定許可”制度。除此之外,就是規定了著作權的保護期,以期對著作權人行使其權利從時間上給予必要的限制。一旦超過了保護期限,著作權人所享有的著作權便歸于消滅,作品即進入公有領域,成為社會共同財富,任何人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并無需向其支付報酬便可使用作品。
著作權法第二十一條對著作權人享有的發表權、財產權(復制權、發行權、出租權、展覽權、表演權、放映權、廣播權、信息網絡傳播權、攝制權、改編權、翻譯權和匯編權等)的保護規定了期限限制,并且根據不同的著作權主體(公民與法人、其他組織)和作品的不同種類(一般作品與電影和攝影作品)作了不同的規定。在規定的權利保護期限內,著作權人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充分地行使其權利,決定作品是否發表以及以何種形式發表,決定自己如何使用作品以及是否允許他人使用作品,并在他人使用其作品時獲取相應的報酬。但是一旦超過了權利的保護期限,著作權法對著作權人的發表權、財產權便不再給予保護,作品進入公有領域,人們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也不必支付報酬地使用作品。這項規定的意義在于,在對著作權中的財產權給予適當保護、使著作權人獲得合理的經濟收入的前提下,促使作品在社會上得以更廣泛的傳播,豐富公眾的文化生活,推動科學技術事業的發展。
值得提出的是,發表權與署名權、修改權和保護作品完整權同屬作者的人身權利,為什么著作權法要對發表權的保護予以時間限制?這是因為,發表權與其他幾項人身權利相比有其特別之處。首先,作品的問世會帶給作者經濟利益,這就使發表權成為一項與財產權益直接相關的人身權利;其次,作者去世或者終止、變更后,這項權利可以由其繼承人、受遺贈人或者承受其權利義務的單位來管理和行使,并且基于作品的發表而獲得經濟上的收益。所以,在對發表權的保護期限問題上,應當采取與財產權相類似的措施。此外,為了滿足社會公眾的精神需求,促使作品的及早發表,也有必要對發表權的保護在時間上予以限制。
一、關于公民作品的保護期
對于由自然人創作的一般作品的保護期,世界上所有國家都遵循“作者有生之年加死后若干年”的原則。只是在不同的國家,對作者死后的權利保護期有著長短不一的規定。有的國家規定為25年、30 年;有的國家規定為60年、70年或80年;更多的國家,如英國、法國、意大利、瑞典、瑞士、丹麥、日本、菲律賓、新加坡、埃及、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則規定為50年。
我國著作權法第二十一條第一款將公民創作的文字、口述、音樂、戲劇、曲藝、舞蹈、美術等作品的發表權、財產權的保護期規定為“作者終生及其死亡后五十年”,這與世界上大多數國家所規定的保護期限是相同的。
根據著作權法的規定,在作者生前及其死亡后50年的保護期限內,作者的發表權、財產權受到法律的保護。任何人不得違背著作權人的意愿發表作品;除法律有專門規定的以外,任何人以復制、發行、出租、展覽、表演、播放、攝制或者改編、翻譯、匯編等方式使用作品,都必須得到著作權人的許可并向其支付報酬。否則,作者或者作者的繼承人、受遺贈人有權依照法律規定要求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為什么我國著作權法對作者死后的權利保護期規定為50年,而不是較短或者更長?確定保護期限多長為宜,除了要考慮我國著作權保護的發展水平和社會對作品需求方面的要求外,更主要的是考慮到對外開放和國際文化、科技交流的需要,以及國際上通行的做法。據有關資料統計,目前世界上多數國家規定了作者財產權利的死后保護期為50年。我國著作權法作出這樣的規定,便可與大多數國家取得一致,求得對等。另外,《伯爾尼公約》也規定:“本公約給予的保護期應為作者有生之年及其死亡后五十年內。”根據國際著作權保護的最低限度保護原則,締約國對其他締約國作品的保護,不能低于公約的標準。在保護期問題上,就需要長于或者等于公約規定的期限。
對公民創作的一般作品的權利保護期,各國普遍規定為作者有生之年加死后若干年。但是對作者權利的死后保護期從何時開始計算,各國的規定卻不盡一致。歸結起來主要有以下幾種做法:從作者死亡之年的年初起算;從作者死亡之年的年底(12月 31日)開始計算;從作者死亡之年的第二年年初(l月1日)起算;而有的國家,為了避免因時間計算上的誤差而導致保護期的縮短或者延長,則采取以具體事件發生之時(作者死亡之日)開始計算的方法。
關于作者死后保護期的計算,我國著作權法只規定了截止日期,即“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未規定起算日期。截止日期的計算方法是“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 31日”,死亡后第一年是作者去世的次年,從這一年算起到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截止。例如,某作曲家于1990年5月去世,對其權利的死后保護期,就應以1991年作為死亡后第一年,至2040年的12月 31日屆滿。
二、關于合作作品保護期的確定
合作作品是由兩個人以上共同創作的作品,在一般情況下,它的著作權由合作作者共同享有。鑒于合作作者的年齡有長幼之別,壽命有長短之分,因而對這類作品創作者的發表權、財產權的保護期限,著作權法作了“截止于最后死亡的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的規定。也即對于合作作品,應以最后一個去世的作者為基準確定保護期。這一做法,也是國際上的通例。世界上很多國家確定合作作品保護期,均以合作作者中最后一個去世者的有生之年為基準,再加上其死亡后若干年。但也有一些國家規定,合作作品的作者死后保護期從合作作者中的一個作者(即第一個去世的作者)死亡時起算。《伯爾尼公約》規定,合作作品作者死后的保護期,應從合作作者中最后去世者去世時算起。
我國著作權法第十三條第二款規定:“合作作品可以分割使用的,作者對各自創作的部分可以單獨享有著作權。”根據這項規定,合作作者對合作作品可以分割使用的部分單獨行使著作權時,不適用合作作品保護期的一般規定,而應以各部分的作者的有生之年及其死后五十年的方法來計算。
三、關于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作品、著作權(署名權除外)由單位享有的職務作品的保護期
對于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創作的作品和著作權(署名權除外)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享有的職務作品的發表權、財產權的保護期,著作權法規定為五十年,截止于作品首次發表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同時還規定,這類作品自創作完成后五十年內未發表的,著作權法不再保護。
從著作權法的規定中可以看出,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作品,以及著作權(署名權除外)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享有的職務作品的保護期限與公民創作的作品的保護期限是不同的。其理由在于,法人、其他組織并非自然人,其存續期間可短可長,無規律可循,自然不能適用以自然人生命為基礎的一般保護期限,不能采用存續期間加終止、變更后多少年的做法。只有采用作品首次發表后若干年的方法來確定這類作品的保護期限才較為合理可行。
四、關于電影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的保護期
由于電影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具有一般是在他人作品或者原作的基礎上經過再創作而產生的特性,因此,許多國家給予這類作品的保護期限要比自然人原創的作品的保護期限短。
依照我國著作權法的規定,這類作品的發表權、財產權的保護期為五十年,截止于作品首次發表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創作完成后五十年內未發表的,著作權法不再保護。
在電影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保護期的計算方法上,我國與其他將該類作品的著作權歸屬于制片人的國家大致相同,即以首次發表(或公開放映)后若干年來計算。只是我國對這類作品的保護期限在這些國家中屬于較長之列,意味著我國對電影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的著作權人的保護更為充分。
著作權法第十五條第二款規定:“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中的劇本、音樂等可以單獨使用的作品的作者有權單獨行使其著作權。”因而,對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中的劇本、音樂等這些可以單獨使用的作品,如果作者是公民的,對其保護期限就應當采用對公民一般作品的保護期,即“作者有生之年及其死亡后五十年”的方法來計算。例如,電視連續劇《紅樓夢》的保護期限為其公映后五十年,而對該劇的主題歌《枉凝眉》的保護期限則為該曲作者的有生之年及其去世后五十年。
五、關于攝影作品的保護期
由于攝影作品在創作過程中,除了依靠作者的創造性活動外,較其他類型的作品的創作更多地依賴于器材,因此,著作權法根據攝影作品的特殊性,規定了攝影作品的發表權、財產權的保護期為五十年,截止于作品首次發表后第五十年的12月 31日,同時規定,自作品創作完成后五十年內未發表的,本法不再保護。這一規定表明,公民對攝影作品享有的發表權、財產權的期限短于對一般作品享有這幾項權利的期限,僅為作品發表后五十年,而不是“作者終生及其死亡后五十年”。這樣規定與國際上通行的做法是一致的。例如《伯爾尼公約》規定,攝影作品的保護期不應短于作品完成后的二十五年。這顯然低于該公約就公民一般作品所規定的保護期不得短于作者有生之年及其死亡后五十年的標準。說明該公約允許其成員國對攝影作品的保護期較本國對其他作品的保護期規定得更短一些。
六、關于委托作品保護期的確定
委托作品是根據委托人與受托人簽訂的委托合同所創作的作品。關于受委托創作的作品的著作權歸屬問題,著作權法第十七條規定由委托人和受托人通過合同約定。如果合同未作明確約定或者沒有訂立合同的,著作權屬于受托人。至于著作權的主體,對于委托人來講,可能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也可能是公民;對于受托人來說,同樣可能是公民,也可能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鑒于委托作品在著作權歸屬問題上允許當事人雙方以合同方式確定,以及委托人與受托人在公民與法人、其他組織問題上的不確定性,對這類作品的保護期的適用,也就應當根據作品歸屬于委托方還是受托方,以及委托方或者受托方是法人、其他組織還是公民這兩個方面來確定。如果著作權歸屬于委托人,而委托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則應適用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作品的保護期限,即作品首次發表后五十年;如果委托人是公民,就應當以公民作品的保護期限為計算方法,即“作者終生及其死亡后五十年”。倘若著作權由受托人享有,同樣應當根據著作權主體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還是公民的不同情況來分別適用相關的權利保護期。第四節權利的限制本節共二條。是對著作權人行使著作權的限制性規定。
由于作者進行創作需要的素材,來源于人們的社會生活,作者進行創作,離不開前人創造的文化和他人的知識經驗,因此,作者在享有著作權的同時,應該對社會、對公眾盡一份義務。不僅如此,由于著作權人享有的著作權的使用方式很多,涉及面廣,如果他人使用作品都要征得著作權人同意,并支付報酬,那么,就不利于科學、文化事業的發展。因此,對著作權人享有的著作權的保護不應當是絕對的,無限制的。對著作權的限制一般包括:(一)合理使用。即在一定情況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經著作權人同意,不向其支付報酬。(二)法定許可。即在法律規定的條件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經著作權人同意,但要向著作權人付酬。
國外絕大多數國家的著作權法都明確規定了對著作權的限制。國際公約也規定并允許締約國在本國法律中對著作權人行使著作權在某些情況下作限制性規定。如《伯爾尼保護文學和藝術作品公約》第九條規定,受本公約保護的文學藝術作品的作者,享有授權以任何方式和采取任何形式復制這些作品的專有權利。本同盟成員國法律得允許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復制上述作品,只要這種復制不損害作品的正常使用也不致無故侵害作者的合法利益。《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第十三條規定,全體成員均應將專有權的限制或例外局限于一定特例中,該特例應不與作品的正常利用沖突,也不應不合理地損害權利持有人的合法利益。
根據國際公約的規定,特別是適應我國加入WTO的需要,著作權法修正案對1990年制定的著作權法有關著作權權利限制的內容規定作了必要的修改,在充分保護著作權人權益的前提下,作出了有利于作品的傳播,有利于經濟、科學和文化的發展繁榮的規定。

第二十二條 在下列情況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不向其支付報酬,但應當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權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權利:
(一)為個人學習、研究或者欣賞,使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
(二)為介紹、評論某一作品或者說明某一問題,在作品中適當引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
(三)為報道時事新聞,在報紙、期刊、廣播電臺、電視臺等媒體中不可避免地再現或者引用已經發表的作品;
(四)報紙、期刊、廣播電臺、電視臺等媒體刊登或者播放其他報紙、期刊、廣播電臺、電視臺等媒體已經發表的關于政治、經濟、宗教問題的時事性文章,但作者聲明不許刊登、播放的除外;
(五)報紙、期刊、廣播電臺、電視臺等媒體刊登或者播放在公眾集會上發表的講話,但作者聲明不許刊登、播放的除外;
(六)為學校課堂教學或者科學研究,翻譯或者少量復制已經發表的作品,供教學或者科研人員使用,但不得出版發行;
(七)國家機關為執行公務在合理范圍內使用已經發表的作品;
(八)圖書館、檔案館、紀念館、博物館、美術館等為陳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復制本館收藏的作品;
(九)免費表演已經發表的作品,該表演未向公眾收取費用,也未向表演者支付報酬;
(十)對設置或者陳列在室外公共場所的藝術作品進行臨摹、繪畫、攝影、錄像;
(十一)將中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已經發表的以漢語言文字創作的作品翻譯成少數民族語言文字作品在國內出版發行;
(十二)將已經發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
前款規定適用于對出版者、表演者、錄音錄像制作者、廣播電臺、電視臺的權利的限制。
【釋義】 本條是關于合理使用著作權的規定。
原著作權法也是在第二十二條對著作權人行使著作權作了限制性規定,本次修改在原條文的基礎上作了部分修改。本條規定的權利限制,指的是在一定情況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經著作權人同意,不向其支付報酬,即合理使用。
各國著作權法對合理使用都有規定。例如,美國在版權法第一百零七條中規定:在任何特定情況下,確定對一部作品的使用是否是合理使用,要考慮的因素應當包括:(1)要看有關使用行為的目的,即看是否為商業目的而使用;(2)要看享有版權的作品的性質,不同類型作品的版權利用形式不同,合理與否的界限也不同,比如,僅復制一份有版權的文章,可能被視為合理使用,按照其他人獨創建筑物再造一座建筑物,就不能被視為合理使用;(3)要看所使用的作品中,被使用部分與整個作品的比例是否適當,比例失當則不能視為合理;(4)要看有關的使用行為對作品潛在的市場價值有無重大不利影響,有這種影響,就不能算合理。又如我國臺灣地區“著作權法”第六十五條規定判斷標準是:一是利用的目的和性質,包括是否為商業目的或者非營利教育目的;二是著作物的性質;三是所利用部分在全部著作物中所占的比例;四是利用結果對著作潛在市場與現在價值的影響。
根據本條規定,在下列情況下使用他人作品屬于合理使用:
一、為個人學習、研究或者欣賞,使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
日常生活中,個人使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的情況很多,比如,為提高自己的外語水平而翻譯他人的作品。為培養自己的技能而臨摹他人的書法、繪畫。為自我娛樂而歌唱、彈奏他人的音樂作品。為豐富自己的文化生活而轉錄錄音帶、錄像帶。由于個人使用他人作品的情況極為普遍,利用作品的范圍又相當廣泛,因此,要求每個人在每次使用他人作品時均要征得著作權人同意并支付報酬,是不可能做到的,也是不合理的。因為,第一,個人使用要付酬,很難執行;第二,個人使用還要著作權人許可,作品就難以被利用、被傳播,創作活動本身也就失去意義了。因此,許多國家的著作權法都把在某種情況下個人使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列入合理使用的范圍。例如,意大利版權法第六十八條規定,讀者可為個人使用而通過手抄或其他不適于流通或公開傳播的方式,復制單一作品或其中部分。俄羅斯民法典第四百九十三條規定,可以不經作者同意,不向作者付酬而復制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以滿足個人需要。日本著作權法第三十條規定,對于作為著作權標的的著作物,為了供個人或家庭以及與此同類的有限范圍內使用時,使用者可以進行復制。我國臺灣地區“著作權法”第二十九條(三)規定,為學術研究復制他人著作,專供自己使用者,經注明原著作的出處,不以侵害著作權論。供個人使用,不營利,就可以自由使用他人作品,不須著作權人同意。不支付報酬,不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或者出處。
我國著作權法也不例外,在本條規定:為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使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可以不經著作權人同意,不向其支付報酬。符合這項規定須具備兩個條件:第一,使用作品的目的,是為了個人學習、研究或者欣賞,不能用于出版、營業性表演,制作發行錄音錄像帶,在電臺、電視臺播放,展覽、攝制電影、電視等。第二,使用的作品是著作權人已經發表的,如果作品尚未公之于眾,在未經著作權人同意的情況下,即使是為了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的目的而使用作品,也不能認為是合理使用。
二、為介紹、評論某一作品或者說明某一問題,在作品中適當引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
在自己的作品中引用他人作品,是指將別人的作品作為自己作品的根據,以創造新作品,說明新觀點。對原作品進行引用,在文字作品中極為常見。比如,為對他人著作進行評論,而摘引一段原書的文字,在其他創作形式中,也有引用他人作品的情況。比如為介紹某人的書法、繪畫,在電視片中播放他的幾幅書法、繪畫作品。由于引用他人作品,對某些作品的創作來說是必須的,不引用,新作中的某些問題就難以說清,甚至新作難以產生,因此,許多國家及國際公約對這種合理使用都有規定。例如,《伯爾尼保護文學和藝術作品公約》第十條第一項規定,從一部合法公之于眾的作品中摘出引文,包括以報刊提要形式引用報紙期刊的文章,只要符合合理使用,在為達到目的的正當需要范圍內,就屬合法。第三項規定,前面各款提到的摘引和使用應說明出處,如原出處有作者姓名,也應同時說明。德國著作權法第五十一條(引用)規定,在目的規定的范圍內允許復制、傳播和公開再現:(1)為說明內容而在獨立的科學著作中采用已出版的單獨的著作;(2)在獨立的語言著作中引用已發表的著作物的片段;(3)在獨立的音樂著作物中引用已出版的音樂著作物的片段。意大利版權法第七十條規定,為評論、論述或教育的目的,可以在符合上述目的的限度內,摘錄、引用或復制一部分作品的片段或部分章節,但不得與該作品的經濟使用權相競爭。日本著作權法第三十二條第一款規定,已發表的著作物可以引用,但引用必須符合公正的慣例,在報道、評論、研究上的引用,其目的也必須限于正當的范圍。這種引用須明確表示作品的出處。匈牙利作者權法第十七條(一)規定,允許個人在指明作品出處和作者姓名的情況下,引用一部已出版的作品中的某些部分,只要引用的程度與使用引證的作品的特點和目的相稱,而且引證忠實于原作。我國臺灣地區“著作權法”第二十九條(二)規定,以節錄方式引用他人著作,供自己著作之參證注釋者,經注明原著作出處,不以侵害他人著作權論。這些規定,可供人們研究引用他人作品的適度量時參考。
我國著作權法規定,符合以下條件引用他人作品,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不向其支付報酬。第一,引用的目的是為了介紹、評論某一作品或者說明某一問題。第二,引用的比例必須適當。一般說來,引用不應當比評論、介紹或者說明還長。第三,引用的作品必須是已經發表的。第四,引用他人的作品,應當指明作者的姓名,作品的名稱,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權人依照著作權法享有的其他權利。
三、為報道時事新聞,在報紙、期刊、廣播電臺、電視臺等媒體中不可避免地再現或者引用已經發表的作品
時事新聞是人們了解國家大事、世界大事的重要途徑,為了全面報道發生在國內外的時事新聞,我們的報紙、期刊、廣播電臺、電視臺等媒體不可避免地要使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例如,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新聞節目幾乎每天都要廣播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工人日報、解放軍報等報紙刊登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方面的新聞內容。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節目為報道我國申辦奧運會成功的消息,引用張藝謀攝制的申奧宣傳片中的幾個景頭等。但怎樣引用他人的作品才稱得上是合理使用呢?著作權法在本條中規定了四個條件:第一,引用作品的目的是為了報道時事新聞;第二,引用的作品必須是已經發表的;第三,引用他人作品應當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作品出處,并且不得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專業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布咨詢
南超

南超

執業證號:

12103201911099526

遼寧天博律師事務所

簡介: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南超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編造、故意傳播虛假信息會有什么后果?

2020-03-04

開基本戶這些資料不能落下

2020-03-19

車子出車禍報廢了,怎么辦理車輛報廢?

2020-04-01

離婚證丟了再婚怎么辦?

2020-04-11

夫妻一方欠的信用卡債,另一方是否有償還義務呢?

2020-04-14

法定節假日加班,加班費發放標準是什么

2020-04-21

搶奪罪到底是什么?

2020-04-26

關于征地補償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0-04-27

交通肇事不是車主的話,責任由誰承擔

2020-04-27

法院計算子女撫養費的標準是什么?

2020-04-29

哪些情況下可以變更子女撫養費?

2020-04-29

交通肇事要不要請律師?

2020-04-30

離婚夫妻共同財產分割協議多久生效?

2020-04-30

在什么情況下能夠要求減免子女撫養費?

2020-05-03

變更子女撫養權起訴狀應該怎么寫?

2020-05-03

離婚協議公證有什么法律效力?能反悔嗎?

2020-05-05

女方出軌夫妻共同財產如何分割?

2020-05-05

開皮包公司是否犯法?

2020-05-07

夫妻如何才可以解決婚姻關系?

2020-05-08

知識產權訴訟如何應對解決

2020-05-08

離婚生效了如何再次起訴

2020-05-08

勞動合同期限內選擇辭職要承擔哪些后果

2020-05-08

什么時間可以做交通事故傷殘鑒定

2020-05-09

禮金算不算夫妻共同財產和哪些彩禮需要返還?

2020-05-10

子女撫養費變更需要哪些條件和數額如何確定?

2020-05-10

保險財產損失賠償限額了解一下

2020-05-11

故意損毀文物的處罰

2020-05-12

無人提貨,風險誰來擔

2020-05-12

建行房屋抵押貸款有哪些規定和辦理流程怎么走?

2020-05-12

正規的欠條應該怎么寫?寫欠條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0-05-13

交付的房屋怎樣才算符合竣工條件

2020-05-13

街頭藝人唱歌屬于侵權么

2020-05-13

工程勞務分包合同為什么容易產生糾紛?

2020-05-13

分公司能否是專利權人

2020-05-13

遇到非法追債手段可以舉報嗎

2020-05-13

工作幾年后才有競業限制補償

2020-05-14

圖書館復印圖書侵犯著作權嗎

2020-05-14

公司拖欠員工加班費應該怎么樣追討?

2020-05-15

賣淫要承擔什么責任?

2020-05-15

不作為犯罪的判定

2020-05-15
法律常識 地區找律師 專業找律師 友情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左云县| 平安县| 马尔康县| 眉山市| 曲阜市| 和龙市| 商洛市| 南京市| 阳原县| 上杭县| 水富县| 平塘县| 芮城县| 扶绥县| 金平| 团风县| 山丹县| 磴口县| 高唐县| 瓮安县| 马公市| 鄂尔多斯市| 衡山县| 昌都县| 南江县| 威信县| 东兰县| 渭源县| 富源县| 富平县| 个旧市| 新津县| 荆州市| 竹溪县| 乐清市| 舟山市| 五大连池市| 章丘市| 闽清县| 苏尼特右旗| 建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