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在勞動過程中,或多或少會因為主觀或者客觀的原因造成自身身體傷害。受到工傷后,就會涉及到向公司索要相應的必要賠償這一過程。當兩方無法協調一致得出令雙方都滿意的解決方法的時候,就需要走相關的司法途徑。最近熱播劇《完美關系》中,游戲程序設計員在度假過程中過勞死,其對死亡是否應當由公司負責,進行相應的賠償一時引發熱議。那么,在家加班期間突發疾病死亡是否應當視同工傷呢?
接下來,讓我們跟隨最高人民法院郭修江在《人民司法(案例)》2019年第2期刊載的文章去具體了解一下。
此類案件,法官在裁判時的裁判要旨一般為:職工在家加班工作期間突發疾病死亡的,屬于《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五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職工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應當視同工傷的情形。
《工傷保險條例》十五條第一款關于職工“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應當視同工傷的規定,司法實踐中如何理解和適用,確實難以把握。主要有以下幾個法律問題需要進行深入討論:一是“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的理解,是否可以做擴大解釋;二是“突發疾病死亡”與“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如何理解,死亡時間如何確定;三是如何理解排除工傷認定的情形,職工因違反工作紀律造成自身傷亡,是否不能認定工傷。
一、關于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的理解
《工傷保險條例》十五條第(一)項規定,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視同工傷:“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適用該項規定視為工傷的前提條件是“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只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經搶救48小時內死亡,才能視為工傷,其近親屬才有資格享受工傷保險待遇。國務院《關于職工工作時間的規定》三條規定,我國職工每日工作8小時、每周工作40小時。同時,第五條還規定,因工作性質或者生產特點的限制,不能實行每日工作8小時、每周工作40小時標準工時制度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可以實行其他工作和休息辦法。由此看出,法律規定的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并非是一個一成不變的時間和地點。以本案學校教師的情況為例:教師平時正常上班,教學時間和在學校從事教學活動,屬于“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但是,由于教學工作的特殊性,除正常上課外,相當一部分教師要在晚間非上課時間值班,監督學生上晚自習,或者根據教學需要,利用晚自習時間免費為學生補課。此時,僅僅是工作時間上的變化,屬于下班后在單位加班。此種情形下,將教師下班后在學校從事教學活動,認定為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通常爭議不會太大。但是,如果教師因為白天上課,在學校沒有時間備課、批改作業,將工作帶回家,在家加班備課、批改作業,是否屬于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這種情況可能就會產生較大爭議。筆者理解,即便是將工作帶回家,在家加班工作,也應當屬于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主要理由是:第一,根據《工傷保險條例》一條規定,制定和實施該條例的目的在于對“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的職工獲得醫療救治和經濟補償”。因此,理解“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首先應當看職工是否為了單位的利益從事本職工作。為了單位的利益,將工作帶回家,占用個人時間繼續工作,就是“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這樣理解,更符合《工傷保險條例》傾斜保護勞動者合法權利的立法目的。第二,《工傷保險條例》十四條第(一)、(二)、(三)項認定工傷的法定條件是“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第十五條視為工傷時使用的是“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相對于工作場所而言,工作崗位強調更多的不是工作的處所和位置,而是崗位職責、工作任務。職工為完成崗位職責,在家加班工作,當然可以理解為屬于第十五條規定的“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第三,視為工傷是法律規范對工傷認定的擴大保護,的確不宜將其范圍作擴大理解。但應當注意的是,第十五條將工作場所替換為工作崗位,本身就是法律規范對工作地點范圍的進一步拓展,將工作崗位理解為包括在家加班工作,是對法律條文的正常理解,不是擴大解釋。
二、關于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理解
《工傷保險條例》十五條第(一)項視為工傷的實質要件,包括兩種情形:一是在工作時間、工作崗位上,突發疾病死亡;二是在工作時間、工作崗位上,突發疾病,48小時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第一種情況可稱之為“未經搶救死亡”,可能存在兩種情形:一是突發疾病,來不及搶救即已經死亡;二是發病時,沒有其他人員在場,喪失搶救機會,發現時已經死亡。第一種情況下,如果有人證能夠證明,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來不及搶救死亡,認定工傷較為容易。但是,如果沒有人在身邊,職工一人加班,突發疾病未經搶救死亡,只要根據現場證據以及其他相關證據相互印證,能夠證明職工確系加班期間突發疾病死亡的,也應當認定為未經搶救死亡應當視為工傷的情形。即便相關證據難以確定職工是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的事實,法官也應當從有利于職工合法權益保護的立法目的考慮,作出對職工有利的事實推定。第二種情況可稱之為“經搶救無效死亡”,是指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上突發疾病,經搶救無效在48小時內死亡。第二種情形的關鍵問題是如何認定48小時的起始點。突發疾病必須是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只要有發病跡象,出現身體不適不能繼續工作的情況,就應當認定突發疾病。如果僅僅是臉色不好、精神不佳,仍然能夠堅持繼續工作,不宜認定為在工作時間工作場所,突發疾病。根據勞社部函(2004)256號《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于實施〈工傷保險條例〉若干問題的意見》三條規定,《工傷保險條例》十五條規定的48小時的起算時間,應當以醫療機構的初次診斷時間作為突發疾病的起算時間。這里“突發疾病”包括各類疾病?!?8小時”的起算時間,以醫療機構的初次診斷時間作為突發疾病的起算時間。也就是說,突發疾病的起始點,應當是職工送醫療機構初次診斷確診后,確定治療方案,開始實施救治的時間。至于首次確診實施救治的方案是否準確,不影響48小時的計算。
三、排除工傷認定的法定條件
《工傷保險條例》十六條規定,符合第十四條認定工傷或者第十五條視為工傷法定條件的,排除認定或視為工傷的僅僅是故意犯罪、醉酒或者吸毒、自殘或者自殺三種法定情形。無論是第十四條認定工傷,還是第十五條視為工傷,在工作時間工作場所或崗位發生傷亡,傷亡的職工是否存在違反單位的相關規章制度,均不是排除工傷認定的法定條件。認定工傷時,社保部門無需考慮職工是否存在違反與認定工傷的工作時間、工作崗位、工作原因相關聯的勞動紀律、操作規程的情形。
綜上,在家加班期間突發疾病死亡也應當視同工傷。員工在家加班,也應保存好相應證據,以便日后更好地維護自己的權利。同時,希望大家在忙于工作的同時,也一定要照顧好自己的身體,萬事以健康為重,切記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也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疫情期間,北京針對民辦幼兒園、教育培訓機構幫扶政策
2020-03-023月1日起,明令禁止網絡暴力、人肉搜索 、流量造假! (附全文二)
2020-03-02身份信息被冒用注冊公司可申請撤銷
2020-03-05治安管理處罰法規定從重處罰情形
2020-03-16收藏的價值23萬的古董花瓶被偷了,小偷會被判幾年?
2020-04-03教你如何電話錄音!
2020-04-14辭退員工無需支付補償金的法定情形
2020-04-17當事人出庭的利與弊
2020-04-17想生二胎?這些你知道嗎?
2020-04-26醫療糾紛與醫療事故的區別在哪?
2020-04-27勞動糾紛訴訟舉證責任
2020-04-28子女改姓可以拒絕支付撫養費嗎?
2020-04-28個人債務糾紛起訴流程怎么走?
2020-04-29婚前個人債務應該如何承擔?
2020-04-29交通肇事私了逃逸咋處理?
2020-04-29最新非婚生子女撫養費標準是什么?
2020-04-29離婚離婚官司中孩子撫養權怎么判決?
2020-04-30怎么行使孩子的探視權?
2020-04-30婚前財產公證有沒有必要?
2020-04-30協議離婚如何辦理孩子戶口遷移?
2020-05-01離婚后一般要給多少子女撫養費?
2020-05-01私生子女到底有沒有財產繼承權?
2020-05-02新婚姻法關于子女撫養費的規定有哪些?
2020-05-02妻子懷孕期間丈夫出軌能夠離婚嗎?
2020-05-02和子女關系不好如何爭奪撫養權?
2020-05-04離婚以后子女撫養費不給全怎么辦?
2020-05-04復婚有沒有時間限制?需要什么手續?
2020-05-05訴訟離婚需要怎么樣舉證?
2020-05-05異地已合并養老保險查詢方式是什么
2020-05-06國有土地上企業拆遷的具體流程
2020-05-06協議離婚以后再爭奪子女撫養權怎么走流程?
2020-05-08離婚后還能不能要求夫妻共同財產重新分割?
2020-05-08夫妻結婚后房屋贈與算不算夫妻共同財產?
2020-05-08在哪里可以辦理遺囑公證
2020-05-09小編教你識別網絡貸款騙局
2020-05-09工商執照遺失怎么補辦
2020-05-09股東代表訴訟的條件和程序
2020-05-09婚前全款買房算不算夫妻共同財產?
2020-05-10訴訟離婚中過錯方損害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0-05-10非法剝奪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罪的認定和界限
20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