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未盡工傷保險申報義務應承擔相應的工傷待遇費用
【案情】
劉某系泰州市某水泥公司的職工,雙方依法簽訂了勞動合同,并且單位依法為劉某辦理和繳納了各項社會保險。2004年12月12日,劉某在下班途中撞上橋護欄,造成重型開放型顱腦損傷,先后進行了兩次顱腦手術。2006年8月1日,經泰州市勞動鑒定委員會評定為八級傷殘。同年9月,劉某向泰州勞動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要求被告支付相關醫療費用和一次性傷殘補助金等工傷待遇費用。仲裁委員會沒有支持劉某的主張,之后,劉某對仲裁裁決提出異議而起訴至法院。
在審理過程中,被告辯稱,其已為劉某繳納了工傷保險,劉某花費的醫療費和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應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請求法院駁回原告的訴求。
法院經審理后認為,被告已為原告辦理了包括工傷保險在內的社會保險,原告治療工傷的費用符合工傷保險范圍,應當向工傷保險機構要求支付。另外,根據《工傷保險條例》規定,職工在發生工傷事故后,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被告未在規定時限內履行該義務,應由其負擔相關工傷待遇費用,法院遂判決,判令被告泰州市某水泥公司負擔原告劉某相關工傷待遇費用,向劉某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補助金等共計人民幣79978.61元。
【案例分析】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工傷認定是享受工傷保險待遇的第一步,也是工傷保險索賠必須經過的程序,所以,在通常情況下,用人單位在發生事故后要向當地勞動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這是用人單位的一項法定義務。同時《工傷保險條例》也規定了申請工傷認定的時間限制,那么其時間限制究竟是怎樣規定的呢?用人單位違反該規定又會產生怎樣的法律后果呢?本案也涉及這兩個問題,我們就以本案為例對以上問題作出回答:
一、工傷認定申請時限因申請主體不同而有所差異。
從法理上講“法律是不保護對自己權利怠于行使之人的”,同時也為了更好地查明事實真相,便于當事人提供相關證據,法律往往會規定權利行使的期限,工傷認定申請也不例外,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17條之規定,“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用人單位未按前款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也就是說,工傷認定申請法定期間依申請的主體不同而有所差異,詳言之,用人單位申請工傷認定的時間為30日,工傷職工或者其家屬以及工會組織申請工傷認定的時限為1年。其期限的起止時間為“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同時,為了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避免“單一規定”帶來的弊端,《工傷保險條例》在規定具體時間限制的同時又規定了“時限的延長”,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17條之規定,遇有特殊情況,經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這里就存在一個“特殊情況”的認定問題,我們認為,雖然這里存在行政部門的一個裁量問題,但是還應有一定的標準予以規范,至少要符合一般的公平原則。
在本案中,2004年12月12日是事故發生的日子,也就是工傷認定申請時限的起算點,在以后的三個月里用人單位沒有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所以,我們可以說,用人單位違反了申報工傷的義務規定。從另一角度講,超過這個時限用人單位就失去了工傷認定申請的權利。
二、用人單位未在規定時限內履行工傷認定申請義務的,應由其負擔相關工傷待遇費用。
由于用人單位和勞動者都未在規定的時限內向勞動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申請時限經過后,他們喪失了依據《工傷保險條例》規定的按一般程序享受工傷待遇的機會,也就是說,用人單位和勞動者不能再申請工傷認定和請求社保基金支付相關費用。但是,在這過程中勞動者是應當予以保護的,無論是經濟方面還是知識方面勞動者在這過程中都屬弱者,所以,法律規定用人單位未在法定期限內申請工傷認定,造成勞動者無法享受工傷待遇時,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工傷保險條例》規定的標準予以賠償受傷職工。
在本案中,用人單位沒有履行工傷認定申請義務,最終導致工傷認定時限經過,導致劉某不能依據條例的規定享受工傷待遇,所以依據法律規定單位應當按照條例規定的標準承擔相應賠償責任。本案中的法院認為,單位未在規定時限內履行申請義務,造成劉某不能依法享受工傷待遇,所以應由單位負擔相關工傷待遇費用,人民法院的裁決符合以上論述的規則,所以是正確的。
【律師總結】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工傷認定是享受工傷保險待遇的必經程序,用人單位應當在法定期限內申請工傷認定,逾期將會喪失依據《工傷保險條例》規定享受工傷待遇的權利,職工可以向用人單位提出工傷賠償請求,由用人單位按照條例規定的標準承擔工傷賠償責任。作為法官我們建議,用人單位應當按照法律規定的要求積極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任何義務的違反都將會受到法律的懲罰。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向勞動監察投訴?
2019-12-19勞動監察和勞動仲裁的職責各有哪些?
2020-02-24單方離婚需要多長時間
2020-03-04和未成年女孩子同居什么罪?
2020-03-09社會保障卡有什么功能
2020-03-11個人借貸糾紛如何處理
2020-03-27逾期提供離婚證據的法律后果
2020-04-07自己的發明專利好像被侵權了,請問具體怎么判斷?
2020-04-14妨害清算罪的構成條件
2020-04-16勞動合同試用期有什么規定?
2020-04-18你知道退休工齡工資的標準嗎?
2020-04-18非法經營同類營業罪詳解
2020-04-20勞動爭議仲裁時效該如何計算
2020-04-22員工試用期沒簽勞動合同屬于違法行為嗎
2020-04-242020年領養孩子條件是什么
2020-04-24出軌后離婚,財產分割原則是什么?
2020-04-24解除勞動關系可以用這些方式
2020-04-28子女撫養權通常怎么判決?
2020-04-29變更孩子撫養權管轄法院哪里?
2020-04-29如何辦理夫妻婚前財產公證?
2020-04-30有哪些技巧有利于女方爭取子女撫養權?
2020-04-30離婚后同居期間一方的債務怎么認定
2020-05-01對方拒付子女撫養費可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嗎?
2020-05-02房屋被違法拆遷怎么辦?
2020-05-02軍人離婚需要具備哪些必要條件?
2020-05-02子女撫養費怎么追討?如何計算?
2020-05-03夫妻離婚以后如何變更子女撫養權?
2020-05-03離婚協議具有法律效力嗎?
2020-05-03電話催收能否會導致訴訟時效中斷
2020-05-03監護人轉讓應該如何辦理?
2020-05-03離婚以后不給子女撫養費可以強制執行嗎?
2020-05-04辦理復婚需要什么手續?如何辦理?
2020-05-05訴訟離婚需要怎么樣舉證?
2020-05-05離婚后對方不履行離婚協議怎么提起訴訟?
2020-05-06夫妻分居后債務如何認定?要不要共同承擔?
2020-05-06夫妻分居一方觸犯刑法另一方要不要擔責?
2020-05-06破壞公共設施要承擔什么責任?
2020-05-06辦理收養需要哪些手續?有哪些規定?
2020-05-07侵犯知識產權要受到哪些民事責任
2020-05-08離婚以后夫妻共同財產法院強制執行有哪些手段?
2020-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