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強險條例解釋:第二十六條【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具體管理辦法】
第二十六條 救助基金的具體管理辦法,由國務院財政部門會同保監會、國務院公安部門、國務院衛生主管部門、國務院農業主管部門制定試行。
【詳解】本條是關于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具體管理辦法的規定。
救助基金是一項新創立的制度,由于缺乏實踐經驗,有許多具體的問題需要另行制定辦法加以解決,如救助基金管理機構的設立、運作,救助基金的籌集和使用,救助基金的管理和監管,救助基金的賠償范圍、項目和標準,救助基金的來源等。由于涉及財政部、保監會、公安部、農業部、衛生部等部門,為了能夠有效運行,需要有關部門協作配合。)
由于搶救費用由救助基金墊付,如果把什么費用都算作搶救費用,救助基金將難以承受。因此有必要對搶救費用的內涵作出界定。經醫學專家研討,并經有關部門認可,《條例》第41條規定:本條例所稱搶救費用,是指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導致人員受傷時,醫療機構參照衛生部組織制定的有關臨床診療指南,對生命體征不平穩和雖然生命體征平穩但如果不采取處理措施會產生生命危險,或者導致殘疾、器官功能障礙,或者導致病程明顯延長的受傷人員,采取必要的處理措施所發生的費用。關于搶救的時間,醫學專家提出,一般情況下發生交通事故造成的人員受傷搶救在3日內即72小時,之后轉人正常治療,有少數情況會超過這個時間一般為一周左右或者更長。在制定本條例的過程中,我們征求了很多醫學專家的意見,醫學專家認為,80%以上的交通事故中受傷人員的搶救時間不超過72小時,在這段時間內實施搶救所發生的費用由基金墊付是必要的,因為在交通事故發生時,發現機動車沒有投保機動車責任強制保險或者肇事車主逃逸,由救助基金墊付搶救費用,以保證受傷人員得到及時救治,而不因無人出錢耽誤搶救時機。受傷人員的搶救時間超過3天且病情穩定,轉入正常治療階段,其治療費用,基金不再予以支付。有少部分受傷人員搶救時間超過3天,但不繼續搶救會有生命危險,經救治醫療機構提供證明,可以適當延長搶救時間。關于搶救的具體時間將在管理辦法中明確。
關于交通事故中受傷人員的搶救費用問題,《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5條規定:醫療機構對交通事故中的受傷人員應當及時搶救,不得因搶救費用未及時支付而拖延救治。《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在道路交通安全法上述規定的基礎上,作了進一步規定,明確了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在支付搶救費用方面的通知義務。《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90條規定,投保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的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因搶救受傷人員需要保險公司支付搶救費用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通知保險公司。搶救受傷人員需要道路交通事故救助基金墊付費用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通知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管理機構。
發生交通事故,有人員受傷的,首要任務是搶救受傷人員。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0條和第72條的規定,交通事故當事人以及出現場的交通警察均有義務搶救事故受傷人員。在現場的搶救都屬于救急措施,真正救治受傷人員還需要通過醫療機構來進行。在過去,由于交通事故受傷人員的救助機制不健全,醫院因搶救事故受傷人員而發生的醫療費用往往得不到落實,從而使醫院在搶救傷員后蒙受經濟上的損失。也正是有這類事情的發生,有的醫院擔心搶救傷員后搶救費得不到落實而推諉或者拖延搶救事故受傷人員,并因此造成受傷人員傷情惡化甚至死亡。為了避免此類情況的發生,《道路交通安全法》在以人為本的原則指導下,通過建立機動車責任強制保險制度、道路交通社會救助基金制度以及建立新的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責任的歸責原則等方式,完善并加強了對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的保障機制。在保障受害人能夠得到賠償保障的基礎上,通過立法,將醫療機構對受傷人員的救助義務規定為一項法定義務。根據這項法定義務,一切醫療機構都有義務無條件搶救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不得因搶救費用未及時支付而拖延救治。如果醫療機構違反這項法定義務給受害人造成損失,受害人可以依法提起民事訴訟,要求醫療機構就所受損失進行賠償。
對于事故車輛身份明確,而且參加了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的,明確由該機動車投保的保險公司預先支付搶救的費用。保險公司支付的費用不超過被保險人投保的責任限額。盡管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是一種強制性責任保險,一切上道路行駛的機動車輛都必須投保,但是,并不是在所有的交通事故中,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制度都可以發揮作用。例如,如果肇事車輛逃逸,就會因為責任人無法確定而不能確定由哪個保險公司負責賠償;再如,如果事故車輛尚未投保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或者投保的責任險過期而未續保,也無法確定保險人;還有,如果搶救費用超過被保險人的投保責任限額,受害人的搶救費也難以保障。為了彌補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保障制度在此場合下出現的盲點和空白,充分保障事故受傷人員得到及時的搶救,《道路交通安全法》在建立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制度的同時,還建立了旨在彌補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制度空白的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制度。道路交通社會救助基金是為符合法定條件的道路交通事故中的受害人人身傷亡的搶救費、喪葬費進行墊付的社會專項基金。對于沒有參加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的機動車以及肇事后逃逸的機動車造成的事故受傷人員的搶救費用或者搶救費用超過責任限額的,由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先行墊付,以保障事故受傷人員先獲得必要的搶救治療。
應當注意的是,由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先行墊付搶救費用與承保機動車責任強制保險的保險公司預先支付搶救費用在性質上是完全不同的。保險公司預先支付搶救費用,是事先履行了其應當履行的合同義務,而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墊付搶救費用并不是履行合同義務,而是實現社會救助的職能。根據侵權行為的理論,支付搶救費用是肇事主體對受害人的損害賠償義務,受害人有權要求交通事故責任人履行其損害賠償義務。但在責任人因逃逸而無法確定或者雖然責任人確定但沒有賠償能力場合,受害人的損害賠償請求權就得不到保障。尤其是在受害人因受傷需要緊急搶救的場合,保障其及時獲得搶救費用十分關鍵。這種情況下,由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先行墊付搶救費,保障受害人獲得及時的搶救治療,同時將受害人獲得搶救費用的債權轉移至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使基金管理機構獲得向交通事故責任人的代位追償權是法律上一種科學而合理的制度設計。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管理機構對交通事故責任人的代位追償,本身就是基金的來源之一。但是,我們可以看到,并不是所有的代償權都能夠得以實現。在事故責任人的確無力支付搶救費用場合,或者肇事逃逸責任人沒有查獲的情況下,代位追償就會落空。
為了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定的搶救費用能夠及時到位,就有必要建立負責搶救受傷人員的醫療機構和保險公司或者社會救助基金之間的信息溝通機制,避免搶救費用不到位而造成不必要的摩擦,影響交通事故人員搶救制度的不可持續性。為此,《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明確了公安交通管理部門的通知職責。由于有人員傷亡的交通事故,交通警察必然出現場,并參與組織搶救受傷人員,所以充分發揮交通管理部門在溝通信息方面的橋梁作用,對于保障搶救費用及時到位是非常有效的。保險公司或者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管理機構接到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的通知后,應當及時向搶救傷員的醫療機構支付搶救費用。在實踐中,有許多事故受傷人員的搶救費用是由事故當事人,包括事故責任人或者受害人家屬,先行墊付的,對于這種情況下,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是否還應當履行通知保險公司或者社會救助基金管理機構的職責?我們認為答案是肯定的。而保險公司或者社會救助基金管理機構也仍然有義務墊付搶救費用。只有這樣,才能夠使得事故受傷人員得到及時搶救,才能夠真正實現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定的以人為本的原則。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想和物業打官司?請查收這份程序
2020-01-07旅游賠償糾紛如何維權
2020-02-28去世后,養老金該如何處理?
2020-03-03什么是單位犯罪?
2020-03-06退休女職工可享受哪些待遇
2020-03-25家庭暴力法律新規定
2020-04-16房子拆遷有什么補償?
2020-04-18我男朋友是外國人,我該怎么登記結婚?
2020-04-26保險公司清算的后果有哪些
2020-04-26宅基地糾紛處理辦法看過來!
2020-04-27居間合同糾紛訴訟時效是多久
2020-04-27夫妻分居可以自動離婚嗎?
2020-04-28離婚訴訟中當事人有哪些權利義務
2020-04-28婚前個人債務會轉為夫妻共同債務嗎?
2020-04-302020離婚撫養費計算標準是什么?
2020-04-28離婚的手續如何辦理
2020-04-29機動車事故全責理賠標準是多少
2020-04-29招搖撞騙罪的認定和界限
2020-04-30非婚生子女撫養費如何處理?
2020-05-01監護權和撫養權有什么不同?
2020-05-03離婚子女撫養費能夠要求逐年加嗎?
2020-05-03離婚協議可以注明再婚改變孩子撫養權嗎?
2020-05-04房子被強拆怎么辦!
2020-05-04夫妻復婚以后離婚協議還有沒有法律效力?
2020-05-05離婚協議要公證嗎?公證流程怎么走?
2020-05-05協議離婚程序有哪些?要多久?
2020-05-05養老保險跨省轉移手續怎么辦理
2020-05-06訴訟離婚夫妻共同財產分割有哪些法律依據?
2020-05-08送別人收養的孩子親生父母能不能要回來?
2020-05-08收養關系糾紛應該如何解決?
2020-05-08夫妻婚前財產公證需要什么材?需要注意些什么?
2020-05-08公布第三者的信息算侵犯隱私權嗎?
2020-05-09未打轉向燈追尾如何處理
2020-05-09債務人死亡,家人需要背負債務嗎
2020-05-10離婚協議書中是不是一定要界定子女撫養權?
2020-05-10離婚協議書中兩個子女撫養權都歸女方合不合理?
2020-05-10侵犯通信自由罪的認定和界限是什么?
2020-05-11夫妻訴訟離婚三個子女撫養權怎么分配?
2020-05-11女職工哺乳假當年是否還能休年假
2020-05-11哺乳假未休以后可以補休嗎
202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