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強險條例解釋:第四十二條【投保人、被保險人、搶救費用的解釋】
第四十二條 本條例下列用語的含義:
(一)投保人,是指與保險公司訂立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合同,并按照合同負有支付保險費義務的機動車的所有人、管理人。
(二)被保險人,是指投保人及其允許的合法駕駛人。
(三)搶救費用,是指機動車發生道路交通事故導致人員受傷時,醫療機構參照國務院衛生主管部門組織制定的有關臨床診療指南,對生命體征不平穩和雖然生命體征平穩但如果不采取處理措施會產生生命危險,或者導致殘疾、器官功能障礙,或者導致病程明顯延長的受傷人員,采取必要的處理措施所發生的醫療費用。
【詳解】本條是對《條例》中出現的專業術語的解釋,關系到《條例》的具體適用與執行,對《條例》本身以及《條例》涉及的各種法律主體意義重大。
第(一)項是對投保人的解釋。本項對投保人的內在屬性作了直接界定。《保險法》第10條規定,投保人是指與保險人訂立保險合同,并按照保險合同負有支付保險費義務的人。作為《保險法》的下位法,本條例對投保人的解釋完全參照了《保險法》的規定。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的投保人,是指與保險公司訂立強制保險合同,并按照合同負有支付保險費義務的機動車的所有人、管理人。機動車的所有人、管理人之所以能作為投保人,是因為他們對被保險的機動車具有保險利益,即他們承擔因被保險機動車而引起的法律后果,他們與機動車之間具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所謂機動車所有人,指的是享有機動車最終處置權的人,包括對機動車的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權。隨著現代產權制度的發展和物盡其用觀念下效益最大化原則的影響,機動車的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權經常出現分離,機動車的所有人并不一定自己實際占有和使用機動車,只是行使收益權和最終的處置權,而將機動車的占有權和使用權讓渡給他人以獲取更大的收益。據此,機動車管理人,如機動車承租人、使用國家公務用車的國家機關,就享有對機動車的占用、使用權,通過與所有人的合同或者其他法律規定,與機動車產生法律上的利害關系,從而對其管理的機動車具有保險利益。為了充分保障交通事故受害人及時得到賠償,促進交通安全,考慮到機動車管理和使用的現狀,《條例》通過本項對投保人的界定,明確了機動車所有人、管理人投保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的義務,并應按照合同的約定支付保險費。
本條第(二)項是對被保險人的解釋。與本條第(一)項的解釋方法不同,本項沒有采用直接的內涵界定法,而是采用了外延框定法,即不對被保險人的內涵作直接認定,而是通過對被保險人外延的界定,以明確被保險人的概念。條例草案在公開征求意見時,很多人提出本項對被保險人的解釋應參照《保險法》中被保險人的定義,將其界定為是指投保人與保險公司訂立的強制保險合同中載明的享有保險金請求權的人,以與《保險法》的規定一致。我們認為,本項之所以采取外延框定法界定被保險人,而沒有對被保險人的內涵作直接界定,主要是因為本《條例》第1條就指明,本條例是依據《保險法》制定的,是《保險法》的下位法,《保險法》的規定同樣適用于本條例,而《保險法》已經對被保險人的內涵作了明確界定,本條例無須再重復規定。根據《保險法》第22條的規定,被保險人是指其財產或者人身受保險合同保障,享有保險金請求權的人,所以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中的被保險人相應的是指與保險公司簽訂保險合同,約定發生交通事故給他人造成人身傷亡或者財產損失時,可以按照強制保險合同,享有保險金請求權的人。
雖然被保險人的內涵十分清楚、明確,但被保險人的外延卻仍處于不確定狀態,且機動車的所有人、管理人、使用人狀態呈現復雜性,法律也并非保護所有狀態下的機動車使用人,因此有必要在《條例》中對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的被保險人的范圍作明確界定。根據《保險法》第22條的規定,投保人可以是被保險人,所以本項明確規定,被保險人包括投保人,關于投保人,請參見對本條第(一)項的解釋,這里不再贅述。又由于機動車在使用和管理上具有特殊性,機動車的使用人常常并非機動車的所有人,且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的保險對象為機動車,為了更好地保護交通事故受害人依法得到賠償,根據《保險法》的規定,《條例》將投保人允許的合法駕駛人也規定為被保險人。這樣,不管機動車處于何人掌控之下,只要機動車處于具有合法掌控權的人手中發生交通事故的,就受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的保障,都有權要求保險人理賠。這里需要明確的是“投保人允許的合法駕駛人”包括哪些人。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機動車駕駛人必須具備相應的駕駛資格。所以,這里的“投保人允許的合法駕駛人”包含兩個條件:首先,非機動車所有人必須取得投保人的同意才能駕駛參加投保的機動車;其次,經投保人允許駕駛其機動車的人,必須具有與所駕駛的機動車相應的駕駛資格證。這兩個條件缺一不可,即意味著即便經投保人同意,但不具有相應駕駛資格的人就不屬于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的被保險人,如沒有任何駕駛執照的人、擁有C照而駕駛貨車的人就不屬于本項中的被保險人范圍;另外,即便駕駛人擁有所駕駛車輛的相應駕駛證,若其不屬于對所駕車輛的合法掌控人,即并非經投保人允許時,也不屬于本條例的被保險人,不受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的保障,如因偷盜他人車輛駕駛時發生交通事故的,就不屬于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的被保險人,不受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的保障。但為了更好地保障交通事故受害人的利益,《條例》第22條規定,對于被保險機動車被盜搶期間肇事的,保險公司應在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內墊付搶救費用,并有權向致害人追償,規定了保險人的先予墊付責任,但并沒有免除致害人的責任,致害人對受害人的損失承擔最終的賠償責任。
第(三)項是對《道路交通安全法》和本條例中出現的搶救費用的界定。《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5條規定,“醫療機構對交通事故中的受傷人員應當及時搶救,不得因搶救費用未及時支付而拖延救治。肇事車輛參加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的,由保險公司在責任限額范圍內支付搶救費用;搶救費用超過責任限額的,未參加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或者肇事后逃逸的,由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先行墊付部分或者全部搶救費用,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管理機構有權向交通事故責任人追償。”《條例》第22條、24條、31條,33條等也多次出現搶救費用的概念。搶救費用涉及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的合理、順暢運作,也關系到受害人和保險公司、醫療機構的切身利益。根據《條例》第22條的規定,因駕駛人未取得駕駛資格或者醉酒的,被保險機動車被盜搶期間肇事的,或者被保險人故意而造成交通事故的,保險公司應在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墊付搶救費用;根據《條例》第24條的規定,搶救費用超過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的,或者肇事機動車未參加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的,或者機動車肇事后逃逸的,由救助基金先行墊付部分或者全部搶救費用,如果把什么費用都算作搶救費用丁保險公司和救助基金都將難以承受。《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以來,實踐中已經出現多起因對搶救費用的理解不同而產生糾紛和訴訟。由于《道路交通安全法》對于搶救的定義是什么,救治的程度如何界定,即搶救費用如何界定沒有作出明確規定,因此在《條例》中有必要對搶救費用的內涵作出界定。經醫學專家反復研討,并與衛生部、財政部等共同研究,我們在《條例》中對搶救費用作了本項界定,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理解:
首先,搶救費用限于因搶救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范圍內的受害人而產生的費用。如前所述,較之第三者的外延來說,受害人的外延更廣,第三者僅包括除了機動車本車人員和被保險人之外的交通事故受害人,即并非所有的交通事故受害人都屬于本條例中的第三者。而本條例第22條規定,保險公司墊付搶救費用的前提是在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內,《條例》第24條設立的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從基金來源、設立目的等來看,也只限于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保障范圍內的受害人的搶救費用的墊付。所以,本條例中的“搶救費用”只限于因搶救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范圍內的受害人而產生的費用,因搶救發生交通事故的機動車本車人員和被保險人產生的費用,不屬于本條例的搶救費用范疇,保險公司、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無須事先墊付。
其次,搶救費用的發生前提是若不立即進行搶救,將會對受傷人員產生嚴重后果。搶救是指傷者因道路交通事故導致身體受到嚴重的損傷,為了避免所受損傷直接導致的身體基本生理功能部分或者全部缺失直至生命喪失,防止(控制)傷情進一步惡化,挽救生命或者保護基本生理功能,醫療機構依據國務院衛生主管部門制定的臨床診療指南所緊急采取的必需、合理的診斷、治療等措施。它體現出較強的及時性、緊迫性,若不及時采取措施,將會給受傷人員帶來嚴重的后果。搶救費用作為因對受傷人員采取緊急處理措施而產生的費用,其前提是若不立即進行搶救,將會對受傷人員產生嚴重后果。由于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承受能力的有限性,決定了必須對受傷人員可能產生的嚴重后果進行明確界定,否則將會無限制地擴大搶救費用的范圍。本項所指的嚴重后果包括受傷人員生命體征不平穩和雖然生命體征平穩但如果不采取處理措施會產生生命危險,或者導致殘疾、、器官功能障礙,或者導致病程明顯延長這兩種情形。生命體征是否平穩,主要體現在血壓、心跳、呼吸、體溫等指標上,這在國務院衛生主管部門組織制定的有關臨床診療指南中有一個可以參照的標準。生命體征不平穩意味著受傷人員仍然處于危險期,若不立即采取搶救措施,將會對受傷人員的身體、生命產生嚴重影響,可能導致受傷人員基本生理功能的喪失。交通事故受傷人員雖然生命體征平穩,即在血壓、心跳、呼吸、體溫等方面的指標雖然與健康狀態下無太大差異,但若不采取處理措施將導致受傷人員的生命受到危險,或者導致殘疾、器官功能障礙,或者導致病程明顯延長時,仍然要對其采取緊急處理措施,以防止傷情的進一步惡化。這主要是因為人的生理、機理功能非常復雜,而道路交通事故的突發性、暴力性等可能會導致受傷人員在交通事故當時的生命體征表面上非常平穩,卻可能隱藏著進一步惡化的可能性,有必要給予采取處理措施,以避免這種可能性的發生。其中的生命危險,指的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的生命存在滅失的可能性,除非采取及時合理的搶救措施;殘疾,參照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標準,根據我國社會保障體系的實際運行狀況,主要是指人的身心功能缺陷,包括不同程度的肢體殘缺、活動障礙、體內器官功能不全、精神情緒和行為異常、智能缺陷,以至于不同程度地喪失了正常生活、工作和學習的能力,可以分為聽力殘疾、精神殘疾、肢體殘疾、視力殘疾、智力殘疾等;器官功能障礙是指人的肺、肝、’腎、腸道、血液、神經、心血管等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在運行上出現一定的障礙或者導致功能改變,而不能維持內環境穩定的醫學臨床狀態;病程明顯延長,是指若不立即對交通事故受傷人員采取處理措施,將可能導致良好治療時機的喪失,使受傷人員經歷更長的身體恢復階段,花費更多的醫療費用。
第三,搶救費用指為挽救交通事故受傷人員而進行緊急處理和治療所產生的費用,包括事故現場急救費用、傷員轉運費用、急療室緊急處理費用等必要、合理的費用。本條例的搶救費用,應只限于使受傷人員脫離危險期而采取的必要措施所產生的費用,它與一般的治療費用不同。所謂的治療費用,是指因使受傷人員完全恢復受傷前的生理狀態,或者恢復至現行醫學條件下可能達到的最好回復狀態而產生的一切醫藥費、護理費等,它的范圍遠遠大于搶救費用。因為搶救只是施于創傷早期的救治工作,以挽救生命為主要目的,其后還有大量的后續治療。
最后,搶救費用具有一定的額度限制。即便對于搶救費用作上述三個條件的限制,但其總額仍可能非常巨大,遠遠超過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的責任限額,如果要求保險公司或者救助基金墊付所有的搶救費用,那么將會使保險公司和救助基金難以承受。所以,結合《條例》第22條和第24條的規定,《條例》的搶救費用具有一定的額度限制,在保險公司先行墊付的情形下,其最高限額為保險責任限額;救助基金也只是墊付部分或者全部搶救費用,至于具體承擔多少,由依據《條例》制定的下位規范性文件來確定。《條例》在公開征求意見時規定,“救助基金墊付受傷人員自接受搶救之時起3日內的搶救費用;特殊情況下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期限不超過4日,并應當由醫療機構書面說明理由。”有不少意見認為,對受害人的搶救時間事前難以明確限定,且7天時間的統一界定,也不利于保護受害人。考慮到對危及生命的創傷,多數情況下難以確定明確的搶救時間,且隨著救助基金運行存在的發展可能性,為了更好地保護受害人,確保《條例》的穩定性,不宜在《條例》中統一規定搶救時間,所以《條例》刪除了公開征求意見稿中的搶救時間的規定,由國家有關部門根據今后的實際發展情況確定搶救時間。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夫妻債務相關法律規定
2020-01-19輔警給戰“疫”添亂,已被辭退!
2020-02-18產假工資怎么支付
2020-02-27善意第三人
2020-03-05生育保險報銷時間有限制嗎
2020-03-11領養孩子長大了可不可以斷絕關系?
2020-03-20如何看待婚前同居
2020-03-20意外險包括哪些范圍
2020-04-02離婚后財產如何分割
2020-04-132020車輛年檢新規定來啦
2020-04-13施工合同無效后會產生哪些影響
2020-04-15辦理律師房產遺囑見證的程序
2020-04-15辨一辨:著作權和署名權
2020-04-15商標侵權的訴訟時效是多久呢
2020-04-16離婚協議中可以約定房子歸孩子么?
2020-04-17試用期的期限有多久
2020-04-17電視劇著作權歸編劇嗎
2020-04-20對高空墜物的受害者如何進行賠償
2020-04-24我想讓你“凈身出戶離婚”
2020-04-26農村離婚子女撫養有哪些難題?
2020-04-28婚約是否受到法律的保護
2020-04-28非婚生子女撫養費要給多少?
2020-04-30強奸罪的認定和界限
2020-04-29污染環境罪的認定和界限
2020-05-06贈送的商品有瑕疵,商家要負責嗎
2020-04-30誘人吸毒,該如何判刑
2020-04-30私生子女到底有沒有財產繼承權?
2020-05-02起訴要求變更子女撫養費需要什么證據?
2020-05-02變更子女撫養費的流程怎么走?
2020-05-02女性爭奪子女撫養權要收集哪些證據?
2020-05-02哪些情形離婚損害賠償法院不予以支持?
2020-05-03我國法律規定變更撫養權的方式有哪些?
2020-05-03子女撫養權變更需要辦理哪些手續?
2020-05-04農村集體土地征收補償條例你了解嗎?
2020-05-04誤診到底是誰的錯?
2020-05-05解除勞動合同需要書面通知嗎
2020-05-06離婚協議約定不支付子女撫養費有沒有法律效力?
2020-05-08單方面擅自抵押夫妻共同財產怎么處理?
2020-05-09申請實用新型專利需要哪些材料?
2020-05-09孩子送養人要具備哪些條件
2020-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