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正式出臺,這是針對今年1月1日起實施的《勞動合同法》的實施細則。《條例》有38條,就《勞動合同法》貫徹實施中有關經濟補償與賠償金的關系、勞務派遣等方面的問題作出了具體規定,明確規定了勞動者可以依法解除勞動合同的13種情形和用人單位可以依法解除勞動合同的14種情形。就《條例》的相關規定,記者采訪了成都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的相關負責人,對新規定進行了一一詳盡分析。
勞務派遣
被列入經濟補償范圍
“為保障被派遣勞動者的利益,條例再次明確規定了勞務派遣單位不得以非全日制用工形式招用被派遣勞動者。”成都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的相關負責人表示,除此以外,勞務派遣單位或者被派遣勞動者依法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勞務派遣單位也應當向該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條例》還規定,用工單位應當履行勞動合同法規定的義務,這意味著被派遣勞動者同樣有權享受加班費、績效獎金,與工作崗位相關的福利待遇等,單位連續用工的要實行正常的工資調整機制。如果用工單位不履行這些義務,按規定用工單位必須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不簽合同
單位無需經濟補償
針對現實中個別存在的一些勞動者在自用工之日起一月內,經用人單位書面通知后卻不愿與用人單位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并要求經濟補償的情況,《條例》也出臺了新的規定:用人單位可書面通知勞動者終止勞動關系,無需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不過,仍然應依法向勞動者支付其實際工作時間的勞動報酬。如果用工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時,條例規定用人單位應當書面通知勞動者終止勞動關系,并依照勞動合同法的規定支付兩倍工資和經濟補償。
解約賠償
可不再支付經濟補償
勞動合同法規定,用人單位依法解除、終止勞動合同應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同時還規定用人單位違法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應當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勞動合同法實施以來,對經濟補償與賠償金是否同時適用,大眾普遍存在疑問:一些人認為,為懲罰用人單位的違法用工行為,用人單位違法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在支付了相當于經濟補償兩倍的賠償金后,還應當再向員工支付經濟補償。另一種意見則認為,已經支付賠償金的,不應再支付經濟補償。
最新出臺的《條例》明確規定:用人單位違反勞動合同法的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依照勞動合同法的規定支付了賠償金的,不再支付經濟補償,明確了經濟補償和賠償金是否同時適用的問題。
不建名冊
單位最高罰2萬元
根據勞動合同法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即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用人單位應當建立職工名冊備查。《條例》進一步細化了職工名冊的內容,規定應包括勞動者姓名、性別、公民身份證號碼、戶籍地址及現住址、聯系方式、用工形式、用工起始時間、勞動合同期限等內容。《條例》還規定,用人單位違反勞動合同法有關建立職工名冊規定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處以2000元以上2萬元以下的罰款。
14種情形
用工單位可解除勞動合同
條例明確了在“用人單位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的”、“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后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等14種情況下,依照勞動合同法規定的條件、程序,用人單位可與勞動者解除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或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
其實這14種情況在勞動合同法里都有規定,實施條例將可以解除合同的情況都列在了一起。另外還有一個新的規定:“勞動者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勞動合同終止。”市勞動保障局法制處相關負責人表示。
另外,其余規定還包括,用人單位依法終止工傷職工的勞動合同時,除依照勞動合同法規定支付經濟補償外,還應當依照國家有關工傷保險的規定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補助金。明確了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依法終止也要支付經濟補償。經濟補償的月工資應按勞動者應得工資計算,包括計時工資或者計件工資以及獎金、津貼和補貼等貨幣性收入。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標準計算。
天府早報記者楊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城市房地產管理法 第二章 房地產開發用地
2019-12-27辦理保證人保證要確保什么?
2020-02-21社會保障卡辦理條件
2020-03-26兒子可以干涉自己母親再婚嗎
2020-03-26可以將房產掛在未成年子女名下嗎?
2020-03-31商標復審異議申請程序
2020-04-03離婚財產如何分割
2020-04-09單方解除合同的話,哪些條件下可以生效
2020-04-21商標侵權案件訴訟費是多少
2020-04-24工傷休假期間待遇標準是怎么樣的
2020-04-27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報銷比例有多少?
2020-04-27只有轉賬記錄是否可以要回借款
2020-04-28合同糾紛訴訟時效是幾年
2020-04-28非法轉包拖欠工人工資找誰負責
2020-04-28非婚生子女撫養費要給多少?
2020-04-30如何通過起訴來追討個人債務?
2020-04-29夫妻離婚損害賠償標準怎么計算?
2020-04-30子女撫養權法院通常怎么樣判決?
2020-04-30非法債務不受法律保護
2020-04-30關于孩子撫養權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0-05-01如何解決子女撫養權糾紛?
2020-05-01異地離婚對爭取撫養權有沒有影響?
2020-05-02離婚爭奪撫養權要不要請律師?
2020-05-02非婚生子女有沒有權利要求支付撫養費?
2020-05-02哪些情況下能夠不給子女撫養費?
2020-05-022020協議離婚流程怎么走?
2020-05-022020辦理離婚程序怎么走?
2020-05-02最新離婚損害賠償的標準是什么?
2020-05-032020單方起訴離婚需要具備什么條件?
2020-05-03子女撫養費是什么意思?如何計算?
2020-05-03行人該遵守的交通安全法規有哪些
2020-05-03法院起訴變更子女撫養權需要什么證據?
2020-05-03離婚協議要公證嗎?公證流程怎么走?
2020-05-05婚外情離婚財產如何分割?如何收集婚外遇證據?
2020-05-05對方有婚外情訴訟離婚如何分割財產?
2020-05-05養老保險中個人繳費的比例
2020-05-06協議解除子女收養關系如何操作?
2020-05-07收養孩子需要滿足什么條件?程序怎么走?
2020-05-07面對搶劫,不要自認倒霉
2020-05-08公司不簽合同不交社保如何處理?
2020-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