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中的雙方,在協(xié)商一致、或者(絕大多數(shù))協(xié)商不能一致時,在法院辦理解除婚姻關系、子女撫育并分割財產(chǎn)的辦理方式。
1、夫妻雙方對去法院、或是民政部門辦理離婚事宜的方式選擇;
單方或者一方?jīng)Q定由法院裁判離婚涉及的相關事宜。
2、決定方作為原告,去本轄區(qū)基層法院領取文書底稿,起草起訴狀;
書寫訴狀時,要寫明雙方的自然情況(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民族、工作情況、家庭住址、聯(lián)系方式),列明訴訟請求(離婚、子女撫育、財產(chǎn)分割、訴訟費的安排等),寫出具體的事實與理由(婚姻概況--相識方式、結婚時間、子女出生日期、婚初夫妻感情、目前婚姻狀態(tài)等),署名。
3、準備相關證據(jù)材料,如結婚證、財產(chǎn)清單及其它證據(jù)材料,復印留底,提交起訴狀一式兩份、證據(jù)材料復印件及相應的訴訟費用到法院立案庭。
4、等待法院通知被告方應訴(即送達起訴材料)、向雙方下達開庭傳票,確定開庭日期。
5、開庭前做好離婚、子女安排(主張由誰撫育、撫育費用的承擔)、財產(chǎn)分割計劃的心理準備。
6、開庭。
進行法庭陳述、宣讀起訴狀、聽取被告方答辯,接受法庭調查(涉及婚姻狀況評估、子女情況、財產(chǎn)情況等)、進行法庭辯論、參與法庭調解(必經(jīng)程序)、做最后陳述。
在庭審筆錄上簽字。
7、等待法院裁判。
8、被判決、或者調解離婚的,婚姻關系即行解除。雙方各自開始新的生活。
被判決不準離婚的,暫時不能解除婚姻關系,六個月內不能重新起訴離婚(有特殊情況的可以例外,如六月內發(fā)生嚴重的家庭暴力事件等)。
被判決準予、或者不準離婚的,任何一方認為該判決不符合己方要求、或判決不當?shù)?,可以在接到判決書15日內向上一級法院(一般是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9、注意事項:
在起訴開始后,訴訟過程中,雙方應該冷靜思考相關問題的處理,拿定主張,避免意見、言語不和發(fā)生爭執(zhí)甚至暴力傷害事件。如有不穩(wěn)定因素存在,建議雙方分開居住,直至法院離婚裁判的下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匯票的具體操作流程是什么?
2020-03-24如何申請撤銷仲裁裁決
2020-04-15防微杜漸:將醫(yī)療事故扼殺于搖籃
2020-04-15遭遇用人單位經(jīng)濟性裁員后怎么辦
2020-04-17房產(chǎn)分配協(xié)議書怎么寫?
2020-04-17非全日制用工合同怎么簽訂
2020-04-20勞動合同期滿后員工“賴著不走”咋辦
2020-04-20農(nóng)村房屋轉讓協(xié)議書怎么寫?
2020-04-22農(nóng)村宅基地房屋繼承應該怎么處理?
2020-04-22房屋中介糾紛及解決辦法(二)
2020-04-22征地補償計算方法是什么,相關法律規(guī)定有哪些
2020-04-24夫妻共同債務的范圍是什么呢?包括哪些?
2020-04-27合同詐騙罪的犯罪構成是什么?
2020-04-27離婚中對方轉移財產(chǎn)如何應對?
2020-04-28子女撫養(yǎng)費給付標準是什么?給付方式有哪些?
2020-04-29離婚損害賠償條件包括哪些?
2020-04-30離婚時怎么進行財產(chǎn)保全?
2020-04-30農(nóng)村夫妻離婚需要什么手續(xù)?
2020-05-01起訴離婚中子女撫養(yǎng)權歸誰?
2020-05-01離婚以后子女撫養(yǎng)費怎么給?
2020-05-02夫妻離婚子女撫養(yǎng)費支付標準是什么?
2020-05-02關于子女撫養(yǎng)費的法律規(guī)定都有哪些?
2020-05-03我國法律規(guī)定子女撫養(yǎng)費最低標準是多少?
2020-05-03夫妻離婚訴訟反訴狀應該怎么寫?
2020-05-03利用銀行卡掛失后非法取得錢財構成盜竊罪
2020-05-06“權錢交易”構成犯罪
2020-05-06用人單位非法解除勞動關系賠償有沒有封頂?
2020-05-07用人單位什么情況可以解雇哺乳期婦女?
2020-05-07夫妻離婚損害賠償范圍是什么?如何計算?
2020-05-10醉駕需要承擔刑事責任有哪些
2020-05-11生育保險的報銷標準是多少
2020-05-11哪些情況下會收回廉租房
2020-05-11丈夫死亡以后遺產(chǎn)的繼承順序是什么?
2020-05-11離婚損害賠償?shù)脑V訟時效是多久
2020-05-11暴力犯罪低齡化應如何救贖?
2020-05-12建設銀行個人住房最高額抵押貸款是多少?
2020-05-12孕期遭遇公司辭退能得到多少賠償金
2020-05-12婚前雙方父母出資買房屬于誰的
2020-05-12醫(yī)療事故技術鑒定程序的啟動方式有哪些?
2020-05-12誰適合投保意外傷害險?
2020-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