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我國的離婚率持續走高,前三季度在民政登記離婚的夫妻達310.4萬對,比2018年同期多出20.5萬對。據統計,從2003年起,我國離婚率連續15年持續上升。夫妻雙方離婚時,處理孩子的撫養權問題往往是一大難題。夫妻雙方常常為孩子離婚后撫養權歸誰而吵得不可開交。那么,如果想要爭取孩子的撫養權,哪些條件會對你有利呢?
根據《婚姻法》相關規定
第三十六條 【離婚與子女】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后,子女無論由父或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
離婚后,父母對于子女仍有撫養和教育的權利和義務。
離婚后,哺乳期內的子女,以隨哺乳的母親撫養為原則。哺乳期后的子女,如雙方因撫養問題發生爭執不能達成協議時,由人民法院根據子女的權益和雙方的具體情況判決。
而法院在判決子女由誰直接撫養時,是依據子女利益最大化原則。也就是說法官認為判給誰,對孩子的成長更好,這個更好會綜合考量雙方能提供給子女的經濟、人文、教育、穩定成長環境、健康等多個條件。
那么,如果你希望自己能夠得到孩子的撫養權,在爭取直接撫養孩子時,可以從這些角度出發。
一、從孩子角度入手
(一)兩周歲以下原則上隨母親生活。但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隨父方生活:
(1)患有久治不愈的傳染性疾病或其他嚴重疾病,子女不宜與其共同生活的;
(2)有撫養條件不盡撫養義務,而父方要求子女隨其生活的;
(3)因其他原因,子女確無法隨母方生活的。
(二)十周歲以上的未成年子女自己的意見。
二、從自身條件入手
(一)自己的經濟條件、文化程度、陪伴孩子的時間等證明子女隨自己生活,對子女成長有利。
(二)自己已做絕育手術或因其他原因喪失生育能力的。
(三)子女單獨隨自己的父母共同生活多年,且自己的父母求并且有能力幫助子女照顧孩子的。
(四)子女隨其自己生活時間較長,改變生活環境對子女健康成長明顯不利。
三、從對方條件入手
(一)對方有其他子女。
(二)對方患有久治不愈的傳染性疾病或其他嚴重疾病,或者有其他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不宜與子女共同生活的。
(三)對方不盡撫養義務的。
注意,出軌不是對方不適合撫養孩子的理由。畢竟不是一個好伴侶不一定代表著不是一個好父母。
當然離婚期間,保證子女隨自己生活這一點也是很重要的。
聲明:該作品內容系作者結合法律法規、政府官網及互聯網相關知識內容整合。如若侵權,請通過投訴通道或網站客服提交信息,我們將按照規定及時處理。
?延伸閱讀: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仲裁也講60天黃金時間?
2019-12-20律師在偵查階段的作用
2020-01-19怎樣才能構成第三人代為履行?
2020-03-02勞動監察大隊和勞動仲裁區別
2020-03-10離婚律師收費標準
2020-04-09醫療事故行政調解法律依據是什么
2020-04-16不是所有的勞動爭議都能仲裁,這些情況除外
2020-04-21房屋漏水,應該找誰承擔責任?
2020-04-22小三是否可以起訴男方重婚
2020-04-23女性哺乳期可以離婚嗎?
2020-04-24養子女也有財產繼承權
2020-04-26房屋繼承費用最新政策來啦
2020-04-26領導傳銷罪的認定標準是什么?
2020-04-27民間借貸違約金過高能不能起訴
2020-04-27醫療保險繳費比例是多少?
2020-04-27醫療糾紛賠償金的規定看過來!
2020-04-27醫療糾紛起訴書范文在這里!
2020-04-27最新漲工資消息看過來!
2020-04-29土地承包年限有多久?
2020-04-27城鄉規劃法中,行政處罰程序規定是什么
2020-04-28個人債務糾紛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0-04-29新婚姻法關于子女撫養權有哪些規定?
2020-04-30離婚以后想要變更孩子撫養權怎么處理?
2020-04-30夫妻共同財產的范圍是什么?
2020-04-30因為家庭暴力而離婚孩子撫養權歸怎么判?
2020-05-01夫妻離婚孩子撫養費數額要給多少?
2020-05-01訴訟離婚爭奪子撫養權怎么收集證據?
2020-05-02女性婚后遭遇家庭暴力如何尋求救助?
2020-05-02變更子女撫養權有哪些法律規定?
2020-05-03法官判決不公,何處申訴?
2020-05-03我國法律規定變更撫養權的方式有哪些?
2020-05-03簡單的租房合同可以隨意解除嗎?
2020-05-05離婚子女撫養權判決依據是什么?
2020-05-05離婚后離婚協議書還有用嗎?
2020-05-05什么情況能自動離婚?哪種離婚方式好?
2020-05-05離婚請律師要多少錢?有哪些撫養權法規?
2020-05-05在工地受傷了有必要馬上報警嗎
2020-05-06商標權侵權行為如何認定
2020-05-08孤兒其他監護人不同意送養可不可以送養?
2020-05-08離婚損害賠償有哪些法律規定和認定標準是什么?
2020-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