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總則
第二章 鑒定(評審)范圍
第三章 鑒定(評審)組織
第四章 鑒定(評審)程序
第五章 附則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加強中醫藥科學技術成果(以下簡稱科技成果)鑒定、軟科學研究成果評審[以下簡稱鑒定(評審)]工作的管理,正確評價科技成果水平,保證科技成果鑒定(評審)的質量,促進科技成果的推廣應用,根據國家科委《科學技術成果鑒定辦法》、《科技成果鑒定規程(試行)》及《軟科學研究成果評審辦法》,結合中醫藥行業實際,制定本規程。
第二條 中醫藥科技成果鑒定(評審)是指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聘請同行專家,按照規定的形式、方法、標準和程序,對科技成果的質量和水平進行審查和評價,并作出相應的結論。
第三條 科技成果鑒定(評審)工作是政府機關負責科技工作職能部門的行政行為。
第二章 鑒定(評審)范圍
第四條 列入國家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計劃(以下簡稱科技計劃)內的應用技術成果和軟科學研究成果,以及少數科技計劃外的重大應用技術成果,按照本辦法進行鑒定(評審)。
第五條 應用技術成果(含應用性理論成果)包括:
?。ㄒ唬┲嗅t臨床各科防治疾病的研究成果;
?。ǘ┲兴庂Y源保護、開發利用,中藥新藥、藥材、飲片、制劑工藝,新輔料等的研究成果;
?。ㄈ┲嗅t藥醫療儀器、生產設備的研制成果;
?。ㄋ模σ延械闹嗅t藥成果推廣、應用、開發的研究成果;
?。ㄎ澹┮M吸收、開發國外先進技術的研究成果;
?。┲兴幤髽I技術改造中采用新技術的研究成果;
?。ㄆ撸┲嗅t證候、診法、治則、針灸、經絡、中藥等防治疾病的機理的研究成果。
第六條 少數科技計劃外的重大應用技術成果申請科技成果鑒定,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ㄒ唬┘夹g成熟并有明顯的創造性;
(二)性能指標在國內同領域達到領先水平;
?。ㄈ┙泴嵺`證明能應用;
(四)對中醫藥科技進步具有重大的促進作用。
第七條 下列科技成果不組織鑒定:
?。ㄒ唬┗A理論研究成果(二)已獲得專利證書的應用技術成果;
?。ㄈ┮艳D讓實施并投入產業化的應用技術成果;
(四)已獲得衛生部頒發的新藥證書的新藥;
(五)已獲得國家醫藥管理局產品注冊證的醫療器械;
?。┲嗅t藥企事業單位自行開發的一般性應用技術成果;
?。ㄆ撸┻`反國家法律、法規規定,對社會公共利益、國家資源有破壞作用,對生態環境造成污染危害的科技成果。
第三章 鑒定(評審)組織
第八條 中醫藥科技成果鑒定(評審)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歸口管理(以下簡稱“組織鑒定(評審)單位”)負責科技的職能部門具體組織實施。
第九條 組織鑒定(評審)單位可以直接主持鑒定(評審),也可以根據情況和工作需要委托有關單位主持鑒定(評審)。受委托主持鑒定(評審)的單位為主持鑒定(評審)單位。
第十條 中醫藥軟科學研究成果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負責科技的職能部門會同有關部門組織評審。
第十一條 中醫藥科技成果鑒定分為檢測鑒定、會議鑒定和函審鑒定三種形式。三種鑒定形式具有同等效力。中醫藥軟科學研究成果評審,采用會議評審和通信評審兩種形式。兩種評審形式具有同等效力。
?。ㄒ唬z測鑒定:是指由組織鑒定單位指定經國家、部門認可的專業檢測機構,對被鑒定的科技成果(如計量器具、儀器儀表、新材料等)進行技術指標測試、性能考核,作出檢測結論。專業技術檢測機構出具的檢測報告是檢測鑒定的主要依據。必要時,組織鑒定單位可聘請3~5名同行專家,成立檢測鑒定專家小組,提出綜合評價意見。
?。ǘh鑒定(評審):是指由組織鑒定單位聘請7~9名同行專家組成鑒定(評審)委員會,對被鑒定(評審)的科技成果進行審查和評價,作出鑒定(評審)意見。鑒定(評審)委員會到會委員不得少于7名。被聘委員不得以書面意見或委派代表出席會議。鑒定(評審)意見必須經到會委員的2/3以上通過才有效。
(三)函審鑒定(通信評審):是指由組織鑒定(評審)單位聘請5~7名同行專家組成鑒定(評審)委員會,通過書面審查有關資料,對被鑒定(評審)的科技成果進行評價,作出鑒定(評審)意見。鑒定(評審)意見必須依據鑒定(評審)委員會的3/4以上多數意見形成。
第十二條 組織鑒定(評審)單位先聘參加鑒定(評審)工作的同行專家應具備下列條件:
?。ㄒ唬┚哂懈呒壖夹g職務或職稱(特殊情況下可聘請不多于1/4的具有中級技術職務的中青年科技骨干);
?。ǘΡ昏b定(評審)的科技成果所屬專業具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熟悉國內外該領域技術發展的狀況;
?。ㄈ┚哂辛己玫目茖W道德和職業道德。
科技成果完成單位和計劃主管部門的人員或任務委托單位的人員,不得作為同行專家參加對該成果的鑒定(評審)。
第十三條 參加鑒定(評審)工作的專家在鑒定(評審)工作中應當對被鑒定(評審)的科技成果進行認真負責的審查,作出實事求是的評價結論,并對所作出的評價結論負責。參加鑒定(評審)工作的專家有義務和責任對被鑒定(評審)的科技成果及鑒定(評審)會討論內容保守秘密。
第十四條 組織鑒定(評審)單位和主持鑒定(評審)單位及有關人員,不得干涉參加鑒定(評審)工作的專家獨立地進行鑒定(評審)工作,組織鑒定(評審)單位對專家在鑒定(評審)工作中提出與鑒定(評審)工作有關的要求,應當認真研究及時作出明確答復。
第四章 鑒定(評審)程序
第十五條 中醫藥科技成果鑒定(評審),由科技成果完成單位(即申請鑒定(評審)單位)按照行政隸屬關系,向其主管部門(各?。▍^、市)中醫藥管理部門)提交書成申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直屬單位直接向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提交申請。兩個以上單位共同完成的科技成果,由該成果的第一完成單位負責申請。同一成果只能鑒定(評審)1次。
第十六條 主管部門審查鑒定(評審)報告及材料,簽字、加蓋公章,于建議鑒定(評審)日期前兩個月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審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自收到鑒定(評審)申請之日起30天內,作出是否同意鑒定(評審))的明確答復,并確定組織、主持鑒定(評審)單位、鑒定(評審)形式、鑒定(評審)委員會名單及正、副主任委員;若委托鑒定(評審),則復函明確受托主持鑒定(評審)單位。
第十七條 申請科技成果鑒定(評審)應符合本規程第四條規定的范圍,并具備下列條件:
(一)已完成合同或者計劃任務書約定的各項要求;
?。ǘ┎淮嬖诳萍汲晒瓿蓡挝换蛘呷藛T名次排列異議和權屬方面的爭議;
(三)技術資料齊全,并符合檔案管理部門的要求。
第十八條 鑒定(評審)申請,應當在當年10月31日前上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負責科技的職能部門,過期申報者,順延為下一年度的鑒定(評審)。
第十九條 申請科技成果鑒定(評審),須申報下列材料:
?。ㄒ唬┛萍汲晒b定1.鑒定申請報告(公函)1份;
2.《科學技術成果鑒定申請表》3份;
3.完成單位起草的《鑒定證書》1份;
4.課題計劃任務書或合同書1份;
5.省級科技信息機構出具的檢索材料和查新結論報告1份;
6.完整的技術資料1套;
7.《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成果鑒定項目研究工作總結報告表》1份。
?。ǘ┸浛茖W研究成果評審1.評審申請報告3份;
2.完成單位起草的《軟科學研究成果評審證書》1份;
3.課題計劃合同書1份;
4.完整的技術資料1套。
第二十條 參加鑒定(評審)工作的專家,由組織鑒定(評審)單位從國家科委科技成果鑒定專家庫及中醫藥科技評審專家庫中遴選,申請鑒定(評審)單位不得自行推薦和聘請。
第二十一條 主持鑒定(評審)單位應當在確定的鑒定(評審)日期前10天,將被鑒定(評審)科技成果的技術資料及鑒定(評審)通知送達承擔鑒定任務的專家。
第二十二條 參加鑒定(評審)工作的專家,在收到技術資料后,應當認真進行審查,并準備鑒定(評審)意見。
第二十三條 會議鑒定(評審)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鑒定(評審)通知應寫明組織鑒定(評審)的文號、機構、組織鑒定(評審)單位、主持鑒定(評審)單位及鑒定(評審)時間、地點、聯系人、聯系電話。
?。ǘ﹨⒓尤藛T:組織鑒定(評審)單位(1~2人)、主持鑒定(評審)單位(2-3人)、鑒定(評審)專家(7~9人)、成果完成單位(3~5人)。此范圍以外人員,除特殊情況(經組織鑒定(評審)單位同意)原則上不得參加鑒定(評審)會。
(三)鑒定(評審)會程序:
1.成果完成單位報告成果研究情況;
2.專家提問、成果完成人答疑;
3.專家審查、綜合評議、作出書面鑒定(評審)意見(成果完成單位退席);
4.專家按照《科技成果國家秘密技術密級評價方法)確定科技成果密級;
5.專家在鑒定(評審)意見上簽字;
6.鑒定委員會主任委員或副主任委員宣讀鑒定(評審)意見。
第二十四條 科技成果鑒定的主要內容:
?。ㄒ唬┦欠裢瓿珊贤蛴媱澣蝿諘蟮闹笜耍?/p>
(二)技術資料是否齊全完整,并符合規定;
(三)應用技術成果的創造性、先進性和成熟程度;
?。ㄋ模眉夹g成果的應用價值及推廣的條件和前景;
(五)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意見。
第二十五條 鑒定意見不寫明“存在問題”和“改進意見”的,組織鑒定單位應退回重新鑒定,予以補正。
第二十六條 軟科學成果的綜合評價,采用下述指標:
?。ㄒ唬┙洕б婧蜕鐣б?;
?。ǘ┛茖W價值和意義;
?。ㄈQ策科學化和管理現代化的作用和影響;
(四)觀點、方法和理論的創新性;
?。ㄎ澹┭芯侩y度和復雜程度;
?。┛蒲幸幠:托?。
第二十七條 組織鑒定(評審)單位和主持鑒定(評審)單位應當對鑒定(評審)意見進行審核,并簽署具體的意見。鑒定(評審)意見不符合本規程有關規定的,組織鑒定(評審)單位或者主持鑒定(評審)單位應當及時指出,并責成鑒定(評審)委員會或者檢測機構改正。
第二十八條 通過鑒定(評審)的科技成果,由成果完成單位將《鑒定證書》、《評審證書》(以下簡稱《證書》經主持鑒定(評審)單位、組織鑒定(評審)單位分別簽署意見、領導簽字后,送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負責科技的職能部門核準、登記、編號、蓋章,頒發(證書)(原件以外的《證書》復制,成果完成單位應當按照國家科委統一制訂的格式或尺寸要求印刷)。
第二十九條 科技成果鑒定(評審)全部過程完成后,科技成果鑒定(評審)的資料按科技檔案管理的有關規定歸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負責科技的職能部門存檔申報資料1份、證書一式兩份。
第三十條 鑒定(評審)內容,如發現弄虛作假或剽竊他人成果者,撤消鑒定(評審),追回鑒定證書,并于3年內不得申請鑒定。
第五章 附則
第三十一條 列入各省(區、市)中醫藥科技管理部門中醫藥科技計劃內的應用技術成果和軟科學研究成果,可參照本規程由各?。▍^、市)中醫藥管理部門歸口鑒定(評審)。
第三十二條 《中醫藥科技成果鑒定專用章》由國家科委統一刻制,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負責科技的職能部門指定專人保管、使用。
第三十三條 本規程解釋權屬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第三十四條 本規程自公布之日起執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等十五部法律的決定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選舉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辦法
2012-03-14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國、塔吉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關于三國國界交界點的協定的決定
2001-04-28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一屆立法會的具體產生辦法
1997-05-2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授權廣東省、福建省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所屬經濟特區的各項單行經濟法規的決議
1981-11-26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選舉和決定任命辦法
1995-03-11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
1997-08-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柬埔寨王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0-03-01期貨交易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企業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暫行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7-16食鹽專營辦法(2017修訂)
2017-12-26科學數據管理辦法
2018-04-02扶貧項目資金績效管理辦法
2018-05-28建設工程勘察設計管理條例(2015年修訂)
2015-06-12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
2014-11-24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2011修正)
2011-01-08國務院關于同意福州市科技園區更名為福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批復
2014-03-05國務院關于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決定
2013-12-1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煤礦安全生產工作的意見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批準邯鄲市城市總體規劃的通知
2012-03-03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內蒙古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若干意見
2011-06-2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繼續深化“安全生產年”活動的通知
2011-03-02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
2011-01-21國務院關于深圳市城市總體規劃的批復
2010-08-16國務院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
2010-05-07國務院關于發布第七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名單的通知
2009-12-28國務院關于試行社會保險基金預算的意見
2010-01-02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融資性擔保業務監管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2009-04-22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水路運輸管理條例》的決定
2008-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