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條 根據《海洋創新成果獎暫行辦法》第十三條的規定,特制定本實施細則。
一、獎勵范圍和標準
第二條 海洋創新成果獎面向全國海洋界,獎勵做出創造性貢獻的科研和管理人員及單位。
第三條 “為海洋科學發展、海洋技術開發做出貢獻的創新成果”是指:
1.該成果屬于國內首創或國內領先,或者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2.在海洋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技術開發中,采用新的方法或手段,取得重要發現、發明等創新成果,為推動海洋科學技術發展做出了顯著貢獻,獲得較大社會效益或經濟效益。
第四條 “為海洋綜合管理、海洋環境保護、海洋權益維護、海洋公益服務做出貢獻的創新成果”是指:
1.該成果屬于國內首創或國內領先,或者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2.為海洋綜合管理、海洋環境保護、海洋權益維護解決了關鍵問題,采用了創新手段和方法,經實踐證明提高了管理效率,為實現海洋資源、環境的可持續利用和維護國家海洋權益做出重要貢獻,獲得明顯的社會效益或經濟效益;
3.在完成社會公益性項目中取得了重要成果,在海洋公益服務中做出重要貢獻,獲得明顯的社會效益或經濟效益。
第五條 “為海洋經濟建設、社會發展以及國防建設做出貢獻的創新成果”是指:
1.該成果屬于國內首創或國內領先,或者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2.技術上有創新或有較大改進,被推廣、轉化、實現了業務化或產業化,創造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海洋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3.完成涉及國防和國家安全項目時有重要創新或解決了關鍵問題,促進了海洋國防建設,保障了國家安全。
第六條 海洋創新成果獎視項目的創新程度、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及對海洋科學技術進步、綜合管理、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國防建設的作用大小分為二等,獎勵標準如下:
一等獎項目應有顯著創新或重要發明、發現,達到同類項目的國際先進水平,取得重大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對推動海洋科學技術進步、提高海洋綜合管理能力發揮了重要作用,對海洋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做出了重大貢獻。
二等獎項目應有明顯創新或改進、發現、達到同類項目的國內領先水平,取得顯著的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對推動海洋科學技術進步、提高海洋綜合管理能力發揮了較大作用,對海洋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做出了較大貢獻。
二、申報
第七條 凡符合《海洋創新成果獎暫行辦法》的推薦單位可以根據《海洋創新成果獎暫行辦法》及本實施細則的有關規定推薦創新成果。
第八條 申報海洋創新成果獎項目須經任務下達部門(單位)、主管部門(機構)同時,主要完成單位協商一致。
第九條 凡屬海洋基礎研究的學術成果,必須是在國內外高級學術刊物或高級別的學術會議上發表過,并得到同行專家認可或引用:凡屬應用研究和軟科學成果,必須已應用于海洋管理、海洋開發等實踐;凡屬應用技術成果,須證明其成熟并被推廣或轉化、實現了業務化或產業化,取得了較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第十條 海洋創新成果獎項目主要完成人是指對項目的完成做出創造性貢獻的科研或管理人員。具體為(1)創新點、發明點、技術改進點的設計和完成者:(2)重要科學現象、特征或規律、學說的提出和闡明者;(3)項目總體方案設計、組織協調者;(3)關鍵技術和疑難問題的完成者;(4)在成果轉化、推廣應用、業務化、產業化中做出重要貢獻者。主要完成人的名次應按其在項目完成過程中的貢獻大小排列。
第十一條 申報項目的主要完成單位是指在組織、實施項目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項目完成過程中提供了較好的技術和設備等條件的主要完成人所在單位。主要完成單位的名次應按其在項目完成過程中的貢獻大小排列。
第十二條 申報一等獎項目的主要完成人不超過15人,主要完成單位不超過10個,申報二等獎項目的主要完成人不超過10人,主要完成單位不超過7個。
第十三條 申報海洋創新成果獎的單位和個人、必須提交《海洋創新成果獎推薦書》、成果報告、成果評價證明、應用證明(或論文發表、引用情況)、專利證明等材料,并繳納評審費(金額另定)。
第十四條 推薦部門應本著嚴肅負責的態度,認真做好申報項目的形式審查工作,并按規定將形式審查合格的申報項目及有關材料按時報送國家海洋局科學技術司。
第十五條 國家海洋局科學技術司負責對推薦項目進行形式審查的復審工作。對于形式審查不合格的項目,推薦單位應根據復審意見的要求,組織修改補充后再行報送。逾期不補正或經補正仍不符合要求的不予評審:
三、評審
第十六條 海洋創新成果獎每年評審一次,特殊情況除外:
第十七條 海洋創新成果獎評審應符合客觀公正、科學求實的原則。
第十八條 國家海洋局科學技術司根據當年推薦項目數量等實際情況,按一定的比例確定海洋創新成果獎獎勵項目總數及各等級獎的項目數。
第十九條 對于申報海洋創新成果獎一等獎的項目,國家海洋局科學技術司在評審前組織3名同行專家進行預審。
第二十條 海洋創新成果獎評審采取會議、記名投票表決方式進行。因故未參加投票的評審委員,其表決權視為自行放棄。獲獎項目須經參加投票的評審委員半數以上同意。
對于有密級的申報項目,國家海洋局科學技術司將在會議期間組織有關專家進行小范圍評審。
第二十一條 海洋創新成果獎評審委員作為主要完成者之一申報項目時,應回避參加當年評審會議。
四、獎勵
第二十二條 經評審獲海洋創新成果獎的項目,在報國家海洋局批準前予以公布。自公布之日起兩個月內無異議或異議處理完畢,由國家海洋局批準、授獎。
第二十三條 國家海洋局對獲海洋創新成果獎項目的主要完成單位和主要完成人分別授予集體和個人獲獎證書。國家海洋局所屬單位獲獎項目獎金由國家海洋局發給,分別為一等獎1.2萬元,二等獎0.8萬元。非國家海洋局直屬單位獲獎項目獎金由申報單位自行解決。
第二十四條 海洋創新成果獎獲得者的獎金應按其貢獻大小合理分配。主要完成人所得獎金應占獎金總額的50%~70%;其余部分獎給一般完成人和項目管理人員。
第二十五條 榮獲海洋創新成果獎的主要完成人的事跡應記入本人檔案,并作為考核、晉級、職稱評定、技術職務聘任的依據之一。
五、異議處理
第二十六條 若對公布的獲獎項目有異議,自公布之日起一月內可向國家海洋局科學技術司提出,由國家海洋局科學技術司負責處理,并責成有關單位查實。必要時,國家海洋局科學技術司可將異議問題提請海洋創新成果獎評審委員會復議,復議結果報國家海洋局裁決。超過一個月提出的異議,一般不予受理。
第二十七條 提出異議的單位或個人必須提供書面材料和證明、匿名的異議函件不予受理。
第二十八條 凡涉及項目主要完成單位、主要完成人或名次排列、獲獎等級異議問題,不予受理。
第二十九條 有關部門和單位需自接到異議函件之日起一個月內處理完畢。
第三十條 國家海洋局對獲獎項目異議的處理結果有最終裁決的權利。
第三十一條 如發現有弄虛作假或剽竊他人成果者,由國家海洋局科學技術司責成推薦單位負責調查核實。若證據確鑿,經國家海洋局批準,將撤銷對該項目及有關當事人的獎勵,并視情節輕重對有關單位和當事人給予批評和處分。
六、其他
第三十二條 本實施細則由國家海洋局科學技術司負責解釋。
第三十三條 本實施細則自公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