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鑒于內地與
香港的金融市場之間關系日趨密切,有必要建立和促進兩地金融市場監管機構之間的合作,以保護投資者和維持市場穩健操作,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監會”)、
上海證券交易所(“上海證交所”)、
深圳證券交易所(“深圳證交所”)、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香港證監會”)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香港聯交所”)同意就以下方面進行合作:
(一)通過互利協助和信息交流,加強對投資者的保護,維持公平、有序、高效的證券市場;
(二)通過互相協助和信息交流,確保各方的有關法規得到遵守;
(三)通過定期聯絡和人員交換,促進互相蹉商和合作。
二、各方職能
(一)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
中國證監會根據國務院國辦發[1992]54號文件決定成立,作為國務院證券委員會對證券業進行監督、管理的執行機構,依法對證券業、證券市場進行全過程、全方位的監督、管理。其主要職責包括起草證券法規,制定其實施細則和其它有關規則;監督、管理有價證券的發行、上市和交易;監管證券經營機構、證券從業人員及從事證券業務的專業人員的業務活動;監管證券交易場所的業務活動;監管上市公司及其收購、兼并活動;監管境內企業直接或間接向境外發行股票和上市的行為,對違反證券法規的行為進行調查。
(二)上海證券交易所
上海證交所是經國務院同意設立的,不以盈利為目的,實行自律性管理和會員制事業法人。其職能包括提供證券交易場所和設施;制定各種規則和制度;對會員進行自律性管理;組織和監督證券交易活動;審核并批準掛牌交易申請;向社會公眾提供證券市場信息。
(三)深圳證券交易所
深圳證交所是經國務院同意設立的,不以盈利為目,實行自律性管理的會員制事業法人。其職能包括提供證券交易的場所和設施;制定各種規則和制度;對會員進行自律性管理;組織和監督證券交易活動;審核并批準掛牌交易申請;向社會公眾提供證券市場信息。
(四)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
香港證監會是根據《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條例》成立的監察委員會,負責監管香港的證券及期貨市場。香港證監會的職能包括執行證券法規,以保護投資者、維持市場穩健操作;執行有關規定,以確保公眾
股東及投資者獲得完整的信息披露和公平的對待;監督香港聯交所的活動,以確保其以專業性態度,就所有與上市及其會員有關的事宜,公平地執行其監管職責;監管證券商和投資顧問;促進香港的證券及期貨市場的發展;鼓勵香港及外地投資者增加使用上述市場。
(五)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
香港聯交所是獲得《證券交易所合并條例》認可,負責經營及維持香港股票市場的有限責任公司。與此相聯系,香港聯交所的職責包括依法維持市場的公平、有序、以確保通過香港聯交所的證券交易符合公眾利益。香港聯交所是負責對上市事宜及其會員進行日常監督的一線監管機構。
三、范圍
各方同意,通過本備忘錄中所確立的機制,促進相互合作和信息交流,以便各方有效地依法行使其各自的職能。根據上述宗旨,特確定本備忘錄的范圍如下:
(一)內地或香港證券市場的證券發行人及要約人、所有上市或申請上市的公司的董事、高級管理人員、股東及公司的專業顧問,應當遵守所有有關法規,并有義務完整、準確、及時地披露與投資者有關的信息;
(二)執行有關證券及其他金融工具的發行、交易、安排、管理和咨詢服務的法規;
(三)推廣證券商和投資顧問的適準原則,確保證券商和投資顧問具有適當的、合乎標準的業務能力和職業道德素質,促進上述人員在其從業活動中遵循高標準的公平交易原則和職業道德準則;
(四)監督證券市場及其清算交割和登記過戶活動,以及在上述活動中對有關法規的執行情況;
(五)協助調查內幕交易、操縱市場以及其他就證券交易和上市公司的活動中出現的欺詐行為,并對此采取制裁措施;
(六)人員培訓和交流;
(七)各方同意的其它事項。
四、基本原則
各方將合作加強對投資者的保護,并通過相互協助和信息交流來維持公平、有序、高效的證券市場。據此,各方同意確立下述基本原則:
(一)證券交易應以公平、公開、有序、高效的方式進行;
(二)意向投資者應得到充分、準確、及時的信息,以便他們在充分知情的前提下對發行人及其發行的金融工具作出判斷;
(三)上市公司應完整、準確、及時地向其股東和公眾披露任何可被合理地認為可能對上市證券的市場行為或價格有實質性影響的信息;
(四)所有證券持有者均應得到公平的對待;
(五)上市公司董事的行為應符合全體股東的整體利益;
(六)欺詐投資者、壓迫小股東、操縱市場和內幕交易等行為均應受到制止及依法制裁;
(七)上市公司的控股權如有改變,通常應以同等條件向該公司其余所有股東發出全面收購、兼并要約;
(八)所有證券商及投資顧問均應有充分的資金來源、符合適準原則(包括具備相關經驗、資格、信譽、道德品質以及在財務上穩健可靠)并以高效、誠實和公平的態度從事其業務。
五、法律、條例及規定
各方將互相協助、交流信息,確保遵守附錄一所列出的法律、條例、規定及其任何補充與修訂。各方將執行各自的法律、條例、規定,并協助其它各方執行其任務。經各方同意,附錄一可隨時修訂,而毋須各方重新簽署備忘錄。
六、提供協助或索取信息的要求
(一)各方可為某項要求或擬提出的要求隨時接觸。
(二)索取信息或提供其它方面協助的要求均須以中文或英文書面提出。遇到緊急情況時,可用概要的方式提出要求,但應在其后五個工作日內補交正式要求。
(三)索取信息的正式要求應根據附錄二填寫,其內容包括:
(1)要求索取的信息內容(如有關人員身份等);
(2)索取信息的目的(詳細說明與該要求事項有關的法律或監管規定);
(3)導致作出該索取要求的行為或涉嫌行為;
(4)提出要求一方的監管職能與上述法律或監管規定之間的聯系;
(5)索取的信息與上述法律或監管規定的相關性;
(6)如可能有必要向他人披露所取得的信息,該人的身份以及向其披露的理由。
(四)收到要求的一方應對每個要求加以斟酌,以決定能否根據本備忘錄的條款提供信息。如果一項要求不能被全部接受,收到要求的一方應考慮是否有可能提供任何其他相關信息。
(五)正式的書面要求必須由附錄三所列聯絡人之一簽署。
(六)各方可共同協商修訂附錄二表格,而毋須重新簽署備忘錄。
七、主動提供信息
如任何一方擁有可協助他方執行其監管職能的信息,則即使沒有任何他方提出要求,擁有信息的一方也可主動自愿地提供或安排他人提供該信息。如提供信息方聲明該信息系根據本備忘錄提供,則本備忘錄的條款將同樣適用。
八、保密及信息的使用
各方提供信息或協助,其目的只在于協助本備忘錄簽字各方執行其監管職能。根據本備忘錄所提供的協助或信息,接受方只能為執行其監管職能的目的而使用,未經提供協助或信息一方的同意,不得向任何第三方披露該協助或信息的內容。
九、磋商及定期聯絡
為促進相互磋商和合作,本備忘錄的簽字各方將視情況需要,討論互相關注的事宜,并將各自證券市場中出現的可能影響任何他方證券高層的政策發展,通知該方。上述事宜可為具體案件,亦可為諸如下列各項之事宜:
(一)各自證券市場中察覺到的異常活動;
(二)法律、規定或操作程序的改變;
(三)對投資者投訴的解決;
(四)上市公司、證券商及投資顧問的雙重
管轄權問題;
(五)對本備忘錄關鍵條文擬作出的修改;
(六)其他共同關注的事宜。
有鑒于此,各方將舉行季度會議,會議將由簽字各方輪流籌備和主持。
十、人員培訓及交流
各方將就工作人員的培訓及交流進行磋商合作。
十一、聯絡人員
根據第六條提出互相協助或交換信息的正式要求,應在附錄三中所列的聯絡人之間進行。任何一方可用書面形式通知所有其他各方,對附錄三所列的聯絡人名單作出修訂。
十二、其他具體合作方面
各方將在其他具體方面進行合作,如公司信息發布在各市場之間的協調、暫停交易、收購與合并及對金融中介機構的監管等問題。上述具體方面及操作細節載于附錄四。經所有各方書面同意,附錄四的內容可得擴充或修改,而毋須各方重新簽署備忘錄。
十三、本備忘錄所用文字及生效日期
本備忘錄的中、英文本具有同等效力,并自中國證監會、上海證交所、深圳證交所、香港證監會及香港聯交所共同簽署之日起生效。
本備忘錄于一九九三年六月十九日在北京簽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