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上海、天津、河北、河南、山西、山東、安徽、江西、湖北、湖南、浙江、福建、廣東、廣西、云南、貴州、江蘇、海南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家稅務局,寧波、青島、廈門、深圳市國家稅務局,深圳市地方稅務局:
近接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以下稱石化集團)《關于中國石化集團公司內部實行流通企業成品油運雜費加權運作辦法的請示》(中國石化[1998]財字97號)。為支持石化集團組織、協調東北下海、進關和東油西調的成品油資源合理配置,保護和穩定國內成品油市場價格,經研究,現將1998年、1999年度石化集團所屬銷售企業成品油運雜費的稅前扣除等問題通知如下:
一、石化集團所屬北京市石油總公司(名單見附件1)等24家省級石油公司下屬的各級石油批發企業,經銷石化集團內生產企業(包括地方煉廠)供應的汽油和柴油,東北下海、進關的汽油和柴油,東油西調的汽油和柴油,按每噸15元實際上交給中國石化銷售公司的運雜費,在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時準予扣除。
參與石化集團成品油運雜費加權運作辦法的省級石油公司下屬的石油批發企業名單,由省級石油公司所在地省級國家稅務局審核確定。
二、石化集團所屬中國石化銷售華北公司(名單見附件2)等3家銷售企業,獲得的中國石化銷售公司撥付的運雜費補貼,應作為應稅收入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
三、石化集團所屬中國石化銷售公司以“運雜費”名義從上述公司、企業收取的款項和支付給有關銷售企業的運雜費補貼,應專戶管理,專款專用,列收列支,年終結余并入公司的應納稅所得額,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
四、石化集團在每個納稅年度終了3個月內,應將成品油運雜費加權運作的實際情況和涉及的企業所得稅問題作專項總結后,報送國家稅務總局。
附件1:24家省級石油公司(略)
附件2、石化集團所屬享受運雜費補貼的公司名單(略)
附件3:石化集團成品油運雜費加權運作暫行辦法
為貫徹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制定的《原油、成品油價格改革方案》,充分發揮石化集團公司上下游一體化、產銷一體化的優勢,統一組織、協調、結算東北下海、進關和東油西調的成品油,加強區域內市場管理,達到物流暢通的目的,特制定本辦法。
一、加權運作的目的
國內成品油流向多年來形成的基本格局是北油南運、東油西調。由于運距不同,運費不均衡,銷售企業進貨成本差異較大。為解決這一矛盾,經石油、石化集團公司協商,按照“七個統一”的原則,東北下海、進關的成品油,由華東、華北大區銷售公司統一對石油集團東北銷售公司進行業務銜接和結算,并將成品油資源統一配置給省區市石油公司;東油西調的成品油,由中南銷售公司統一對有關煉廠和省區市石油公司進行業務銜接和結算。國家有關部門和石化集團公司在制定批零價差、出廠接軌價與批發價間的綜合價差時考慮了運雜費、經營費用及合理利潤。石化集團公司決定將有關運雜費等費用實行加權運作辦法,即下海、進關、東油西調的成品油所發生的區內運雜費、結算及周轉期的利息、中轉費和新增綜合費用,與石化集團內經營的其他油品所發生的相關費用加權運作。這體現了國家成品油價格改革方案的作價原則,是實現集團公司外部市場化、內部經營緊密化的有效環節,也是確保市場穩定、物流暢通的重要措施。
二、加權費用使用范圍
參與企業為石化集團所屬的各級銷售企業。上交企業為省區市石油公司的各級批發企業,省區市石油公司負責統一匯總上交。
上交加權運作費用全部用于補貼省區市石油公司承接的下海、進關成品油和東油西調成品油,具體范圍為:
(一)結算東北下海、進關、東油西調成品油需補貼的運雜費。
(二)統一結算下海、進關成品油負擔的結算期利息及新增綜合費用。
(三)統一結算東油西調成品油負擔的結算期利息和新增綜合費用。
(四)為保證東北下海、進關、東油西調成品油的正常周轉而發生的周轉庫存利息和中轉費用等。
為簡化資金劃撥手續,應補貼的成品油費用由有關大區銷售公司墊付,石化集團銷售公司再統一向大區銷售公司返還。
三、加權費用的上交和補貼標準
各銷售企業經銷石化集團內生產企業(包括區內地方煉廠)供應的汽、柴油和東北下海進關的汽、柴油,均需上交加權費用。加權運作費用實行從量定額上交,標準為每噸15元。對下海、進關、東油西調成品油運雜費及相關費用的補貼數額依照集團公司銷售管理部核定的項目、費用標準的實際執行的數量確定。
四、運作方式
(一)每月初10日內,由各省級石油公司按上月各級銷售批發企業進貨量和規定的標準統一匯總后匯交到石化集團銷售公司指定帳戶,并將有關情況同時抄報大區銷售公司。
(二)大區銷售公司負責確認本供應區內省(區、市)石油公司的進貨量并監督催收。
(三)省級石油公司對下屬銷售批發企業要制定出保證上交的具體辦法。
(四)大區銷售公司與石油公司結算時,應按規定墊付下海、進關、東油西調成品油的運雜費及相關費用的補貼,于月初10日內向石化集團銷售公司上報下海、進關油品的調進量、區內調撥量,東油西調的調進量和調出量,并據此計算墊支補貼的加權運作費用額。
(五)石化集團銷售公司審核后,于本月內返還給有關大區銷售公司。年終由石化集團公司依據全年實際進貨量及交補平衡、略有結余的原則進行清算,并隨年度決算向財政部上報費用加權運作結果,結余款轉下年度使用。
五、帳務處理
參與加權運作費用上交、返還的企業均在“經營費用”科目下設“加權費用”子目核算。上交時:借“經營費用-加權費用”,貸“銀行存款”;收到補貼時:借“銀行存款”,貸“經營費用-加權費用”。企業交返費用應根據權責發生制原則及時增加或沖減經營費用,計入企業當期損益。
六、本辦法自1998年9月1日起實行,由石化集團公司財務部負責解釋。
國家稅務總局
二〇〇三年六月十九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法
1995-10-30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2014年修訂)
2014-08-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科威特國關于民事和商事司法協助的協定》的決定
2008-04-24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關于修改2002年6月7日在圣彼得堡(俄羅斯聯邦)簽署的<上海合作組織憲章>的議定書》的決定
2006-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秘魯共和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5-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的決定
2002-10-28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組織法[修正]
1979-07-0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縣、鄉兩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時間的決定
1986-09-0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的決定 附:第三次修正本
1995-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臺灣同胞投資保護法
1994-03-05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如何理解“有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問題的答復
1997-01-0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1-03-28外國商會管理暫行規定(2013修訂)
2013-12-07農民專業合作社登記管理條例(2014修訂)
2014-02-19煙花爆竹安全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國務院關于改革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的意見
2015-08-1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湖南望城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復函
2014-02-18國務院關于全國高標準農田建設總體規劃的批復
2013-10-1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家森林防火指揮部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8-23國務院關于支持蘆山地震災后恢復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見
2013-07-1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開展對口幫扶貴州工作的指導意見
2013-02-04學位論文作假行為處理辦法
2012-11-13國務院關于表揚全國“兩基”工作先進地區的通報
2012-09-05國務院關于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意見
2012-01-12中華人民共和國車船稅法實施條例
2011-12-05關于印發《2011年流通環節食品安全整頓工作方案》的通知
2011-03-28全國人口普查條例
2010-05-24關于加強對行政機關公文中涉及字母詞審核把關的通知
2010-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