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國家稅務局,揚州稅務進修學院: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家稅務總局黨組關于加強對稅收執法權和行政管理權監督制約的決定》(國稅黨字[2000]83號),總局制定了《關于加強國家稅務局系統財務管理權監督制約的實施辦法》,現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執行中有何問題,請及時報告。
附件:關于加強國家稅務局系統財務管理權監督制約的實施辦法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家稅務總局黨組關于加強對稅收執法權和行政管理權監督制約的決定》(國稅黨字[2000]83號),現對國家稅務局系統(以下簡稱國稅系統)財務管理權的監督制約,制定以下實施辦法。
一、對預算分配權的監督制約
(一)嚴格預算編制。
1.堅持預算編制原則。各級國家稅務局編制預算要堅持量入為出、收支平衡,不搞赤字預算的原則。上級單位預算安排應保證下級單位開展正常工作所必需的人員經費、公用經費的開支。要嚴格控制基建規模,基建支出不得擠占正常經費支出。上級單位對撥給下級單位的各項補助經費不準越權分配,也不得干預下級單位的資金分配。
2.嚴格預算編制程序。財務部門提出預算的初步方案,經局長辦公會討論決定后,上報上級主管部門。對于資金需求較大的項目預算須經以下程序:使用單位提出項目建議并會同技術部門對項目進行論證,提出可行性研究報告和項目實施方案后,報財務部門納入單位預算。
3.嚴格資金歸口管理。各級稅務機關要嚴格執行《國家稅務局系統其他收入管理規定》(國稅發[2000]199號),對取得的各項收入,一律納入預算管理。未納入的,一經查實,按“小金庫”處理,予以沒收。
(二)嚴格預算執行。
各單位對批準執行的預算,在執行過程中,無特殊原因不得調整。確需調整的,按規定的程序提出,報局長辦公會議審批,并報上級部門備案;任何部門和個人不得越權行事。
二、對資金使用權的監督制約
(一)銀行帳戶管理。
按照《國家稅務局系統銀行帳戶管理暫行辦法》(國稅發[2000]172號)的有關規定,各單位只能在銀行開設一個一般性預算資金存款帳戶,辦理資金的領撥和收支。開戶情況應報上級主管部門備案。
(二)資金撥付管理。
1.各級財務部門要按經費管理辦法和程序及時下撥資金。因特殊情況需要提前或推遲撥款的,應報主管局領導批準后辦理。
2.嚴格撥付款手續。資金撥付應以批準的預算為依據,按進度撥付,要有規定的審批手續,防止資金審批失控。
3.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擠占、挪用、截留本單位和下級單位的資金。
(三)借款管理。因特殊情況單位資金運轉不暢時,可向上級主管單位借款,但不準越級借款,不準向同級單位借款,不準向沒有預算關系的企事業單位借款,也不準把資金借給沒有預算關系的企事業單位。嚴禁亂拉資金、物資為本單位搞基本建設和福利。
(四)加強專項資金管理。
專項資金使用應嚴格按照批準的用途和數額安排,不準改變用途和額度。項目完成后,要向上級單位報送專項經費決算和使用情況報告。
三、對基建項目審批權的監督制約
(一)嚴格基建立項審批手續。基建項目經過局長辦公會議討論后,按照國家和總局有關規定,先審批、后立項、再建設,不得先開工后審批、邊報批邊施工。建設過程中因特殊原因需要調整設計方案、預算的,應按國家和總局基建管理的有關規定報批,不準擅自決定實施。
(二)加強對建設項目的領導。有基建項目的單位要根據工程量的需要,成立由局領導、財務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參加的基建項目領導小組,或指定一名局領導負責,加強對基建項目的管理和監督。
(三)嚴格執行基本建設程序。
1.工程設計、施工和物資采購一律實行公開招標。
2.加強工程監理,嚴格按設計方案施工,確保工程質量。
3.嚴格技工程預算和工程進度撥付工程款。
4.項目竣工后,委托中介機構對工程進行竣工決算審計。對項目的財務審計,如本單位財務力量不足,可以委托中介機構進行。
四、對固定資產處置權的監督制約
1.各單位要根據國務院有關部門和總局的有關規定,辦理固定資產的無償調撥、出售、報廢和報損手續,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處置本單位和下級單位的固定資產。
2.出售的固定資產要經社會中介機構進行評估,并逐步實行拍賣。
3.撤消或合并的單位,應對本單位的固定資產進行清理造冊,并將處置意見報上級單位審批。固定資產的處置收入屬單位所有,按有關規定登記入帳。
五、對大宗物資采購權的監督制約
(一)實行公開招標。服裝制作、票證印制、大宗物資采購一律實行政府采購。
總局規定的采購目錄內的物資,如汽車、計算機類設備由各單位根據需求層層報總局統一實行政府采購;目錄以外的項目采購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國家稅務局組織實施。
(二)成立招標評標工作組。有采購權的單位要組成招標評標工作組,招標評標工作組由財務、使用、監察、人事等部門和有關專家組成。
(三)規范招標和采購行為。招標采購過程應規范運作,任何人不得干預招標工作,更不得搞假招標,工作人員不得與投標人串通,影響投標價格和評標結果。
六、建立財務內控制度
(一)加強財務內部監管制度建設。各級國家稅務局要加強對本單位和下級單位內部財務管理制度建設,明確職責,加強考核。各單位必須建立會計人員崗位責任制度、財務內控制度、稽核制度、財務報銷審批制度、財產清查制度。
(二)明確崗位設置和人員分工。按照國家法律、法規的規定,單位的會計和出納必須分設,錢和物必須分別管理。出納不得兼管內部稽核、會計檔案和收入、支出賬戶的登記工作。
七、實行財務公開制度
(一)經費分配情況公開。各級國家稅務局必須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建立經費分配制度,制定具體的分配標準和辦法,并將經費分配情況在本地區范圍公開。
(二)財務收支情況公開。各級國家稅務局對本系統和本級機關的經費收支情況要在一定范圍內公開,每年公布一次。
(三)大宗物品采購情況公開。本單位大宗物品的購置、服裝制作、工程服務和計算機硬件購置、軟件開發及服務等采購情況要在一定范圍公開。公布的主要內容包括招標范圍、標的、評標情況等。
(四)基建情況公開。基建項目開工前,將項目的投資規模、投資概算、資金來源、工程施工單位、工程監理單位、項目建設領導小組成員等情況在本單位公開。項目建設過程中,將工程進度、資金投入等情況每半年公布一次。遇有特殊原因,經批準調整投資規模或預算,也要在本單位公開。項目竣工審計后及時公布審計結果。
(五)固定資產情況公開。各級國家稅務局必須對本單位的辦公用房(包括在用、出租、閑置)、職工住房(按房改政策未出售給職工的住房)、車輛、辦公設備等變動情況每年公布一次。
八、加強財務審計監督
(一)充實財務審計人員。省、市(地)級國家稅務局要根據工作需要,設置專職財務審計人員,縣級國家稅務局可以適當設置兼職財務審計人員。
(二)規范內部審計行為。各級國家稅務局必須嚴格按照《國家稅務局系統內部財務審計辦法(試行)》,對本級及直屬事業單位和下級單位預算、財務收支、專項資金使用、固定資產管理、基本建設管理、大宗物品招標采購等情況進行審計監督。
(三)加強對內部審計工作的監督檢查。
1.上級單位必須加強對下級單位內部財務審計工作的指導,監督檢查內部審計工作的完成情況和審計工作的質量。
2.建立上下級工作聯系制度和審計問題糾正落實情況反饋制度。各級國家稅務局必須在每年1月底前將上年的內部審計總結逐級上報。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投資基金法(2015年修正)
2015-04-2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設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的決定
2014-02-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阿爾及利亞民主人民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8-06-26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1998修正)
1998-04-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建立海南經濟特區的決議
1988-04-13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修訂)
1999-10-31國務院關于在線政務服務的若干規定
2019-04-26融資擔保公司監督管理條例
2017-08-02衛星電視廣播地面接收設施管理規定(2018修正)
2018-09-18工程咨詢行業管理辦法
2017-11-06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2014年修訂)
2014-03-0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浙江慈溪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復函
2014-02-1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中國食物與營養發展綱要(2014—2020年)的通知
2014-01-28取得內地法律職業資格的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居民在內地從事律師職業管理辦法(2013)
2013-08-0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成立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領導小組的通知
2013-06-08國務院關于地方改革完善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體制的指導意見
2013-04-1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立疾病應急救助制度的指導意見
2013-02-2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十二五”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的通知
2012-04-1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海南省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2-01-2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重點工作分工的通知
2010-07-2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農民工培訓工作的指導意見
2010-01-21國務院關于200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
2010-01-07國務院關于黃河流域防洪規劃的批復
2008-07-21國務院關于部委管理的國家局設置的通知(2008年)
2008-03-21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鼓勵數字電視產業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
2008-01-01國務院關于實施企業所得稅過渡優惠政策的通知
2007-12-2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準備工作的通知
2007-08-04國務院關于東北地區振興規劃的批復
2007-08-0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務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領導小組組成人員的通知
2007-04-14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文條例
2007-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