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ㄍㄖ裕?/p>
稅務行政處罰聽證程序實施辦法(試行)
第一條 為了規范稅務行政處罰聽證程序的實施,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制定本實施辦法。
第二條 稅務行政處罰的聽證,遵循合法,公正,公開,及時和便民的原則。
第三條 稅務機關對公民作出2000元以上(含本數)罰款或者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作出1萬元以上(含本數)罰款的行政處罰之前,應當向當事人送達<稅務行政處罰事項告知書>,告知當事人已經查明的違法事實,證據,行政處罰的法律依據和擬將給予的行政處罰,并告知有要求舉行聽證的權利。
第四條 要求聽證的當事人,應當在<稅務行政處罰事項告知書>送達后3日內向稅務機關書面提出聽證;逾期不提出的,視為放棄聽證權利。
當事人要求聽證的,稅務機關應當組織聽證。
第五條 稅務機關應當在收到當事人聽證要求后15日內舉行聽證,并在舉行聽證的7日前將<稅務行政處罰聽證通知書>送達當事人,通知當事人舉行聽證的時間,地點,聽證主持人的姓名及有關事項。
當事人由于不可抗力或者其他特殊情況而耽誤提出聽證期限的,在障礙消除后5日以內,可以申請延長期限。申請是否準許,由組織聽證的稅務機關決定。
第六條 當事人提出聽證后,稅務機關發現自己擬作的行政處罰決定對事實認定有錯誤或者偏差,應當予以改變,并及時向當事人說明。
第七條 稅務行政處罰的聽證,由稅務機關負責人指定的非本案調查機構的人員主持,當事人,本案調查人員及其他有關人員參加。
聽證主持人應當依法行使職權,不受任何組織和個人的干涉。
第八條 當事人可以親自參加聽證,也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代理。當事人委托代理人參加聽證的,應當向其代理人出具代理委托書。代理委托書應當注明有關事項,并經稅務機關或者聽證主持人審核確認。
第九條 當事人認為聽證主持人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有權申請回避。回避申請,應當在舉行聽證的3日前向稅務機關提出,并說明理由。
聽證主持人是本案當事人的近親屬,或者認為自己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或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聽證的,應當自行提出回避。
第十條 聽證主持人的回避,由組織聽證的稅務機關負責人決定。對駁回申請回避的決定,當事人可以申請復核一次。
第十一條 稅務行政處罰聽證應當公開進行。但是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或者個人隱私的,聽證不公開進行。
對公開聽證的案件,應當先期公告當事人和本案調查人員的姓名,案由和聽證的時間,地點。
公開進行的聽證,應當允許群眾旁聽。經聽證主持人許可,旁聽群眾可以發表意見。
對不公開聽證的案件,應當宣布不公開聽證的理由。
第十二條 當事人或者其代理人應當按照稅務機關的通知參加聽證,無正當理由不參加的,視為放棄聽證權利。聽證應當予以終止。
本案調查人員有前款規定情形的,不影響聽證的進行。
第十三條 聽證開始時,聽證主持人應當首先聲明并出示稅務機關負責人授權主持聽證的決定,然后查明當事人或者其代理人,本案調查人員,證人及其他有關人員是否到場,宣布案由;宣布聽證會的組成人員名單;告知當事人有關的權利義務。記錄員宣讀聽證會場紀律。
第十四條 聽證過程中,由本案調查人員就當事人的違法行為予以指控,并出示事實證據材料,提出行政處罰建議。當事人或者其代理人可以就所指控的事實及相關問題進行申辯和質證。
聽證主持人可以對本案所及事實進行詢問,保障控辯雙方充分陳述事實,發表意見,并就各自出示的證據的合法性,真實性進行辯論。辯論先由本案調查人員發言,再由當事人或者其代理人答辯,然后雙方相互辯論。
辯論終結,聽證主持人可以再就本案的事實,證據及有關問題向當事人或者其代理人,本案調查人員征求意見。當事人或者其代理人有最后陳述的權利。
第十五條 聽證主持人認為證據有疑問無法聽證辨明,可能影響稅務行政處罰的準確公正的,可以宣布中止聽證,由本案調查人員對證據進行調查核實后再行聽證。
當事人或者其代理人可以申請對有關證據進行重新核實,或者提出延期聽證;是否準許,由聽證主持人或者稅務機關作出決定。
第十六條 聽證過程中,當事人或者其代理人放棄申辯和質證權利,聲明退出聽證會;或者不經聽證主持人許可擅自退出聽證會的,聽證主持人可以宣布聽證終止。
第十七條 聽證過程中,當事人或者其代理人,本案調查人員,證人及其他人員違反聽證秩序,聽證主持人應當警告制止;對不聽制止的,可以責令其退出聽證會場。
當事人或者其代理人有前款規定嚴重行為致使聽證無法進行的,聽證主持人或者稅務機關可以終止聽證。
第十八條 聽證的全部活動,應當由記錄員寫成筆錄,經聽證主持人審閱并由聽證主持人和記錄員簽名后,封卷上交稅務機關負責人審閱。
聽證筆錄應交當事人或者其代理人,本案調查人員,證人及其他有關人員閱讀或者向他們宣讀,他們認為有遺漏或者有差錯的,可以請求補充或者改正。他們在承認沒有錯誤后,應當簽字或者蓋章。拒絕簽名或者蓋章的,記明情況附卷。
第十九條 聽證結束后,聽證主持人應當將聽證情況和處理意見報告稅務機關負責人。
第二十條 對應當進行聽證的案件,稅務機關不組織聽證,行政處罰決定不能成立;當事人放棄聽證權利或者被正當取消聽證權利的除外。
第二十一條 聽證費用由組織聽證的稅務機關支付,不得由要求聽證的當事人承擔或者變相承擔。
第二十二條 本實施辦法由國家稅務總局負責解釋。
第二十三條 本實施辦法自1996年10月1日起施行。
附:<稅務行政處罰聽證通知書>格式
XXX稅務局稅務行政處罰聽證通知書
( )稅 字第 號
?。{稅人識別號: ?。?/p>
根據你提出的聽證要求,定于 年 月 日在 舉行聽證,請準時參加。
本次聽證擬由 主持。你如認為主持人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需要申請回避的,請于舉行聽證的三日前提出,并說明理由。
稅務機關(章)
年 月 日
稅務案件調查取證與處罰決定分開制度實施辦法(試行)
第一條 為了促進稅務機關正確實施行政處罰行為,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利,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和<國務院關于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的通知>,制定本實施辦法。
第二條 稅務機關實施稅務行政處罰,除依法可以當場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外,均適用本實施辦法。
第三條 對各類稅務案件的調查取證由稅務機關的有關調查機構負責;對案件調查結果的審查由稅務機關負責人指定的比較超脫的機構(以下簡稱審查機構)負責。
第四條 稅務機關的調查機構對稅務案件進行調查取證后,對依法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應及時提出處罰建議,制作<稅務行政處罰事項告知書>并送達當事人,告知當事人作出處罰建議的事實,理由和依據,以及當事人依法享有的陳述,申辯或要求聽證權利。
第五條 稅務機關的調查機構應當充分聽取當事人的陳述,申辯意見,并對陳述,申辯情況進行記錄或制作<陳述申辯筆錄>.
第六條 調查終結,調查機構應當制作調查報告,并及時將調查報告連同所有案卷材料移交審查機構。
移交的調查報告主要包括下列內容:
?。ㄒ唬┊斒氯说幕厩闆r;
(二)當事人的違法事實及證據;
?。ㄈ└嬷闆r;
?。ㄋ模┊斒氯说年愂錾贽q情況;
(五)處罰建議;
(六)其他。
第七條 審查機構收到調查機構移交的案卷后,應對案卷材料進行登記,填寫<稅務案件審查登記簿>.案卷登記應主要包括下列內容:
(一)調查案件來源資料;
(二)事實證據材料;
(三)告知材料;
(四)陳述,申辯意見記錄或<陳述申辯筆錄>;
?。ㄎ澹┱{查報告;
(六)其他有關資料。
案卷材料不全的,可以通知調查機構增補。
第八條 審查機構應對案件下列事項進行審查:
(一)調查機構認定的事實,證據和處罰建議適用的處罰種類,依據是否正確;
(二)調查取證是否符合法定程序;
?。ㄈ┊斒氯岁愂?,申辯的事實,證據是否成立;
?。ㄋ模┙浡犠C的,當事人聽證申辯的事實,證據是否成立。
第九條 審查機構應在自收到調查機構移交案卷之日起10日內審查終結,制作審查報告,并連同案卷材料報送本級稅務機關負責人審批。審查報告主要包括下列內容:
?。ㄒ唬┗景盖?;
?。ǘ┱{查機構調查認定的事實,證據和處理建議;
(三)陳述,申辯情況;
?。ㄋ模┞犠C情況;
?。ㄎ澹彶闄C構審查認定的事實,證據,適用法律及處理建議;
?。┢渌?/p>
聽證期間不計算在審查期限內。
第十條 稅務機關負責人認為調查報告或審查報告有重大錯誤的,可以將案卷材料退回調查機構或審查機構重新處理。
第十一條 審查機構應自收到本級稅務機關負責人審批意見之日起3日內,根據不同情況分別制作以下處理決定書報送本級稅務機關負責人簽發:
?。ㄒ唬┯袘苄姓幜P的違法行為的,根據情節輕重及具體情況予以處罰,制作決定書;
?。ǘ┻`法行為輕微,依法可以不予行政處罰的,不予行政處罰,制作<不予行政處罰決定書>;
?。ㄈ┻`法事實不能成立的,不得予以行政處罰,制作決定書;
?。ㄋ模┻`法行為已構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制作決定書。
第十二條 調查機構或其他執行機構應在處理決定書送達和執行以后將處理決定書和執行報告抄送審查機構備查。
第十三條 重大復雜的稅務行政處罰案件,應自作出處理決定之日起5日內報上一級稅務機關備案。
第十四條 本實施辦法除適用所附四種稅務文書格式外,需要制作的其他稅務文書可參照適用國家稅務總局<稅務稽查工作規程>規定的稅務文書格式。
第十五條 本實施辦法由國家稅務總局負責解釋。
第十六條 本實施辦法自1996年10月1日起執行。
附:四種文書格式
附1:XXX稅務局稅務行政處罰事項告知書
稅告字( )第 號(當事人):
對你的稅務行政違法行為已經調查終結,即將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三十一條和第四十二條的規定,現將有關事項告知如下:
一 稅務行政處罰的事實根據,法律依據及擬作出的處罰決定:
二 你有陳述,申辯的權利。
三 如果你是公民,對你罰款2000元以上,你有聽證的權利。如果你是法人或其他組織,對你罰款10000元以上,你有聽證的權利。
若你符合上述聽證條件,要求舉行聽證,應當在收到本告知書之日起三日內向本稅務機關書面提出;逾期不提出,視為放棄聽證權利。
稅務機關(公章)
年 月 日
附2:
陳述申辯筆錄時間:
地點:
事由:
當事人:
調查人員:
陳述申辯內容:
上述筆錄經當事人審核無誤。
(當事人當場簽章及時間)
附3:
稅務案件審查登記簿
01、調查案件來源資料:(名稱,份件數。下同)
02、事實證據材料:
03、告知材料:
04、陳述申辯材料:
05、調查報告:
06、
07、
08、
09、
10、??
附4:
不予行政處罰決定書
稅不罰字( ?。┑凇 √?/p>
當事人姓名,性別,年齡,住址(法人或其他組織名稱,地址,法定代表人姓名,職務,住址)
當事人(姓名或名稱) (案件名稱)一案,已經調查終結,現查明: ?。ó斒氯诉`反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事實和證據)。
經審查認為:(當事人)上述事實,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 >第 條第 款 項的規定,本可予以行政處罰。鑒于(當事人) 違法行為輕微并及時糾正,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三十八條第一款第(二)項的規定,現決定不予行政處罰。
(當事人)如對本決定不服,可以在收到本決定書之日起15日內向上一級稅務機關申請復議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稅務機關(公章)
年 月 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黃周端律師,中共黨員,福建省律師協會會員、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會員,現執業于福建融成律師事務所為專職律師。黃律師具有多年的法學教育背景,在從事多年的律師執業期間,具有豐厚的法學功底和實踐經驗,條理清晰、庭審應辯能力強。對待任何案件,無論標的大小,都能夠細心專業的分析處理案件。工作作風優良,收費公道,是值得信賴的律師,長期以來一直深受當事人的一致信任及好評。黃律師執業前期辦案廣泛涉及婚姻家庭、房產糾紛、工傷賠償、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糾紛、債務追償等經濟合同等民事案件以及刑事辯護等領域的法律事務。積累了豐富的辦案經驗,并已成功代理了多起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婚姻家庭糾紛(包括離婚、繼承及在爭取孩子撫養權、財產分割等訴請基本達到當事人的預期效果)、工傷賠償、債權追討、交通事故賠償以及刑事辯護案件,維護了眾多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為當事人挽回了巨額的經濟損失。這些成功的案件也為其提供豐富的理論和實踐經驗。單位:福建融成律師事務所。手機:15980206080。地址:福建省福州市五四路159號世界金龍大廈16層(附近站點:古三座、樹兜站)QQ:583567300,微信:15980206080、zhouzhou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軍銜條例(1994-5-12修正)
1970-01-01中央人民政府任免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暫行條例[失效]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2001修正)
2001-10-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的決定(2004)
2004-08-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塔吉克斯坦共和國關于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的合作協定》的決定
2004-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鐵路法
1990-09-0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強法律解釋工作的決議
1981-06-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國務院提請審議授權深圳市制定深圳經濟特區法規和規章的議案的決定
1989-04-04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
1995-10-30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獨資企業法
1999-08-30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2014修訂)
2014-07-29城市綠化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船員條例(2020修訂)
2020-03-27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條例
2016-03-10畜禽規模養殖污染防治條例
2013-11-1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煤礦安全生產工作的意見
1970-01-01鐵路安全管理條例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5-23國務院關于修改《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的決定
2013-01-30國務院關于促進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科學發展的指導意見
2012-10-2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農村殘疾人扶貧開發綱要(2011-2020年)的通知
2012-01-03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的決定
2010-12-20外國企業或者個人在中國境內設立合伙企業管理辦法(國務院令第567號)全文
2009-11-25中華人民共和國抗旱條例
2009-02-26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
2008-11-10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務院工作規則》的通知
2008-03-23國務院關于海河流域防洪規劃的批復
2008-02-16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于開展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專項行動“回頭看”再檢查工作督查的通知
2007-11-12國務院關于重慶市城鄉總體規劃的批復
2007-09-2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違規修建辦公樓等樓堂館所案件調查處理情況的通報
2007-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