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國家稅務局、地方稅務局:
根據稅收征管改革的整體部署和要求,為了進一步加強轉讓定價稅收管理工作(或稱反避免工作),糾正和克服地區間開展轉讓定價稅收管理工作極不平衡的狀況,經研究,特通知如下:
一、必須充分認識開展轉讓定價稅收管理工作的意義
轉讓定價稅收管理工作是國際稅收管理的重要內容,也是我國涉外稅收管理工作的重點。隨著對外開放的不斷深入和擴大,跨國投資日益增多,外商通過關聯企業間的業務往來,利用轉讓定價轉移利潤,規避稅收的現象也日趨嚴重,不僅侵蝕財政收入,損害國家權益,而且造成了到中國投資企業虧損的假象,產生投資環境差的負效應等危害。如不效遏制,不利于擴大開放,吸引外資。因此,開展轉讓定價稅收管理工作,是堅持依法治稅,維護國家權益的具體體現,有利于貫徹公平稅負原則,保護外商投資者的僉利益,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有序發展;有利于促進各國間經貿往來;有利于促進國家間稅務管理的合作,共同防范偷漏避稅,為國家間稅收利益的協調奠定基礎創造條件;有利于培養和造就一批精通國際稅收管理的專門人才,增強對跨國納稅人稅收管理的水平。
二、開展轉讓定價稅收管理工作,必須堅持積極穩妥、扎實有效的原則
轉讓定價稅收管理工作是在對關聯企業間業務往來價格進行綜合經濟分析、廣泛的調查取證和深入論證的基礎上,作出應稅收入或應納稅所得額的調整。因而,稅務審計工作難度大,操作內容復雜,政策性和業務性的要求均較高。因此,開展轉讓定價稅收管理工作要因地制宜,堅持積極穩妥扎實有效的原則。各級稅務機關枯認真落實黨的改革開放政策,維護國家權益,保護投資者僉權益的前提下,加強對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的監管。要以現代化的計算機信息系統為依托,借鑒國際轉讓定價稅收管理的經驗和做法,逐步建立一套嚴密、規范、高效、可操作性強的轉讓定價稅收管理機制;要盡快建立一支素質高、業務技能強、人員相對穩定、能適應國際稅收管理的高水平的專業隊伍。在具休工作中,要慎重選戶、嚴密審計,做到有理、有據、有節,不斷強化稅源的監控力度,使轉讓定價稅收管理工作盡快走向規范化。
三、加強領導,統一思想認識,擴大宣傳,搞好部門協作
加強領導,狠抓各項措施的落實是做好轉讓定價稅收管理工作的關鍵。各級稅務機關的領導要把轉讓定價稅收管理工作列入涉外稅收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抓好典型,開展調查研究,聽取重要審計戶的匯報,幫助解決工作中的困難。各級黨委稅務機關要充分運用電視、報刊、廣播等輿論工具,從依法治稅的高度,大力宣傳轉讓定價稅收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增強各級黨政領導及有關部門對開展轉讓定價稅收管理工俄認識;要主動向當地政府匯報,爭取黨政領導的支持;要主動與外經貿、海關、物價、工商、商檢、銀行、公安等部門聯系合作,共同維護稅法的嚴肅性,維護國家的稅收主權。
四、合理設置管理機構,盡快配備專業人員
轉讓定價稅收管理機構的設置,要適應跨國納稅人稅收管理中長期發展目標的需要,到本世紀末,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根據本地工作需要,盡力配備一定數量的具有較高素質的專業人員,全國形成一支較穩定的專業隊伍。國家稅務總局在涉外稅務管理司已設立專職的轉讓定價稅收管理機構,負責協調指導全國轉讓定價稅收管理工作。條件成熟時,還將建立國際稅收專家咨詢顧問小組,負責轉讓定價稅收管理對策研究,會審安例。隨著稅收征管改革的進展,要逐步將跨國納稅人的稅收征管納入統一的部門管理,以適應國際稅收管理和協調的需要。當前各地根據實際需要,合理設置機構,逐步充實轉讓定價稅收管理人員。省一級稅務機關原則上要在原有的涉外管理機構內部,設立轉讓定價稅收管理部位,配備專職管理人員,負責協調指導全省轉讓定價稅收管理工作;沿海城市或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比較集中的地區,在涉外稅收專職管理部門內設置轉讓定價稅收管理職能部位,配備一定數量的專業人員,專門從事轉讓定價審計工作;縣(市)級以上稅務機關,原則上可不設單獨的轉讓定價稅收管理機構;轉讓定價稅收管理工作由地市級稅務機關集中統一管理。各地對配備的轉讓定價稅收管理的專職人員要嚴格把關,競爭上崗。專職人員不僅要具備熟練的審計、查帳技能、較高的政策業務水平及高度的責任心,同時要掌握一定的國際經濟貿易知識,熟悉國際稅收、西方會計,具有一定的外語基礎。
五、進一步完善轉讓定價稅收管理法規,采用先進有效方法開展轉讓定價稅收管理工作
必須進一步完善轉讓定價稅收管理的法規,采用先進有效的方法開展轉讓定價稅收管理工作,提高效率和效益。轉讓定價稅收調整方法除運用傳統的可比非受控價格法、再銷售價格法、成本加成法等方法外,還要抓緊研究國際上普遍使用的利潤法、預約定價法等方法,結合我國實際工作情況,制定規則,加以運用,使轉讓定價稅收審計調整工作更易操作,更趨完善。
六、加強培訓工作,建立獎勵機制,確保人才穩定
根據國家確定的2010年經濟發展規劃和目標,有計劃、分步驟,盡快建立一支素質高、業務精、具有轉讓定價稅收管理技能的國際稅收管理人員隊伍,是提高我國轉讓定價稅收管理工作質量和效益的首要措施,也是當務之急。各級稅務機關都要從戰略高度著眼,重視此類人員的培訓工作。總局將每年有計劃地組織舉辦業務骨干培訓,并逐步形成規模;各地可視情況舉辦短期強化培訓班,組織實地考察交流學習,也可通過掛職鍛煉,送專業院校培訓,或到境外有關機構接受實習等多種方式。經過專業培訓的人員,列入轉讓定價稅收管理人才庫管理,合理安排使用。一般情況下,轉讓定價稅收管理人員不輕易交換或調離,遇特殊情況,需要調動的,應報經省級稅務機關批準,并報總局(涉外稅收管理司)備案。總局將定期召開轉讓定價稅收管理工作總結交流會,評比推廣各地好的經驗和做法,對完成任務出色,有創造、有特殊貢獻的人員,進行表揚并給予獎勵,激勵專業人員的工作熱情,確保轉讓定價稅收管理人員隊伍的穩定。
七、加大經費投入,改善轉讓定價稅收管理手段
轉讓定價稅收管理進行的審計、調查取證和調整征稅工作十分復雜,人力、財力、物力需求量大,各地稅務機關在安排經費時,要保證轉讓定價稅收管理工作的需要。同時,各地稅務機關要主動爭取當地政府的財力支持,以保證轉讓定價稅收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
八、加強情報交換,建立信息網絡
國家稅務總局和省稅務機關應通過與外貿、工商、海關、商檢、物價、統計、銀行、勞動等部門通訊各類信息查詢機構的溝通與聯系,廣泛收集、分析、整理和定期交流國內外有關商業(產品)、無形資產價格、利潤率、勞務服務費費率、融資貸款利率等資料,建立總局和省級稅務機關轉讓定價稅收管理需要的信息庫,并逐步實現計算機聯網。要進一步加強與我國簽定稅收協定國家的情報交換工作,擴大查詢范圍和內容,充分利用情報交換,為轉讓定價稅收管理服務。
九、加強國際稅務合作,共同防范偷避稅
跨國納稅人轉讓定價稅收的檢查和審計,涉及諸多境外查詢、調查取證事宜,總局將不失時機地開展與稅收協定國稅收檢查、審計相互合作方面的談簽工作,為各地跨境檢查創造條件,以全面增強境外檢查、審計的能力,逐步與國際稅收管理接軌,達到共同防范偷避稅。
各地稅務機關在接到本通知后,應認真研究貫徹落實措施,并將貫徹落實情況以及存在的問題報總局。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的決定
2017-12-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召開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的決定
2011-12-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十一屆〕第十一號
2009-08-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2006年中央決算的決議
2007-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法
1992-04-0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敘利亞共和國政府文化合作協定的決議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1978)[失效]
1978-03-0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海南省人民代表會議代行海南省人民代表職權的決定
1988-07-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的決定(1993)
1993-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九章瀆職罪主體適用問題的解釋
2002-12-28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興建長江三峽工程的決議
1992-04-03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法(失效)
1991-04-09中華人民共和國檢察官法
1995-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
1994-03-22中華人民共和國槍支管理法
1996-07-05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規章如何確定罰款幅度問題的答復
1997-01-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企業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0-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的決定 附:第四次修正本
2004-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中央銀行財產司法強制措施豁免法
2005-10-25國務院關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2019)
2019-03-02易制毒化學品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9-18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稽查條例(2016年修訂)
2016-07-01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處罰辦法
2015-01-05醫療機構新生兒安全管理制度(試行)
2014-03-1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煤礦安全生產工作的意見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快煤層氣(煤礦瓦斯)抽采利用的意見
1970-01-01國務院關于同意將山東省煙臺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3-07-28關于印發《測繪地理信息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項目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
2013-07-04國務院批轉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若干意見的通知
2013-02-03國務院關于城市優先發展公共交通的指導意見
2012-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