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規定
(一)各企業、事業、機關、團體、部隊、學校(以下簡稱各單位),必須貫徹中共中央和國務院關于財政資金與信貸資金、基本建設資金與流動資金分口管理,預算內資金與預算外資金分別核算的原則,分別在銀行開設有關帳戶。
(二)銀行帳戶分為基本帳戶(存款戶或往來戶,預算存款戶或經費限額支出戶,預算外存款戶或其他存款戶)專用帳戶(貸款戶,專用基金存款戶)和輔助帳戶。
(三)各單位申請開設基本帳戶必須是編報財政預、決算報表的獨立預算會計單位或實行獨立經濟核算(有核定的流動資金、獨立計算盈虧,獨立編報財務計劃和會計報表)的企業單位。
經銀行審查批準開設基本帳戶的企業單位,可按照有關信貸辦法的規定開立有關專用帳戶。
開設輔助帳戶,必須從嚴掌握,輔助帳戶除與原開戶行的基本帳戶發生款項收付外,一般只收不付或只付不收。只收不付戶的存款余額,由單位定期自行劃轉基本帳戶;只付不收戶所需的資金,由單位定期自行從基本帳戶撥入。
(四)一個獨立單位的財務部門只能在所在地的一個銀行機構開設有關帳戶。單位的其他職能部門,不能在銀行單獨開戶。
二、帳戶設置
(一)企業單位:
1.國營工業企業流動資金開立一個存款戶,商業企業流動資金實行存款、貸款帳戶統一管理的開立一個存貸合一的往來戶(按以后的存貸分戶的規定執行);各項專用基金合并開立一個專用基金存款戶;有貸款的單位,按貸款辦法規定另行開立有關貸款戶。
企業所屬非獨立核算的單位,如因距離主管單位較遠,辦理收付有困難,要求另行開戶的,可開立一個輔助帳戶。
2.集體所有制企業,凡由縣(城市區)以上主管部門統負盈虧的集體企業比照國營企業辦理。其他的集體企業,如手工業合作社、街道家屬工廠等具備開戶條件的,可開立一個存款戶,不具備開戶條件的,由街道辦事處(居民委員會)或以核算點為單位集中開立一個存款戶。
有貸款的集體單位按照貸款辦法的規定開立貸款戶。
3.下列企業除按上述范圍開戶外,可增開以下帳戶:
(1)企業主管部門,對所屬企業上交下撥的資金,可另開一個存款戶。
(2)凡中央主管部門規定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的單位,可增開營業收入上解戶。
(3)各級郵電部門可另開報刊費專戶及郵政匯兌資金往來戶。
(二)行政、事業單位:
1.實行經費限額撥款單位,按照《中央行政事業經費限額撥款辦法》的規定,開立中央預算經費限額支出戶。
2.實行全額預算管理的行政、事業單位,分別預算內、預算外資金開立預算內存款和其他存款兩個帳戶。一個單位既有行政經費又有事業經費,其經費由財務部門和行政部門分別管理的,可各自開立上述帳戶。
大專院校附屬的獨立核算工廠開立一個存款戶。中小學校辦工廠,應在單位帳戶內辦理收付,一般不單獨開戶。
預算單位所屬的報銷單位,與預算單位不在一地,要求單獨開戶的,可開立一個其他存款戶。
3.實行差額管理的單位和自收自支的單位,開立一個其他存款戶。
4.各單位的附設機構,如食堂、招待所、托兒所、幼兒園等獨立會計單位,確有需要的,可開立一個存款戶。
5.黨委、團委或主管部門集中下級單位上繳的黨、團、工會費可開立一個存款戶。
(三)財政機關和建設銀行:
1.各級財政部門的財政預算資金和財政預算外資金,分別開立金庫存款和預算外存款兩個帳戶。
2.(略)
3.基本建設單位的基建資金(包括自籌資金)、建筑安裝企業、包工企業、地質勘探單位和專供基建物資的供銷企業等單位,應在建設銀行開戶。
(四)軍隊單位:
(按(1985)后財字第110號文印發的《軍隊單位在銀行開設帳戶和存款的管理辦法》執行)
(五)(略)
(六)外地及臨時性單位:
1.異地匯入的采購款,如需陸續使用,并符合有關規定的,可開立采購帳戶。
2.經駐在地縣(市)有關部門批準設立的外地常駐機構可開立存款戶。
3.臨時性單位要求在銀行開戶的,應由其主管部門證明,經縣(城市區)一級銀行審查批準,可開立一個存款戶。
三、申請開戶手續和帳戶名稱
(一)單位申請開戶,必須填制開戶申請書,經規定的審查證明單位蓋章證明后,連同蓋有單位公章及名章的印鑒卡片送開戶銀行申請開戶。開戶銀行接到單位的開戶申請后,簽注意見報請縣(城市區)銀行審查批準。
(二)各單位申請開戶必須經下列有關單位審查證明:
1.全民所有制企業由其上一級主管部門審查證明。
2.集體所有制企業,提交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發給的營業執照。
3.行政、事業單位,由撥款的財政部門或上級主管部門審查證明。
4.軍隊系統,(按(1985)后財字第110號文印發的《軍隊單位在銀行開設帳戶和存款的管理辦法》執行)。
5.(略)
6.外地單位的常駐(派出)機構,由主管部門和駐在地有關部門審查證明。
7.各單位的附屬機構,由其管轄單位審查證明。
(三)單位申請開立帳戶的名稱,必須如實反映所有制性質和領導系統。如:縣(市、區)辦企業必須冠有縣(市和區)名;各單位辦的工廠,必須冠有縣(市和區)和興辦單位的名稱;單位的附屬機構,必須冠有管轄單位的名稱。
單位在銀行預留的印鑒(財務公章),必須與帳戶全稱一致。
軍隊單位的帳戶名稱,按總后勤部和總行的聯合通知規定辦理。
四、帳戶的名稱變更、合并、遷移與撤銷
(一)單位申請變更帳戶名稱,應交驗上級主管部門批準的正式函件(集體企業單位還需重新交驗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登記注冊的新證件),經銀行調查屬實后,根據不同情況更改帳戶名稱,或撤銷原帳戶和開立新帳戶。
(二)單位申請撤銷、合并帳戶,須同開戶銀行核對存(貸)款帳戶余額全部無誤后,辦理銷戶手續,同時交回各種空白重要憑證。銷戶后由于未交回空白重要憑證而產生的一切問題,應由單位承擔全部責任。
單位遷移帳戶時,如在同城,由遷出行出具證明,遷入行憑以開立新戶;如搬遷他地,重新按規定辦理開戶手續。在搬遷過程中,可允許暫時保留原帳戶,但在搬遷結束,單位已在當地恢復生產經營時,原帳戶一般應在一個月內結清。
(三)各單位在銀行的帳戶連續一年沒有發生收付活動,經銀行調查認為無繼續存在的必要,即通知單位在一個月內來銀行辦理銷戶手續。如單位逾期未來辦理,即視同自愿銷戶。銷戶后轉暫收款項科目的久懸未取款項戶,每年年終決算時,開列清單,經會計主管人員審批,轉銀行收益處理(營業所應上劃縣支行)。
五、帳戶的使用與管理
(一)各開戶單位通過銀行帳戶辦理資金收付,必須切實遵守以下規定:
1.認真貫徹執行國家的政策、法令,遵守銀行信貸、結算和現金管理等有關規定。在銀行檢查時,各單位必須提供帳戶使用情況的有關資料。
2.各單位在銀行開立的帳戶,只供本單位業務經營范圍內的資金收付,不準出租、出借或轉讓給其他單位或個人使用。
3.各種收支款憑證,必須如實填明款項來源或用途,不得巧立名目,弄虛作假,套取現金,套購物資,嚴禁利用帳戶搞非法活動。
4.各單位在銀行的帳戶必須有足夠的資金保證支付,不準簽發空頭的支款憑證,不準簽發遠期的支付憑證。
5.及時、正確地記載和銀行的往來帳務,重視對帳工作,認真及時地與銀行寄送的對帳單進行核對,發現不符,及時與銀行聯系,盡快查對清楚。
(二)銀行必須加強帳戶管理:
1.把好開戶關。銀行對各單位申請開戶必須按規定的條件辦理開戶,開立帳戶時,要分清資金性質,正確使用科目;要建立開、銷戶登記制度。
2.經常檢查帳戶使用情況。銀行有權隨時對各單位的帳戶使用情況進行檢查。建立帳戶管理檔案,經常進行帳戶分析,對于非法帳戶應予取締,并報請有關部門嚴肅處理。
3.及時與單位對帳。除按規定抄送對帳單并督促其認真核對外,還應有計劃有重點地進行面對面對帳,切實做到銀行與單位帳戶相符。
(三)本辦法自文到之日起實行。各省、市、自治區分行可根據本辦法精神結合當地具體情況制訂補充規定或細則組織執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情報法(2018修正)
2018-04-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十一屆〕第四十五號
2013-02-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的決定
2010-03-14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試行)[失效]
1982-03-0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蒙古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1998-06-26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2001修訂)
2001-12-29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關于2003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及2004年中央和地方預算的決議
2004-03-14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國務院關于1998年特別國債付息問題的報告》的決議
2004-10-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五十三條第二款的解釋
2005-04-27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
1979-07-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大韓民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1-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試行)
1979-09-1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縣、鄉兩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時間的決定
1986-09-05公安派出所組織條例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葡萄牙文本的決定
1993-07-02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
1994-03-22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辦法
1997-03-1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的決定(1999)
1999-12-25中華人民共和國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2003-06-28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
2005-04-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有關文物的規定適用于具有科學價值的古脊椎動物化石、古人類化石的解釋
2005-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
2006-04-29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
2006-03-25外國商會管理暫行規定(2013修訂)
2013-12-07中央儲備糧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辦學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人類遺傳資源管理條例
2019-05-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養老服務發展的意見
2019-04-16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