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資”企業產品內銷,原則上應收人民幣,對以下范圍,可適當擴大,收取外匯:
1.“三資”企業生產屬于國內緊缺、計劃內需要大量進口的產品,經國家有關主管部門批準,可采取“以產頂進”的方式,以“三資”企業生產的“洋貨”代替進口的洋貨,參照國際市場價格,按質論價,以外幣計價結算。
2.“三資”企業確實提供了先進工藝、技術、設備而生產的產品,按照項目批準權限規定,經批準,賣給國內商業部門或收購單位,在國家規定的期限和比例范圍內,可參照國際市場價格,按質論價,以外幣計價結算。商業部門或收購單位所需外匯,屬于國務院主管部門或地方政府批準的項目,分別由國務院主管部門或地方政府落實解決,由國家外匯管理部門監督執行。必要時,國家外匯管理部門有權從其留成外匯帳戶中撥付。
3.“三資”企業產品賣給經濟特區,以及“三資”企業之間買賣,參照國際市場價格,以外幣計價結算。所需外匯,由購貨方用自有外匯支付。
(二)解決“三資”企業的人民幣利潤匯出問題
“三資”企業的產品應以外銷為目標,外匯收支一般應保持平衡,有困難時,主要靠上述第(一)項辦法的三條渠道解決,匯出人民幣利潤仍有困難的,可采取以下輔助方式解決:
1.允許“三資”企業外方將其所得人民幣利潤轉為本企業或本地區其它企業的增資或新投資,可享受以外匯投資的同樣待遇。
2.經經貿部門批準,允許“三資”企業使用人民幣利潤在市場上收購國家收購以外的商品出口。
3.“三資”企業賣給銀行的外匯,外匯額度由當地外匯管理分局名義開立專戶保留,專款專用,作為“三資”企業外商匯出人民幣利潤的批匯額度。具體辦法由國家外匯管理局擬訂(此條不對“三資”企業宣布)。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2012修訂)
2012-10-2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免職名單(2010-4-29)
2010-04-29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十三號
2009-04-24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關于修正《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若干規定的決議
1979-07-0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作業場所安全使用化學品公約》的決定
1994-10-27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各專門委員會組成人員人選辦法
1998-03-06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2004)
2004-03-14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西班牙王國關于移管被判刑人的條約》的決定
2006-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監獄法
1970-01-0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上海公約的決定
2001-10-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國和加拿大領事協定的決定
1998-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
1982-08-2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所得稅法》的決定
1983-09-02臺灣省出席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協商選舉方案
1983-03-0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的決定
1990-04-0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的決定
2001-10-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有關文物的規定適用于具有科學價值的古脊椎動物化石、古人類化石的解釋
2005-12-29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少數民族代表名額分配方案
2006-03-15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條例(2014修訂)
2014-07-29優化營商環境條例
2019-10-22融資擔保公司監督管理條例
2017-08-02山東省救災物資儲備庫管理辦法
2014-12-2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城區老工業區搬遷改造的指導意見
2014-03-03國務院關于發布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2013年本)的通知
2013-12-02中華人民共和國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快煤層氣(煤礦瓦斯)抽采利用的意見
1970-01-01取得內地法律職業資格的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居民在內地從事律師職業管理辦法(2013)
2013-08-07國務院關于無錫國家傳感網創新示范區發展規劃綱要(2012—2020年)的批復
2012-08-0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上海市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2-01-2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做好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的意見》任務分工的通知
2011-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