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廳局,衛生部衛生監督中心、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一、2002年全國各類職業病發病情況
2002統計年度,全國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不包括
西藏、港澳臺)共報告各類職業病人14821例,較2001年增加了12.1%。在總病例數中,塵肺病占82.6%,慢性中毒占8.8%,急性中毒占4.0%(附表1)。各省區市、各工業系統職業病報告發病例數見附表2和附表3。報告農藥中毒9874例,其中死亡620例,病死率6.3%。
(一)塵肺病發病情況
2002年共報告塵肺病新病例12248例,較2001年增加了16.6%。在各類塵肺病例中,煤工塵肺和矽肺仍為主要病種,共占85.6%;發生于礦山的塵肺病患者占71.7%;發生于煤炭系統的塵肺病患者占47.6%;鄉鎮企業的患者408例。2002年年內死于各種疾病的塵肺病患者2343例。截止2002年,我國塵肺病累積病例581377名,其中仍存活患者442200例。
(二)職業中毒情況
1. 急性職業中毒:共報告205起590例。與2001年相比下降了22%。引起急性中毒的主要化學毒物有一氧化碳和硫化氫,占急性中毒病例總數的39.8%。因急性職業中毒死亡112例,病死率19.0%,較2001年增高了4.5%。
2. 慢性職業中毒:共報告1300例,與2001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1.5%,引起慢性職業性中毒的化學物質,鉛及其化合物居首位,其次為苯和正己烷。與2001年相比,發生于鄉鎮企業和外資企業的慢性中毒病例均有增加,尤其外資企業的病例是2001年的2.1倍。
(三)其它六類職業病(不含放射性疾病)發病情況
職業性耳鼻喉疾病206例,以噪聲聾為主(197例);職業性眼病159例,以化學性眼部燒傷為主(120例);其它職業病203例,以化學灼傷為主(183例)。余詳見附表1。
(四)農藥中毒情況
全年共報告9874例,其中死亡620例,病死率6.3%。在總病例數中,因農業生產活動而引起的生產性農藥中毒1740例,占17.6%,其病死率為0.6%。引起生產性農藥中毒的主要農藥品種,仍是高毒性有機磷殺蟲劑的甲胺磷和對硫磷,共占生產性農藥中毒的44.6%。
(五)發病報告情況分析
1、報告病例數增加。職業病統計發病例數繼2001年打破近10年來新病例逐步減少的趨勢以來,2002年發病總例數仍較2001年有所增加,主要是塵肺病同比增加了16.4%,其中報告發生于鄉鎮企業的塵肺病例是2001年的2.0倍。
2、慢性苯中毒、正己烷中毒病例增加。與2001年相比,慢性職業中毒病例有所增加,報告的苯和正己烷中毒病例增加明顯,其中正己烷中毒例數是2001年的3.7倍,且集中發生于沿海的
福建(64例)和
廣東(41例),共占正己烷中毒例數的94.6%。報告發生于外資企業的慢性中毒例數是2001年的3.1倍。
分析發生上述情況的原因,除了實際的發病數上升外,還應當考慮以下因素:
1、2002年是《職業病防治法》正式實施的第一年,各級衛生部門的職業衛生監督檢查工作得到加強,用人單位和
勞動者的職業病防治意識有了一定提高,職業病發病報告與往年相比較為及時和全面,使得報告例數有所增加。
2、2002年發生
河北白溝農民工苯中毒事件后,國務院十分重視,衛生部等九部委聯合組織開展了全國有毒有害化學品生產、銷售和使用專項整治工作,對箱包加工、皮革加工、玩具制造、制鞋、家具制造、裝飾材料加工等行業集中進行了重點整治,對有關的勞動者進行了健康檢查,這也是職業病報告數上升,特別是慢性苯中毒、正己烷中毒病例增加的一個重要原因。
二、工作場所監測和勞動者職業性體檢情況
全國列入經常性衛生監督范圍的有毒有害作業廠礦225608家,其中40.5%進行了衛生監督,因各種原因給予處罰的單位1633家,總處罰率為1.8%。2002年有毒有害作業點的監測率有所下降。列入監測范圍的有毒有害作業點1259816個,實際監測690952個,占總測點的54.8%,比2001年下降了4.5%,尤其粉塵作業點的實測率下降了7.0%。517195個實測點的有毒有害物質濃(強)度達到國家衛生標準,合格率為74.9%。在12949081名接觸有毒有害作業工人中,有8980375名的作業工人應在年內接受職業性健康檢查,實際只有3133241人(占34.9%)接受了職業健康檢查,受檢率仍處于較低水平。以粉塵企事業工人的受檢率為例,全國平均受檢率29.4%,鄉鎮企業粉塵作業工人的受檢率只有17.2%。說明用人單位在工作場所監測和勞動者健康監護方面與法律法規的要求仍然有較大差距。
三、全國有毒有害化學品生產、銷售和使用專項整治情況
按照國務院領導同志對河北省高碑店市和
北京市豐臺區天曄農民工苯中毒事件批示精神和國務院《關于河北省高碑店市農民工苯中毒事件的通報》(國發〔2002〕9號)的要求,由衛生部牽頭,會同原國家經貿委(安全監管局)、
勞動保障部、公安部、工商總局、質檢總局、稅務總局和全國總工會,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有毒有害化學品生產、銷售和使用專項整治(以下簡稱專項整治),并作為全國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的一個重要內容。
專項整治期間,各地共召開專項整治會議2755次,參加會議人員達90282人次,下發專項整治文件57141份,舉辦不同層次《職業病防治法》培訓班2657期,共培訓247665人次。各地衛生行政部門在企業自查自糾的基礎上,廣泛開展調查摸底,逐一排查核實,初步摸清了全國生產、銷售和使用有毒有害化學品企業的基本情況。
據調查,全國共有制鞋、箱包加工等有毒有害化學品企業67061家,其中,制鞋企業占25.7%、家具制造企業占14.3%、裝飾材料加工企業占9.5%;按企業性質劃分,私營企業占42.3%、股份制企業和鄉鎮企業占20.9%。涉及從業人員共972萬余人,其中接觸有毒有害化學品的249萬余人。組織對 124余萬人進行職業健康體檢,發現職業病人39833人,疑似職業病人1959人。
全國共出動衛生監督員168294人次,檢查了69876家用人單位,責令限期整改18091家、警告9928家、罰款836家,共計罰款759.4萬元,責令停業整頓1860家、取締和關閉1127家。
安監部門查處沒有安全生產管理機構企業12616家、沒有安全標志和防火設施企業9364家、危險化學品沒有分類存放企業6838家。工商部門查處沒有工商營業執照4138家、超越經營范圍企業920家。質檢部門查處使用膠粘劑產品質量不合格企業3599家。勞動保障部門查處使用童工企業280家、未成年工從事有毒有害作業企業645家、沒有依法與農民工
簽訂勞動合同企業10088家。稅務部門查處涉稅違法企業11673家,查補稅收總額(含補稅、滯納金和罰款)97973萬元。工會部門查處沒有建立工會組織企業27043家、沒有建立群眾
勞動保護監督檢查組織企業50975家。
各地加大了大案要案的查處力度,如河北高碑店市農民工苯中毒、北京天曄公司苯中毒、
山東時風集團重大苯中毒、
東莞安加鞋廠女工正己烷中毒和
溫州三洋盛凱鞋材加工廠慢性苯中毒等一批大案,17名違法業主分別被判處1-4年有期徒刑,對個別行政人員予以行政處分。
通過整治督促企業建立了職業病防治工作制度,配備了職業病危害防護設施和必要的個人防護用品,規范勞動用工行為,全國職業病危害嚴重的不利趨勢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專項整治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效。
二○○三年五月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