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關于加強新階段“菜籃子”工作的通知》(國發[2002]15號)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實施食品藥品放心工程的通知》(國辦發[2003]65號)規定,商務部門要大力實施以“培育綠色市場”為重點的“三綠工程”,加強食品流通、加工業的行業指導和管理,推進食品流通體制改革,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檢測體系。為貫徹落實國務院文件精神,深入推進“三綠工程”,加快建立流通和加工環節的食品安全保障體系,現就建立健全流通和加工領域食品安全檢測體系提出如下意見:
一、建立健全流通和加工領域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檢測體系的重要意義
實施“三綠工程”以來,食品質量、安全、衛生明顯改善。但由于多方面原因,目前流通和加工領域食品安全檢測體系建設方面普遍存在體系不健全、檢測手段薄弱、技術人員缺乏和投入不足等問題。建立健全流通和加工領域食品安全檢測體系,是實施“三綠工程”的重要內容,是嚴格市場準入管理的重要方式,是結合我國實際保障食品安全的有效措施。各級商務主管部門要充分認識流通和加工領域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檢測體系的重要意義,切實增強責任感、緊迫感,從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把這項工作抓實抓好。
二、建立健全流通和加工領域食品安全檢測體系的主要內容
各級商務主管部門和流通、加工企業,要以建立流通和加工領域的食品安全保障體系為核心,以嚴格實行索票、索證、認證、認定等市場準入制度為基礎,以法律法規和技術標準為依據,以完善檢測手段和提升檢測能力為重點,抓住當前蔬菜、肉類、水產品、豆制品等與百姓生活關聯度較高的商品,建立健全食品流通、加工領域有條件企業嚴格自檢、社會中介檢驗檢測機構接受委托檢驗、執法機關監督抽檢和商務部門定點檢測機構監測抽檢相結合的食品安全檢測體系。
(一)加快企業自檢體系建設
各地商務主管部門要有計劃、有步驟地推進企業自檢體系建設,加快建立保障食品安全的行業自律機制,強化食品流通、加工企業法定代表人是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的意識。要積極開展食品安全檢測技術的培訓與咨詢,指導有條件的食品流通和加工企業建立檢測站點,配備檢測設備和專業人員,開展日常檢測,并實行檢測結果公示制度,檢測不合格的食品不得出廠和入市銷售。商務部門要加強監督檢查,對沒有按要求建立檢測站點、開展例行檢測或存在安全隱患的單位要向消費者公示,并追究企業法定代表人及有關人員責任,對定點屠宰企業還應依法取消其定點屠宰資格。
(二)完善委托檢驗制度。
各地商務主管部門在積極推進企業自檢體系建設工作中,對確實沒有自檢能力的企業要實行委托檢驗制度,定期和不定期委托有資質的社會食品安全檢測機構代為檢測;要督促沒有自檢能力的企業嚴把進貨關,嚴格從開展日常檢測的批發市場、定點屠宰廠和經有關部門批準的正規生產企業進貨,對感官可疑的食品要及時送檢;對不能按要求執行委托檢測制度的企業,要及時向消費者公示。
(三)完善食品安全定點檢測網絡。
縣級以上商務部門要合理規劃布局,防止重復建設和資源浪費,充分利用現有社會檢測力量和資源,分別確定國家、省、地、縣定點食品安全檢測機構。定點食品安全檢測機構必須具備以下基本條件:
1.國家、省級定點檢測機構通過省級以上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的計量認證,地、縣級定點檢測機構通過同級以上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的計量認證,并取得《計量認證合格證書》,具有向社會提供公證數據的資格和能力。
2.設有獨立的檢測室(區),水、電、氣等配套齊全,環境整潔衛生。
3.具備《農產品安全質量》標準中規定的檢測方法所必需的儀器設備,其性能滿足對蔬菜、肉類、水產品、豆制品等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質殘留進行定性、定量分析的要求,儀器設備檢出限須達到檢測項目指標的要求。
4.按業務范圍配備相應的管理人員和檢測技術人員,管理人員應具有一定的實際管理經驗,檢測技術人員應熟悉檢測儀器設備的性能,并熟練掌握相關檢測技術,實際操作能力強,工程師以上技術人員的人數應不低于檢測技術人員總數的20%.
5.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嚴格內部管理。
國家級定點食品安全檢測機構,主要設在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省會市,承擔大中城市上市銷售食品衛生質量安全監測評估和全國性普查工作,經審定合格授予“商務部定點食品安全檢測機構”資格。省、地、縣級定點食品安全檢測機構,主要負責本轄區內上市銷售食品的衛生質量安全監測評估,由所在省、地、縣商務主管部門根據需要確定。各級商務主管部門要建立健全專項抽檢制度,委托定點食品安全檢測機構定期或不定期地組織本轄區內的專項抽檢,加強對上市銷售食品的衛生質量安全監測。
三、流通、加工領域開展食品安全檢測的標準和方法
(一)檢測標準
流通、加工領域食品安全檢測工作要依據《農產品安全質量》國家標準和有關檢測技術規范開展。
1.蔬菜檢測:重點檢測韭菜、圓白菜、黃瓜、豆角、油菜、芹菜、小白菜,按照《農產品安全質量無公害蔬菜安全要求》(GB18406.1-2001)等標準執行,前五種蔬菜中甲胺磷不得檢出,芹菜中氧化樂果不得檢出,小白菜中甲基對硫磷不得檢出。
2.肉類檢測:重點檢測豬肉、豬肝,按照《農產品安全質量無公害畜禽肉安全要求》(GB18406.3-2001)執行,鹽酸克倫特羅、氯霉素不得檢出,恩諾沙星、慶大霉素、土霉素、四環素、泰樂菌素及磺胺類藥物的最高限量為≤0.1mg/kg,青霉素為≤0.05mg/kg,鏈霉素為≤0.5mg/kg.
3.水產品檢測:重點檢測水發魷魚、水發海參、鮮魚、鮮蝦、鮮蝦仁,按照《農產品安全質量無公害水產品安全要求》(GB18406.4-2001)和《無公害食品水產品中有毒有害物質限量》(NY5073-2001)執行,甲醛不得檢出。
4.豆制品檢測:重點檢測腐竹、豆腐皮,按照《非發酵性豆制品及面筋衛生標準》(GB2711-1998)和《禁止在食品中使用次硫酸氫鈉甲醛(吊白塊)產品的監督管理規定》(國質檢執[2002]183號)執行,次硫酸氫鈉甲醛禁止在食品中使用,不得檢出。
(二)抽樣方法
各級商務主管部門組織的抽樣檢測,必須保證足夠的樣本量。抽檢的最低樣本量要求為:每個市縣選擇銷售量比較大的2個以上農副產品批發市場、2個以上農貿市場和2個以上生鮮超市作為抽檢監測對象。每個檢測品種從每個市場選擇2-3個產銷量比較大的經銷商,各隨機抽取2公斤樣品為一個樣本,其中1公斤樣品作為制備實驗室樣品用于檢測,1公斤樣品作為備樣,并按規定期限低溫冷藏或冷凍保存。為保證檢測結果的真實性和客觀性,在每次檢測抽樣時,各檢測機構的抽樣人員要以消費者的身份,隨機購買商品作為樣本進行檢測,并索取有關單證備查。
(三)檢測方法
1.甲胺磷的測定,按《食品中甲胺磷和乙酰甲胺磷農藥殘留量的測定方法》(GB14876)執行,檢測儀器為氣相色譜儀。
2.次硫酸氫鈉甲醛、甲醛的測定,按《食品中甲醛次硫酸鈉的測定方法》(衛法監法[2001]159號)執行,檢測儀器為分光光度計;或按《無公害食品水產品中有毒有害物質限量》(NY5073-2001)執行,檢測儀器為氣相色譜儀。
3.鹽酸克倫特羅的測定,按《動物組織中鹽酸克倫特羅的測定》(NY/T468-2001)規定執行,檢測儀器為氣相色譜-質譜儀(GC/MC)。
4.恩諾沙星、慶大霉素、鏈霉素的測定,按《獸藥及其他化學物質在動物可食性組織中殘留檢測方法》(農牧發[1998]17號)執行,檢測儀器為液相色譜儀。
5.氯霉素、青霉素、泰樂菌素、磺胺類的測定,分別按《出口肉中氯霉素殘留量檢驗方法》(SN/T0347)、《出口肉中青霉素殘留量檢驗方法》(SN/T0539)、《出口肉中泰樂菌素殘留量檢驗方法》(SN/T0670)、《出口肉中十種磺胺殘留量檢驗方法》(SN/T0208)執行,微生物學檢測。
6.土霉素、四環素的測定,按《畜禽肉中土霉素、四環素、金霉素殘留量測定方法(高效液相色譜法)》(GB/T14931.1)執行,檢測儀器為液相色譜儀。
開展食品安全檢測,是一項技術要求很高的非營利性公益活動。各級商務主管部門要積極爭取財政、技改、編制、科技等部門的大力支持,盡快完善機構,充實人員,增加投入,健全信用檔案,力爭在3-5年時間內建立比較完善的流通、加工領域食品安全檢測體系。請各省級商務主管部門于12月30日之前根據條件在每個大中城市選擇2家有資質的檢測機構,作為國家級定點食品安全檢測機構向商務部推薦(推薦表附后),并將地方食品安全檢測體系建設情況及時報商務部(市場運行調節司)。
附件:商務部定點食品安全檢測機構推薦明細表(略)
二00三年十一月二十六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港口法(2015年修正)
2015-04-24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2011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12年中央和地方預算的決議
2012-03-1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
2007-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二十二條第四款和第二十四條第二款第(三)項的解釋
1999-06-26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選舉和決定任命的辦法
2003-03-10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跨國收養方面保護兒童及合作公約》的決定
2005-04-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1997-12-1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塞浦路斯共和國關于民事、商事和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1995-04-2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來制定的法律、法令效力問題的決議
1979-11-29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已修定]
1979-07-0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縣、鄉兩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時間的決定
1984-09-0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所得稅法》的決定
1983-09-02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1986-06-25中華人民共和國槍支管理法
1996-07-05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規章如何確定罰款幅度問題的答復
1997-01-02中華人民共和國公益事業捐贈法
1999-06-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吉爾吉斯共和國關于中吉國界的補充協定》的決定
2000-04-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2009第二次修訂)
1999-08-3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條第一款的解釋
2002-04-28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表決議案辦法
2003-03-0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3-12-27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快遞暫行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養老服務發展的意見
2019-04-16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間諜法實施細則
2017-12-06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國務院關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14-07-2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湖南望城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復函
2014-02-18關于印發《出國留學經費管理辦法》的通知
2013-11-0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建立寧夏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函
197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