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6-06
根據1997年3月25日國務院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和反補貼條例》的規定,經商原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原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于2001年12月7日發布公告,決定對原產于日本、比利時、德國、荷蘭和俄羅斯的進口己內酰胺(以下稱"被調查產品")進行反傾銷調查。該被調查產品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口稅則號中列為:29337100。
原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以下簡稱"原外經貿部")對被調查產品是否存在傾銷和傾銷幅度進行了調查,原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以下簡稱"原國家經貿委")對被調查產品是否對國內產業造成損害及損害程度進行了調查。原外經貿部和原國家經貿委分別根據調查結果做出了初步裁定。原外經貿部初步裁定存在傾銷,原國家經貿委初步裁定存在實質損害,而且原外經貿部和原國家經貿委初步裁定國內產業的實質損害是由傾銷造成的。根據初步裁定結果,原外經貿部于2003年1月7日發布初裁裁定。原外經貿部初裁裁定存在傾銷,原國家經貿委初裁裁定存在實質損害,而且原外經貿部和原國家經貿委初裁共同裁定國內產業實質損害由傾銷造成。
初裁公告后,調查機關對傾銷及傾銷幅度、損害及損害程度繼續進行調查,根據調查結果,并根據2001年11月26日國務院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
反傾銷條例》(以下稱《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第二十五條的規定,做出終裁決定。現將有關事項公告如下:
一、終裁決定
在本案調查期間內,經全國人大十屆一次會議批準,由新組建的商務部承擔反傾銷調查職能。經過調查,商務部終裁決定存在傾銷和實質損害,同時,商務部認定傾銷和實質損害之間存在因果關系。有關裁定的具體內容見本公告附件《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關于對原產于日本、比利時、德國、荷蘭和俄羅斯的進口己內酰胺反傾銷調查的終裁決定》。
二、征收反傾銷稅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的有關規定,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決定,自2003年6月6日起,對原產于日本、比利時、德國、荷蘭和俄羅斯的進口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己內酰胺征收反傾銷稅。
應征收反傾銷稅的產品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口稅則號29337100下的己內酰胺,。
對各公司征收的反傾銷稅稅率如下:
(一)日本
1、住友化學工業株式會社(Sumitomo Chemical Company, Ltd):5%
2、宇部興產株式會社(UBE Industries, Ltd):8%
3、三菱化學株式會社(MITSUBISHI CHEMICAL CORPORATION):10%
4、東麗株式會社(Toray Industries,Inc.):5%
5、其他日本公司: 18 %
(二)比利時
1、巴斯夫安特衛普有限公司(BASF ANTWERPEN N.V.):6%
2、其他比利時公司: 16%
(三)德國
1、道默有限公司(DOMO Caproleuna GmbH):22%
2、其他德國公司: 28%
(四)荷蘭
1、DSM 纖維中間體公司(DSM Fiber Intermediates B.V.):6%
2、其他荷蘭公司:18%
(五)俄羅斯
1、古比雪夫氮封閉式股份公司(Kuibishevazot Joint Stock Company):7%
2、克麥羅沃氮開放式股份公司(Kemerovo Joint Stock Company"AZOT"):9%
3、其他俄羅斯公司: 16%
三、征收反傾銷稅的方法
進口經營者自2003年6月6日起,進口原產于日本、比利時、德國、荷蘭和俄羅斯的己內酰胺的,應向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繳納相應的反傾銷稅。反傾銷稅以海關審定的成交價格為基礎的到岸價格作為計稅價格從價計征,計征公式為:反傾銷稅額=海關完稅價格×反傾銷稅稅率。進口環節增值稅以海關審定的成交價格為基礎的到岸價格加上關稅和反傾銷稅作為計稅價格從價計征。
四、反傾銷稅的追溯征收
對自2003年1月7日起至本裁定公告之日止有關進口經營者依初裁決定向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所提供的現金保證金,按本裁定所確定的征收反傾銷稅的商品范圍和反傾銷稅稅率計征并轉為反傾銷稅,與之同時提供的進口環節增值稅現金保證金一并轉為進口環節增值稅。對在此期間有關進口經營者所提供的現金保證金超出反傾銷稅和與之相應的進口環節增值稅的部分,海關予以退還,少征部分則不再補征。
對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決定公告之日前原產于日本、比利時、德國、荷蘭和俄羅斯的進口己內酰胺不再追溯征收反傾銷稅。
五、征收反傾銷稅的期限
對原產于日本、比利時、德國、荷蘭和俄羅斯的進口己內酰胺征收反傾銷稅,實施期限自2003年6月6日起5年。
六、新出口商復審
對于上述國家在調查期內未向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口被調查產品的新出口經營者,符合條件的,可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第四十七條的規定,向商務部書面申請新出口商復審。
七、期中復審
在征收反傾銷稅期間,有關利害關系方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第四十九條的規定,向商務部書面申請期中復審。
八、行政復議和
行政訴訟 對本案終裁決定及征收反傾銷稅的決定不服的,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第五十三條的規定,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特此公告
附件: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關于對原產于日本、比利時、德國、荷蘭和俄羅斯的進口己內酰胺反傾銷調查的終裁決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二OO三年六月六日
附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關于對原產于日本、比利時、德國、荷蘭和俄羅斯的進口己內酰胺反傾銷調查的終裁決定
根據1997年3月25日國務院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和反補貼條例》(以下稱《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和反補貼條例》)的規定,經商原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原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于2001年12月7日發布公告立案,決定對原產于日本、比利時、德國、荷蘭和俄羅斯的進口己內酰胺進行反傾銷調查。原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以下簡稱"原外經貿部")對傾銷和傾銷幅度進行了調查,原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以下簡稱"原國家經貿委")對損害及損害程度進行了調查,并于2003年1月7日發布了初裁裁定。原外經貿部初裁裁定存在傾銷,原國家經貿委初裁裁定存在實質損害,而且原外經貿部和原國家經貿委初裁共同裁定國內產業實質損害由傾銷造成。初步裁定后,調查機關對傾銷及傾銷幅度、損害及損害程度繼續進行調查,現本案調查結束,根據本案的調查結果,并依據2001年11月26日國務院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以下稱《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第二十五條的規定,作出終裁決定如下:
一、調查程序
(一)公告立案
2001年10月11日,
南京東方化工有限公司、巴陵石化鷹山石油化工廠和
石家莊化纖有限責任公司三家企業代表國內己內酰胺產業向原外經貿部提出了對原產于日本、比利時、德國、荷蘭和俄羅斯的進口己內酰胺進行反傾銷調查的申請。原外經貿部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和反補貼條例》的有關規定,對申請人的資格、申請調查產品的有關情況、國內同類產品的有關情況、申請調查產品對國內產業的影響、申請調查國家(地區)的有關情況等進行了審查。同時,原外經貿部就
申請書中提供的涉及傾銷、損害及傾銷與損害之間的因果關系等方面的證據進行了審查。經審查,原外經貿部認為申請人提出的初步證據表明,申請人的總產量已占了國內相同或者類似產品總產量的大部分,有資格代表中國己內酰胺產業提出申請。同時,申請書中包含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和反補貼條例》所規定的反傾銷調查立案所要求的內容及有關的證據。在審查了申請材料之后,原外經貿部經商原國家經貿委,于2001年12月7日公告立案,決定開始對原產于日本、比利時、德國、荷蘭和俄羅斯進口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己內酰胺進行反傾銷調查,并確定本案的傾銷調查期為2000年10月1日至2001年9月30日。
(二)原外經貿部和原國家經貿委的初步調查
1、原外經貿部對傾銷及傾銷幅度的初步調查
2001年12月6日,原外經貿部約見了日本、比利時、德國、荷蘭和俄羅斯駐華大使館官員,向他們正式遞交了立案公告和公開部分的申請書,同時通知了本案申請人。根據公告要求,自公告發布之日起20天的應訴報名期內,一些涉案國的生產商和貿易商向原外經貿部申請參加應訴。2001年12月28日,原外經貿部向報名應訴的生產商和出口商發放了反傾銷調查問卷。在問卷規定的期間內,一些應訴公司向原外經貿部書面提出了延期提交答卷的申請,并闡述了延期理由。經審查,原外經貿部同意各申請公司的延期要求。在答卷遞交截止之日前,原外經貿部共收到9家應訴公司的答卷。
原外經貿部對上述答卷進行了初步審查,對個別公司答卷中某些不清楚及需要解釋的部分發放了補充問卷,有關公司在補充問卷中要求的時間內提交了補充答卷。
在案件調查期間,原外經貿部多次會見了應訴公司人員以及各涉案國政府有關官員、各涉案國駐華使館官員,聽取了利害關系方對本案調查的陳述和意見,并依法對此給予了充分考慮。
2、原國家經貿委對損害及損害程度的初步調查
原國家經貿委確定本案的產業損害調查期為1999年1月1日至2001年12月31日。
己內酰胺反傾銷案調查立案后,原國家經貿委組成己內酰胺反傾銷產業損害調查組,對原產于日本、比利時、德國、荷蘭和俄羅斯的進口己內酰胺進行了反傾銷產業損害調查。
2001年12月28日,原國家經貿委向中國國內相關生產企業、國內進口商和國外有關生產商發放了《國內生產者調查問卷》、《國內進口商調查問卷》和《國外生產者調查問卷》。南京東方化工有限公司、巴陵石化鷹山石油化工廠、石家莊化纖有限責任公司和日本 、德國、荷蘭、比利時的相關企業通過代理人向原國家經貿委提出延期提交問卷的申請。原國家經貿委依法同意了申請人和被訴方的延期申請,并在規定的時間內全部收回了國內生產者調查問卷和國外生產者調查問卷,國內進口商未按規定時間提交問卷。
2002年3月至4月,原國家經貿委己內酰胺反傾銷產業損害調查組分別對南京東方化工有限公司、巴陵石化鷹山石油化工廠和石家莊化纖有限責任公司等3戶己內酰胺生產企業進行了實地核查。
2001年10月11日,申請方代理人向原國家經貿委提交了申請方受到實質損害的報告和相關證據材料。德國巴斯夫公司、荷蘭DSM國家礦業公司和日本經濟產業省分別于2002年2月6日、4月20日和4月26日拜會原國家經貿委,陳述了對本案調查的觀點和意見。2002年4月5日至5月20日,被訴方代理人向原國家經貿委提交了關于反傾銷調查案的申訴意見和補充陳述。原國家經貿委對各利害關系方的意見和評述依法給予了考慮。
2002年4月25日,原國家經貿委召開了己內酰胺生產企業和使用己內酰胺作為原料的錦綸絲、簾子布生產企業座談會,與會企業闡述了對本案的意見和建議。原國家經貿委依法考慮了下游企業的實際情況和證據材料。
(三)初步裁定及公告
2003年1月7日,原外經貿部就本案調查發布了初步裁定,認定原產于日本、比利時、德國、荷蘭和俄羅斯的進口己內酰胺存在傾銷,原國家經貿委初裁決定存在實質損害,而且共同認定國內產業實質損害由傾銷造成的。根據初步裁定結果,原外經貿部發布公告,決定自2003年1月7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對原產于日本、比利時、德國、荷蘭和俄羅斯的進口己內酰胺開始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進口經營者在進口原產于日本、比利時、德國、荷蘭和俄羅斯的進口己內酰胺時,必須向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提供與初裁所確定的傾銷幅度相應的現金保證金。
(四)繼續調查
1、對傾銷和傾銷幅度的繼續調查
(1)進一步調查和搜集證據。根據初步裁定公告的要求,各利害關系方在初步裁定發布之日起20天之內可以就初步裁定向調查機關提出書面評論并附相關證據。
調查機關在規定的時間內收到國內申請人、部分應訴公司和下游產業等有關利害關系方的書面評論。對于所遞交的書面評論,調查機關在終裁裁定中依法予以了考慮。
(2)實地核查。為核實各應訴公司提交材料的真實性和準確性,調查機關組成己內酰胺反傾銷調查實地核查小組,于2003年2月至3月赴住友化學工業株式會社、宇部興產株式會社、三菱化學株式會社、東麗株式會社、巴斯夫安特衛普有限公司及其關聯公司巴斯夫中國有限公司、道默有限公司、DSM 纖維中間體公司、古比雪夫氮封閉式股份公司、克麥羅沃氮開放式股份公司等進行了實地核查。
核查期間,被核查公司的財務人員、銷售人員和管理人員接受了核查小組的詢問,并根據要求提供了有關的證明材料。核查小組全面核查了各公司的整體情況、被調查產品的國內銷售情況、被調查產品的出口銷售情況、生產被調查產品的成本及相關費用情況,對公司提交材料的完整性、真實性和準確性進行了調查,并進一步搜集了相關證據。調查機關對這些材料進行了整理核對,在終裁決定中依法予以了考慮。
(3)終裁決定前的信息披露。本案終裁前,調查機關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第二十五條第二款和《反傾銷調查信息披露暫行規則》的規定,向各提交答卷的應訴公司披露并說明了各公司計算傾銷幅度時所依據的基本事實,并給予各應訴公司提出評論意見的機會。在終裁決定中,調查機關對應訴公司提出的意見和評論依法進行了考慮。
2、對損害及損害程度的繼續調查
該案初裁決定公告發布之日起20天內,調查機關收到了申請方南京東方化工有限公司、巴陵石化鷹山石油化工廠和石家莊化纖有限責任公司及其代理人和被訴方9家公司及其代理人遞交的書面評論。調查機關對利害關系方的書面評論及相關情況,繼續調查和取證。
2003年3月,調查機關對巴陵石化鷹山石油化工廠進行終裁前實地核查,并要求其他兩家申請人在規定時間內提交終裁前調查問卷及相關證據材料。申請方代理人向調查機關遞交了對被訴方評論意見的反駁意見及相關證據材料。
調查機關對申請書及所附證據、回收的調查問卷、實地核查情況,以及初裁后進一步調查的結果、利害關系方的書面評論、反駁意見及所附證據材料進行了認真分析,對各利害關系方的意見依法給予了充分考慮。
二、被調查產品、國內同類產品和國內產業
本案被調查產品是原產于日本、比利時、德國、荷蘭和俄羅斯的進口己內酰胺,該產品是錦綸6纖維(尼龍6纖維)和工程塑料尼龍6的原料。
該產品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口稅則號中列為:29337100;產品分子式:C6H11NO;產品形態:固體或液體己內酰胺。
調查機關在考察了產品的物理性能和化學性能、生產技術和產品用途、產品的替代性和相互競爭性等因素后,認定原產于日本、比利時、德國、荷蘭和俄羅斯的進口己內酰胺與國內產業生產的己內酰胺屬于同類產品,具有可比性。
關于德國、荷蘭、日本三國應訴企業提出的產品調查范圍調整的申請,原外經貿部在調查了進口己內酰胺和國內產業生產的己內酰胺的相似性,及了解了申請人有關生產和銷售己內酰胺產品的情況后,決定對該申請不予支持。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的規定,調查機關依法對本案用于產業損害評估的國內企業的生產量進行了審查。調查機關認定南京東方化工有限公司、巴陵石化鷹山石油化工廠和石家莊化纖有限責任公司三家企業1999年至2001年己內酰胺生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95%以上,可以代表中國國內己內酰胺產業。
三、傾銷和傾銷幅度
調查機關審查了各應訴公司的答卷,對各公司的正常價值和出口價格作如下認定:
(一)正常價值和出口價格
1、日本住友化學工業株式會社(Sumitomo Chemical Company, Ltd)
調查機關審查了該公司在國內的銷售情況。調查期內,其同類產品在國內銷售的總數量占該公司對中國出口總數量超過5%,符合數量要求。該公司有部分同類產品的國內銷售是低于成本進行的,但沒有超過20%,調查機關以包括低于成本銷售的交易的國內銷售價格為基礎來確定其正常價值。調查機關在實地核查中,審查了公司與宇部興產株式會社之間的交易情況,認定兩公司之間交易屬于正常的貿易過程,因此決定將這部分交易包括在正常價值確定范圍之內。
關于公司所報的成本資料,調查機關經過核查,認定公司在答卷中提交的數據和相關證據準確可信,接受其提供的資料計算被調查產品的成本。
調查機關對該公司的國內銷售價格調整項目進行了審查及實地核查。關于公司主張的貿易環節調整項目,經審查,公司內外銷渠道并無實質差異,也無證據說明貿易環節不同導致了內外銷售過程的何種不同及其如何影響價格。調查機關在實地核查中獲得的部分材料仍不足以證明貿易環節調整的必要性,調查機關對該項調整項目不予支持。該公司提供的其他調整項目的資料和證據基本可信,對調整的主張也能起到證明作用,因此調查機關認定可以接受其主張。其他調整項目的金額根據公司報告的調整項目數額確定。
調查機關對該公司被調查產品的出口情況進行了審查和實地核查。調查期內,對中國的出口銷售,該公司全部通過關聯貿易商進行的。調查機關依據關聯貿易商轉售給獨立購買商的價格為基礎確定出口價格。
調查機關對該公司的出口銷售價格調整項目進行了審查及實地核查。該公司提供的調整項目的資料和證據基本可信,對調整的主張也能起到證明作用,因此調查機關認定可以接受其主張。調整項目的金額根據公司報告的調整項目數額確定。
2、日本宇部興產株式會社(UBE Industries, Ltd)
調查機關審查了該公司在國內的銷售情況。調查期內,其同類產品在國內銷售的總數量占該公司對中國出口總數量超過5%,符合數量要求。該公司有部分同類產品的國內銷售是低于成本進行的,但沒有超過20%,調查機關以包括低于成本銷售的交易的國內銷售價格為基礎來確定其正常價值。調查機關在實地核查中,審查了公司與住友化學之間的交易情況,認定兩公司之間交易屬于正常的貿易過程,因此決定將這部分交易包括在正常價值確定范圍之內。
關于公司所報的成本資料,調查機關經過核查,認定公司在答卷中提交的數據和相關證據準確可信,接受其提供的資料計算被調查產品的成本。
調查機關對該公司的國內銷售價格調整項目進行了審查及實地核查。關于公司主張的貿易環節調整項目,經審查,公司內外銷渠道并無實質差異,也無證據說明貿易環節不同導致了內外銷售過程的何種不同及其如何影響價格。調查機關在實地核查中獲得的部分材料仍不足以證明貿易環節調整的必要性,調查機關對該項調整項目不予支持。該公司提供的其他調整項目的資料和證據基本可信,對調整的主張也能起到證明作用,因此調查機關認定可以接受其主張。其他調整項目的金額根據公司報告的調整項目數額確定。
調查機關對該公司被調查產品的出口情況進行了審查和實地核查。調查期內,該公司對中國的出口銷售全部是通過日本國內非關聯貿易商來進行的。調查機關以該公司銷售給非關聯貿易商的出口交易價格為基礎確定出口價格。
調查機關對該公司的出口銷售價格調整項目進行了審查及實地核查。該公司提供的調整項目的資料和證據基本可信,對調整的主張也能起到證明作用,因此調查機關認定可以接受其主張。調整項目的金額根據公司報告的調整項目數額確定。
3、日本三菱化學株式會社(MITSUBISHI CHEMICAL CORPORATION)
調查機關審查了該公司在國內的銷售情況。調查期內,其同類產品在國內銷售的總數量占該公司對中國出口總數量超過5%,符合數量要求。該公司有部分同類產品的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