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條 為加強鐵路工業產品質量管理,促使生產鐵路工業產品的企業貫徹執行產品技術標準,不斷提高產品質量,提高經濟效益,確保鐵路運輸安全,防止粗制濫造,對鐵路工業產品尚未列入國家實施生產許可證產品目錄的量大、面廣、涉及安全、生產又較混亂的產品,實行產品制造特許證的制度。
第2條 實行鐵路工業產品制造特許證(以下簡稱“特許證”)的產品目錄,由部科技局商有關業務局提出,按年度編制實施計劃,經部長批準后,于上年十二月底前由鐵道部下達。
第3條 “特許證”是對企業的生產技術條件考核和產品質量的檢驗結果的證明。“特許證”不作產品質量出廠驗收的憑證。
第4條 “特許證”由鐵道部統一審核、頒發。部科技局負責“特許證”的管理、審查和監督。對實施“特許證”的產品質量檢驗和生產企業的生產技術條件考核工作,由鐵道部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以下簡稱“部檢驗中心”)負責統一組織安排。
第5條 凡實施“特許證”的產品,由部檢驗中心負責組織制訂“特許證”產品實施細則和檢驗、考核辦法,在部下達實施“特許證”產品目錄計劃三個月內完成,報部審批公布。
第6條 “特許證”產品實施細則的制訂,應包括以下內容:
1、采用的產品技術標準〔國家標準或專業(部)標準〕;
2、采用的經正式批準的產品圖紙和技術文件資料;
3、產品質量檢驗、測試考核項點(關鍵項點和主要項點)及計算方法;
4、產品生產技術條件(質保體系)和考核項條及評分方法;
5、“特許證”自發放之日起的有效期限(3~5年);
6、產品生產企業申請截止日期;
7、產品質量檢驗的抽樣方法;
8、承擔產品質量檢測的單位及其狀況;
9、收取檢測費、檢驗人員差旅費、管理費的預算表;
10、有關“特許證”的其他事項。
第7條 生產企業必須在“特許證”產品實施細則所規定的時間內提出申請,逾期不再辦理。
第8條 申請“特許證”的企業,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1、企業必須持有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核發的營業執照;
2、產品質量必須達到現行的國家標準或專業(部)標準的要求;
3、產品必須有按規定程序批準的圖紙和技術文件;
4、產品在生產過程中必須具有有效的質量控制措施;
5、必須具備保證產品質量的生產設備、工藝裝備、計量器具和檢驗手段,計量定級應取得三級合格證書;
6、企業必須具有健全的質量保證體系,能保證產品質量生產的穩定;
7、企業要有一支生產該產品,足以保證質量和進行正常生產的技術人員、技術工人和檢驗人員隊伍。
第9條 “特許證”的申請、考核、審查、批準程序;
1、企業根據部下達的“特許證”產品目錄年度計劃,按本辦法中產品制造特許證申請書(附件一)的要求詳細填寫,一式四份,經企業主管部門簽署意見后送部檢驗中心;
2、部檢驗中心按部批復的產品“特許證”實施細則內容,對申請企業先進行生產技術條件的考核合格后,再組織檢驗站或有關單位組成產品質量檢驗小組進行產品質量的檢驗測試,承擔產品質量檢驗測試的單位對檢驗測試數據簽字并蓋公章后交部檢驗中心,由部檢驗中心負責提出申請企業生產技術條件考核和產品檢驗報告,并填寫結論性的意見,加蓋公章后連同檢驗、考核評分表一并上報部科技局;
3、部科技局對部檢驗中心提出的報告、簽署的意見及檢驗、考核評分資料進行審定后報部長批準,對合格企業發給“特許證”,并統一公布;
4、對合格企業的申請書:部科技局、部檢驗中心各存檔一份,返回給申請企業和其上級主管單位各一份,其他有關部門發給復印件。
第10條 申請“特許證”的企業經生產技術條件考核或產品質量檢驗不合格者,允許企業進行三個月至半年時間的整頓,再進行申請,第二次審查仍不合格者,取消其申請資格。
第11條 根據產品不同特點,規定企業使用“特許證”的有效期,最長不得超過五年,有效期自發證之日算起。
第12條 “特許證”采用統一的證書格式和統一標記并由鐵道部統一編號:
1、鐵路工業產品制造特許證標記為TTX:
第一個T——代表鐵(Tie)路
第二個T——代表特(Te)
X——代表許(Xu)可
2、“特許證”的編號,采取七位阿拉伯數字編號方法,頭三位數字為產品類別編號,后四位數字為制造特許證編號,編號按發證先后次序編排,如圖示(略)。
第13條 產品在“特許證”的有效期內,企業應在該產品出廠驗收合格證上和包裝上標明“特許證”的標記和編號。
第14條 企業在取得“特許證”后,應嚴格保證產品質量并按本辦法的有關規定和批復的產品“特許證”實施細則的要求,接受部檢驗中心的日常監督檢驗。
第15條 取得“特許證”的企業有下列情況之一者,應及時將“特許證”交回部科技局,并予以注銷:
1、企業決定不再生產該項產品者;
2、企業接到上級停止使用該產品制造特許證指令者;
3、該產品已列為淘汰產品者;
4、已超過“特許證”規定的有效期,未繼續提出“特許證”申請者;
5、遇有技術標準、生產圖紙作重大修改,而未重新辦理申請“特許證”者;
6、經抽查產品質量下降,不能在限期內改進者。
第16條 注銷“特許證”產品的企業名單由鐵道部統一公布。
第17條 凡經鐵道部決定實施“特許證”的產品,對未取得“特許證”和注銷“特許證”的企業,其主管部門不下達任務,該企業不得再生產該產品,采購人員不得采購,使用者不得使用,如果使用未取得和注銷“特許證”的產品,所發生的質量事故,由使用單位負責。
生產、經銷有違反本辦法者,按國家《工業產品質量責任條例》的通知有關規定處理。
第18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偽造、轉讓或冒用“特許證”,違者要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
第19條 發放“特許證”的工作人員和考核檢驗人員,必須嚴格遵守《工作人員守則》,違者要給予必要的處分。
第20條 參照國家發放生產許可證的規定,申請“特許證”的企業,應繳納檢驗費、檢驗人員差旅費、管理費(包括申請費、會議費、資料費),本著減少企業開支和收費單位不盈利的原則,可參考鐵道部關于《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收費暫行規定》確定收費標準。
第21條 本辦法解釋權屬鐵道部科技局。
第22條 本辦法自公布之日起實行。
(附件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尹韋韋律師,現執業于全國優秀、安徽先進-----安徽深藍律師事務所,合肥律師協會會員,從事律師工作數年。工作以來,主要辦理合同糾紛(勞務合同、買賣合同、融資租賃合同、建設工程合同、借款合同)、刑事辯護、婚姻家事類案件,擁有豐富的訴訟和庭審經驗。參與辦理的部分典型案件如下:1、黃某、鐘某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為委托人爭取到210409元工程款);2、肖某離婚糾紛(依法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未承擔夫妻共同債務);3、李某勞務合同糾紛(為委托人爭取到勞務報酬27601元);4、王某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為委托人爭取到各項賠償合計101174元);5、六安某公司買賣合同糾紛(為委托人爭取到貨款18592元);6、潘某民間借貸糾紛(為委托人爭取到借款人民幣36000元)…
個體工商戶登記管理辦法
2011-09-30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九屆第二十四號)
2009-12-26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外外交人員法
2009-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2004年修訂)
2004-08-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葡萄牙共和國關于移管被判刑人的條約》的決定
2007-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2000修訂)
2000-04-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陸地邊界條約》的決定
2000-04-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保護和促進文化表現形式多樣性公約》的決定
2006-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
1970-01-01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一屆政府推選委員會的具體產生辦法
1996-08-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的決定
1983-09-02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
1980-09-10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名額和選舉問題的決定
1992-04-03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1989-12-26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批準設立重慶直轄市的決定
1997-03-14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二)
2001-08-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有關出口退稅、抵扣稅款的其他發票規定的解釋
2005-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監督法
2006-08-27城鎮燃氣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法規匯編編輯出版管理規定(2019修正)
2019-03-02建設工程勘察設計管理條例(2017修正)
2017-10-17中華人民共和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銀行管理條例》的決定
2014-11-27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2011修正)
2011-01-08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實施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促進信息消費擴大內需的若干意見
2013-08-08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的決定
2013-01-31國務院關于同意將江蘇省宜興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1-01-2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孤兒保障工作的意見
2010-11-16國務院關于統一內外資企業和個人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費附加制度的通知
2010-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