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土資源廳(國土環境資源廳、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資源管理局、規劃和國土資源局),計劃單列市土地管理局(城鄉規劃土地局、規劃和國土局),解放軍土地管理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土地管理局:
征地工作事關國家經濟建設,涉及農民的切身利益和社會穩定。近年來,各級政府和國土資源管理部門通過加強征地管理,保證了國家經濟建設用地,安置了被征地農民的生產和生活,維護了社會的穩定。但一些地方還不同程度地存在征地不依法補償、征地費用管理混亂、安置不落實等問題,侵犯了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的合法權益,導致群眾信訪大幅度增加,必須引起高度重視。10月22日,《征用土地公告方法》(國土資源部第10號令)正式發布。為切實做好征地補償安置工作,落實征地公告制度,現就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加強征地補償安置工作的組織領導
加強征地管理,做好補償安置工作,是保障經濟建設用地,切實維護廣大農民合法權益的客觀要求;是促進農業發展、農民增收、農村穩定的重要方面;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在國土資源管理工作中的具體體現。各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務必按“三個代表”的要求,嚴格執行法定的征地補償標準,探索以市場為導向的多種安置途徑,妥善安置被征地農民的生產和生活;加快協調解決征地中出現的問題,有效地化解各種矛盾,切實維護社會穩定。
征地補償安置工作必須妥善處理國家、集體、農民三者利益關系,促進地區經濟發展、農村穩定和農民生活水平提高。地方各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要積極主動地向當地黨委、政府領導匯報有關征地工作,以取得理解和支持;要加強與政府各有關部門聯系和合作,共同做好有關工作。已被部確定為征地制度改革試點的城市,應根據統一部署,大膽嘗試、積極探索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征地補償安置方式。
二、依法擬定和嚴格審查征用土地有關方案,確保征地補償安置費用合法合理
依法擬定征用土地方案和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是搞好征地補償安置工作的前提。各地可依照法律規定,從本地區實際出發,以保持被征地農民原有生活水平為原則,制定有關征地補償安置具體辦法,報政府批準后頒布實施。有條件地區在調查測算的基礎上,可統一公布本地區不同地類的年畝產值標準,并根據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土地區位、農民人均收入、人均耕地面積和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線等因素確定不同地類的補償倍數;或合理確定本地區不同區位、地類、用途的征地綜合補償標準。凡采取征地包干的,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確定征地包干費用。嚴禁以“包干”等名義,巧立名目收取其他費用和違反規定收取征地管理費,擠占征地補償安置費用,侵犯被征地農民的合法權益。
市、縣國土資源管理部門擬定的征用土地方案應真實、可靠、可行。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對上報的征用土地方案應嚴格依法審查,不符合有關法律法規的,應退回報送單位,不能上報。省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要對報部審查的征用土地方案的真實性、可行性全面負責。
三、認真執行“兩公告一登記”制度,搞好征地批后實施管理
征用土地方案經依法批準后,市、縣國土資源管理部門應及時會同政府有關部門,以村(組)為單位擬定有關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征用土地方案和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應依照法定程序和《征用土地公告辦法》的有關規定予以公告,并辦理征地補償登記手續。要認真聽取和研究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民和其他權利人對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的不同意見;對要求舉行聽證會的,應當舉行聽證會,并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和批準的征用土地方案修改完善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報市、縣人民政府批準后組織實施。
各地對征地補償安置費用使用和管理應進行嚴格監管,做到??顚S?,嚴禁侵占、截留或挪作他用。征地補償安置費用在依照有關規定支付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后,市、縣國土資源管理部門有權要求該集體經濟組織在一定期限內提供征地補償安置費用分配和支付清單,并配合政府有關部門和鄉鎮政府及時監督檢查各項費用使用情況。由村(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支配的征地補償安置費用,應建立財務公開制度。定期向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公布收支狀況。用于被征地農民生活安置的安置補助費,在農民自愿的基礎上,可逐步建立安置人員的社會保險個人帳戶,購買養老、失業、醫療保險等,提供長期的生活保障。
四、建立征地批后檢查制度,督促各項工作落實到位
地方各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應盡快建立征地批后檢查制度。每年年底要對在本行政區域內征地批后實施情況進行全面檢查或重點抽查,檢查擬定的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是否符合有關法律法規及批準的征用土地方案、征地批后實施程序是否合法、征地補償安置費用是否及時足額到位、被征地的農業人口安置是否落實等。在檢查中發現問題的,應及時糾正;對存在違法行為的,應依法追究法律責任。上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應對下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的自查工作進行檢查、指導。各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要不斷總結經驗,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進一步落實本行政區域內的征地補償安置工作。
自2002年起,部建立國務院批準征用土地的征地批后實施情況反饋制度。省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要在地方各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檢查的基礎上匯總當年有關情況,包括征地批后實施有關工作到位、征地補償安置各項費用支付、被征地農業人口安置等情況,于年底向部呈送報告。部根據情況進行抽查,并通報抽查結果。
五、做好被征地單位和群眾思想工作,妥善處理信訪反映的征地問題
征地工作群眾性、政策性很強。地方各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要深入基層,加強對《土地管理法》和征地有關法律規定的宣傳工作,使被征地單位和群眾了解有關法律規定,理解國家經濟建設征用土地的必要性,積極支持政府征地工作。同時,要不斷改進工作作風和方法,通過扎實細致的工作,樹立國土資源管理部門依法行政、深入實行、密切聯系群眾的形象。
各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對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通過不同渠道反映的征地補償安置問題應高度重視,認真研究。應通過現場核實、聯合辦公或公文督辦等形式,依照法律規定,實事求是地處理信訪反映的問題。對補償安置費用合法、到位、安置途徑基本可行的,要耐心做好宣傳、解釋和疏導工作,取得群眾的理解和支持;對補償安置費用不合法、沒有足額到位、安置不落實的,應責成市、縣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及時糾正;對侵占、截留、挪用征地補償安置費用等嚴重違紀違法行為的,應移交有關部門依法嚴肅查處。各地要建立信訪案件跟蹤檢查和回訪制度,及時檢查處理落實情況;切實維護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的合法權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戰爭遺留爆炸物議定書》的決定
2010-04-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澳大利亞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8-04-24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納米比亞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7-04-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突尼斯共和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0-07-08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1996-03-17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
1979-07-08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
1980-09-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的決定
1988-04-13中華人民共和國臺灣同胞投資保護法
1994-03-05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
1993-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授權深圳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和深圳市人民政府分別制定法規和規章在深圳經濟特區實施的決定
1992-07-01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防空法
1996-10-29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
2005-04-27中華人民共和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2013修訂)
2013-12-07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2019修訂)
2019-04-03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國務院關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2016年)
2016-02-06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
2014-08-0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城區老工業區搬遷改造的指導意見
2014-03-03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2011修訂)
2011-10-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近期土壤環境保護和綜合治理工作安排的通知
2013-01-23學位論文作假行為處理辦法
2012-11-1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2013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
2012-12-08國務院關于促進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科學發展的指導意見
2012-10-2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2年全國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要點的通知
2012-05-15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業健康發展的意見
2012-04-19國務院關于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11-0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立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補償機制的意見
2010-12-10國務院辦公廳印發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意見重點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
2010-07-23全國新增1000億斤糧食生產能力規劃(2009-2020年)
2009-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