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規(guī)范注冊會計師對期后事項的審計,明確執(zhí)業(yè)責任,制定本準則。
第二條? 本準則適用于注冊會計師執(zhí)行財務報表審計業(yè)務。
第三條? 本準則所稱期后事項,是指資產負債表日至審計報告日之間發(fā)生的事項以及審計報告日后發(fā)現(xiàn)的事實。
第四條? 注冊會計師應當考慮期后事項對財務報表和審計報告的影響。
下列兩類期后事項可能對財務報表和審計報告產生影響:
(一)資產負債表日后調整事項,是指對資產負債表日已經存在的情況提供了新的或進一步證據的事項;
(二)資產負債表日后非調整事項,是指表明資產負債表日后發(fā)生的情況的事項。
第二章? 截至審計報告日發(fā)生的事項
第五條? 注冊會計師應當實施必要的審計程序,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以確定截至審計報告日發(fā)生的、需要在財務報表中調整或披露的事項是否均已得到識別。
第六條? 注冊會計師應當盡量在接近審計報告日時,實施旨在識別需要在財務報表中調整或披露事項的審計程序。這些程序包括:
(一)復核被審計單位管理層建立的用于確保識別期后事項的程序;
(二)查閱股東會、董事會及其專門委員會在資產負債表日后舉行的會議的紀要,并在不能獲取會議紀要時詢問會議討論的事項;
(三)查閱最近的中期財務報表;如認為必要和適當,還應當查閱預算、現(xiàn)金流量預測及其他相關管理報告;
(四)向被審計單位律師或法律顧問詢問有關訴訟和索賠事項;
(五)向管理層詢問是否發(fā)生可能影響財務報表的期后事項。
第七條? 在向管理層詢問可能影響財務報表的期后事項時,注冊會計師詢問的內容主要包括:
(一)根據初步或尚無定論的數據作出會計處理的項目的現(xiàn)狀;
(二)是否發(fā)生新的擔保、借款或承諾;
(三)是否出售或購進資產,或者計劃出售或購進資產;
(四)是否已發(fā)行或計劃發(fā)行新的股票或債券,是否已簽訂或計劃簽訂合并或清算協(xié)議;
(五)資產是否被政府征用或因不可抗力而遭受損失;
(六)在風險領域和或有事項方面是否有新進展;
(七)是否已作出或考慮作出異常的會計調整;
(八)是否已發(fā)生或可能發(fā)生影響會計政策適當性的事項。
第八條? 如果被審計單位的分支機構、子公司等組成部分的財務信息由其他注冊會計師審計,注冊會計師應當考慮其他注冊會計師對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所實施的審計程序,并考慮是否需要向其告知計劃的審計報告日。
第九條? 如果知悉對財務報表有重大影響的期后事項,注冊會計師應當考慮這些事項在財務報表中是否得到恰當的會計處理并予以充分披露。
第三章? 審計報告日后至財務報表報出日前發(fā)現(xiàn)的事實
第十條? 在審計報告日后,注冊會計師沒有責任針對財務報表實施審計程序或進行專門查詢。在審計報告日至財務報表報出日期間,管理層有責任告知注冊會計師可能影響財務報表的事實。
本準則所稱財務報表報出日,是指被審計單位對外披露已審計財務報表的日期。
第十一條? 在審計報告日后至財務報表報出日前,如果知悉可能對財務報表產生重大影響的事實,注冊會計師應當考慮是否需要修改財務報表,并與管理層討論,同時根據具體情況采取適當措施。
第十二條? 如果管理層修改了財務報表,注冊會計師應當根據具體情況實施必要的審計程序,并針對修改后的財務報表出具新的審計報告。
新的審計報告日期不應早于董事會或類似機構批準修改后的財務報表的日期。相應地,注冊會計師應當將本準則第五條至第七條規(guī)定的審計程序延伸至新的審計報告日。
第十三條? 如果注冊會計師認為應當修改財務報表而管理層沒有修改,并且審計報告尚未提交給被審計單位,注冊會計師應當按照《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第1502號——非標準審計報告》的規(guī)定,出具保留意見或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
第十四條? 如果注冊會計師認為應當修改財務報表而管理層沒有修改,并且審計報告已提交給被審計單位,注冊會計師應當通知治理層不要將財務報表和審計報告向第三方報出。
如果財務報表仍被報出,注冊會計師應當采取措施防止財務報表使用者信賴該審計報告;采取的措施取決于自身的權利和義務以及征詢的法律意見。
第四章? 財務報表報出后發(fā)現(xiàn)的事實
第十五條? 在財務報表報出后,注冊會計師沒有義務針對財務報表作出查詢。
第十六條? 在財務報表報出后,如果知悉在審計報告日已存在的、可能導致修改審計報告的事實,注冊會計師應當考慮是否需要修改財務報表,并與管理層討論,同時根據具體情況采取適當措施。
第十七條? 如果管理層修改了財務報表,注冊會計師應當根據具體情況實施必要的審計程序,復核管理層采取的措施能否確保所有收到原財務報表和審計報告的人士了解這一情況,并針對修改后的財務報表出具新的審計報告。
第十八條? 新的審計報告應當增加強調事項段,提請財務報表使用者注意財務報表附注中對修改原財務報表原因的詳細說明,以及注冊會計師出具的原審計報告。
新的審計報告日期不應早于董事會或類似機構批準修改后的財務報表的日期。相應地,注冊會計師應當將本準則第五條至第七條規(guī)定的審計程序延伸至新的審計報告日。
第十九條? 如果管理層既沒有采取必要措施確保所有收到原財務報表和審計報告的人士了解這一情況,又沒有在注冊會計師認為需要修改的情況下修改財務報表,注冊會計師應當采取措施防止財務報表使用者信賴該審計報告,并將擬采取的措施通知治理層;采取的措施取決于自身的權利和義務以及征詢的法律意見。
第二十條? 如果臨近公布下一期財務報表,且能夠在下一期財務報表中進行充分披露,注冊會計師應當根據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確定是否仍有必要提請被審計單位修改財務報表,并出具新的審計報告。
第五章? 公開發(fā)行證券的考慮
第二十一條? 當被審計單位公開發(fā)行證券時,注冊會計師應當考慮有關證券發(fā)行的法律法規(guī)對期后事項的特殊規(guī)定。
第六章? 附? 則
第二十二條? 本準則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的決定
2015-12-28音像制品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3-19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1992)
1992-04-03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2002年中央決算的決議
2003-06-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拍賣法》的決定(2004)
2004-08-28中華人民共和國現(xiàn)役軍官法
2000-12-28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關于修改憲法和成立憲法修改委員會的決議
1980-09-10全國人大關于漢語拼音方案的決議
1970-01-01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議案和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各專門委員會組成人員人選辦法
1988-03-25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各專門委員會組成人員人選辦法
1993-03-15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qū)區(qū)旗、區(qū)徽使用暫行辦法
1996-08-10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
2001-04-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進一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的決議
2001-04-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1-10-27快遞暫行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2019修訂)
2019-10-11建設項目環(huán)境保護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7-16規(guī)章制定程序條例(2017修訂)
2017-12-22全國經濟普查條例(2018修訂)
2018-08-11衛(wèi)星地面接收設施接收外國衛(wèi)星傳送電視節(jié)目管理辦法(2018修正)
2018-09-18農業(yè)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2011修訂)
2011-10-28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境外證券投資外匯管理規(guī)定
2013-08-21國務院關于貴陽市城市總體規(guī)劃的批復
2013-03-0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批準紹興市城市總體規(guī)劃的通知
2012-11-26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實施細則(2012修正)
2012-11-09國務院關于印發(fā)“十二五”節(jié)能環(huán)保產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的通知
2012-06-16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
2011-07-19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的決定(2011)
2011-07-19國務院關于建立全科醫(yī)生制度的指導意見
2011-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