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效日期:2003-1-30
黨中央各部門,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各直屬企業,全國人大辦公廳,全國政協辦公廳,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解放軍總后勤部、總裝備部,武裝警察部隊后勤部,各民主黨派中央,各人民團體: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實施條例》的有關規定,為了及時向國務院和全國人大報告中央預算的安排情況,現將2001年中央部門預算編制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指導思想和原則
2001年中央部門預算的指導思想是:加大預算管理改革力度,嚴格預算管理,完善和細化預算編制,盡快建立管理規范、結構合理、約束有力、講求效益,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具有中國特色的公共財政新機制。2001年中央部門預算編制工作應堅持以下原則:
(一)綜合財政預算原則。嚴格按照有關規章制度,統一編制、統一管理、統籌安排各單位預算內、外資金和其他收支,將部門和單位組織的各項收入有安排的各項支出納入綜合財政預算。
(二)收支平衡原則。要體現公共財政的要求,減少和壓縮競爭性和經營性領域的財政投入,逐步減少對事業單位的財政補助。各部門應堅持量入為出、收支平衡的原則,從嚴控制各項支出。預算編制既要體現實際需要,又要考慮財力可能,綜合平衡,不編制赤字預算。
(三)統籌兼顧和保證重點原則。部門預算的編制應根據各部門履行的職責、發展目標和現有公共資源的配置情況,在財務可能的條件下,按照有保有壓、確保重點支出需要的原則,分別輕重緩急,統籌安排。
二、編報口徑
中央各部門要按照財政部門制定的統一表格及有關規定,編制反映本部門各項收入和支出的預算。
1.部門預算收入:包括一般預算收入和基金預算收入。一般預算收入主要包括部門及所屬事業單位取得的財政撥款、行政單位預算外資金、事業收入、事業單位經營收入、其他收入等;基金預算收入是指部門按國家規定取得的各項基金收入。
2.部門預算支出:包括一般預算支出和基金預算支出。一般預算支出主要包括部門及所屬事業單位的基本建設支出、挖潛改造和科技三項費用、各項事業費、社會保障支出、行政管理費及其他支出等;基金預算支出是指部門按國家規定從基金收入中開支的各項支出。
三、編制方法
對部門預算中的收入預算、基本支出預算和項目預算,實行不同的編制方法。
(一)收入預算的編制
部門應根據歷年收入情況和下一年度收入增減變動因素,測算2001年取得的各項收入(不含國家稅收)來源。收入預算按收入類別逐項測算、編制,其中部門自行組織的行政性收費和預算外收入,要列入明具體的單位和項目。
(二)基本支出預算的編制
基本支出預算包括人員經費和公用經費。
人員經費包括基本工資、補助工資、其他工資、職工福利費和社會保障費等。人員經費預算應按機構編制主管部門批準的人員編制內的實有人數和國家規定的工資、津貼、補貼標準測算。
公用經費包括公務費、小型設備購置費和修繕費、業務費和業務招待費等。各部門和單位應根據現有的公共資源情況和業務工作性質,按照財政部核定的公用經費單項定額標準和調整系數測算、編制。
2001年行政管理費預算要按照財政部核定的定額標準測算、編制,事業經費的支出標準按照分類的綜合定額核定和編制。
(三)項目預算的編制
項目預算的范圍包括:
1.行政事業單位公用經費中的大型修繕費、購置費等;
2.列入部門預算中的國家專門設立的事業發展項目支出;
3.基本建設、挖潛改造、科技三項費用、支援農村生產性支出等建設性專項支出。2001年部門預算先對前兩部分經費試行項目預算的編制方法,具體填報按照財政部頒布的《中央部門預算項目管理試行辦法》和《申請項目范本文件和具體格式》(文件另發)進行填報。部門申報項目時要進行可行性論證,對提出的項目從技術、財務、成本費用、組織機構、社會效益等方面進行分析,并列入項目備選庫,財政部根據各部門事業發展需要和國家財務可能統籌安排。
四、編報時間
為了保證部門預算編制工作順利進行,各部門編報預算時間統一按下述規定執行。
1.2000年9月20日前,各部門將編制預算的建議數一式兩分(附數據盤)報財政部預算司,其中由國務院機關事務所管理局、中直管理局、國家計委、國家經貿委、科技部、國防科工委等部門管理的預算經費的建議數,要同時抄報這些部門。
2.2000年10月15日前,財政部會同有預算分配權的部門,對中央各部門報送的預算建議數進行審核,提出分配意見,財政部匯總并綜合平衡后形成預算測算方案,報國務院審定。
3.2000年10月15日至25日,國務院審批財政部匯總的按功能分類的中央支出預算草案和按類別編制的中央收入預算草案。
4.2000年11月20日前,財政部根據國務院的指示,向各部門下達預算控制數。
5.2000年12月5日,中央各部門根據預算控制數編制正式部門預算,一式兩份(附數據盤)報財政部預算司。
6.2000年12月25日,財政部將審核后匯總的中央預算草案及國務院直屬29個部門的部門預算報國務院審批。
7.2001年1月15日前,財政部將國務院批準的預算草案報送全國人大財經工作委員會和預算工作委員會交換意見,并根據人大意見修改預算草案。
8.2001年2月15日前,財政部正式代表國務院將2001年中央預算草案提交全國人大。
9.財政部在人代會批準中央預算草案30日內批復中央各部門預算。中央各部門應自財政部批復本部門預算之日起15日內,批復所屬各單位的預算,并抄報財政部。
五、編報要求
1.各部門應重視部門預算編制工作,切實細化預算項目,科學、合理地編制部門預算。2001年要向全國 大報送國務院29個部門的預算。請各單位認真準備,確保落實。
2.各部門上報的預算建議數要體現國家的有關政策,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相一致,與國家財務相適應。部門預算中的各項數據力爭做到有理有據,切實提高部門預算編制的準確性。
3.各部門應認真清理現有的公共資源,按照制定支出標準的要求提供真實的基礎數據,科學、合理地排定上報項目的順序,積極配合、共同做好支出標準測定和部門預算項目庫建設工作。
4.有預算分配權的部門(國家計委、國家經貿委、科技部、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等)應按照編制部門預算的要求,嚴格執行國務院規定的年初預算指標預留比例,并在統一規定的預算編報時間內將所管理的預算指標落實到具體項目和使用單位。
5.各部門要按照財政部統一規定的時間編制、報送預算,確保中央預算編制工作按期完成。
以上通知,請遵照執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航道法
2014-12-28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2013修訂)
2013-08-3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附件一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的產生辦法修正案》的決定
2010-08-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的決定
2007-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和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關于確定三國國界交界點的條約》的決定
2007-02-28中央人民政府任免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暫行條例[失效]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2001修訂)
2001-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關于對礦山企業審批和發證程序問題的答復
1993-05-2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決定
1992-11-0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英文本的決定
1990-06-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實施刑事訴訟法規劃問題的決議
1980-04-16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在河道、航道范圍內開采砂石、砂金適用法律問題的答復
1990-05-18中華人民共和國監獄法
1994-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1993-10-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0-07-0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2009第二次修訂)
1999-08-30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
2004-08-28國務院關于通用航空管理的暫行規定(2014修訂)
2014-07-29取水許可和水資源費征收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城市房地產開發經營管理條例(2020修訂)
2020-03-27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2019修正)
2019-03-02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農藥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16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實施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農業保險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關于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加快培育經濟新動力的意見
2015-05-07國務院關于同意福州市科技園區更名為福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批復
2014-03-05國務院關于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決定
2013-12-11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2014)
2013-12-11職業學校兼職教師管理辦法
2012-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