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國有資產管理局(辦公室)、清產核資辦公室,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為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軍隊、武警部隊和政法機關不再從事經商活動的重大決策精神,按照《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中央軍委辦公廳關于轉發〈全國軍隊、武警部隊和政法機關企業交接工作辦公室關于軍隊、武警部隊和中央政法機關移交企業清理處理工作的意見和實施方案〉的通知》(中辦發〔1999〕10號)的有關要求,經與全國軍隊、武警部隊和政法機關企業交接辦公室協商同意,現將積極配合做好移交企業清產核資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認真組織做好軍隊、武警部隊和政法機關移交企業的清產核資工作,使移交企業、接收單位和各級政府摸清移交企業真正“家底”,有利于促進企業發展、深化企業改革和幫助解決困難,也有利于各級政府科學制定經濟規劃和實施有效監管。各地區、各部門(集團企業)清產核資機構必須高度重視,積極采取有效措施,有計劃、有組織地配合做好移交企業的清產核資工作。
二、移交企業清產核資工作范圍由接收單位根據中辦發〔1999〕10號文件精神,結合移交企業情況確定,并報經同級清產核資機構批準后實施。存在以下情況之一的移交企業,必須按國家規定組織開展清產核資:
(一)有關部門和中介機構對移交企業年終決算審計中發現較大問題;
(二)接收單位認為移交企業存在較為嚴重的賬實不符等問題。
三、各地區、各部門(集團企業)清產核資機構應認真會同有關部門,結合本地區、本部門(集團企業)實際情況,遵循國家“先移交,后清理,再處理”的原則,依據國家現行財會制度和清產核資政策規定的工作方針,根據財政部《關于做好日常清產核資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財清字〔1998〕14號)要求,切實組織做好移交企業的資產清查、產權界定、價值重估、資金核實等清產核資各項工作內容。
四、經批準開展清產核資的移交企業,應按照以下程序和方式組織進行:
(一)在接收單位的領導下,應成立企業(單位)臨時清產核資工作機構(接收單位可派人參加),并按照國家有關清產核資工作制度,明確工作目的、內容、步驟和清查時間,確定清查時間點,制定出具體工作方案。
(二)企業(單位)清產核資工作機構根據各項工作任務,按照由企業為主開展清產核資的工作原則,由企業(單位)抽調財務、技術、設備、倉庫保管等專業人員成立不同工作小組開展清產核資工作。企業根據自身情況也可委托具有一定資質的會計師(審計)事務所等中介機構,按照國家清產核資工作的有關政策、制度規定配合企業進行清產核資。負責清產核資的中介機構應嚴格執行國家有關收費標準,并酌情予以減免。
(三)企業(單位)應對各類資產和賬務進行全面清查,認真清理債權債務,理順產權關系,并將有關工作結果如實填報資產清查、資金核實等材料(移交企業為企業集團公司的,其下屬子公司隨總公司一并清產核資,其結果由總公司匯總后統一上報),經接收單位或主管單位審核后申報同級清產核資機構進行確認(無主管單位的直接報同級清產核資機構)。
(四)企業(單位)依據同級清產核資機構的確認結果,進行有關賬務處理。
五、在移交企業清產核資工作中,各地區、各部門應嚴格執行國家現行財務會計制度及國家清產核資政策規定,對企業清產核資結果按規定程序予以確認。對清理出的企業財產損失的確認與核銷,應由清產核資機構會同有關機構按清產核資審批程序在規定時間內辦理。
六、接收單位應根據移交企業的實際情況,對清產核資工作提出具體時間要求,限期完成。移交企業應依據清產核資機構確認結果,在三個月內到同級產權登記管理機構辦理相應的產權變動登記等手續。
七、移交企業、接收單位和委托配合專項清產核資的會計師(審計)事務所等中介機構,要嚴格執行國家制定的清產核資政策、制度和規定。各地區、各部門(集團企業)清產核資機構應依據財政部《關于做好日常清產核資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財清字〔1998〕14號)的有關規定,加強對企業(單位)各項精產核資工作的指導、監督和檢查。
八、在移交企業清產核資工作中,各地區、各部門(集團企業)要嚴肅工作紀律,不得走過場,對不嚴格執行國家清產核資政策、制度和規定,弄虛作假,玩忽職守的機構和個人,要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嚴肅查處,觸犯刑律的要追究其刑事責任。
九、各地區移交企業開展清產核資有關清查報表格式及資金核實等申報要求,由各地區清產核資機構自行確定,并在全部工作完成后,于8月底前向財政部上報“各地區移交企業清產核資匯總情況表”,其中:各地接收的企業與全國交接辦移交給各地的企業清產核資結果應分別填列;中央管理(含并入中央重點企業和企業集團)的移交企業清產核資有關資金核實等辦法由財政部另行制定。
十、各地區、各有關部門應根據本通知精神,結合實際情況,制定詳細工作計劃和要求,精心組織和認真落實移交企業清產核資工作,工作開展中如有問題應及時上報財政部。
十一、中央黨政機關脫鉤企業清產核資工作,比照本《通知》執行。
附件:各地區移交企業清產核資匯總情況表
附件:各地區移交企業清產核資匯總情況表
填報單位 單位:千元
┌──────────┬───────┬───────┬───────┐
│ │ 軍隊移交企業 │ 武警部隊移交 │ 政法機關移交 │
│ │ │ 企業 │ 企業 │
│ ├───┬───┼───┬───┼───┬───┤
│ │中央移│地方移│中央移│地方移│中央移│地方移│
│ 項 目 │交企業│交企業│交企業│交企業│交企業│交企業│
│ ├─┬─┼─┬─┼─┬─┼─┬─┼─┬─┼─┬─┤
│ │清│核│清│核│清│核│清│核│清│核│清│核│
│ │查│實│查│實│查│實│查│實│查│實│查│實│
│ │數│數│數│數│數│數│數│數│數│數│數│數│
├──────────┼─┼─┼─┼─┼─┼─┼─┼─┼─┼─┼─┼─┤
│開展清產核資戶數(戶)│*│ │*│ │*│ │*│ │*│ │*│ │
├──────────┼─┼─┼─┼─┼─┼─┼─┼─┼─┼─┼─┼─┤
│資產總額 │ │ │ │ │ │ │ │ │ │ │ │ │
├──────────┼─┼─┼─┼─┼─┼─┼─┼─┼─┼─┼─┼─┤
│其中:應收賬款 │ │ │ │ │ │ │ │ │ │ │ │ │
├──────────┼─┼─┼─┼─┼─┼─┼─┼─┼─┼─┼─┼─┤
│ 應收票據 │ │ │ │ │ │ │ │ │ │ │ │ │
├──────────┼─┼─┼─┼─┼─┼─┼─┼─┼─┼─┼─┼─┤
│ 長期投資 │ │ │ │ │ │ │ │ │ │ │ │ │
├──────────┼─┼─┼─┼─┼─┼─┼─┼─┼─┼─┼─┼─┤
│負債總額 │ │ │ │ │ │ │ │ │ │ │ │ │
├──────────┼─┼─┼─┼─┼─┼─┼─┼─┼─┼─┼─┼─┤
│其中:應收賬款 │ │ │ │ │ │ │ │ │ │ │ │ │
├──────────┼─┼─┼─┼─┼─┼─┼─┼─┼─┼─┼─┼─┤
│ 應付票據 │ │ │ │ │ │ │ │ │ │ │ │ │
├──────────┼─┼─┼─┼─┼─┼─┼─┼─┼─┼─┼─┼─┤
│ 長期借款 │ │ │ │ │ │ │ │ │ │ │ │ │
├──────────┼─┼─┼─┼─┼─┼─┼─┼─┼─┼─┼─┼─┤
│所有者權益總額 │ │ │ │ │ │ │ │ │ │ │ │ │
├──────────┼─┼─┼─┼─┼─┼─┼─┼─┼─┼─┼─┼─┤
│其中:實收資本 │ │ │ │ │ │ │ │ │ │ │ │ │
├──────────┼─┼─┼─┼─┼─┼─┼─┼─┼─┼─┼─┼─┤
│其中:國家資本 │ │ │ │ │ │ │ │ │ │ │ │ │
├──────────┼─┼─┼─┼─┼─┼─┼─┼─┼─┼─┼─┼─┤
│全部資產損失總額 │ │ │ │ │ │ │ │ │ │ │ │ │
├──────────┼─┼─┼─┼─┼─┼─┼─┼─┼─┼─┼─┼─┤
│全部資產掛賬總額 │ │ │ │ │ │ │ │ │ │ │ │ │
├──────────┼─┼─┼─┼─┼─┼─┼─┼─┼─┼─┼─┼─┤
│損失掛賬申報處理數 │*│ │*│ │*│ │*│ │*│ │*│ │
├──────────┼─┼─┼─┼─┼─┼─┼─┼─┼─┼─┼─┼─┤
│損失掛賬批復處理數 │*│ │*│ │*│ │*│ │*│ │*│ │
├──────────┼─┼─┼─┼─┼─┼─┼─┼─┼─┼─┼─┼─┤
│其中:列當年損益數 │*│ │*│ │*│ │*│ │*│ │*│ │
├──────────┼─┼─┼─┼─┼─┼─┼─┼─┼─┼─┼─┼─┤
│ 沖銷權益數 │*│ │*│ │*│ │*│ │*│ │*│ │
└──────────┴─┴─┴─┴─┴─┴─┴─┴─┴─┴─┴─┴─┘
注:本表中央移交企業是指由全國交接辦移交給各地區的企業。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法(2015年修正)
2015-04-24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2015年修正)
2015-04-24個體工商戶登記管理辦法
2011-09-30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的決議
2013-03-1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財政部發行特別國債購買外匯及調整2007年末國債余額限額的決議
2007-06-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葡萄牙共和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協定》的決定
2006-12-29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選舉辦法
1994-03-15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準予就業最低年齡公約》的決定
1998-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區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產生辦法
1999-03-1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吉爾吉斯共和國和哈薩克斯坦共和國關于三國國界交界點的協定》的決定
2000-04-29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
1999-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匈牙利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商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1995-10-09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1988-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的決定
1988-04-13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進步法
1993-07-02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
1994-10-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2006第三次修訂)
2005-10-27重大動物疫情應急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天然氣基礎設施建設與運營管理辦法
2014-02-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云南大理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復函
2014-02-18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關于印發《中小學校責任督學掛牌督導規程》和《中小學校責任督學工作守則》的通知
2013-12-1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快煤層氣(煤礦瓦斯)抽采利用的意見
1970-01-01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6-27國務院關于部委管理的國家局設置的通知
2013-03-1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2013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
2012-12-08鐵路交通事故應急救援和調查處理條例(2012修訂)
2012-11-09國務院關于表彰全國“兩基”工作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的決定
2012-09-05機關事務管理條例
2012-06-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上海市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2-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