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加強稅收管理,保證國家財政收入,并有利于各種商業經濟在平等的條件下進行競爭,根據中共中央和國務院下達的中發[1983]8號文件,決定對個體商販和部分集體商業企業交納的零售環節工商稅實行由批發部門代扣代繳。現就有關問題規定如下:
一、城鄉個體商販和以現金或現金支票進貨的集體商業企業 , 凡向國營和集體商業批發單位、國營工業企業和縣以上(含縣)集體工業企業購進貨物的,其零售環節的工商稅由上述售貨單位代扣代繳。
城鄉個體商販和以現金或現金支票進貨的集體商業企業,作為扣稅的對象,在向上述單位進貨時,必須依照本規定交納稅款。國營、集體商業批發單位,國營工業企業和縣以上集體工業企業,在將商品批發給扣稅的對象時,應依照本規定代扣稅款,并按期向當地稅務機關繳納。具體的代扣代繳單位,由稅務機關核定。
對某些經營批發業務的社隊企業,具備條件,需要作為代扣代繳單位的,由當地稅務部門核定。
二、代扣代繳單位應區別不同的扣稅的對象,代扣稅款。對持有合法證明的個體商販和規定應扣稅的集體商業企業,代扣零售環節工商稅;對從事臨時經營的單位和個人,代扣臨時經營工商稅。
三、代扣稅款以國家規定的商品零售價格為計稅依據 。 對國家沒有規定零售價格的商品,以商品的批發價加批零差價,組成零售價格。
商品的批零差率,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在10—20%的幅度內確定。
組成零售價格的計算公式為:
零售價格=批發價格×(1+批零差價率)
四、代扣代繳單位在代扣稅款時,必須填開批發扣稅專用發貨票(專用發貨票設有扣稅專欄,列明零售總額、適用稅率和代扣稅額),其中一聯交給扣稅的對象作為完稅憑據;一聯作為單位記帳憑證和匯總繳納稅款的依據;一聯轉給稅務機關作為掌握分戶扣稅情況和查帳的根據。
批發扣稅專用發貨票,應視同稅收票證,由稅務機關規定嚴格的管理制度。
五、扣稅的對象對已扣繳的稅款,可以憑已扣稅的進貨發票,從每月應納稅款總額中抵扣,但不得辦理退稅。
六、扣稅的對象不得涂改、假造或重復使用完稅憑據,進行偷稅漏稅活動。凡有涂改、假造或重復使用完稅憑據等違法行為的,除必須補繳偷、漏的稅款外,稅務機關應給予批評教育或處以應納稅款五倍以下的罰款。偷稅、抗稅情節嚴重的,由稅務機關移送當地司法機關依法懲處。
七、代扣代繳單位代繳稅款的期限,由稅務機關根據其代扣稅款金額的多少,分別加以核定。
八、代扣代繳單位必須向稅務機關按時辦理代繳稅款的申報,并報送有關資料。
代扣代繳單位要設立專門帳戶,核算扣繳稅款事項,并按期向稅務機關報告扣稅專用發貨票的收、領、用、存的情況。
九、稅務機關可以按照代扣代繳稅款總額 ,提取1—3%的金額 ,作為代扣稅款手續費,發給代扣代繳單位。手續費的具體提取比例,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稅務局核定。
十、代扣代繳單位違反本規定第八條的,處以一千元以下的罰款。
十一、代扣代繳單位逾期不繳代扣的稅款,經稅務機關催繳無效的,稅務機關應通知當地銀行扣款,并從滯納之日起,按日加收滯納稅款千分之一的滯納金。
十二、代扣代繳單位違反本規定,對應扣稅的對象故意不代扣或少代扣,使國家少收的稅款,應由代扣代繳單位負責補交。
十三、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根據本規定,制定具體管理辦法。
十四、本規定自一九八三年十月一日起執行。過去頒布的有關規定與本規定有抵觸的,一律以本規定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