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一九八七年基本建設財務決算若干問題的規定,對國營建設單位使用特種撥改貸投資
借款等若干業務的會計處理問題,規定如下:
(一)關于建設單位使用特種撥改貸投資借款的核算
1、在“基建投資借款”科目中增設“特種撥改貸投資借款”明細科目,核算建設單位為完成基本建設計劃按規定從中國人民建設銀行借入的特種撥改貸投資借款。
2、建設單位使用特種撥改貸投資借款的會計核算要求及帳務處理方法,包括借款的支用、利息的處理、投資支出的劃分及費用的核算、交付使用財產價值的計算、與生產企業
債權債務帳務結轉以及歸還特種撥改貸投資借款的帳務處理等,均比照現行會計制度中有關國家預算內撥改貸的規定辦理。
3、建設單位對特種撥改貸投資借款的核定數和一定期間的支用合計數,應另設備查簿進行登記。
(二)關于建設單位使用重點企業債券資金的核算
1、增設“企業債券資金”科目,核算建設單位收到生產企業撥入的用于基本建設的企業債券資金以及應付的債券利息。各地自行發行的用于基本建設的企業債券資金或建設債券資金的核算,可比照此辦法。
(1)建設單位收到生產企業撥入的建設債券資金,借(增)記“銀行存款”科目,貸(增)記本科目。建設單位用企業債券資金完成的基本建設投資支出,借(增)記“建筑安裝工程投資”“設備投資”“待攤投資”“轉出投資”“應核銷投資”“應核銷其他支出”等有關科目,貸(減)記“銀行存款”科目。
(2)建設單位使用的重點企業債券資金屬于計付利息的,其建設期利息應在單項工程竣工時分攤計入工程成本,具體分攤辦法可由主管部門根據本部門的建設特點和債券還本付息要求自行規定。按規定應計入工程成本的利息,借(增)記“待攤投資”科目(“企業債券利息”明細科目),貸(增)記本科目。
(3)建設單位將重點企業債券資金存入銀行所取得的存款利息收入,按規定應沖減工程成本,借(增)記“銀行存款”科目,貸(減)記“待攤投資”科目(“企業債券利息”明細科目)。
(4)建設單位用重點企業債券資金進行的工程竣工后,應根據“建筑安裝工程投資”“設備投資”“其他投資”和“待攤投資”等科目的明細記錄,計算交付使用財產的實際成本,編制交付使用財產明細表等竣工決算資料,經交接雙方簽證后,1份由生產使用單位(即撥出債券資金的生產企業),作為財產入帳的依據,1份作為建設單位交付使用財產的記帳依據,借(增)記“交付使用財產”科目,貸(減)記“建筑安裝工程投資”“設備投資”“其他投資”“待攤投資”科目。
(5)下年初建立新帳時,應將上年度用企業債券資金完成的交付使用財產和轉出投資、應核銷投資、應核銷其他支出沖減企業債券資金,借(減)記本科目,貸(減)記“交付使用財產”“轉出投資”“應核銷投資”和“應核銷其他支出”科目,并通知生產單位轉帳。
(6)工程全部竣工后,建設單位應對企業債券資金形成的結余物資進行清理,收回的資金交回撥出債券資金的生產企業,借(減)記本科目,貸(減)記“銀行存款”科目。
(7)本科目應分別設置“債券本金”和“債券利息”兩個明細科目。
2、在“應核銷投資”科目中增設“企業債券發行費用”明細科目,核算按現行財務制度規定不計入工程成本的各項債券發行費用,包括支付給銀行的代理發行手續費和債券的設計、印刷等費用。
(1)建設單位支付給銀行的代理發行手續費,應區別不同情況進行帳務處理。
如果代理發行手續費是由銀行從發行債券資金中直接扣收或由發行債券的企業直接支付的,建設單位在接到銀行或企業轉來的提取(或支付)手續費通知時,借(增)記本科目,貸(增)記“企業債券資金”科目。
如果代理發行手續費是由建設單位用收到的企業債券資金支付的,建設單位在付款時,借(增)記本科目,貸(減)記“銀行存款”科目。
(2)建設單位用企業債券資金支付的債券設計、印刷等費用,借(增)記本科目,貸(減)記“銀行存款”科目。如果上述費用是由生產企業支付的,建設單位在接到生產企業轉來的有關帳單憑證時,借(增)記本科目,貸(增)記“企業債券資金”科目。
3、在“待攤投資”科目中增設“企業債券利息”明細科目,核算按規定應計入工程成本的重點企業債券利息。建設單位使用特種撥改貸借款發生的利息支出,應視同預算內撥改貸投資借款利息,在“待攤投資”科目所屬“借款利息”明細科目核算,不在本科目核算。
建設單位根據主管部門規定的分攤方法計算確定的應計入工程成本的企業債券利息,借(增)記本科目,貸(增)記“企業債券資金”科目(“債券利息”明細科目),并通知生產單位轉帳。
4、在企業債券發行過程中,建設單位資金發生臨時周轉困難而申請借入的臨時周轉借款,不論是主管部門采取“統借統還”方式轉借給建設單位的,或是建設單位直接向銀行申請取得的,均應在“其他借款--周轉借款”科目中核算。借入時,借(增或減)記有關科目,貸(增)記“其他借款--周轉借款”科目;用企業債券資金歸還臨時周轉借款,借(減)記“其他借款--周轉借款”科目,貸(減)記“銀行存款”科目。
5、建設單位(電力建設項目等)收到生產企業轉來的用于項目建設的電力建設資金(即按規定加收的電力建設附加費和滯納金等),應在“基建撥款--本年其他撥款”科目中核算。建設單位收到生產企業轉來的電力建設基金時,借(增)記“銀行存款”科目,貸(增)記“基建撥款--本年其他撥款”科目;按規定收取的該項資金存款利息,借(增)記“銀行存款”科目,貸(增)記“基建撥款--本年其他撥款”科目。
(三)關于基建投資借款項目財政貼息的帳務處理
按照現行基本建設財務制度有關建設期投資借款利息計入工程成本的規定,實行財政貼息辦法的建設單位發生的高于現行基本建設
貸款利率按有關規定應由財政貼息解決的借款利息,也應計入工程成本。在日常會計核算中,建設單位應根據銀行計收利息方式,分別不同情況進行相應的帳務處理:
1、按規定應由財政貼息解決的借款利息,凡是由銀行直接從投資借款中扣收的,應借(增)記“待攤投資”科目,貸(增)記“基建投資借款”科目;收到財政撥入的貼息資金,借(增)記“銀行存款”科目,貸(增)記“基建撥款--本年其他撥款”科目;工程竣工經驗收交付使用時,根據交付使用財產成本,借(增)記“交付使用財產”科目,,貸(減)記“建筑安裝工程投資”等科目,同時應根據交付使用財產成本和扣減財政貼息數后的差額,借(增)記“應收生產單位投資借款”科目,貸(增)記“待沖基建支出”科目(即結轉的應收生產單位投資借款不應包括計入財產成本的財政貼息數,但轉給生產單位的交付使用財產的價值為工程的全部成本,即包括銀行計收的應由財政貼息的借款利息數)。下年初建立新帳時,應作相應的帳務結轉,借(減)記“基建撥款--以前年度撥款”科目(交付使用財產成本中財政貼息部分的借款利息數)和“待沖基建支出”科目(交付使用財產中扣減財政貼息數后的價值),貸(減)記“交付使用財產”科目(交付使用財產全部價值)。
2、按規定應由財政貼息解決的借款利息,凡是由建設單位用自有資金墊付的,應借(增)記“待攤投資”科目,,貸(減)記“專項存款”科目;收到財政撥入的貼息資金時,借(增)記“銀行存款”科目,貸(增)記“基建撥款--本年其他撥款”科目;將財政撥入的貼息歸墊專項資金時,借(增)記“專項存款”科目,貸(減)記“銀行存款”科目。其他有關帳務結轉方法,均與前述相同。
3、如果上述應由財政貼息解決的借款利息,是由生產單位用自有資金支付的,建設單位應根據生產單位轉來的計息轉帳通知,借(增)記“待攤投資”科目,貸(減)記“應收生產單位投資借款”科目;收到財政撥入的貼息資金時,借(增)記“銀行存款”科目貸(增值)記“基建撥款──本年其他撥款”科目;工程竣工財產交付生產單位使用時,仍應按前述帳務結轉辦法進行帳務結轉,即借(增)記“交付使用財產”科目,貸(減)記“建筑安裝工程投資”等科目,同時根據交付使用財產成本扣減財政貼息數后的差額,借(增)記“應收生產單位投資借款”科目,貸(增)記“待沖基建支出”科目;下年初建立新帳時,借(減)記“基建撥款--以前年度撥款”科目(交付使用財產價值中財政貼息數額)和“待沖基建支出”科目(扣減財政貼息數后的交付使用財產價值部分),貸(減)記“交付使用財產科目(交付使用財產全部價值)”。用財政撥入的貼息資金歸還基建投資借款時,借(減)記“基建投資借款”科目,貸(減)記“銀行存款”科目。
(四)關于建設單位按規定交納的耕地占用稅和提取的待業保險金、退休養老基金的核算
1、建設單位按國家規定交納的耕地占用稅,在“待攤投資”科目所屬“土地征用及遷移補償費”明細科目中核算;
2、建設單位按規定提取的待業保險基金和退休養老基金,在“待攤投資”科目所屬“建設單位管理費”明細科目中核算。
在國營建設單位會計報表中,應作相應的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