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司法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司法局:
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我國法律服務市場的進一步對外開放和全面融入國際法律服務市場已是大勢所趨。我國律師業既面臨千載難逢的良好機遇,也面臨嚴峻的挑戰。為建設一支適應加入WTO后我國經濟發展和民主法制建設需要的高素質律師隊伍,根據《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的建議》(以下簡稱“十五計劃”)精神,現對我國加入WTO后,進一步加快律師業的改革與發展提出如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入世”后我國律師業發展面臨的良好機遇和挑戰
各級司法行政機關、律師協會和廣大律師要充分看到:“入世”后,我國對外開放將全方位、寬領域推進,我國經濟將加速融入世界經濟主流。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拓展海外市場,參與國際經濟合作與競爭,外資大量進入、知識經濟的繁榮、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將為我國律師拓展更為廣闊的服務領域和服務空間:“入世”后,隨著我國政府機構改革力度持續加大,經濟運行、社會管理等機制調整的加快和司法體制的不斷完善,律師的職業功能和社會影響不斷加強,執業環境將不斷得到優化:“入世”后,全球經濟一體化和國際法律服務業全球化發展趨勢以及中國法律服務市場深入開放帶來的競爭壓力,將促使中國律師從觀念、知識到能力都必須適應市場的需求,加速提高業務素質和整體水平,增強競爭力:“入世”后,大量外國律師事務所進入我國境內提供外國法律服務,不僅促進了中外律師間廣泛的交流與合作,也為中國律師參與國際法律服務競爭創造了機會。同時,國外法律服務業的先進經驗和一些成熟做法,對我們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科學合理地規劃律師業的發展戰略,加快建立符合國際競爭要求的中國律師制度,將提供良好的借鑒。
但是,我國律師業起步較晚,基礎薄弱,律師隊伍在整體水平還不能適應“入世”后市場經濟與民主法治建設的發展需要:一是律師事務所普遍規模較小,整個律師隊伍的知識結構、專業能力和服務標準尤其是提供新經濟領域的法律服務方面,經驗不足,不能適應經濟全球化對法律服務全方位、多層次和專業化的需求;二是辦理國際法律業務能力較差,涉外型優秀法律服務人才缺乏,在國際法律服務市場上競爭力較弱,隨著“入世”后市場準入和國民待遇限制的逐步取消,外國律師所將以信息、管理、品牌和服務的優勢,占據市場更多份額;三是律師管理觀念僵化、體制滯后,仍較多地停留在計劃經濟下行政管理為主的層面,不適應律師業自律性特征和新形勢下發展的內在規律。
二、加快發展,努力提高中國律師的綜合素質和國際競爭力
“發展是硬道理”,加快律師業改革和發展步伐,是促進律師業提高競爭實力的關鍵。面對21世紀法律服務業全球化趨勢加強,國外律師事務所兼并組合加快,公司化運營、集團化發展、業務覆蓋面全方位展開,競爭愈益激烈的強勁勢頭,我們要堅定不移地貫徹“十五計劃”,抓住機遇,發奮圖強,加快律師業改革和發展步伐,促進律師業新的騰飛。
1.切實加強律師隊伍中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進一步提高律師的政治素質。要以江澤民同志“三個代表”為指針,進一步在律師隊伍中加強黨組織建設,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要在廣大律師中堅持開展時事政治學習和國際形勢教育,引導律師在執業時具有高度的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增強政治敏銳性,善于發現并慎重處置隱含于各種法律糾紛之中危害國家和人民根本利益的現象,維護國家根本利益。
2.采取有效措施吸引人才,強化執業培訓,加速培養一批適應“入世”需要的高素質律師隊伍。培養懂外語、懂科技,懂世貿規則和解決爭端機制的高層次律師人才,是“入世”后律師業發展的急需。要加強對做國際業務專門律師的培養,壯大這支隊伍的力量。沿海大城市司法行政機關和律師協會要充分利用區域經濟發達和涉外法律人才相對集中的優勢,采取各項優惠措施,把優秀法律人才盡快吸收到律師隊伍中來;完善對執業律師的繼續教育,加強對律師新興經濟法律知識,科技知識和外語能力的教育與培訓;開辟多種培訓渠道,選派優秀人才到國外接受培訓,同時采取相應措施確保被選派律師回國服務。力爭到2010年,我國涉外型律師人才的數量和質量達到與中國市場經濟建設與發展需要相適應的水平。
3.加快律師事務所規模化,專業化、國際化進程,盡快形成一批規模大、實力強,有國際競爭力的律師事務所。有條件的城市要抓緊扶持和培養一批有國際競爭力的律師事務所,鼓勵專業水平高、外語能力強的律師流動到這些律師事務所執業;引導律師事務所實現資源優化組合,支持和鼓勵律師事務所重組、兼并和聯合,組建規模律師事務所,發揮多專業、多層次的立體辦案優勢,以擴大業務覆蓋面,降低成本,創造品牌;鼓勵律師事務所實行專業化分工,將一些目前專業較為集中、基礎較好的律師事務所定型為專業化律師事務所;進一步推進“走出去”的政策,鼓勵中國律師事務所到海外設立分支機構,為中國企業跨國經營,到境外開展加工貿易及開發資源和外商到中國投資提供服務,提高國際競爭力。
4.加快建立律師事務所現代化的辦公手段和辦公條件,提高現代化管理水平。一些規模較大的律師事務所要逐步引入決策與日常管理相分離的管理模式,建立健全業務質量保障體制、過錯責任賠償和保險制度、利益沖突審查制度等現代律師事務所管理制度,提高律師業的整體服務質量和社會信譽;引導律師事務所廣泛運用互聯網等現代辦公通訊手段,加強內部管理,提高律師服務效率和服務質量。
5.根據各地區的實際情況,實行不同地區律師業發展的分類指導和分層管理。在全國范圍內形成大、中、小律師事務所并存的格局,以適應法律服務市場多層次、多樣化的需要;通過一些具體的政策措施鼓勵不同地區律師實行多種形式的合作,縮小差距,帶動全行業整體發展。
6.深化律師管理體制改革,進一步規范律師執業行為,以適應WTO框架下律師管理自律性特征和規范執業的需求。司法行政部門要由日常行政管理為主向對整個法律服務市場的監督管理為主轉變,突出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有條件的地方要逐步把年檢注冊等目前由司法行政部門管理的工作移交給律師協會,增強律師協會在律師中的凝聚力和在社會上的影響力;借鑒國際律師業的成熟做法,建立一套與國際法律服務發展水平相適應的律師管理法律、法規體系。抓緊《律師法》的修訂,健全律師機構、業務、人員管理方面的各項法規、規章,包括《律師事務所執業利益沖突審查辦法》、《律師事務所責任賠償辦法》、《律師執業責任保險辦法》等,進一步規范律師執業活動和執業行為。
7.繼續推進法律服務業的對外開放,進一步加強中外律師的交流與合作,規范對外國律師在中國境內從事業務活動的管理。“入世”后,一方面,我們將履行對世貿組織的承諾,繼續引進一些規模大、管理經驗豐富、國際知名度高的外國律師事務所來華設立辦事處,以吸引更多的跨國公司把中國作為投資基地和世界貿易中心。辦事處較集中的城市,要充分利用這一優勢,鼓勵中外律師加強業務交流與合作,引導國內律師事務所學習和借鑒他們先進的法律服務技術、管理模式、內部運行機制;另一方面,要加強對辦事處的規范管理。有關外國律師在中國執業的行政法規即將出臺,新法規出臺后,在依法保障外國律師事務所辦事處和外國律師在華提供外國法律服務活動的同時,應加強對其在華執業活動的監管力度,嚴厲查處其不正當競爭和非法從事中國法律業務的行為,以保證我國法律服務市場健康有序、公平規范地發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答復(對非法批準占用土地,分別按土地管理法處理)
1992-09-0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的決定(1998)
1998-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2000修正)
2000-07-08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2001修訂)
2001-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洗錢法
2006-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白俄羅斯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1995-06-22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失效]
1950-03-03中華人民共和國監獄法
1994-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
2002-10-28中華人民共和國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監督法
2006-08-27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
2006-03-25護士條例(2020修正)
2020-03-27殘疾預防和殘疾人康復條例
2017-02-07重大動物疫情應急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國務院關于經營者集中申報標準的規定(2018修正)
2018-09-18《食鹽專營辦法》修訂
2018-01-0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城區老工業區搬遷改造的指導意見
2014-03-0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中國食物與營養發展綱要(2014—2020年)的通知
2014-01-28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稽查條例 (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教育部等部門關于實施教育扶貧工程意見的通知
1970-01-01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境外證券投資外匯管理規定
2013-08-21國務院辦公廳轉發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工作意見的通知
2013-06-16中華人民共和國第635號國務院令
2013-01-3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廣東省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3-04-10國務院關于修改和廢止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12-11-09放射性廢物安全管理條例
2011-12-20國家安全監管總局辦公廳關于開展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職業健康工作現狀調查的通知
2011-04-13國務院關于同意將廣東省中山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1-03-1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專項行動方案的通知
2010-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