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屬各政法院校、
司法鑒定科學技術研究所:
為進一步加強司法部所屬院校的科研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特制定《司法部部屬院校科研管理實施辦法》,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執行。
司法部部屬院校科研管理實施辦法
為加強和改善部屬院校科研管理工作,更好地發揮部屬院校科學研究在發展法學教育和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建設中的作用,特制定本辦法。
一、總體要求
1.部屬院校科研管理工作,要堅持四項基本原則,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和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堅持從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的實際出發,深入調查研究,積極創造條件,鼓勵教師、科研人員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開展研究工作,鼓勵在科學研究中采用新方法、總結新經驗、探索新問題;堅持鼓勵教師、科研人員積極吸收世界各國發展的有效經驗和健康文化,科學地認識、闡述當代世界法律、經濟、社會等發展情況和規律;鼓勵教師、科研人員結合培養高素質政法人才的需要,結合教學需要和教材建設需要開展研究工作,科學地設計高等
法律人才培養方案、教學計劃和教材體系,為教學服務,為各級黨委、各級人大、各級政府和企事業單位的決策提供科學的依據,為促進兩個文明建設服務。
2.司法部法學教育司負責對部屬院校科研工作的總體規劃、組織、實施,進行指導和管理,并對部屬院校科研體制改革,科研管理干部隊伍建設,科研管理工作制度化、規范化、手段現代化進行宏觀指導。
二、規劃與實施
3.組織編制科學研究發展的中長期規劃,是部屬院校科研管理中具有戰略意義的工作。部屬院校編制發展規劃,應根據國家和所在省市經濟建設、社會發展的需要,結合學校的實際,突出重點,發揮優勢。
4.部屬院校科學研究發展中心長期規劃的時間分段,應與國家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同步。根據目前國家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的時間分段情況,部屬院校科學研究的長期發展規劃時限為10--15年,中期發展規劃5年。
5.部屬院校科學研究中長期發展規劃的內容一般應包括:
(1)學校科學研究奮斗目標。
(2)學校科學研究重點領域和發展方向。
(3)學校科研隊伍和機構建設。
(4)為實現奮斗目標擬采取的措施。
6.編制年度計劃是中長期發展規劃實施的重要形式。部屬院校以學校科學研究中長期發展規劃為依據,逐年編制學校科學研究的年度工作計劃。
7.部屬院校制定的科學研究中長期發展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均應報司法部備案。
三、研究機構和研究人員管理
8.部屬院校設置科學研究機構的基本原則:
(1)必須是屬于國內或所在省市具有優勢或具有較大發展潛力的學科或領域。
(2)有學術造詣較深、研究能力強、具有組織管理能力的學術帶頭人。
(3)有相對穩定的研究隊伍。
(4)有長期相對穩定的研究方向。
(5)有連續承擔較重大研究任務的條件和能力。
9.部屬院校科學研究機構可以下列形式設置:
(1)專門的科學研究機構;
(2)結合教學和學科體系建設而成立的教學科研機構;
(3)與各級政府、政府專業部門、政法機關聯合,依托學校,面向社會而成立的研究中心。
部屬院校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設置其他形式的科研機構。提倡成立跨學科、跨單位的綜合性研究機構。
10.部屬院校科學研究機構的基本任務:
(1)爭取各級各類研究項目,特別是國家、省部級重大項目和國際合作項目。
(2)結合培養高層次法律人才和法學教育發展的需要,自主組織課題組承擔教學研究項目。
(3)組織開展國內、國際的學術交流。
11.部屬院校的研究人員包括專職研究人員、教學及輔助人員。
專職研究人員編制由學校根據本校承擔國家重大科研任務、科研工作的績效等,經評估后核定,專職研究人員要求科研工作量飽滿,并完成規定的教學工作量。
教學(輔助)人員應認真做好教學工作,積極承擔科研任務,從教學和科研兩個方面,不斷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和科研能力。中級以上職稱的教學人員的科研工作量,一般應不少于學校核定的總工作量的30%。
12.部屬院校應當實行用人制度改革,為鼓勵研究人員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出好成果創造環境和條件,不斷優化科研隊伍結構。通過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制、青年學術帶頭人培養方案等措施使研究隊伍的專業結構、職業結構、知識結構、年齡結構逐步趨于合理,提高研究隊伍的整體效能,保持研究隊伍的基本穩定。
13.部屬院校應制定對本校研究機構評估的指標體系。并定期進行評估。
司法部每三年左右對部屬院校的研究機構進行一次檢查評估。
14.部屬院校應根據本校的實際情況,制定對本校研究人員考核的指標體系,客觀、公正地考核其科研工作。
部屬院校研究人員的科研工作量考核工作,原則上每年進行一次,具體安排可與各院校對教師的教學工作量考核時間相同。
四、項目經費管理
15.科研經費是保證科學研究事業發展的必要條件,各院校要按本校事業費的撥款情況安排一定數量的科研經費,并爭取每年有所增加。科研費由各院校科研處管理使用,此外,部屬院校應通過多種渠道爭取科研經費。
各院校每年爭取的各種科研項目經費由各院校科研管理部門安排使用,財務部門單獨建帳,專款專用,努力提高投資效益。允許項目研究人員提取一定的課題勞務酬金。
16.部屬院校科學研究項目計劃,實行學校、司法部兩級管理,以學校管理為主。部屬院校科學研究項目計劃,每年4月30日前報司法部備案。
17.司法部設立科學研究項目專項經費,用于資助部屬院校科學研究。凡申請此類研究項目,經學校初審后,填寫《司法部重點科研項目
申請書》一式三份,于每年3月15日前報司法部。司法部組織專家對申請資助的項目進行評審,通過者即立項資助。
18.司法部設立“科學研究指導性項目”。此類項目的申請辦法和時間與“司法部重點科學研究項目”同。
19.各部屬院校應設立科學研究項目經費,用于資助本院校教學、科研人員的科學研究。由各院校科研管理部門受理本校教師(教輔人員)、科研人員的申請和負責項目的審批工作。各類項目經批準,即列入各院校的科研項目計劃。
20.部屬院校中凡列入計劃的科學研究項目,都必須做到研究內容、計劃進度、研究人員、措施條件和組織領導“五落實”。學校科研處應該立項單位(部門)的要求,定期檢查、報告計劃執行情況。列入司法部計劃的項目,除項目承擔單位每年12月31日前報告一次年度執行情況外,司法部將進行不定期檢查。
21.凡按計劃完成的研究項目,應及時向立項單位(部門)報送結題報告、經費決算和相關材料。因故需變更或終止科研項目,調整研究內容,必須上報原審批部門(單位)核準。
委托合同項目的變更,應由合同雙方協商解決。
22.科學研究項目的經費,一律單項列帳,專款專用。經費支出范圍為:
(1)資料收集費,包括郵寄、抄錄、打印、復印、翻譯、計算機上機費用、購買圖書、資料的費用,以及在國內收集資料的差旅費和審稿酬金。
(2)國內調研費。
(3)與項目有關的小型學術討論會或參加相關的學術會議的費用。
(4)科研成果出版補貼。
(5)材料成本費和小型專用儀器設備費。
(6)成果的評審(鑒定)費用。
23.凡用科研經費購置的圖書資料和儀器設備必須按學校的有關規定,驗收入帳。
五、成果與獎勵
24.科學研究成果的形式有:學術專著、編著、譯著、教材、教學參考書、學術論文、研究報告、調查咨詢報告、資料集、工具書、計算機軟件及不宜公開發表的具有學術價值或應用價值的文字材料。
25.建立科學研究成果評審(鑒定)制度。研究成果的評審(鑒定)可采取以下形式:書稿和論文類成果,可采用通訊、小型會議方式評審(鑒定),評審專家應出具成果評審(鑒定)意見書,評審專家一般須5--7人,其中校外專家不得少于2/3;調查、咨詢、研究報告類成果,可由有關使用、受益單位及其主管部門就其學術水平、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等作出評估;軟件類成果可通過鑒定會的形式鑒定,也可以由使用單位出具有關學術水平、經濟社會效益等方面證明的形式認定。
重大科研項目的成果,應由立項單位(部門)直接組織、主持或委托學校組織或主持評審(鑒定)。
26.凡經司法部批準立項的科學研究項目成果,公開出版(發表)時,應注明“司法部部級重點科研項目”或“司法部部級科研項目”字樣,并向司法部提供樣書(樣本)一式兩份。
27.部屬院校可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建立科研成果獎勵制度,定期對本院(校)的優秀科研成果及優秀科研管理人員予以獎勵。
28.司法部設立“司法部優秀科研成果獎”。
(1)本獎面向所有部屬院校。
(2)由司法部聘專家組成評審委員會。
(3)本獎每兩年評選一次。
(4)獎勵等級分特等和一、二、三等,必要時可設榮譽獎。
(5)對獲獎成果的研究者,頒發證書和獎金。
“司法部優秀科研成果獎”的申報辦法、要求和時間等,以司法部的有關文件為準。
六、檔案管理、科研統計與學術交流
29.部屬院校科學研究檔案指與科學研究活動直接相關的所有材料,其中主要有:
(1)研究機構檔案。
(2)研究項目檔案(包括成果)。
(3)研究人員檔案。
(4)學術交流檔案。
(5)學校科學研究發展規劃與年度計劃檔案。
30.科研檔案是部屬院校科學研究工作的真實記錄,必須準確、完整,必須有專人管理,必須制度化、規范化,并逐步實現計算機管理。
31.部屬院校要按照國家教委和司法部的要求,認真細致地做好科研年度統計工作,要嚴格執行統計法,指定專人認真做好數據的采集匯總和上報等工作。
32.學術交流是院校科學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部屬院校應積極開展各種形式的學術交流活動。各校都應實行學術報告會制度,司法部每年組織1--2次部屬院校的學術交流活動。
33.學術刊物是學術交流的重要形式,部屬院校除必須切實辦好本校學報外,還應根據學校重點學科、重點領域和學校發展的實際情況,辦好其他學術刊物。
34.司法部對部屬院校的學術刊物實行定期的檢查評估制度,每三年進行一次全面評估,并將評估結果公開通報。
35.群眾學術社團在部屬院校學術交流中具有重要作用和地位,各院校都應切實注意發揮本校的和掛靠本校的各種學會、研究會等學術社團的作用,同時也應注意依照國家的有關法規進行嚴格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