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效日期:2004-9-1
第一章 總 則
第二章 保護范圍
第三章 保護措施
第四章 獎勵與處罰
第五章 附 則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保護地震監測設施及其觀測環境,保障地震監測預報工作的順利進行,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地震監測設施,是指地震臺(站)監測設施、地震遙測臺網設施和其他地震監測設施。
本條例所稱地震觀測環境,是指保障地震監測設施得以正常發揮工作效能的周圍各種因素的總體。
第三條 地震監測設施所在地的人民政府負有保護地震監測設施及其觀測環境的責任。
第四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門對地震監測設施及其觀測環境的保護工作,負責監督、檢查、指導和協調。
第五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地震監測設施及其觀測環境的義務。
禁止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危害、破壞地震監測設施及其觀測環境。
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對危害、破壞地震監測設施及其觀測環境的行為,都有權檢舉、控告。
第六條 保護地震監測設施及其觀測環境,應當盡量避免或者減少對國家、集體和個人造成損失。
第二章 保護范圍
第七條 地震監測設施的保護范圍:
(一)地震臺(站)內的地震監測儀器設備、設施;
(二)地震臺(站)外的觀測用山洞、儀器房、觀測井(水點)、井房、觀測線路、通信設施、供電設施、供水設施、專用堤壩、專用道路、避雷裝置,及其附屬設施;
(三)地震遙測臺網接收中心的觀測設備、設施;
(四)地震遙測臺網的中繼站、遙測點觀測用房、地震傳輸設備、供電設備,及其附屬設施;
(五)地形變、地磁、重力、地電測線和測點的測量標志及其保護設施、測量場地以及專用道路等。
第八條 地震觀測環境的保護范圍,是指地震監測設施周圍不能有影響其工作效能的干擾源的最小區域。
干擾源距地震監測設施的最小距離見附表一、附表二、附表三;未列入有關附表的鐵路、電氣化鐵路、高壓輸電線、發電廠、建筑群、無線電發射裝置等其他干擾源距地震監測設施的最小距離,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門會同有關部門通過現場實測確定。
第三章 保護措施
第九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門應當將本行政區域內地震監測設施的分布地點及其觀測環境的保護范圍,通報同級公安機關和城鄉規劃部門。
第十條 新建或者擴建地震臺(站)、地震遙測臺網的規劃和計劃,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門應當通報地震監測設施所在地同級城鄉規劃部門。
新建和擴建地震臺(站)、地震遙測臺網,應當征得建設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城鄉規劃部門同意,并按照國家有關地震臺(站)觀測規范的要求選址,避開各種干擾源。
第十一條 無人值守的地震臺(站)、地震遙測臺網以及其他地震監測設施,應當由擁有該監測設施的單位委托所在地鄉級以上人民政府或者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負責保護。當事人雙方應當簽訂《地震監測設施委托保管書》,明確各自的權利和義務。
第十二條 新建、改建、擴建建設工程,應當避免對地震觀測環境造成妨害;確實無法避免而又必須建設的國家重點工程,建設單位在工程設計前應當征得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門同意,并采取下列措施:
(一)增建抗干擾工程,確保地震監測設施發揮正常工作效能。所增加的工程建設費用由建設單位承擔。
(二)拆遷地震監測設施。由地震監測設施使用單位負責辦理拆遷手續,建設單位承擔拆遷、新建地震監測設施的全部費用。在新的地震臺(站)、地震遙測臺網正常開展工作滿一年后,原地震臺(站)、地震遙測臺網方可拆除;因建設國家重點工程,確需提前拆除地震臺(站)、地震遙測臺網的,應當由建設單位報請國務院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門批準。
第十三條 禁止下列危害、破壞地震臺(站)監測設施及其觀測環境的行為:
(一)進入地震臺(站)進行影響地震監測工作的活動,或者拆除、損壞地震臺(站)建筑、設備、設施;
(二)在地震臺(站)的觀測環境保護范圍內進行爆破、采石、設置振動設施或者堆放金屬物品;
(三)在地電布極區埋設金屬管道、修建變電所以及切斷、損壞觀測線路和地下設施;
(四)破壞、污染觀測井(水點);
(五)在地形變和地磁的觀測墩至觀測標志之間以及在觀測標志周圍設置有礙測量的障礙物;
(六)在地震觀測環境保護范圍內設置高頻電磁輻射裝置,影響地震臺(站)監測設施工作效能;
(七)危害、破壞地震臺(站)監測設施及其觀測環境的其他行為。
第十四條 禁止下列危害、破壞地震遙測臺網設施及其觀測環境的行為:
(一)拆毀、損害地震傳輸設備和附屬設施或者在距其10米范圍內挖掘土石;
(二)移動、損壞觀測線路;
(三)在距超高頻天線接收端前方250米范圍內種植成片林木、堆放金屬物品;
(四)在距地震傳輸設備250米范圍內點火燒荒;
(五)危害、破壞地震遙測臺網設施及其觀測環境的其他行為。
第十五條 禁止擅自移動、損毀地震測量標志或者在距地震測量標志50米范圍內施工以及進行可能妨害其工作效能的其他活動。
第十六條 用于地震監測的通信網絡和電力線路設施的保護,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第四章 獎勵與處罰
第十七條 對下列單位和個人,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門給予獎勵;
(一)嚴格執行本條例,為保護地震監測設施及其觀測環境,作出顯著成績的;
(二)對破壞、哄搶、盜竊地震監測設施的行為檢舉有功的;
(三)制止破壞、哄搶、盜竊地震監測設施的行為,防止事故發生的。
第十八條 對違反本條例第十二條、第十三條、第十四條、第十五條規定的,地震監測設施所在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門有權制止,并責令限期改正;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對有關責任人員,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機關給予行政處分。
違反本條例的規定,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有關規定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十九條 當事人對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當事人逾期不申請復議,也不提起行政訴訟,又不履行處罰決定的,作出處罰決定的機關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第五章 附 則
第二十條 本條例由國務院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門負責解釋。
第二十一條 本條例自發布之日起施行。一九七九年經國務院批準、由國家地震局發布的《國家地震局關于保護地震臺站觀測環境的暫行規定》同時廢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的決定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
1988-09-0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將國家技術委員會和科學規劃委員會合并為科學技術委員會的決議
1970-01-01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草案)》的審議程序和表決辦法
1990-03-29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
1997-11-0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上海合作組織憲章》的決定
2002-08-29中華人民共和國拍賣法(2004修正)
2004-08-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世界衛生組織《煙草控制框架公約》的決定
2005-08-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法蘭西共和國政府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協定》的決定
2006-04-29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
2001-04-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的決定
1992-09-04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
1990-09-07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修訂)
2004-04-06礦產資源勘查區塊登記管理辦法(2014修訂)
2014-07-29生豬屠宰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直銷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實施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財政部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
2019-03-01融資擔保公司監督管理條例
2017-08-02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國務院關于經營者集中申報標準的規定(2018修正)
2018-09-18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
2014-11-24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2014)
2013-12-11國務院關于開展優先股試點的指導意見
2013-11-3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全國綠化委員會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7-25國務院關于開展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的通知
2013-02-28國務院關于批轉交通運輸部等部門重大節假日免收小型客車通行費實施方案的通知
2012-07-24國務院關于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
2010-11-21國務院關于促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工業又好又快發展的意見
2010-07-05國務院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
2010-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