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
你院一九八五年七月一日(85)粵法民字第14號關于英德縣李理河與潘繼伙宅基地租賃糾紛一案的請示報告收悉。
據你院報告所述,李理河與潘繼伙訴爭的宅基地原系李理河之父李司保的產業,其上蓋于抗戰期間被日寇炸毀,僅留殘墻。一九四六年十二月,潘繼伙的父親潘李、伯父潘允林和潘允德三兄弟承租了該宅基,與李司保訂立的租賃契約載明:從一九四七年起該宅地與殘墻租給潘家使用,年租谷為二百斤,租期二十年。租賃期間任由承租人加建上蓋使用,租期屆滿鋪屋業權歸出租人所有。潘家承租后,在該宅基殘墻上建房居住,交過兩年租谷,解放后,只按期向政府交納房地產稅,不再向李家交租。一九六七年租賃期滿,李理河要求按約收回宅基和房屋,并向英德縣人民法院起訴。
經研究,我們認為:該案涉及對解放前勞動人民之間的宅基地租賃契約是否承認和保護的問題。根據一九五0年頒布的土地改革法和一九五四年憲法的規定,國家依法保護農民的土地所有權,允許出租、買賣土地,所以李理河與潘繼伙的宅基地租賃關系,在當時是受國家政策法律保護的。農業社會主義改造完成后,農村土地屬于集體所有。中共中央一九六二年九月公布的《農村人民公社工作條例修正草案》第二十一條明確規定:“生產隊范圍內的土地,都歸生產隊所有。生產隊所有的土地,包括社員的自留地、自留山、宅基地等等,一律不準出租和買賣”。一九八二年憲法第十條又明確規定:“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于國家所有的以外,屬于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屬于集體所有……任何組織或個人不得侵占、買賣、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因此,村鎮土地自《農村人民公社工作條例修正草案》公布后,社員對宅基地只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故李理河與潘繼伙雙方的宅基地租賃關系自此即隨之解除,其原訂租賃契約亦不再受國家政策法律保護,李理河要潘繼伙按原契約交回鋪屋的請求,不符合我國現行政策法律的規定,依法不予支持。但根據該案實際情況,考慮雙方的合法權益,我們除同意你院意見,即黎洞圩下水巷口9號房屋所有權和該房宅基地的使用權歸潘繼伙,潘繼伙應補償李理河的殘墻折價款外,另對潘家在《農村人民公社工作條例修正草案》公布前所欠的租谷,亦應合理地清償補付給李理河。
此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恐怖主義法(2018修正)
2018-04-27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2006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07年中央和地方預算的決議
2007-03-16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對關于村民委員會和村經濟合作社的權利和關系劃分的請示的答復
1992-01-3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西班牙王國關于移管被判刑人的條約》的決定
2006-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
1993-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
1992-09-04全國人大關于漢語拼音方案的決議
1970-01-01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地方性法規對法律規定的執法主體可否作出調整問題的答復
1996-09-20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
1995-10-3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1-03-28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
2004-08-28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2006年修訂)
2006-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登記條例(2014修訂)
2014-07-29融資擔保公司監督管理條例
2017-08-02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環境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中華人民共和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實施條例
2017-05-28直銷管理條例
2005-08-10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
2014-08-07南水北調工程供用水管理條例
2014-02-16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條例(草案)[失效]
1984-09-1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云南大理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復函
2014-02-18廣告管理條例
1987-10-26征收教育費附加的暫行規定(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快煤層氣(煤礦瓦斯)抽采利用的意見
1970-01-01國務院關于推進物聯網有序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
2013-02-05國務院關于同意設立“全國交通安全日”的批復
2012-11-18國務院關于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若干意見
2012-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