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先森說,由于歷史的、環境的、自身的各方面因素的影響,亳州、阜陽市地稅工作,與其他地方比較,基礎相對薄弱,工作相對復雜,困難相對較多。但是,近年來,通過市、縣和基層分局全體地稅干部的共同努力,兩市地稅局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基礎更加扎實,隊伍更加穩定,措施更加有力,基本條件得到較大改善,社會形象受到積極評價,值得充分肯定。希望亳州、阜陽兩市地稅部門,振奮精神,正視不足,樹立信心,加強領導,夯實基礎,不斷把地稅事業推向前進。在充分肯定兩地稅收工作和“政風建設月”活動的同時,陳先森對政風建設、當前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等提出了明確要求。
關于政風建設,
陳先森指出,一要端正認識。近年來,全省地稅系統投入相當大的精力去抓政風建設,一年一個主題,一年一項活動,特別是決定從去年起,每年8月份,開展“政風建設月”活動,積極探索長效機制,目的決不是單純地造一造聲勢、擺一擺姿態,而是把政風建設作為一項工作抓手,內強素質,外樹形象。實踐證明,通過政風建設,增強了服務意識,提高了隊伍素質,促進了稅收征管,贏得了各方支持,提升了社會形象,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挽救了一些干部。因此,要堅決克服自滿思想和厭倦情緒,堅決克服形式主義,把政風建設深入持久地抓緊抓好。二要突出重點。今年“政風建設月”的主題是“改進工作作風、端正地稅行風”,這個主題,是根據省委、省政府要求、結合地稅實際確定的。主要內容就是集中一個月的時間,開展“五比五看”自我教育活動、“兩風兩情”對照查擺活動、納稅服務提速增效活動。要通過這些活動,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進一步克服存在不足,進一步提高服務水平,真正把對工作的激情體現在保持良好精神狀態和干好本職工作上,真正把對群眾的感情體現在改進服務態度和提高服務本領上。三要抓好結合。政風建設是一項長期的經常性的工作。“政風建設月”活動,要緊緊與其他工作結合起來,相互促進,形成“政風建設月”活動的持續影響,把“政風建設月”集中活動的成效體現到經常性的工作實踐之中。要與組織收入緊密結合起來,貫徹組織收入原則,嚴格依法治稅,確保收入質量。要與“征管質量年”活動相結合,規范執法行為,提高征管質量,特別是注意查擺糾正征管過程中存在的突出問題。要與文明創建相結合,端正創建認識,鞏固創建成果,提高創建水平,把文明創建作為一個品牌,作為一個載體,鼓舞士氣,營造環境。關于當前工作,
陳先森要求,一要“五型”機關緊抓不放。前不久召開的全省地稅系統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省局提交的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首次提出要建設“五型”機關,就是要把全省各級地稅機關建設成為“學習型、效能型、服務型、法治型和創新型”機關。這“五型”機關的提出,是地稅工作經驗的積累,也是做好新時期地稅工作的方向。對于如何建設“五型”機關,省局和各地都提出了一些具體的意見,如建設學習型地稅機關若干意見、行政效能建設若干意見、開展納稅服務年活動意見等,現在需要進一步總結完善和提高。推進“五型”機關建設,關鍵是選好載體,抓住重點,以點帶面,逐步推進。加強學習型機關建設,除了需要進一步加強學歷教育、資格考試、崗位培訓等工作外,需要從制度上解決“要我學”變成“我要學”的問題。因此,要在試點的基礎上,全面推行能級制管理,讓那些愛學習、能干事、表現好的干部職工,有勁頭、有奔頭,讓那些不學習、混日子的人,有壓力、有危機感。加強效能型機關建設,一方面要提出效能建設主要內容、考評標準,另一方面,加強效能監察,嚴格兌現獎懲。加強服務型機關建設,優化納稅服務,決不是簡單地改進態度,決不是簡單地跟納稅人套近乎,要在依法治稅的前提下,以納稅人需求為導向,建立起規范高效、系統完整的納稅服務體系,營造公平、公正、公開的稅收環境。加強法治型機關建設,要以推進執法責任制、嚴格過錯追究為重點,全面加強法治工作,對外形成規范的稅收執法秩序,對內形成有序的工作運轉機制。加強創新型機關建設,要以精細化、信息化管理為方向,更新管理理念,改進管理手段,強化制度創新,不斷開創各項工作的新局面。二要“五零”服務常抓不懈。在去年“納稅服務年”活動中,安慶市地稅局提出“五零”服務,即:征納溝通零距離、執法流程零障礙、服務質量零差錯、規定之外零收費、服務行為零投訴。“五零”服務,很可能在工作中難以完全做到,但是,要把“五零”作為服務理念、服務要求、服務目標、服務方向,要在服務的過程中去追求。只要注重了過程的追究,就會有一個良好的結果。“五零”服務,需要各級地稅機關、每個地稅干部職工從自身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如果每名同志、每個單位都能前進一小步,那么全省地稅工作就會前進一大步。三要“五小”建設狠抓完善。基層是地稅工作的基礎,工作的重點在基層,工作的難點也在基層,經驗來自于基層,矛盾也集中于基層,因此,要高度重視基層建設。加強基層建設,要確保“十五”規劃確定的標準化創建、學歷教育、計算機應用三個百分之百的目標在基層全部實現,不找理由、不留死角;同時,要確保三個百分之百目標在基層真實實現,不允許弄虛作假,不允許拿到牌子達不到標準、拿到文憑不提高水平、拿到證書不能上機操作。各級地稅機關要深入基層,細致摸排,找出差距,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確保目標實現。省、市、縣局地稅機關,要進一步將精力和經費向基層傾斜,改善基層工作生活條件,特別是農村基層分局工作生活需要的小食堂、小圖書室、小活動室、小浴室、小花園等“五小”建設,小菜園不作強求,不需也沒有必要硬性要求,總之,要因地制宜,完善提高。關于思想政治工作,
陳先森強調,一要正面接觸,主動溝通思想。作為一個領導班子,作為一名領導干部,怎么樣與基層、與干部職工、與納稅人、與有關部門保持互動,營造一個良好的內外部工作環境,是非常重要的基礎工作。要主動溝通、敢于溝通、善于溝通,通過溝通,掌握基層、納稅人在做什么、想什么,從而增強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主動溝通,就是要沉下身、靜下心到基層去,到群眾中去,到納稅人中去,掌握第一手資料,而不是坐等情況,憑經驗、憑感覺判斷,更不是聽信道聽途說。要通過主動溝通爭取工作主動權,把一些矛盾和問題,化解在萌芽狀態。二要正面教育,主動樹立典型。全省地稅系統,這么多單位,這么人,工作涉及面這么大,盡管還存在一些消極的東西,但是,主流是積極的、向上的。人的素質,隊伍的素質,是塑造出來的,不是自發形成的。我們要以積極的心態、主動的工作,使積極的因素始終占據主導陣地,使消極的東西沒有市場、失去市場。這就需要我們經常地堅持不懈地樹立正面典型,用身邊的人身邊的事典型示范,教育引導干部職工。在樹立典型的過程中,各級領導班子、領導干部的表率帶頭作用至關重要,要通過自身言行、通過正面教育,振奮精神,樹立正氣,把干部職工的思想、精力和注意力引導到干事創業上。三要正面應對,主動排憂解難。近幾年,通過全省地稅系統的共同努力,逐步解決了關系基層干部職工切身利益的一些問題,如公務員過渡問題,以工代干人員身份問題,事業單位編制問題,提高基層經費供給水平問題,基層基礎設施建設問題,等等。但是,基層工作還面臨不少困難。要主動創造條件,認真解決基層工作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對于干部職工中出現的一些苗頭,要冷靜處置,要有耐心,要寬容。增強對工作的激情,增強對群眾的感情,對于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有著特殊的含義,特殊的要求。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2011-06-30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1993)
1993-03-29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1993修正)
1993-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如何掌握地方性法規清理標準問題的答復
1996-11-0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設立全國人大常委會預算工作委員會的決定
1998-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1-04-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勞動行政管理公約的決定
2001-10-27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對“隱匿、銷毀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構成犯罪的主體范圍”問題的答復意見
2002-01-14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西班牙王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6-04-29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的決定
1988-04-13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
1986-12-02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1979)
1979-07-0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國家安全機關行使公安機關的偵查、拘留、預審和執行逮捕的職權的決定
1983-02-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的決定 附:第三次修正本
1995-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檢察官法
1995-02-28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選舉和決定任命辦法
1993-03-2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會議組成的補充規定
2002-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
2006-08-27城市道路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重大動物疫情應急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實施條例
2017-10-07易制毒化學品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9-18中藥品種保護條例(2018修正)
2018-09-18快遞暫行條例
2018-03-27因公臨時出國經費管理辦法
2013-12-30關于印發《中央和國家機關會議費管理辦法》的通知
2013-09-13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
2007-04-22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的決定
2013-01-30國務院關于印發生物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
2012-12-29國務院關于修改和廢止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12-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