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轄市經委(計經委)、國稅局、地稅局:
自1997年11月省下發《關于印發〈江蘇省資源綜合利用企業(項目、產品)認定辦法〉的通知》(蘇計經資發[1997]2092號)以來,各市先后開展了資源綜合利用認定工作,對落實資源綜合利用優惠政策,加強稅收管理,督促企業強化內部管理,推動資源綜合利用的開展起了積極的作用。最近,根據國家經貿委、國家稅務總局聯合下發的國經貿資源[1998]716號《關于印發〈資源綜合利用認定管理辦法〉的通知》精神,結合一年來的實踐經驗,我們對《江蘇省資源綜合利用企業(項目、產品)認定辦法》作了修改,現將修改后的《江蘇省資源綜合利用認定管理辦法》印發給你們,請從1999年1月1日起按此文執行,蘇計經資發(1997)2092號通知同時停止執行。
附:江蘇省資源綜合利用認定管理辦法
江蘇省資源綜合利用認定管理辦法
第一條 為加強對資源綜合利用企業(項目、產品)的管理,促進全省資源綜合利用的進一步開展,根據國家有關規定,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資源綜合利用認定,是指對享受資源綜合利用優惠政策的企業(分廠、車間)或者資源綜合利用產品、項目的認定。
第三條 申報資源綜合利用認定的單位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1、實行獨立核算,資源綜合利用產品、項目能獨立計算盈虧;
2、項目、產品在《資源綜合利用目錄》范圍之內;
3、必須做到合理利用資源、綜合利用資源,有利于改善環境,有一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4、有健全的管理制度,配備專職管理人員,具備相應的計量檢測手段,建立了基礎管理臺帳;
5、產品符合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或企業標準;
6、生產技術先進,質量可靠,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有推廣、應用價值。
第四條 申報資源綜合利用認定的單位需提出書面申請,填寫資源綜合利用企業(項目、產品)資格認定申報表,并提供下列材料:
1、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核發的營業執照復印件;
2、資源綜合利用產品質量符合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或企業標準的證明文件;
3、符合規定的工藝技術文件;
4、利用"三廢"或再生資源數量的證明和達到規定的用量標準的證明。
第五條 各省轄市應成立資源綜合利用認定委員會,認定委員會由省轄市資源綜合利用主管部門牽頭,同級稅務、財政和有關行業主管部門參加。認定委員會具體組織實施資源綜合利用企業(項目、產品)的認定工作,并將認定情況報省計經委、省國稅局、地稅局備案。
第六條 資源綜合利用認定委員會負責組織有關技術、管理人員對申報資源綜合利用認定單位的申報表及附屬資料進行審查,對以下內容進行認定:
1、資源綜合利用產品(項目)是否在《資源綜合利用目錄》范圍之內;
2、是否符合國家有關資源綜合利用稅收優惠政策文件所規定的享受優惠政策的條件;
3、適用享受資源綜合利用優惠政策的種類和范圍。
第七條 各縣(含縣級市)資源綜合利用認定工作由省轄市資源綜合利用認定委員會統一部署,制定具體操作辦法。
第八條 對認定合格的資源綜合利用單位,由省轄市資源綜合利用主管部門發放省統一印制的《認定證書》,并會同同級稅務機關定期公布認定名單;對未通過認定的,由省轄市資源綜合利用主管部門印發不合格通知,并說明理由。
第九條 各市對生產工藝、技術復雜、檢測水平要求較高的項目、產品的認定有一定困難或減免稅額較大的,可報請省計經委會同省國稅局、地稅局等部門組織審查認定后,由省轄市資源綜合利用認定委員會實施。
第十條 企業對認定結論有異議的,可向原做出認定結論的認定委員會提出重新審議。企業對重新審議結論仍有異議的,可在六個月內直接向上一級資源綜合利用主管部門、稅務主管機關提出申訴;上一級資源綜合利用主管部門、稅務主管機關根據聯合調查核實情況,有權改變下一級資源綜合利用主管部門和稅務主管部門的認定結論。
第十一條 獲得認定證書的單位向稅務主管機關提出減免稅申報告,稅務主管機關根據認定證書及有關材料,辦理有關減免稅事項。辦理減免稅的依據、權限等由主管稅務機關按現行稅收法規、規定和程序辦理。其他有關部門給予優先貸款、立項等優惠。
第十二條 未按本辦法規定進行認定的,不得享受資源綜合利用優惠政策。稅務機關對未獲認定證書的企業不予辦理有關減免稅手續。
第十三條 省轄市資源綜合利用認定委員會對業經審查認定的資源綜合利用企業(項目、產品)應組織年檢。符合條件的,辦理確認手續;不符合條件或未辦理年檢手續的,則取消《認定證書》。
第十四條 資源綜合利用企業應于每年4月底前向當地資源綜合利用主管部門和稅務機關報送上一年資源綜合利用基本情況、享受優惠政策情況,各省轄市資源綜合利用主管部門和稅務機關于每年5月底以前應將本轄區上年度資源綜合利用認定情況、經認定而享受減免稅的情況等分別報省資源綜合利用主管部門和省級稅務機關。
第十五條 省計經委、國稅局、地稅局對全省資源綜合利用認定工作,每年要組織重點抽查,對已通過認定的單位抽查面不少于30%,對抽查中不符合認定條件的,要限期整改,逾期不改的按本辦法第十二條處理。
第十六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權向有關部門檢舉揭發通過弄虛作假等手段騙取稅收優惠的行為。
第十七條 對弄虛作假、騙取資源綜合利用優惠政策的企業,一經發現,取消享受優惠的資格;收回認定證書,三年內不得再申報認定;主管稅務機關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管法》及有關規定給予處罰。
第十八條 對偽造資源綜合利用認定證書的單位或個人,依有關法律法規追究責任。
第十九條 本辦法自一九九九年一月一日起執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港口法(2017修正)
2017-11-04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油污損害民事責任保險實施辦法(2013)
2013-08-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印度尼西亞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10-04-29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軍銜條例(1994-5-12修正)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沙治沙法
2001-08-31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名額和選舉問題的決議
1982-12-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長江南京港對外國籍船舶開放的決定
1986-01-20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
1996-08-29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
1994-08-31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1996-03-17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選舉和決定任命辦法
1998-03-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2009第二次修訂)
1999-08-3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2-10-28集體商標、證明商標注冊和管理辦法(2003修正)
2003-04-1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懲治走私、制作、販賣、傳播淫穢物品的犯罪分子的決定
1990-12-28中國公民往來臺灣地區管理辦法(2015修訂)
2015-06-14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取水許可和水資源費征收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激發文化和旅游消費潛力的意見
2019-08-12扶貧項目資金績效管理辦法
2018-05-28《食鹽專營辦法》修訂
2018-01-04機關團體建設樓堂館所管理條例
2017-10-05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銀行管理條例(2014年修正)
2014-11-2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天津東麗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復函
2014-02-18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增值稅暫行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工傷保險條例(2010修訂)
2010-12-2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全國綠化委員會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7-25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的決定
2013-05-3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的實施意見
2012-07-12國務院關于促進稀土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
2011-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