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條 【違法證據排除規則】以侵害他人合法權益或者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的方法取得的證據,不能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
條文注釋
本條是關于非法證據的判斷標準和排除規則的規定。
合法性是判斷證據證明力有無的重要尺度,非法證據不具有證明力,不能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
關于非法證據排除問題,最高人民法院曾作出法復[1995]2號《關于未經對方當事人同意私自錄制其談話取得的資料不能作為證據使用的批復》,將錄音取得的證據資料的合法性標準限定在經對方同意。從審判實踐來看,這種一刀切的規定過于嚴厲,事實上一方當事人同意對方錄制其談話的情形在實踐中極其罕見,而依據該《批復》,審判人員即使確信證據資料內容真實也無法對權利人予以保護。為此,本《規定》在總結審判實踐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我國國情,重新設置非法證據的判斷標準,即除以侵害他人合法權益(如違反社會公共利益和社會公德侵犯他人隱私)或者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的手段(如擅自將竊聽器安裝到他人住處進行竊聽)取得的證據外,其他情形不得視為違法證據。
關聯法規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未經對方當事人同意私自錄制其談話取得的資料不能作為證據使用的批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2019修正)
2019-04-2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有關信用卡規定的解釋
2004-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
1998-06-2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日本國領事協定》的決定
2009-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懲治軍人違反職責罪暫行條例[失效]
1981-06-10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的若干規定的決議(1982)
1982-12-10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如何理解和執行法律若干問題的解答(六)
1995-02-0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關于地區反恐怖機構的協定》的決定
2002-12-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的決定
2003-12-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阿塞拜疆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6-10-3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上海公約的決定
2001-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組織法
1979-07-0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處理違法的圖書雜志的決定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
1997-08-29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規章如何確定罰款幅度問題的答復
1997-01-02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防空法
1996-10-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的決定
2001-06-30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
2006-04-29對外承包工程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政府投資條例
2019-04-14浙江省行政規范性文件異議審查處理辦法
2014-12-10國務院關于全國高標準農田建設總體規劃的批復
2013-10-1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支持岷縣漳縣地震災后恢復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見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轉發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工作意見的通知
2013-06-1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3年全國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要點的通知
2013-05-17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知識產權局等部門關于加強戰略性新興產業知識產權工作若干意見的通知
2012-04-28國務院關于印發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2011-09-1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興邊富民行動規劃(2011-2015年)的通知
2011-06-05國務院關于落實《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工作部門分工的意見
2011-03-1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
201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