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條 【搶奪罪;搶劫罪】搶奪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攜帶兇器搶奪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條文注釋
搶奪是指乘人不備,出其不意,使財物所有人不及抗拒便奪取他人財物。
搶奪罪的犯罪對象為各種財物,但不包括特定財物,如槍支、彈藥、爆炸物、公文、證件、印章等。搶奪這些物品的應依照刑法的有關規定論處,不構成本條規定的搶奪罪。客觀表現上,行為人并未采取暴力、脅迫等強制方法。但在搶奪過程中,行為人也往往和私用強力,在此情況下,應當注意本罪和搶劫罪的區分。如果行為人使用的強力指向財物本身而在搶奪過程中傷及被害人人身的,仍然是搶奪罪;如果行為人將強力直接指向被害人的人身,通過對被害人人身的強制取得財物的,應構成搶劫罪。構成本罪要求行為人搶奪財物數額較大,根據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的規定,本罪數額較大指的是行為人搶奪公私財物價值人民幣500元至2000元以上。本條第二款規定的轉化搶劫的情況,行為人僅僅攜帶兇器即可,并不要求使用,否則,就直接構成搶劫罪。所謂兇器,主要指槍支、彈藥、爆炸物、管制刀鋸等國家禁止個人攜帶的器械進行搶奪。
關聯法規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搶劫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搶奪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搶劫、搶奪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議事規則
2009-04-24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禁止或限制使用某些可被認為具有過分傷害力或濫殺濫傷作用的常規武器公約>所附的<禁止或限制使用地雷、誘殺裝置和其他裝置的修正議書>》和《<禁止或限制使用某些可被認為具有過分傷害力或濫殺濫傷作用的常規武器公約>附加議定書的決定
1998-08-29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2005-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
2000-08-25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第30條第31條的決定
1991-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組織法
1983-09-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植樹節的決議
1979-02-2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教師節的決定
1985-01-21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已修正)
1986-04-1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的決定(1995)
1995-0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0-07-0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設立推薦法官的獨立委員會的決定
1999-04-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進一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的決議
2001-04-28集體商標、證明商標注冊和管理辦法(2003修正)
2003-04-17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決定
2003-03-10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區域界線文字說明(2015)
2015-12-20生豬屠宰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放射性藥品管理辦法(2017修訂)
2017-03-01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
2019-12-30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2019修訂)
2019-04-03中藥品種保護條例(2018修正)
2018-09-18山東省救災物資儲備庫管理辦法
2014-12-24學校體育工作條例
1990-03-1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批準新鄉市城市總體規劃的通知
1970-01-01國務院關于山東省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的批復
2012-10-10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二五”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
2012-06-1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河北省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2-01-20國務院關于印發全民健身計劃(2011-2015年)的通知
2011-02-1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批準泰安市城市總體規劃的通知
2011-01-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2011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
2010-12-09